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預防病原性微生物傳播疾病
【摘 要】目的:探討如何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預防病原性疾病傳播。方法:通過包頭市在2009年-2011年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期間(以下簡稱「創衛」),實施病媒生物防制的多項措施。結果:通過實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多項措施,進一步降低了「四害」的密度,使「四害」密度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准范圍內,鞏固了「四害」達標成果,提高了人群的「四害」預防意識和防治方法。(剩餘0字)閱讀整篇文章定期健康體檢對早期防治疾病的重要性本期內容介紹
『貳』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如下:
一、滅鼠:
2-5月份、7-11月份,重點抓好鞏固滅鼠成果工作,適時組織開展你春季和秋冬兩季的大規模滅鼠活動,堅持突擊滅鼠與經常滅鼠相結合,加強防鼠設施建設。
二、滅蠅:
3-10月份,結合春季愛國衛生月活動和夏季衛生專項治理活動,大力搞好環境治理,縮小與消除蠅類孳生地,做好垃圾、糞便的消納處理,對重點孳生場所採取長遠治本措施,全面進行防治。
三、滅蚊:
5-10月份,做好滅蚊工作,對蚊蟲孳生地進行有效治理,控制和消除草生條件,疏通水道,填平坑窪,抓好大、中、小型水體及各類存水容器的綜合治理,消除蚊蟲孳生條件,同時搞好下水道和地下室的防蚊工作。
四、滅蟑螂:
4-9月份,做好滅蟑螂工作,適時組織開展好大規模群眾性滅蟑螂活動,採取環境治理與化學消殺結合的辦法,鏟除孳生地。對重點區域和單位進行封閉消殺,集中治理,進一步降低蟑螂密度,防止侵害面積擴大。
四害對人類的危害:
1、老鼠可通過寄生蚤、尿、血液等傳播鼠疫、鉤端螺旋體病、恙蟲病、斑疹傷寒、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
2、蒼蠅通過體毛、爪墊、邊吃物邊吐等形式,傳播病毒性肝炎、小兒麻痹症、菌痢、霍亂、傷寒、蛔蟲病、沙眼等疾病。
3、蚊子通過吸叮人血可以傳播瘧疾、乙型腦炎、登革熱、絲蟲病等疾病。
4、蟑螂體內外攜帶多種病原體,可傳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各種胃腸炎及寄生蟲病。
『叄』 病媒生物種類是什麼
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
廣義
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病媒生物監測與防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級政府普遍設立。而各工作單位及家庭單位遠未重視此項工作(除自發行業盈利單位外),尚應進一步普及。
『肆』 病媒生物防制是什麼意思
病媒生物防制是什麼意思
病媒生物防制這句話的含義是:對鼠、蠅、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防」與「制」,防指的是「四防」設施,如假鼠洞、防蠅簾、防蠅窗、防鼠網等器具;制指的是對鼠、蠅、蚊子、蟑螂的滅殺,如用化學的葯物滅殺,鼠籠、滅蠅燈等物理滅殺,用鼠、蚊、蠅、蟑螂等的天敵滅殺
『伍』 傳染病防治法中的病媒生物
法律分析:病媒生物,指能夠將病原體從人或者其他動物傳播給人的生物,如鼠、蚊、蠅、蟑螂等, 病媒生物防制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參加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消除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開展群眾性衛生活動,進行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眾對傳染病的防治意識和應對能力,加強環境衛生建設,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各級人民政府農業、水利、林業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指導和組織消除農田、湖區、河流、牧場、林區的鼠害與血吸蟲危害,以及其他傳播傳染病的動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鐵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關場所的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陸』 病媒生物防制是什麼意思
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病媒生物監測與防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級政府普遍設立。而各工作單位及家庭單位遠未重視此項工作(除自發行業盈利單位外),尚應進一步普及。
病媒生物的危害
病媒生物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響或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一系列的重要傳染病。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有許多屬於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瘧疾、登革熱、地方性斑疹傷寒、絲蟲病等;而一些消化道傳染病則通過病媒生物的機械性傳播在人群中擴散,如痢疾、傷寒等。
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傳染病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旅遊和貿易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的不斷改變,病媒生物種類、密度和分布等發生了新的變化,不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范圍擴大、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不斷出現。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通過對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減少它們對人群的騷擾和經濟損失,更可以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近年來一些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已對我國形成威脅,因此加強病媒生物疾病預防控制已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
防制常用手段
衛生!講衛生!保持衛生!一定要講衛生!全民都要講衛生!
『柒』 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為了消除鼠、蚊、蠅、蟑螂(以下簡稱四害)的危害,防止疾病傳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制定本制度。
2、病媒生物防制應當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集中統一除「四害」與日常除「四害」相結合,治理環境消除「四害」孳生條件與直接消殺「四害」相結合的原則。
3、積極參加愛國衛生運動,定期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消除衛生死角,杜絕「四害」孳生地。
4、病媒生物防制實行責任制,各成員必須認真學習,掌握除「四害」有關知識和技能,採取科學、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和降低「四害」密度,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
5、健全防鼠滅鼠設施,採取堵塞孔洞,設置防鼠網,毒殺,粘捕等方法防鼠滅鼠。
6、做好消除積水,廢棄物管理等工作,健全紗門紗窗以及防蠅簾,配置滅蚊蠅燈,採取各種有效方法,控制和消除蚊蠅孳生條件,消滅蚊蠅及其幼蟲。
7、蟑螂採取隨見隨殺,消除藏匿縫隙,有效控制蟑螂密度。
8、不得使用國家禁用的劇毒除「四害」葯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監督管理體系。
第六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傳染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傳染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傳染病防治工作。軍隊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管理。
『捌』 病媒生物是什麼
1.
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病媒生物監測與防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級政府普遍設立。而各工作單位及家庭單位遠未重視此項工作(除自發行業盈利單位外),尚應進一步普及。
2.
病媒生物的危害
病媒生物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響或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一系列的重要傳染病。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有許多屬於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瘧疾、登革熱、地方性斑疹傷寒、絲蟲病等;而一些消化道傳染病則通過病媒生物的機械性傳播在人群中擴散,如痢疾、傷寒等。
3.
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傳染病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旅遊和貿易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的不斷改變,病媒生物種類、密度和分布等發生了新的變化,不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范圍擴大、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不斷出現。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通過對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減少它們對人群的騷擾和經濟損失,更可以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近年來一些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已對我國形成威脅,因此加強病媒生物疾病預防控制已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
4.
防制常用手段
衛生!講衛生!保持衛生!一定要講衛生!全民都要講衛生!
『玖』 病媒生物防制為何是防制不是防治
病媒生物防制的「制」應該是制度的制。病媒生物防制這句話的含義是:
對鼠、蠅、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防」與「制」,防指的是「四防」設施,如假鼠洞、防蠅簾、防蠅窗、防鼠網等器具;
制指的是對鼠、蠅、蚊子、蟑螂的滅殺,如用化學的葯物滅殺,鼠籠、滅蠅燈等物理滅殺,用鼠、蚊、蠅、蟑螂等的天敵滅殺,如:貓、蛇等。
防治
意思是「預防和治療」,例如「防治疾病」,「防治蟲害」等。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
(9)病媒生物防制預防哪些疾病擴展閱讀: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
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病媒生物監測與防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級政府普遍設立。而各工作單位及家庭單位遠未重視此項工作(除自發行業盈利單位外),尚應進一步普及。
危害
病媒生物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響或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一系列的重要傳染病。
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有許多屬於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瘧疾、登革熱、地方性斑疹傷寒、絲蟲病等;而一些消化道傳染病則通過病媒生物的機械性傳播在人群中擴散,如痢疾、傷寒等。
防制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傳染病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旅遊和貿易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的不斷改變,病媒生物種類、密度和分布等發生了新的變化,不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范圍擴大、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不斷出現。
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
通過對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減少它們對人群的騷擾和經濟損失,更可以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近年來一些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已對我國形成威脅,因此加強病媒生物疾病預防控制已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