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海洋八大巨型生物長什麼樣

海洋八大巨型生物長什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19 23:30:52

Ⅰ 海底有些什麼巨型的生物

▲鯨鯊是海洋中體型最大的魚類,身長可超過40英尺(約合12米)。雖然身軀巨大,但鯨鯊卻是一種性情溫和的濾食動物。

Ⅱ 你見過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麼

那當然就是藍鯨了。藍鯨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藍鯨不僅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生物,還是現存已經被發現的哺乳動物。一般來說一頭藍鯨的體長可以達到2.2米至3.3米,重量150噸~180噸。知道這個重量是什麼概念嗎?相當於2000~3000個成年人的體重,即使是剛出生的幼年藍鯨也相當於一頭成年河馬的體重!

Ⅲ 海洋所存在的生物,哪些生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呢

海洋所存在的生物,自古就存在出現,而有些最為古老的生物還存在海洋之中,而對於在海洋生物里,哪些生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呢?而不少的人都會說是藍鯨,而這個答案也是正常的,因為藍鯨甚至可以長到30米,而在食量上,它們一天要吃掉4噸多磷蝦。一起來看看世界最大的海洋生物到底如何吧。

聲明:圖片由網友上傳,來源網路,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生物

藍鯨

藍鯨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中體形最大的。它們甚至比幾百萬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龐大的恐龍還要大。

藍鯨的平均體長為25米,但有些藍鯨可以長到30米。長臂龍是已知最大的恐龍之一,體長也只有20米~25米。

藍鯨的食物有小魚、浮游生物和大量的磷蝦。它們一天要吃掉4噸多磷蝦。

相對而言,藍鯨的游速較慢,然而在遇到威脅時,它們的游速可以超過每小時30千米。

世界最大的巨型海洋生物究竟多大

幾年前,我和Carl Zimmer舉辦了一個科普寫作工作坊,期間我們談論了如何以平等的姿態向讀者介紹科學。很顯然我們的討論給Craig McClain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一位生物學家,同時還是博客寫手,當時就坐在觀眾席中。「我曾說過一直想寫一篇報告,論述關於流傳的巨型烏賊的巨大尺寸多麼荒謬。不過總脫離不了自以為是的感覺。你當時對我說:你應該寫,不過要找到合適的語氣和口吻。於是我便開始了這項工作。」,McClain回憶道。

針對這個問題,McClain沒有選擇寫一篇憤怒激昂的駁斥性博文,而是決定寫一篇科學論文,力求准確的回答這個簡單而棘手的問題:海洋中最大的動物究竟有多大?

海洋是巨型動物的家園:藍鯨和大白鯊、巨型烏賊和巨蛤、象海豹和日本蜘蛛蟹都生活在這里。這些巨型生物很輕易的就能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不過科學家想要抓住它們卻遠非易事。很多巨型生物極其稀有,而且非常狡猾,有些還生活在無法接近的海洋深處,想測量其尺寸大小更是難上加難。有些巨型海洋動物只有偶然被沖到岸邊軀體開始腐爛變質之後,我們才有機會對其測量。還有些就是單純的體型太大難以准確測量。同時,海洋本身就是我們了解有限充滿神秘的地方,關於它的一切都很容易被過分渲染。

例如巨型烏賊,無數媒體報道稱這種非常神秘的動物可以長到近18米長,McClain認為這是非常荒唐的,實際上大多數巨型烏賊還不到9米長。很多巨型烏賊都是被沖上岸邊後測量的,測量時軀體已經開始腐爛,好奇的人類為了還原其原本尺寸將其觸角拉伸,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還有更離奇的測量方法:有人曾發現一隻擱淺的巨型烏賊,竟然通過自己的步法數衡量其尺寸!類似這樣的不靠譜數據不勝枚舉。

於是,McClain和來自新墨西哥大學的Meghan Balk便設法尋求更確切的數據。他們招募了5個對此事滿懷熱情的本科生,聯合了大批同事,組成了一個調查小組對一批巨型海洋生物的尺寸進行分工調查。他們通過各種方式核實這些海洋生物的尺寸數據:科學文獻、書籍、時事通訊、報紙等。還請求博物館的同行們測量館內的標本,與拯救擱淺海龜的組織取得聯系獲取數據,通過eBay的記錄尋找巨蛤和蝸牛殼的尺寸。通過不懈努力,他們共找出25種最大的巨型海洋動物最准確的尺寸數據。

有些生物被廣泛引用的尺寸數據錯誤的離譜:目前可被證實的最大大王烏賊長12米,尺寸固然不小,但與流傳的18米相去甚遠;已知的最重海象重達1883千克,而相傳一個獵人獵殺的海象重2500公斤,很明顯被過分誇大了。

還有些巨型生物的尺寸數據是很早之前獲得的:如最大巨蛤的尺寸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還有一些巨型生物准確的尺寸數據壓根不存在:如獅鬃水母和日本蜘蛛蟹。

此外,「有些巨型海洋動物可能沒有過去那麼大了」, McClain說道。1885年,阿留申群島的漁民打撈了一隻巨型太平洋章魚,經測量一隻觸角的末端到另一隻觸角的末端長達9.8米。」與我合作的兩個章魚專家稱現在的章魚沒有過去那麼大了,可能是污染或氣候改變造成的「,McClain說道。

盡管排除媒體的炒作後獲取的尺寸數據有所下降,這篇論文中的數據仍表明海洋中滿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龐然大物:海洋中有巨型桶狀海綿,雖然只含有兩層細胞,中間夾著膠狀物,但仍可以長到2.5米寬;還有寬達兩米重達200公斤的越前水母;海洋深處有長達3米的巨型管蟲,生活在熾熱的海底火山口附近;還有長達50公分的深海巨虱;更有巨型大白鯊,其鼻子前端距強壯的尾部可長達7米。

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動物非藍鯨莫屬了,長達33米,一口便可吞下50萬卡路里的食物;最長的魚類當屬鯨鯊,可長達18.8米;最長的硬骨魚要屬奇異的皇帶魚,可長到8米長;最重的硬骨魚則是翻車魨,看起來像是一條更大魚的頭部,可長達3.3米重達2300公斤。這要比最重的海龜還要沉(最重的革龜重650千克),比最重的海象也要重(1883公斤),不過與最重的海豹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南方象海豹可重達5000公斤)。

這些數據都是極盡准確的,為了獲取他們都費了一番周折。例如澳洲大香螺是一種形似密封球形救生器的大型海螺,McClain在一期夏威夷貝類新聞中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一個名叫Don Pisor的收藏者舉起一個目測長達90厘米的巨型澳洲大香螺。與此同時,他在《世界最大貝類檔案》中發現最大的澳洲大香螺只有72厘米長,其主人也是Don Pisor。這兩處說的是同一個澳洲大香螺嗎?還是Don Pisor是個大騙子?又或者是Don Pisor非常擅長捕捉大香螺?為了確認McClain找到了當事人,Don Pisor告訴他這的確是同一個澳洲大香螺,他已經捐贈給了休斯頓自然博物館。McClain便聯系了博物館,得到的答復是72厘米,於是又一項准確數據得以確認。

在查找一些數據的過程中,調查小組還從這些巨型海洋生物身上獲得了新發現。收集深海巨虱尺寸數據的Andrew Thaler發現雄性個體通常體型要比雌性大的多。」雖然對深海巨虱了解很多,但是這一點卻是我們都不知道的「,McClain說道。

對於其中的幾種巨型海洋動物,調查小組不滿足於找出最大的尺寸,還利用其尺寸數據畫出了其尺寸分布圖。從科學角度講,這樣做更有利用價值。人們都想知道最大的動物能長到多大,但這樣一來就導致對其典型的尺寸知之甚少了。已知的最大大王烏賊長達12米,但其平均長度只有7.3米,大部分個體短於9.2米。其主要天敵抹香鯨有記載的最長可達24米,但95%的個體卻短於15米。

就像身高近1.9米的McClain指出的那樣:」個體可能因為發育或遺傳缺陷而長到非常極端的尺寸「。全世界最高的人Robert Wadlow身高近2.72米,需要藉助腿支架才能行走,21歲時死於因免疫缺陷而加重的感染。世界上最高的女性曾金蓮身高2.48米,由於腦垂體長了一個瘤而導致身高異常,死時年僅17歲。我們都對極端案例充滿好奇,不過生命通常表現的都比較平常。

盤點世界十大海洋最強生物

10.虎鯨

虎鯨,也叫逆戟鯨,無論是水中遊行還是掠過水面飛行的動物,幾乎都會成為它們的盤中餐。虎鯨在海豚科動物中體型最大,體重重達6噸,體長長達32英尺。因為體型大,它們成了現存最大的恆溫食肉動物。虎鯨牙齒特殊,長達4英寸。虎鯨可在不同水域生存,如海洋,或沿海地區。它們遊行距離長,適應能力強——不論是炎熱赤道海域,還是最冷的極地海域,都有它們的身影。虎鯨群居,具有社會等級,但除社群外,它們還會和其他虎鯨結對。除人類外,虎鯨別無天敵,因此它們被視為食物鏈頂端的動物。虎鯨牙齒巨大,形狀奇特,數量通常在40到56顆不等。它們根本就不咀嚼獵物,而是在吞食前,用特殊的牙齒將食物撕成小塊兒。

虎鯨名兒雖兇狠,卻不會攻擊人類;但它們會捕食海豹、海豚、海獅甚至幼鯨和鯊魚等。有次,我們看到一頭虎鯨張開巨盆大口把一隻鯊魚一口吞下,含在嘴裡使其窒息而亡。因為虎鯨高居食物鏈頂端,它們的壽命一般會很長。只要平安度過前6個月,雌鯨可活46到50年,雄鯨可活38年之久。

9.大白鯊

因為好萊塢電影題材經常涉及大白鯊,如《大白鯊》,大白鯊儼然成了海洋生物明星。鯊魚不是哺乳動物,而是魚類,這與哺乳動物鯨不同,但它們也是肉食動物。大白鯊體長可達15到20英尺長,重達5000英鎊,甚至更重,這讓它們成了海洋中最大的捕食性魚類。它們體型雖大, 但卻可游出15英里/時的驕績,甚至躍出水面(就像自己把自己扔出水面)。大白鯊的咬合力在魚類中獨一無二,它們吃肉時,牙齒就像切軟化黃油的刀子。鯊魚的咬合力據說高達1噸/英寸。大白鯊的牙齒多達300顆,呈三角形,鋸齒狀,分列幾排;正是有了這些牙齒,它們的咬合力才如此之大,無堅不摧。

大白鯊是恆溫動物,可以生活在不同溫度水域,從澳大利亞沿海地區到南非,從加利福尼亞到美國北部等地區都有它們的身影。由於是恆溫動物,體力又充沛,大白鯊能在水裡自由穿梭,既可以在水面看到它們的身影,也可以在820英尺深的水底看到它們。大白鯊屬群居魚類,但它們不會集體出行獵食。它們深知自己的傷害力之強,所以它們只是互相輕輕碰觸,避免激烈打鬥,以免給對方造成永久性傷害。由於大白鯊捕食和適應能力強,它們的壽命比一些人的壽命還長,能活70年之久。

大白鯊素以「人類殺手」聞名,但它們每年攻擊人類事件僅10起左右,有些還未造成致命傷害。有時,大白鯊張開血盆巨口,僅僅是發出警告,讓人類離開。

8.太平洋巨型章魚

太平洋巨型章魚屬食肉型章魚, 體長可達10-16英尺, 體重可達100英磅。記錄在案的最大的太平洋巨型章魚有30英尺寬、600多英磅重。通常情況下,太平洋巨型章魚以蝦、蛤蜊和龍蝦為食,但同時它們也有能力捕食鯊魚。通常它們會用嘴咬穿獵物, 將其撕開,然後再加以吞咽。

章魚的觸手和牙齒非常厲害,但是真正讓人為之著迷的是吸盤的吸力。它的吸盤能在觸手上自由移動,甚至可以感知周圍的海水。章魚的吸盤組織同水母的膠狀物一樣柔軟,但是它們能吸住各種表面不「撒手」,甚至是水下不平坦的表面。科學家們試圖仿製出章魚吸盤,但到目前為止它們還無法復制出同真正的章魚吸盤一樣威力的仿製品。但是,章魚吸盤可能就是如今吸盤器的原型。

章魚非常聰明。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教它們模仿其他章魚甚至是走迷宮。在大海里,它們也是讓其他生物「傷腦筋」的「問題鄰居」。它們會戲耍螃蟹,也會向其他海洋生物扔東西。再比如,那些研究它們的科學家不必再為又打不開鹹菜罐頭而苦惱了,因為它們的章魚還學習過如何開罐頭。

7.虎鯊

虎鯊屬食肉型魚類,因幼時身上就長滿條紋而得名。虎鯊可長到14英尺長,記錄在案的最大的虎鯊重1400英磅。它們有尖利的牙齒和有力的下顎,咬力大到能將海龜殼咬碎,而這絕非一般海洋生物所能做到。虎鯊、大白鯊和牛鯊都因攻擊人類而聞名。但是,虎鯊可不挑食,大白鯊通常只是咬一口就遊走了,虎鯊卻會殺死人類。虎鯊的不挑食絕非浪得虛名,它們會吃黃貂魚、海豹、海鳥甚至是舊輪胎。

曾有傳言稱,這些食肉者們能治療癌症,因為鯊魚不會得癌症。20世紀7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軟骨組織會抑制新血管的生長,而這些新血管恰恰是構成腫瘤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為鯊魚的骨骼完全是由軟骨而來,研究人員推斷,鯊魚的骨骼可為新療法帶來希望。但是這一療法從來沒有被證實也沒有被美國臨床測試過。即使如此,Lane實驗室還是出售軟骨葯丸。據估計,葯丸在1995年交易額已達到三千萬美元。不幸的是,這使得北美鯊魚總數下降了80%;而事實證明,鯊魚也會得癌症。

6.大王烏賊

大王烏賊是海洋中最神秘的一類生物,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大王烏賊一般長約10米,最大的大王烏賊則長達18米,重達900千克。大王烏賊在自己的棲息地內總是來無影去無蹤,很難加以研究。目前我們只能通過死亡後被海水沖到岸邊的烏賊了解其相關信息。直到2004年,才首次拍到活著的大王烏賊影像。我們在世界各地的沙灘上都見到過大王烏賊的身影,但至今仍很難說清楚它們究竟能游多遠或者它們的棲息地到底在哪裡。這類巨型魷魚的眼睛大得驚人,因為它們常年生活在深海,看不見亮光。對於大王烏賊,我們知之甚少,但我們可以推測,如果有機會,它們甚至可以殺死並吃掉幼年鯨魚,這意味著大王烏賊巨大的觸角必須非常強壯。

抹香鯨是大王烏賊的捕食性天敵,但大王烏賊有自己的天敵預警方法,它們巨大的雙眼可以幫助它們早早發現抹香鯨的靠近。

5.獅鬃水母

唯一比想像中的大王烏賊還要長的海洋生物就是獅鬃水母了。其觸須長度可達36米,這可比藍鯨的平均體長還要長!獅鬃水母體內含水量達百分之九十五,它們沒有骨頭或血液,甚至沒有大腦。然而,水母卻是在海域中生存時間最長的食肉動物。約6億5千萬年前,水母就已生活在海洋中,這甚至比恐龍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還早。獅鬃水母會捕食魚類,甚至是其他水母,雖然沒有大腦,但它們都是游泳健將,所以捕食對它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強大的游泳技能使得它們能夠逃脫天敵的魔爪,又能輕松獵殺自己的食物。不同於其他海洋生物的是,水母沒有牙齒。它們先用自己有毒的觸須刺螫獵物,待獵物麻痹後,再大快朵頤。

4.抹香鯨

成年體重高達35噸的抹香鯨不是海洋中最大的鯨魚,但這並不能阻止它們成為強大的生物。 抹香鯨是地球上所有已知生物中頭腦最大的生物。抹香鯨的潛水能力極好,可以在3000多英尺深的海域內尋找食物,鑒於哺乳動物的屬性,它們必須在90分鍾的回程內屏住呼吸,保存體內含氧量!抹香鯨廣泛分布於各大海域,喜食烏賊。抹香鯨獵捕烏賊的方法極妙:它們猛然翻滾身體、俯沖而下,利用水流形成真空,靠著這股水壓把距離自身2-3英尺的烏賊吸入口中。許多烏賊能輕易發現鯨魚和它們真空的嘴並適時地進行反擊,而抹香鯨似乎也樂在其中。有些抹香鯨身上遺留下的吸盤印跡可以表明,巨型烏賊會與抹香鯨纏斗,且巨型烏賊的戰鬥力也不容小覷。

抹香鯨也許不是海洋中體型最大的和力量最強的哺乳動物,但它們的祖先可稱得上是「海中霸主」。2008年,一塊巨型抹香鯨化石在秘魯(Peruvian)沙漠中被發現。為了紀念最偉大的航海小說——《白鯨記》(Moby Dick)的作者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這塊化石被命名為梅爾維爾鯨(Leviathan melvillei)。這條鯨魚可能生活在12萬年前,是迄今發現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它的頭蓋骨長達3米,下顎嵌36厘米長的牙齒,可能是已發現的最大的牙齒。

3.公牛鯊

公牛鯊與虎鯊、檸檬鯊是近親,它們都是鯊魚家族中較小的成員。它們可以長到11.5英尺長,體重在200到500噸之間。它們生性兇猛,且更喜歡在淺水域活動,這對於居住在沿海地區的人們來說是個不幸的消息。公牛鯊甚至出沒於亞馬遜河流,因為它們可以像其它物種一樣,在淡水中生活。正是這一點習性,使公牛鯊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鯊魚。公牛鯊捕食一切其可抓獲的生物,包括其它的鯊魚。它們經常出現在人類光顧的水域中,並不會為了捕食而攻擊人類,雖然此類攻擊事件也偶有發生。雖然公牛鯊的體型不及其它鯊魚,但它們比其它大鯊魚更為兇猛,包括它們危險的表兄弟——大白鯊和虎鯊。公牛鯊的咬合力可達6000牛頓,足以應付捕獵和進食,難以想像它們是如何練就了這副「好牙口」。以公牛鯊捕食的獵物類型來看,它們並不需要如此強大的咬合力。據猜測,也許先前賜予這類小鯊魚更大的優勢,是為了讓它們捕食更多種類的獵物。另一種可能性是,公牛鯊的視力很差,所以為了適應捕食環境,它們變得極具攻擊性。無論是什麼原因,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鯊魚也不可貌相呀。

2.藍鯨

藍鯨是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哺乳動物,雖說瀕臨滅絕,我們仍可以在大海之中看到它們暢游的身影。藍鯨的一條舌頭就相當於一頭大象的重量,其心臟的重量堪比一輛金龜車(Volkswagen Beetle)。整體重量高達200噸,近乎33頭大象的重量!

藍鯨通常以每小時5英里的速度在大海里悠哉地游著。但如果它感覺受到了威脅, 前進時速則可達到20英里。形象地說,尤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譯註:奧運會冠軍,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百米沖刺的速度為每小時23.35英里,但他可沒有200噸的體重。鑒於它們的游泳速度,藍鯨也是不容小覷的海洋生物。藍鯨有季節性洄遊的習性,夏季游向兩極,冬季又游回赤道。單論蠻力,藍鯨是世界上最強壯的動物。它們不僅體型龐大,聲音也十分洪亮, 可以發出190分貝的叫聲。這一高分貝的聲音相當於噴射器飛行時發出的噪音,這一等級的聲音刺激會對人耳聽力造成直接損傷。這種分貝等級的聲音也意味著,兩頭鯨即便遠隔1600千米也能聽到對方的聲音。

盡管藍鯨體型龐大,力大無窮,但它們仍會偶爾遭到鯊魚或捕鯨手的襲擊。

1.灣鱷

灣鱷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型的鱷魚,身長可達17英尺,體重可達1000磅,但人們曾發現過長23英尺、重2000磅的巨型鱷。灣鱷常出沒於南太平洋沿岸的印度、東南亞地區及澳大利亞北部。盡管它們大都生活在淺海地區,但你也能在淡水域發現它們。灣鱷精於偽裝,它們會潛伏在水底,等待獵物出現。它們在水中短途行進的時速可達18公里,但在陸地上卻行動遲緩。灣鱷還會游過浩瀚無垠的大海去開辟新領地。同時,灣鱷也相當長壽,有些可以活到100歲。

灣鱷會捕食一切靠近它的東西,包括人類。雖然一般來說人類不在灣鱷的菜單之列,但一旦觸及「雷區」,也很容易成為飢腸轆轆的灣鱷的腹中餐。由於它們天生的偽裝術和耐心,我們很容易把它誤以為是浮在水面的一截木頭。但只要人們尊重它們的習性,很多襲擊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現有的測量數據顯示,灣鱷具有最強的咬合力,一些科學家推測它們的咬合力都能同已滅絕了的雷克斯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相媲美。其強悍的咬合力可達 3700磅/平方英尺。科學家們認為,它們能存活如此之久得益於這副「好牙口」。毋庸置疑,灣鱷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之一。而早已滅絕的恐鱷,據估計有每平方英尺23100磅的咬合力。對比之下,你就會發現,澳大利亞北部的「小鹹鹹」(指灣鱷,澳大利亞稱為「salties」)並沒有那麼兇殘。

海洋中的動物種類繁多,有一些都鮮為人知。它們可重達上千噸,有的體型堪比一輛校車。這些地球上最強大的動物盡管棲息在海洋深處,卻仍逃脫不了瀕臨滅絕的命運。對於地球上最厲害的動物和魚類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捕食者,而是人類。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捕殺鯨和其它海洋生物。但是最近人類偷獵和過度捕撈越發猖狂,導致鯊魚和其它重要的海洋生物數量銳減。即使有法律明令禁止,漁民每年仍會獵殺2000頭鯨魚。好萊塢電影把一些動物描繪成了嗜血「殺手」,但是現實中,這些動物只希望人類可以尊重它們的棲息環境,互不侵犯,各自安好。

Ⅳ 請問海洋深處有沒有巨大生物,比如象大象一樣大的海龜

海龜最大就是生長到6至8英尺長,重1220至1500磅。因為它得不斷回到岸上,所以好發現
在深海確實有十分巨大的生物,已經發現的就有長18.3米的
巨型烏賊
、巨型水母,觸須有4公尺長。直徑達50公分的
海百合
、巨型鯨魚等等

Ⅳ 巨大的海怪是什麼樣的

1861年11月30日,一個巨大的海怪在加那利群島水域出現,當時在該水域航行的法國炮艦「阿萊克頓號」號的船員們目睹了這一事件。他們還嘗試捕獲它,但卻失敗了。在追逐了很長一段距離後,炮艦逐漸靠近了海怪,近到足以將捕魚叉猛擲進怪物的肉里。然後用套索套住怪物的身體,但是套索一直滑到尾鰭才停住。正當船員們竭力把海怪拉進船艙的時候,海怪掙脫了套索,除了一小部分尾巴以外整個身體又滑落回水中。

「阿萊克頓」號艦在特內里費市停泊後,炮艦指揮官找到當地的法國領事並出示了海怪的尾部標本。他還寫了一份官方報告,並在法國科學院12月30日召開的會議上宣讀了該報告。但是反應並不理想,阿瑟·曼金代表科學院說任何研究科學的人都不會報告說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動物,因為其存在與自然法則相悖。

換句話說,船員們是在撒謊或者說是捏造了這一事件。在「阿萊克頓」號這一案例中,幾年以後官方才承認目擊者當時看見的確實是一個奇怪卻是真實的動物。船員們看見的是一隻巨型魷魚——一隻其實並不很大的魷魚,從尾尖到觸角頭大約有24英尺長。已知的魷魚中有比它更大的,但是其巨大的體積讓人懷疑。

有關於這種動物早期的一引進描述來自18世紀,埃里克·旁托皮丹主教曾在他的一部主要的動物學書籍《挪威自然歷史》中提到過北海巨妖。雖然旁托皮丹有些誇張(他說那個巨妖「有4.5英里長,而且它的觸角可以將最大的軍艦……拖入海底」),但是他對那隻巨大的魷魚描述得還是相當准確。

早期的有關巨型魷魚的描述大都只被當做幻想或民間傳說。所以當有關1673年在愛爾蘭的丁格爾灣發生的擱淺和屠殺巨型魷魚的記載出版後,幾乎沒有引起任何注意。不過現在因為心裡知道巨型魷魚的存在,所以再讀那些離奇的細節描述就會明白很多的東西。那份報告描述說那個怪物「有兩個腦袋,十隻犄角,……犄角上有大約800多個紐扣狀物,……每一個紐扣狀物里都有一排牙齒,它有19英尺長,身體比一匹馬還大,……有兩只很大的眼睛」。當然魷魚只有一個腦袋,不過那個「小腦袋」是指魷魚用以吸水從而推動身體前行的體管。所謂的「犄角」就是指魷魚的觸角,「紐扣狀物」是指觸角上鋸齒狀的吸管。

19世紀的丹麥動物學家約翰·傑皮特斯·斯丁斯特拉普是第一位對北海巨妖進行全面研究的科學家。他發現了早在1639年(在冰島海岸)就有的看似巨型魷魚擱淺的記錄。他還搜集了有關標本並就這一問題在1847年給斯堪的納維亞自然科學家學會作了一次演講。但是他的演說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6年以後,斯丁斯特拉普從漁民那兒得到一個動物標本的咽和喙部,而其他部分漁民們已經按慣例把它切碎以作為誘餌(對他們來說北海巨妖不但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還是很實用的)。1857年,斯丁斯特拉普公開發表了對這個動物的描述並且給它起了一個科學名字叫「阿基特地斯」。

斯丁斯特拉普的工作還是沒有受到重視,「阿萊克頓」號船員的集體證詞也沒對他起一點幫助作用。動物學的教科書根本就沒有提到斯丁斯特拉普命名的新動物——直到19世紀70年代,在加拿大紐芬蘭和拉布拉多海岸連續發生一系列動物擱淺事件後,才引起一些思想開放的科學家,包括《美國自然科學家》的編輯帕卡德進行調查。

1873年10月,一名叫西奧菲利·皮科特的漁民和他的兒子在紐芬蘭省聖約翰附近的大鍾島水域碰到一隻巨型魷魚,並砍下它的一隻觸角。皮科特告訴加拿大地質學委員會的調查員亞歷山大·默里說還有約10英尺長的觸角殘留在魷魚身上,他們所捕獲到的觸角長約25英尺。皮科特聲稱那隻魷魚十分巨大,大約60英尺長,5英尺~10英尺寬。

從那兒之後,隨著巨型魷魚的神秘面紗逐漸揭開,又出現了一些其他問題。例如,它們吃什麼?怎麼生活?如何繁殖後代?人們始終都沒有捕捉到活的動物來進行科學研究。所有問題中最迫切的是搞清楚一隻巨型魷魚最大能達到多大?

巨型魷魚的主要敵人是抹香鯨(一隻雄性抹香鯨可達70英尺長)這一事實也許可以說明點什麼。據說1875年的一個深夜在馬六甲海峽(連接著印度洋和中國南海)入口處曾發生過一場罕見的兩巨型海洋動物魷魚和抹香鯨之間的爭斗。富蘭克·布倫在《抹香鯨的巡遊》(1924)一書中從一個目擊者的角度描述了這一場面:

「海面上爆發了一場惡斗……我將夜用望遠鏡伸出船艙的天窗,……我看見非常巨大的抹香鯨正在和一隻幾乎和它一樣大的墨魚或者說是魷魚進行殊死的搏鬥,那看似長得沒邊的墨魚或魷魚觸角纏繞著抹香鯨的整個身體。尤其是鯨魚的頭好像變成了一個由盤繞扭動的觸角編織成的網——我很自然地這么想,因為抹香鯨看上去好像已經將墨魚或魷魚的尾部吞進自己的嘴巴並且有條不紊地在咀嚼好像要把它撕裂鋸斷。在黑色柱型的鯨魚腦袋旁邊顯現出大魷魚的頭部,那模樣比在最發狂的夢里想像到的還要可怕。……它們眼睛的直徑至少有2英尺,看上去絕對怪異可怕如凶神惡煞一般。」

即使沒有這樣精彩的目擊者證詞,我們也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知道魷魚與鯨魚之間的廝殺:鯨魚的胃和嘔吐物里發現有魷魚以及在鯨魚身上發現有吸盤疤痕。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猜測魷魚最大可以大到什麼程度。

記錄在案的最大的魷魚標本是1880年在紐西蘭海濱發現的,長約65英尺。兩名進行調查的科學家說很大一部分的大型魷魚身長(大約30英尺至36英尺)是「由觸角構成的」。但是科學家還注意到「死了的鯨魚明顯地富有彈性,並且很容易被拉長」,這使得他們的測量並不完全准確,不過這並不能抹殺魷魚是巨型的這一事實。還有一些目擊者敘述說他們所見的魷魚標本大約有80英尺至90英尺長。

雖然直接目擊巨型魷魚的案例很少而且記錄也不完全,但是許多捕鯨人都說曾經看見過當抹香鯨行將死亡的時候嘔吐出令人驚異的東西。布倫看見一隻「巨大的墨魚肢體——觸角亦或是臂爪——厚度如同一個結實矮胖的男人身體,上面有6至7個吸盤,大小如同茶碟,其內側邊緣密布鉤爪,像針一樣尖銳,而且大小和形狀都如同老虎爪一樣」。

在沒有確定北海巨妖真實存在之前,科學家們一直對抹香鯨身上發現的奇怪的圓形標記感到迷惑不解。最後他們得知那些標記是巨型魷魚在與想吃掉它們的鯨魚作殊死搏鬥失敗後留下的吸盤疤痕。已發現的吸盤疤痕直徑約18英寸。

一些研究諸如魷魚、墨魚和章魚的頭足類動物學家認為從吸盤疤痕來判斷魷魚的大小並不可信,用克萊德·羅柏和肯尼思·博斯的話來說就是:「鯨魚身上的疤痕會隨著鯨魚的成長而變大。」但是其他一些動物學家並不同意這一看法。隱秘動物學的奠基人伯納德·赫威爾曼斯發現,「雌性鯨魚的身上很少有這類疤痕」,「幼鯨會被保護遠離這樣兇殘的動物,如果幼鯨受到這樣的襲擊很難存活」。換句話說,巨型魷魚最可能在完全成熟的雄性抹香鯨身上留下痕跡。

不管怎麼說,在鯨魚的胃裡發現特大魷魚殘留物的情況很多。

巨型魷魚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一般深或很深的海水中發生擱淺事件時多半都是因為魷魚病死後浮出海面,而後被水沖上岸。然而現在人類實際對海洋深度的科學全面的調查才剛剛開始,據說迄今為止,人們只研究了海洋的千分之一深度情況。科學家們希望能有更大突破,以發現巨型魷魚或更大更神奇的海底生物。

Ⅵ 海洋里最大的生物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而且比地球上曾經生活的最大的恐龍還要大,是目前人們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般體長為2400-3400厘米,體重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
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又稱它為娃娃魚)
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非洲大象
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動物--棕熊(棕熊在我國古代叫做羆,體長一般為150-200厘米,尾長13-16厘米,體重150-250千克,較大的能達到400一600千克,其中最高記錄為生活於美國阿拉斯加科迪亞克島上的,體長約為400厘米左右,體重達757千克,不僅是熊類中的龐然大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動物。)

Ⅶ 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是

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是藍鯨。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布。

Ⅷ 海洋里最大的生物

具體來說是藍鯨。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200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布。

Ⅸ 震驚!海洋中最巨大的生物到底有多大

海洋雖然是生命的誕生地,但是有很多人對海洋有天生的恐懼。海洋的深不可測成為了很多人避之不及的地方,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潛水員,在進入海洋的時候也不能有絲毫馬虎。有人對海洋有著天生的恐懼感,而在海洋深底還生存著一些大型的生物,有些人在看到它們的時候會渾身發毛,直冒冷汗,接下來這幾張大型生物的圖片,你能堅持看到第幾張呢?


5

所以說海洋的神秘是我們無法探測的,雖然我們可以在海洋中徜徉,但是在我們探測不到的地方,甚至還生活著一些我們未知的生物,這些生物對人類是敵是友,目前我們不得而知,大家看到這些巨大的生物後,作何感想呢?

閱讀全文

與海洋八大巨型生物長什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