『壹』 什麼是放射性
放射性
1、放射性的基本概念
某些物質的原子核能發生衰變,放出我們肉眼看不見也感覺不到,只能用專門的儀器才能探測到的射線。物質的這種性質叫放射性。
2、放射性污染來源及分類
1)、核武器試驗的沉降物(在大氣層進行核試驗的情況下,核彈爆炸的瞬間,由熾熱蒸汽和氣體形成大球(即蘑菇雲)攜帶著彈殼、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煙雲上升,隨著與空氣的混合,輻射熱逐漸損失,溫度漸趨降低,於是氣態物凝聚成微粒或附著在其它的塵粒上,最後沉降到地面。
2)、核燃料循環的「三廢」排放原子能工業的中心問題是核燃料的產生、使用與回收、核燃料循環的各個階段均會產生「三廢」,能對周圍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
3)、醫療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 目前,由於輻射在醫學上的廣泛應用,已使醫用射線源成為主要的環境人工污染源。
4)、其它各方面來源的放射性污染 其它輻射污染來源可歸納為兩類:
一、工業、醫療、軍隊、核艦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因運輸事故、遺失、偷竊、誤用,以及廢物處理等失去控制而對居民造成大劑量照射或污染環境;
二、是一般居民消費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產品,如放射性發光表盤、夜光錶以及彩色電視機產生的照射,雖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但也有研究的必要。
3、放射性對人體的危害
在大劑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對人體和動物存在著某種損害作用。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則人100%死亡。照射劑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為零,但並非無損害作用,住往需經20年以後,一些症狀才會表現出來。放射性也能損傷遺傳物質,主要在於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使一代甚至幾代受害。
4、放射性「三廢」處理
放射性廢物中的放射性物質,採用一般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的方法都不能將其消滅或破壞,只有通過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變才能使放射性衰減到一定的水平。而許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十分長,並且衰變的產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所以放射性廢物與其它廢物相比在處理和處置上有許多不同之處。
1).放射性廢水的處理
放射性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稀釋排放法、放置衰變法、混凝沉降法、離子變換法、蒸發法、瀝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塑料固化法以及玻璃固化法等。
2).放射性廢氣的處理
(1)鈾礦開采過程中所產生廢氣、粉塵,一般可通過改善操作條件和通風系統得到解決。
(2)實驗室廢氣,通常是進行預過濾,然後通過高效過濾後再排出。
(3)燃料後處理過程的廢氣,大部分是放射性碘和一些惰性氣體。
3)、放射性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處置
放射性固體廢物主要是被放射性物質污染而不能再用的各種物體
(1)焚燒 (2)壓縮 (3)去污 (4)包裝
『貳』 什麼叫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
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放射性對生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放射性損傷有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如果人在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的X射線、γ射線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會產生急性損傷。輕者有脫毛、感染等症狀。當劑量更大時,出現腹瀉、嘔吐等腸胃損傷。在極高的劑量照射下,發生中樞神經損傷直至死亡。
對於中樞神經,症狀主要有無力、怠倦、無欲、虛脫、昏睡等,嚴重時全身肌肉震顫而引起癲癇樣痙攣。細胞分裂旺盛的小腸對電離輻射的敏感性很高,如果受到照射,上皮細胞分裂受到抑制,很快會引起淋巴組織破壞。
「當心電離輻射」標志
放射能引起淋巴細胞染色體的變化。在染色體異常中,用雙著絲粒體和著絲立體環估計放射劑量。放射照射後的慢性損傷會導致人群白血病和各種癌症的發病率增加。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變過程放出α、β、γ射線的現象,俗稱放射性。由放射性物質所造成的污染,叫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的來源有:原子能工業排放的放射性廢物,核武器試驗的沉降物以及醫療、科研排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廢氣、廢渣等。
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可以由多種途徑進入人體,他們發出的射線會破壞機體內的大分子結構,甚至直接破壞細胞和組織結構,給人體造成損傷。高強度輻射會灼傷皮膚,引發白血病和各種癌症,破壞人的生殖技能,嚴重的能在短期內致死。少量累積照射會引起慢性放射病,使造血器官、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等受到損害,發病過程往往延續幾十年。
『叄』 什麼是放射性的東西,它對人體有什麼危害,怎麼防止
放射性物質國家管得相當嚴,儲存和運輸都用專門的器具.
在自然界和人工生產的元素中,有一些能自動發生衰變,並放射出肉眼看不見的射線。這些元素統稱為放射性元素或放射性物質。在自然狀態下,來自宇宙的射線和地球環境本身的放射性元素一般不會給生物帶來危害。50年代以來,人的活動使得人工輻射源和人工放射性物質大大增加,環境中的射線強度隨之增強,危及生物的生存,從而產生了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很難消除,射線強度只能隨時間的推移而衰減。
放射性對人體的危害:大劑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對人體和動物存在著某種損害作用。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則人100%死亡。照射劑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為零,但並非無損害作用,住往需經20年以後,一些症狀才會表現出來。放射性也能損傷遺傳物質,主要在於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使一代甚至幾代受害.
『肆』 什麼是放射現象
鈾、釙、鐳等物質能放出射線的現象叫做放射性現
象。放射性現象的實質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某種射線(粒子)並
自發地轉變為另一種原子核的過程。
人類認識原子核的復雜結構和它的變化規律,是從發現天然放射現象
開始的。
天然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有三種: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
α射線,由帶正電的α粒子組成.研究表明,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α粒子射出的速度約為光速的 1/10,但是其貫穿物質的本領很小,在空
氣中只能飛行幾厘米,一張薄鋁箔或一張薄紙就能把它擋住;不過它有很
強的電離作用,使照相底片感光的能力也很強。
β射線,是高速運動的電子流。它的貫穿能力很強,很容易穿透黑紙,
甚至能穿透幾毫米厚的鋁板,但它的電離作用比較弱。γ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它的貫穿能力非常強,甚至能貫
穿幾厘米厚的鉛板,但它的電離作用卻很小。
射線的應用:可以檢查金屬材料內部損傷情況和金屬板的厚度;用適
度的放射線照射種子,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可以用來檢查、抑制和醫治
惡性腫瘤;放射線還可以使原來不導電的氣體發生電離而導電。
過量的放射線照射到人體上,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切勿靠近有放
射性物質的地方;在有放射性的地方工作時要採取保護措施,如用鉛板等
物把人體重要部位遮起來等。工作時,要防止放射性物質泄漏,以避免對
環境造成污染。
『伍』 什麼是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放射性對生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放射性損傷有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如果人在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的X射線、γ射線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會產生急性損傷。輕者有脫毛、感染等症狀。當劑量更大時,出現腹瀉、嘔吐等腸胃損傷。在極高的劑量照射下,發生中樞神經損傷直至死亡。
(5)生物放射性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污染來源:
1、核武器試驗的沉降物。在大氣層進行核試驗的情況下,核彈爆炸的瞬間,由熾熱蒸汽和氣體形成大球(即蘑菇雲)攜帶著彈殼、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煙雲上升,隨著與空氣的混合,輻射熱逐漸損失,溫度漸趨降低,於是氣態物凝聚成微粒或附著在其它的塵粒上,最後沉降到地面。
2、核燃料循環的「三廢」排放。原子能工業的中心問題是核燃料的產生、使用與回收、核燃料循環的各個階段均會產生「三廢」,能對周圍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
3、醫療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由於輻射在醫學上的廣泛應用,已使醫用射線源成為主要的環境人工污染源。
4、其它各方面來源的放射性污染。其它輻射污染來源可歸納為兩類:
一 工業、醫療、軍隊、核艦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因運輸事故、遺失、偷竊、誤用,以及廢物處理等失去控制而對居民造成大劑量照射或污染環境;
二是一般居民消費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產品,如放射性發光表盤、夜光錶以及彩色電視機產生的照射,雖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但也有研究的必要。
『陸』 高中生物放射性
這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試驗方法。
合成RNA需要ATP,UTP,CTP,GTP 4種核糖核酸。人工合成這些,並且把其中的第二位的磷酸基換為具有放射性的磷32(P32)。在細胞培養液中加入。當細胞開始轉錄,合成新的RNA。新合成的RNA中就會有這些具有放射性的核糖核酸。而其他部位則沒有,所以說「轉錄過程中RNA的放射性最強」。
同樣,如果放入放射性標記的脫氧核糖核酸,則細胞分裂時,DNA的放射性最強。
如果放入放射性硫標記的甲硫氨酸,則新合成蛋白質的放射性最強。每個蛋白質的第一個氨基酸都是。
『柒』 高中生物涉及的放射性物質有哪些求解答
(1)泄漏的放射性物質主要有核燃料本身、裂變產物、以及活化產物(所謂活化產物是指那些被強射線輻照後由沒有放射性變成了有放射性的物質);
(2)釋放的燃料本身,包含有鈾-235、鈾-238、以及鈈-239,這些都是超長半衰期的放射性元素,通常來說,它們的放射性影響都很小,最主要的是其中的鈈,是毒性非常大的元素,也就是說:鈈對人的生物效應不是放射性而是毒性;
(3)裂變產物比較復雜,主要有碘-131、銫-137、以及氡-222等。高濃度的放射性碘和放射性氡在被吸入人體後會對健康造成惡劣的影響。所幸的是半衰期比較短(都只有數天),經過一定的時間後,就會衰減到幾乎沒有影響的程度;銫-137的半衰期大約是30年,γ衰變。
(4)活化產物主要有氚,半衰期約12.5年,化學特性與氫相同,大量吸入(大量喝了含氚的重水)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5)一般來說,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元素放射性也強,半衰期長的放射性會相對弱一些。至於危害性,短期以碘、氡為主,長期則以銫為主。
『捌』 [緊急求助]什麼是放射性物質生物學上所用的同位素跟蹤法是用有放射性的元素嗎
某些物質的原子核能發生衰變,放出我們肉眼看不見也感覺不到,只能用專門的儀器才能探測到的射線,物質的這種性質叫放射性。 放射性物質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輻射能量,發出射線的物質。
是的,用碳14
『玖』 高中生物:關於細胞的放射性
細胞有放射性的話,應該是用反射性物質培養的。P的同位素可以標記核酸(DNA和RNA),N的同位素可以標記蛋白質,標記後就會有放射性。如果「細胞有放射性,其細胞核DNA沒有放射性。」應該是只標記了蛋白質或者別的物質,而沒有標記核酸。
『拾』 高中生物放射性強度是什麼意思
用放射性元素標記某種化合物,用儀器檢查,查到一個地方後,在儀器中有顯示,所顯示的就是放射性強度。
一般高中生物中都是相對較強的與相對較弱的相比較,不談具體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