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計算生物量
測定步驟
1、標准地的建立:
根據標准「生物群落監測中的調查采樣」中的規定,建立具有代表性標准地若乾地塊,一般塊數要大於6,每塊面積為0.1公頃,形狀為正方形或長方形,並用測繩圈好。破壞性調查不能在該固定標准地中進行。
2、標准地環境記錄:
記錄森林的層次結構、郁閉度、各樹種密度、林下植物的種類及狀況。
3、樣地內每木調查:
在各樣地內,對樣地內全部樹木,逐一地測定其胸高直徑、樹高並記錄,每測一樹要進行編號,避免漏測。胸高直徑D是採用1.3m高的標桿,在樹幹上坡一側地表面立上標桿,在齊桿的上端,用捲尺測定樹乾的圓周長,以此求出直徑(以cm為單位),或用測圍尺直接量得直徑。
樹高H的測定採用測桿或測高器為工具,在測樹高時一定要以測量者能看到樹木頂端為條件,盡量減少誤差,以m為計量單位。
森林生物量
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優劣和功能高低的最直接的表現,是森林生態系統環境質量的綜合體現。森林生物量的定量估算為全球碳儲量、碳循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在國家級森林資源監測中增加森林生物量是必然的,而地下生物量是森林生物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指群落在一定時間內積累的有機質總量,通常的單位面積或單位時間積累的平均質量或能量來表示。生物量中的現存量則是指活有機體的乾重,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包括林地積累的枯落物。
當今普遍使用的生物量概念是後一種含義,即活有機體乾重,不包括枯枝落葉層。森林群落生物量包括喬木層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
B. 茶樹的根、莖、葉、果實所佔的生物量
茶樹的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葉間開五瓣白花,果實扁圓,呈三角形,果實開列後露出種子。花1-3朵腋生,白色,花柄長4-6毫米,有時稍長;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闊卵形至圓形,長3-4毫米,無毛,宿存;花瓣5-6片,闊卵形,長1-1.6厘米,基部略連合,背面無毛,有時有短柔毛;雄蕊長8-13毫米,基部連生1-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無毛,先端3裂,裂片長2-4毫米。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在熱帶地區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栽培茶樹往往通過修剪來抑制縱向生長,所以樹高多在0.8-1.2米間。茶樹樹齡一般在50-60年間。
2.半喬木型茶樹,又稱小喬木型茶樹,是介於喬木型與灌木型之間的中間型茶樹。樹型一般沒有喬木型那麼高大,但有明顯的主幹,分枝較低。這類茶樹在廣東、福建一帶的茶區常可見到。喬木型與半喬木型茶樹,在通過人為修剪,控制主幹生長的情況下,也能使樹形矮化,分枝增多,形成適合人們採摘高度的樹形。
C. 豆科植物的生物量怎麼計算
對於草本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測定,傳統方法一般採用如下程序:1)選取有代表性的樣地並確定樣方數量和位置;2)記錄每個樣方的地理坐標/地理位置;3)統計該樣方中植株的密度(株數/m2)、蓋度、平均高度、最大高度等參數;4)採用收割法收割植株地上部分,並立即稱其鮮重;5)選取一部分帶回實驗室,在8O℃或105℃ 下烘乾至恆重後稱重,獲得該樣方中地上部分干物質產量;6)計算各類型樣方地上部分乾重平均值,可得到各植被類型中單位面積地上部分生物量。
D. 生物量分配怎麼算
在生物量的 測定中,除稱量各部分生物量的乾重量外,有時還要計算它 們佔全樹總生物量乾重的百分數,此百分數稱為分配比。 樹 干佔地上部分的分配比最大(一般為 65~70%),而枝葉部 分的分配比約各佔15%左右。 與材積測定相比,生物量測定的對象更為復雜,測定的部分也多,因而使得生物量的測定工作即復雜又困難。 但是樹 木生物量與樹木胸徑、樹高等測樹因子之間也有著密切的關 系,這些關系也為樹木生物量測定提供了依據。
E. 平均生物量怎麼算
對於草本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測定,傳統方法一般採用如下程序:1)選取有代表性的樣地並確定樣方數量和位置;2)記錄每個樣方的地理坐標/地理位置;3)統計該樣方中植株的密度(株數/m2)、蓋度、平均高度、最大高度等參數;4)採用收割法收割植株地上部分,並立即稱其鮮重;5)選取一部分帶回實驗室,在8o℃或105℃
下烘乾至恆重後稱重,獲得該樣方中地上部分干物質產量;6)計算各類型樣方地上部分乾重平均值,可得到各植被類型中單位面積地上部分生物量。
F. 生物量是什麼
生物量
生態系統中,在某一時間內,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內所含的一個或幾個生物種,或一個生物群落所有的個體總數。例如,我國大連淺海泥沙中,生活著一種瓣鰓綱動物━━蛤仔,最大生物量為每平方米72個,重122.44克。
科學家測得,熱帶雨林平均每年每平方米能生產2,200克乾的有機物;岩石、沙漠和冰地平均每年每平方米只有3克;海洋每立方米則是330克。由於生物體含水量差別很大,所以通常用乾重而不用濕重。生物量也可以用熱量單位,如卡、千卡來表示。例如,一隻田鼠乾重10克,每克的熱量換算值為5.6千卡,它的熱量就是56千卡。假如某一個生態系統中共有1,000隻田鼠,平均每隻乾重10克,那麼這田鼠種群的生物量為10,000克,或者為能量56,000千卡。
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自己製造的有機物中,這些有機物稱為初級生產量。植物被動物吃掉以後,動物得以生長、發育,它們的產量叫次級生產量。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流動中,人們希望初級生產量與次級生產量保持動態平衡,否則生態環境就會受到破環。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物質和能量消耗不斷增大,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生態環境破環威脅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世界各國對生物量的轉化極為重視,同時十分注意生物量的合理利用和開發。例如建立能量種植園,大量栽培高光效植物。中外,通過人為地控制細胞光合作用 "裝置",生產人類的理想燃料氫氣,研究生物量的氣化,生產煤氣、甲醇等,前景也十分誘人。
科學家認為,在20世紀80年代關鍵性技術領域里,生物量轉換技術將日益發揮重要作用。資源短缺和漲價使得逐漸應用新的生物量轉化技術更加富有經濟意義,它將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產品。
G. 請問一下植株數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表示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跟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在一個方框里
生物量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器官(根莖葉花果)的重量。
H. 鮮食玉米怎麼計產,生物量又怎麼計算
鮮食玉米產量的產量計算有兩個數據,一是帶苞葉的鮮穗產量,二是剝除苞葉的鮮穗產量。一般所說的鮮食玉米產量大都是指前者,即收獲帶苞葉鮮穗的產量。
鮮食玉米的生物量可以採用取樣,田間選擇能夠代表整體生長狀況的玉米植株,帶根全株挖出,曬干或烘乾後測定重量(准確說應是質量),取樣株數是數據的精確度要求而定,再用平均單株生物量乘以每畝密度,即可得到畝生物量。
I. 浮游植物的數量和生物量是怎麼計算的
浮游植物的現存量,指的是某一瞬間單位水體中所存在的浮游植物的量。這個量有兩種表示方法,用數目單位表示成為密度,一般用萬個/升為單位,五、六十年代用之;用重量單位(mg/L)表示的現存量稱為生物量(Biomass),70年代以來被廣泛使用。
一升水中的浮游植物的數量(N)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可視為常數,此常數用K表示,則上述公式可簡化為:N=K×Pn。Pn代表某種藻類的個數,計算結果N只表示一升水中這種藻類的數量;Pn若代表各種藻類的總數,計算結果N則表示一升水中浮游植物的總數。前者若求浮游植物數量將各計算結果相加即可。
J. 植物根生物量怎麼算
常需測定作物根系生物量,以計算總生物量
以及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