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循環水微生物有什麼危害

循環水微生物有什麼危害

發布時間:2022-06-20 14:04:17

❶ 循環水處理的微生物危害

循環冷卻水中的微生物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冷卻塔在水的蒸發過程中需要引入大量的空氣,微生物也隨空氣帶入冷卻水中,二是冷卻水系統的補充水或多或少都會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也隨補充水進入冷卻水系統中。
藻類在日光的照射下,會與水中的二氧化碳、碳酸氫根等碳源起光合作用,吸收碳素作營養而放出氧,因此,當藻類大量繁殖時,會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有利於氧的去極化作用,腐蝕過程因此而加速。微生物在循環水系統中的大量繁殖,會使循環水顏色變黑,發生惡臭,污染環境。同時,會形成大量黏泥使冷卻塔的冷卻效率降低,木材變質腐爛。黏泥沉積在換熱器內,使傳熱效率降低和水頭損失增加,沉積在金屬表面的黏泥會引起嚴重的垢下腐蝕,同時它還隔絕了緩蝕阻垢劑對金屬的作用,使葯劑不能發揮應有的緩蝕阻垢效能。微生物黏泥除了會加速垢下腐蝕外,有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生物分泌物還會直接對金屬構成腐蝕。所有這些問題導致循環水系統不能長期安全運轉,影響生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微生物的危害與水垢、腐蝕對冷卻水系統的危害是一樣的嚴重,甚至可以說,三者比較起來控制微生物的危害是首要的。
循環水中微生物的動向可以通過以下化學分析項目進行測量:
(1)余氯(游離氯) 加氯殺菌時要注意余氯出現的時間和余氯量,因為微生物繁殖嚴重時就會使循環水中耗氯量大大地增加。
(2)氨循環水中一般不含氨,但由於工藝介質泄漏或吸入空氣中的氨時也會使水中出現含氨,這時不能掉以輕心,除積極尋找氨的泄漏點外,還要注意水中是否含有亞硝酸根,水中的氨含量最好是控制在10mg/l以下。
(3)NO2-當水中出現含氨和亞硝酸根時,說是水中已有亞硝酸菌將氨轉化為亞硝酸根,這時循環水系統加氯將變為十分困難,耗氯量增加,余氯難以達到指標,水中NO2-含量最好是控制在小於1mg/l。
(4)化學需氧量水中微生物繁殖嚴重時會使COD增加,因為細菌分泌的黏液增加了水中有機物含量,故通過化學需氧量的分析,可以觀察到水中微生物變化的動向,正常情況下水中COD最好小於5mg/l(KMnO4法)。
循環水中微生物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如果要在微生物造成危害之後採取措施往往是事倍功半還要耗費大量的殺生劑和金錢。因此,事先全面監測循環冷卻水的微生物情況是十分必要的,
濃水倍數
循環水濃縮倍數是指循環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由於水分蒸發、風吹損失等情況使循環水不斷濃縮的倍率(以補充水作基準進行比較),它是衡量水質控制好壞的一個重要綜合指標。濃縮倍數低,耗水量、排污量均大且水處理葯劑的效能得不到充分發揮;濃縮倍數高可以減少水量,節約水處理費用;可是濃縮倍數過高,水的結垢傾向會增大,結垢控制及腐蝕控制的難度會增加,水處理葯劑會失效,不利於微生物的控制,故循環水的濃縮倍數要有一個合理的控制指標。

❷ 循環水微生物的危害如何消除

紫外線消毒

❸ 循環水氯離子含量高的危害是什麼

氯離子有很高的極性,能促進腐蝕反應,又有很強的穿透性,容易穿透金屬表面的保護膜,造成縫隙和空蝕等局部腐蝕。

氯離子起著各種生理學作用。許多細胞中都有氯離子通道,它主要負責控制靜止期細胞的膜電位以及細胞體積。

在膜系統中,特殊神經元里的氯離子可以調控甘氨酸和伽馬氨基丁酸的作用。氯離子還與維持血液中的酸鹼平衡有關。

(3)循環水微生物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氯離子的生理功能

(1)在膜系統中,特殊神經元里的氯離子可以調控甘氨酸和伽馬氨基丁酸的作用。

(2)氯離子還與維持血液中的酸鹼平衡有關。

物理性質:顏色為無色

化學性質:氯因得一個電子而形成帶一個負電荷的氯離子Cl-。

❹ 工業循環水系統的主要危害是什麼,會造成什麼影響

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的連續運行,水的濃縮而導致水中各種離子濃度增大,相應的腐蝕、結垢等問題亦隨之發生。當補充水為工業新水時,由於鈣、鎂離子較多,如不進行水質穩定處理,會造成設備內部的結垢,降低換熱效率,嚴重時還會堵塞管路,帶來安全隱患;循環水系統為開路循環,水中溶解氧充分,溶氧腐蝕很容易進行,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等也會對設備、管路等造成腐蝕;同時由於水中含有足夠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水溫達到25~35℃時,這些因素給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微生物既能造成污垢沉積,又能造成腐蝕,在
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中,水垢、腐蝕和微生物危害習慣稱為三大危害。
1、沉積物的形成
水系統的傳熱面與管壁上形成的水垢和污垢,稱為沉積物,其形成通常有以下三種來源:水生沉積物,即懸浮固體物(如泥沙、塵土、細菌屍體、有機物等)因水流速度過低(小於1m/s)而沉積於系統中;外界的污染,如樹葉、羽毛、包裝袋等異物飄入系統中而沉積;水形成沉積物,即溶存固體物因溫度變化等因素,在系統中沉澱或結晶形成,通常將此類沉積物稱之為水垢。水形成沉積物的種類與成因如下。
1)碳酸鈣(CaCO3)
Ca2++2HCO3-→CaCO3↓+H2O+CO2↑
在大部分的冷卻水中都含有高濃度的重碳酸鈣,其溶解度相當低,很容易在熱交換器表面上形成碳酸鈣沉澱。碳酸鈣、碳酸氫鈣、氯化鈣、鎂化合物及硫酸鈣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常見難溶物質溶度表
名稱 分子式 溶解度(以CaCO3計)/mg·L-1
在0℃ 在100℃
重碳酸鈣 Ca(HCO3)2 1620 分解
碳酸鈣 CaCO3 15 13
氯化鈣 CaCl2 336 000 554 000
硫酸鈣 CaSO4 1 290 1 250
重碳酸鎂 Ca(HCO3)2 37 100 分解
碳酸鎂 MgCO3 101 75
氯化鎂 MgCl2 362 000 443 000
硫酸鎂 MgSO4 170 000 356.000

碳酸鹽溶解在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存在下列動態平衡:
Ca(HCO3)2=Ca2++2HCO3-
HCO3-=H++CO32-
CaCO3=Ca2++ CO32-
朗格利爾(Langlier)根據上述平衡關系,提出了飽和pH和飽和指數的概念,用以判斷碳酸鈣垢在水中是否會析出。
朗格利爾指出:
當L.S.I.>0時,碳酸鈣會析出,這種水屬於結垢型水;
當L.S.I.=0時,碳酸鈣不會析出,原有的碳酸鈣也不會被溶解,這種水屬於穩定型水;
當L.S.I.<0時,原來附著在換熱面上的碳酸鈣會被溶解,使碳鋼金屬表裸露在水中而腐蝕,這種水屬於腐蝕型水。
雷茲納(Ryznar)提出了穩定指數(R.S.I.)來進行碳酸鈣析出的判斷法,雷茲納通過實驗指出:
當(R.S.I.)=[2pHs-pH]<6 結垢
當(R.S.I.)=[2pHs-pH]=6 既不腐蝕也不結垢
當(R.S.I.)=[2pHs-pH]>6 腐蝕
帕科拉茲(Puckorius)認為水的總鹼度比水的實際測定pH能更正確地反映出冷卻水的腐蝕和結垢傾向,他認為將穩定指數中水的實際pH改為平衡pH(pHeq)將更切合實際生產。pHeq按下式計算:
pHeq=1.465lgM+4.54
式中:M—循環冷卻水的總鹼度
2)硫酸鈣(CaSO4)
硫酸鈣的溶解度比碳酸鈣約高出100倍,故硫酸鈣垢的形成機會較碳酸鈣垢少,但是一旦硫酸鈣垢沉積物形成,不容易將其清除。
通常情況是控制鈣離子濃度與硫酸鈣離子濃度(mg/L)的乘積不超過500000,即[Ca2+]×[SO42-]小於500000,則硫酸鈣的沉積物形成的機會很少。
3)氧化鐵
腐蝕的產物或水中含有的溶鐵在系統中氧化而形成氫氧化鐵或氧化鐵絮體,進而形成各種鐵的難溶氧化物或者其他難溶化合物。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3H2O
4)氧化硅
水中硅能與鎂、鈣形成不溶性的硅酸鹽沉積物。
Mg2++SiO2+H2O→MgSiO3↓+2H+
Ca2++SiO2+H2O→CaSiO3↓+2H+
在冷卻水系統中,硅含量通常控制在200 mg·L-1以下。
2、腐蝕的形成
由於和周圍介質相作用,使材料(通常是金屬)遭受破壞或使材料性能惡化的過程稱為腐蝕。
腐蝕是一種化學或電化學過程,水中金屬腐蝕類型有均勻腐蝕、點蝕、電偶腐蝕、縫隙腐蝕、應力腐蝕、微生物腐蝕及泡蝕、磨蝕等。最常見的包括均勻腐蝕、電偶腐蝕和微生物腐蝕、垢下腐蝕等。
1)均勻腐蝕
均勻腐蝕的特徵是化學反應發生在整個暴露表面或相當大的面積上,腐蝕以均勻速度進行,金屬越來越薄。循環水在中性或鹼性條件下運行,引起均勻腐蝕的主要原因是溶解氧的陰極去極化作用。鋼鐵中的鐵元素和碳元素構成簡單的原電池反應。
在陽極,鐵失去電子成為鐵離子進入溶液:
Fe→Fe2++2e-(陽極反應)
電子從陽極的鐵流向陰極碳,在陰極,溶解氧在碳上得到電子生成氫氧根離子:
O2+2H2O+4e-→4OH-(陰極反應)
在水中,陰極、陽極的產物結合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澱:
Fe2++2OH-→Fe(OH)2
溶解氧向金屬表面輸送使得腐蝕過程得以持續,這是決定腐蝕速度的一步,溶解氧還使得氫氧化亞鐵進一步氧化為二次產物氫氧化鐵:
4 Fe(OH)2+O2+2H2O→4Fe(OH)3
由於腐蝕產物的阻擋,水中溶解氧達到這個腐蝕點的速度減慢,形成腐蝕點四周的氧濃度大於腐蝕點的氧濃度,使得腐蝕點四周成為陰極,腐蝕點本身成為陽極,腐蝕繼續以氧濃差梯度腐蝕的方式進行。此時,腐蝕產生的亞鐵離子通過疏鬆的二次產物層向外擴散,當它遇到水中的OH-或者O2時,又產生新的二次產物,積累在原有的二次產物層中,因此二次產物層越積越厚,形成鼓包,鼓包下面越腐蝕越深,形成陷坑。
2)電偶腐蝕
電偶腐蝕又稱雙金屬腐蝕,當兩種不同的金屬浸在導電性水溶液中,兩種金屬之間通常存在電位差。如果這兩種金屬互相接觸或用導線連接,則電位差會驅使電子在他們之間流動,形成原電池。以銅材質和碳鋼材質接觸為例,電極反應如下:
陽極(Fe):Fe→Fe2++2e-
陰極(Cu):Cu2++2e-→Cu
與不接觸(導電)時相比,電位較低的金屬在接觸(導電)後腐蝕速度通常會顯著增加,而電位較高的金屬在接觸後腐蝕速度將下降。
3)其他因素
由於各種原因在金屬表面形成的粘泥的沉積,會產生垢下腐蝕,某些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如硫酸鹽細菌等)也會影響電化學腐蝕過程,促進腐蝕加速。
3、微生物危害的產生
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相當多,危害很大。主要類型包括好氧異養菌、硫酸鹽還原菌、鐵細菌、藻類、真菌、原生動物等。其造成的危害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是很嚴重的,與水垢、非微生物的電化學腐蝕比起來,其危害更勝一籌。微生物帶給系統的危害不外乎黏附和腐蝕,表現出來時往往和水垢、其他腐蝕的危害混和在一起,對於腐蝕和黏泥附著也不能嚴格分開。
1)微生物的腐蝕
微生物對金屬的腐蝕途徑大致包括以下幾種:1、產生腐蝕性物質,如好氧菌產生的有機或無機酸;2、造成氧濃差電池,如鐵細菌附著在金屬表面,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高價的鐵化合物沉積在金屬表面形成結瘤,造成局部氧濃度下降;3、陰極或陽極的去極化作用加速腐蝕過程。
2)微生物黏泥與污垢沉積
微生物群體及其分泌物會形成膠黏狀物,這些黏泥很容易附著在設備上,造成沉積物的危害。實際上,系統中的沉積物很少是單一的微生物黏泥,而是以微生物黏泥為主,也含有一部分淤泥、水垢和腐蝕產物。
這些黏泥污垢的危害很大。由於其黏附特性,在水中起到架橋、絮凝的作用,使難溶性鹽類的懸浮晶粒長大,進而沉降在設備上;黏泥附著造成垢下腐蝕;黏泥使水冷器的污垢熱阻值增加,換熱器效率大大降低;黏泥附著部位的金屬無法接觸緩蝕阻垢劑等等。

❺ 循環水系統為什麼適宜微生物的生長

1、循環冷卻水是一個特殊的生態環境。水的溫度5--40℃和PH值6.5--8.5,恰好是在多種微生物最宜生長的范圍內。

2、冷卻塔、涼水池露置室外,日照充足,水在噴淋過程中使水的含氧達到飽和。
3、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源如有機物、碳酸鹽、硫酸鹽等均因循環濃縮而增加,尤其是磷酸鹽更生微生物很好的營養鹽,這些都給微生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因此,由補充水和空氣帶進的各種微生物在循環冷卻水中能很快地繁殖起來。

❻ 微生物有哪些危害

微生物給人們帶來益處,也造成危害。人們利用微生物釀酒,生產檸檬酸,製造抗菌素和酶制劑等。然而微生物也有有害的一面,人、動物和植物的大部分疾病,以及工業、商業、外貿等部門的許多材料和製品的霉變、腐蝕、受損,都是微生物造成的。

這里,我們先來談談微生物的破壞作用。

在銀行,計算機電子迴路的增強塑料表面繁殖了黴菌,會導致計算機發生故障,業務出現差錯。

不論哪裡的銀行,盡管它建築豪華、設施齊全,但由於每天有許多人進出,室內的微生物污染都十分嚴重。如果對室內空氣中浮游的微生物進行一次測量,就會發現微生物的數量會出乎意料的多。其中還能分離出致癌性菌株黃麴黴和變色麴黴。

引起室內空氣中微生物增加的原因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進出銀行的各個方面的人,他們將從毛發、衣著、手、物品中散布出微生物來。同時,粘附在紙幣上的黴菌和細菌也會引起第二次污染。試驗已經證明,在用纖維材料製作的紙張、地毯和木材上,有許多致病菌存在著。

這種令人憂慮的微生物污染狀況除了銀行之外,醫院、飯店、寫字樓、百貨大樓、街道、新干線和地下鐵路的電車、公共汽車等的內部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在醫院中,每天病人雲集,交叉感染時常發生。進入醫院是為了治療疾病,但醫院又是可怕的微生物感染地,這對於一般人是想像不到的。

❼ 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的微生物都有哪些如何控制

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給大量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微生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和離子,可以通過補充水和周圍空氣帶入的有機物或無機物供給,生產過程中物料的泄漏也為循環水系統微生物種群提供了養料。通過管道、熱交換器、冷卻塔填料及配水管道系統所提供的大量表面積,有效地促進了微生物種群的生長,微生物孳長給循環水系統帶來極大危害。目前微生物控制普遍採用的方法是投加殺生劑直接殺滅微生物體,並將循環水中的各類細菌數降到國家標准規定的指標以下,如異養菌總數應不超過5×105個/ 毫升,以此作為循環水系統微生物成功控制的評判依據。在殺生劑的研發中,亦將殺生劑對水中活菌殺滅能力的大小,作為評判其性能好壞的標准。然而,人們長久以來依賴的這一依據或標準的合理性是值得質疑的。因為,循環水中懸浮異養菌的總數不超過5×105個/ 毫升,並不等同於循環水系統中異養菌的總數不超過5×105個/ 毫升。

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包含著兩種不同的微生物種群:存在於循環水整體流動中的浮游微生物和在生物膜或生物粘泥中具有生長優勢的附著微生物。監測循環水系統中微生物數量和相應殺生劑性能評價的傳統指標,僅著眼於控制水中的浮游微生物群體,表1的數據可以說明,粘泥中各種菌類數量都要比循環水中高得多。盡管水中的懸浮細菌被殺滅,附著在系統壁上的生物粘泥仍然對系統構成危害,並且粘泥中的細菌又為循環水中細菌的再度繁殖提供了基礎。這也是投加殺生劑來控制循環水中活菌數量有時並不能有效解決系統微生物孳長問題的原因。

對冷卻水系統中微生物控制一般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加強原水處理‚改善補水水質。

對原水進行前處理非常重要‚尤其是使用地表水時‚水中和微生物含量很高‚使用混凝、澄清方法‚不僅可降低濁度‚而且一般可使細菌總數降低到103以下‚如果在澄清中投加氯則殺菌效果更好。

2.投加殺生劑

循環冷卻水系統中這種方法是抑制微生物通用法。殺生劑常以各種方式殺傷微生物‚有的可穿透細胞壁進入到細胞質中‚破壞維持生命的蛋白質基團。有些表面活性劑可破壞細胞的作用‚從而殺死微生物。有的葯劑則能抑制細菌酶的反應‚使酶的活性喪失‚導致細胞迅速死亡‚最終使微生物被殺死。

我就是專業生產這殺生劑的

❽ 電爐的循環水對人體有害嗎

應該無害。
電爐的循環水水溫一般不會超過70℃,但由於水的循環運動過程中無水的除菌除雜過程,是否存在細菌和微生物或者他們的程度大小則未知,中頻電磁波對細菌和微生物的影響也未見報道。
有人說用這種循環水洗澡後皮膚發癢,但也未見他們皮膚感染,可能因人的體質而異。

❾ 水中的微生物有哪些,有哪些危害

1、在飲用水中存在諸如病毒和病原原生動物(隱孢子蟲、賈第蟲等)之類微生物,即使含量很少,只要有單個病原體進入人體,就會感染患病,這要比飲用水中存在微量有機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2、隨著環境和生活方式變化,人與微生物的關系也在變化。結果在通常情況下,因環境條件變化和人的抵抗力下降而使原來無病原性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症增加;即無病原性微生物變為病原體
3、來自人類糞便的病原微生物以及人、畜共患的感染症比以前有所增多
4、根據水源和飲用水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數量、特性及其危害調查研究,發現賈第蟲、隱孢子蟲、彎曲桿菌屬及各種病毒引起水系傳染病的可能性最大
5、世界上因飲用污染水而引起的腹瀉病,估計每年使上億人發病每年約200萬兒童死亡
在水中傳染病原微生物中,通過飲用水對人類造成重大危害的有隱孢子蟲、賈第蟲等病原原生動物,甲肝、戊肝、脊髓灰質炎等病毒,病原大腸桿菌0157:H7.這些病原微生物的特性是個體小和抗性大,常規飲用水處理技術難以有效地去除它們,因為它們對氯化消毒都有很大的抗性而難以被去除因此,飲用水凈化技術的重點最好是以去除有機污染物和去除病原微生物(尤其是隱孢子蟲等)兩者並重

❿ 有害微生物有哪些害處是什麼

病原體中,以細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如朊毒體、寄生蟲(原蟲、蠕蟲、醫學昆蟲)、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
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循環水微生物有什麼危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