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復習初二的地理生物結業考試

如何復習初二的地理生物結業考試

發布時間:2022-06-21 11:30:23

Ⅰ 我初二差不多要生物地理結業考怎麼復習現在離考試最後一星期了怎麼復習最有效

可以把知識點整理成幾張提綱,下課、放學路上、寫完作業後或者周末都多看看幾眼,爭取多背背,熟能生巧就好啦。實在不行可以讓家長把知識點從書上剪下來貼在牆上,反復記憶。

例如:生物可以這樣歸納復習

生物8年級上

魚:魚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擺動和鰭協調作用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能用鰓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動物:

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事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

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烏賊、章魚貝殼退化,也是軟體動物)

甲殼動物: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長環境,家兔的內部結構8上P16

空中飛行的動物:自然界中空中飛行的動物早在幾億年前就出現了.先是無脊椎動物中的昆蟲,後來是有脊椎動物中的鳥,以及哺乳動物中的蝙蝠.他們既是陸生動物,又適於飛行.

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100萬種以上的昆蟲

鳥適於飛行的特點: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恆定.鳥類的身體結構和生理特點是與它的飛行生活相適應的.

昆蟲的特徵: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一會飛的動物.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裡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持內部的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昆蟲的分類:昆蟲的分類屬於節肢動物(身體由很多體節組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的是節肢動物)

兩棲動物: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動物的運動:家兔的骨骼,關節模式圖,肌肉與骨和關節的關系8上P29

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骨的位置的變化產生運動,但是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

運動需要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動物的行為:取食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也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社會行為的特徵: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這是社會行為的主要特徵.

群體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態平衡: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做生態平衡.

動物與生物反應器:利用生物反應器來生產人類所需要的某些物質,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動物與仿生: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菌落: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乾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黴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呈現紅、褐、綠、黑、黃等不同的顏色.

細菌的發現:荷蘭人列文·虎克製作了200~300倍的顯微鏡,觀察老人的牙垢,發現細菌.

巴斯德用鵝頸瓶證明了細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還發現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後人稱他為「微生物學之父」.

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大約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才有一顆小米粒那麼大.只有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細菌沒有細胞核8上P60

細菌的生殖:細菌是靠分裂來進行生殖的,有些細菌在生長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後代的.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3.與動物植物共生.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

生物分類: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等方面的特徵.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植物的分類:8上P81

生物分類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生物8年級下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它們通過開花、受粉並結出果實,由果實的種子來繁殖後代.種子中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而發育出來的.

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

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變態發育: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家蠶的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完全變態: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為完全變態.

不完全變態: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為不完全變態.

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包括求偶、交配、築巢、產卵、孵卵和育雛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之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而實現的.

相對性狀: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基因和染色體:細胞核內有染色體,染色體內有蛋白質和DNA.每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體細胞(除生殖細胞外)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為23對

1883年比利時胚胎學家比耐登發現馬蛔蟲的精子和染色體都只有2對染色體中的其中2條.

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的傳遞8下P30

1858~1865奧地利的孟德爾發現了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902年美國細胞學家麥克郎在男性細胞中發現一對染色體與其它染色體不一樣,他把這對染色體稱為性染色體.

1905年美國細胞學家威爾遜把男性性染色體稱為X染色體和Y染色體,女性細胞中同一對染色體是一樣的,都是X染色體.

1953年美國青年學者米勒模擬原始的地球條件和大氣成分,合成了多種氨基酸.

生物進化的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達爾文的自然學說:在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才容易生存下來,並將這些變異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像這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

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可以分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

人體的三道防線:1.皮膚和黏膜2.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3.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產生的抗體.

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後天防禦功能,其特點是出生以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後天性免疫)

免疫的三個功能:1.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產生3.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

Ⅱ 初二地理生物結業考試怎樣復習才能A

如果平時對地理生物不是純粹應付,平時上課聽講了,配套的練習冊都做完,並且改錯以及反復清理錯題,那麼考試結業考試得A沒問題。
如果只是為了得A,臨時抱佛腳,找些練習冊做,沒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得B很容易,但A有點困難。畢竟,地理和生物題目還是比較靈活的,不像思品,基本純粹靠記憶。

Ⅲ 我初二了,馬上生物和地理要結業考試了,怎麼去復習啊

上課的時候老師應該有提示那些是重點要掌握的吧。
生物和地理的注重的是理解記憶。而且初中的生物不是很難,我初中的時候復習生物是給老師借他的一本習題冊,然後上面的題目看一眼就可以選答案,不知道的看查考答案順便記下來,就這樣生物得了90多(100分滿分)。
地理的話也只有多花些時間看看書,把書上該掌握的東西記憶了,再去做習題才有效果吧。時間長了都忘記了當初是咋個復習地理的了。有一點是關鍵你要對這個感興趣這樣記憶起來容易而且很牢。
希望能幫到你...O(∩_∩)O~

Ⅳ 怎樣復習初中生物地理匯考

首先,要有危機感。要從思想上認識生物學科的重要性。泉州市已從2004年開始進行生物、地理考試改革,並作為高中等高一級學校入學的依據,所以《生物學》現在已經不是從前某些同學眼中的次科,它的重要性不比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等科目低。具體操作是這樣的:當你們到初二年下學期的時候(每年6月30日左右),泉州市將統一出卷進行生物、地理科的結業會考(中考),考試成績用A、B、C、D四個等級劃定,分數達到60分的定為C級,達到70分的定為B級,達到85分的定為A級,60分以下定為D級。而同學們如果想上好一點的高中,則地理、生物都要先拿到A級。有了雙A,到初三年升學時才會更有競爭力。當然初二年考不及格到初三年可以補考,但就算你考100分,也只能記為C級,而且到初三年畢業班還背一個補考的包袱,肯定不好受,而且將會影響其他中考科目的發揮。所以在初二年一次考過、考好對你來說才是最合算的。那就要求我們從現在就要開始抓緊。因為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值得一提的是,現在85分和100分是一樣的等級,將使同學們更有信心念好《生物學》,但這對偏科的同學很不利,增加了升學的難度。因為他們有的科目雖然特好,但有的科目又特差,很難補上來,所以同學們從初一年開始各科都要全面發展,不能偏科。其次,要進入狀態。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開學第一節課開始,就要進入學習的狀態。那怎樣才算進入學習狀態呢?在課堂上,不但要認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腦子去思考,而且要用手去記,設一本筆記本,你復習時就更能抓住重點,特別是到期中、期末復習時用處就更大了,將使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復習效果。這時候你就會覺得書越念越薄。課外如晚自修,作業做完了,有的同學就覺得無事可做。難道真的無事可做嗎?其實你這時候可以拿起當天學過的章節知識,根據筆記復習一遍,時間允許的話,假如明天還有課,就可以把新課預習一遍,上起課來,你就會覺得輕鬆了許多,課堂上我們就可以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那些我們預習完還不懂的內容。大家都有一本《伴你學生物》的練習冊,不要等教師布置,當天上到哪一課,就主動自覺地去完成。知識是一環扣一環的,失掉一環,就可能使你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大打折扣。所以,保持好的學習狀態,將使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第三,要有疑必問。很多同學可能有這樣的體會:已經懂的題目再做很浪費時間,要想提高成績,就要強迫自己去做那些不懂的題目,哪怕一節課只做一題。很多同學可能還沒有養成問的習慣,但一個沒有疑問的同學,是很難進步的,學習生物也是如此。平常做作業不怕你做錯,就怕你做錯了不問,不懂裝懂。所以,建議同學們每個人都要准備一根紅筆,作業做錯了或考卷的錯題都可以用它來更正,以後考試前復習時,專看錯題,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達到最佳效果。這里也告訴大家一個秘密:老師最喜歡什麼樣的同學呢?愛問問題的同學。老師絕對不會因為你問題問得太多而討厭你,卻可能因為你從來不問而對你沒有印象。所以問問題時不要怕害羞,假如第一次問不自然,經常問也就習慣了,這時候你進步也就快了。除了問老師,當然也可以問同學,但問不等於把別人的作業拿過來一抄了事。抄襲是一種欺騙自己的行為。大家要記住一句話:沒有經過自己大腦思考、理解的答案,永遠不能轉化成你自己的東西。第四,要聯系實際。《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很多知識點的取得都離不開課堂的實驗活動。所

Ⅳ 我是今年初二的學生,就要生物地理結業考試了還有30天我生物很糟糕不及格請問我該怎麼辦才能來得及

生物地理,復習不用全篇復習,著重抓重點,你可以拿著課本去問一下任課老師,見他幫忙一下,指出課本中的重點,針對性復習。

Ⅵ 初二生地會考復習方法

初二生地會考復習方法:
每輪復習都要精選練習題,既注重夯實基礎又注重能力的培養。
要明確重點、難點,提高自己的解題思路。對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深刻理解,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系。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升實戰能力。這一輪復習的目標是徹底掌握基本知識,使各個知識點整體化、有序化、自控化、實用化,便於指導技能操作,進行思維訓練。經過解題復習,使記憶率達到95%以上。
要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去攻克、落實。

做題,進行檢驗復習。考生用「嘗試回憶記憶法」把前兩輪復習過的內容想出來,強化記憶。回憶一旦進行不下去,立即看書或筆記,接續回憶線索。在回憶的基礎上,自選一到兩套模擬試題,嚴格按考場要求進行自考,鞏固記憶效果,及時進入考試狀態。
一:我是在跟課件過書之後,對書有個大概的了解,看目錄有個大概印象之後,隨便做一套掂一下自己幾斤幾兩。
二:通讀課本,瀏覽,把真題對應的知識點快速的理清楚。當然也有看不下去的時候,通讀和三刷可以穿插進行。
三:主要是為了查漏補缺,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考前。

Ⅶ 我初二,馬上要生物地理會考了,應該怎麼復習求復習的大致概括,謝謝

會考不難的。上課的時候跟著老師節奏,基本上都能過,不用太擔心。

Ⅷ 初二生地會考復習方法

生地會考復習方法
1.抓「概念」重「消化」
復習時,要十分重視概念,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時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產、礦床;岩溶、熔岩;生態系統、生態平衡;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教學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問題中進行。老師重視概念教學,學生對概念就特別留心,「扣」得很嚴。經過長期訓練後,學生分析、回答問題時就嚴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系;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循環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3.抓「綜合」重「聯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這不僅僅是緯度位置決定的,與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向)、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麼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如,上海為什麼能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這要從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所處地形區、農業基礎、原料來源、歷史因素、技術力量等方面綜合評估。
(2)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往往是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破壞生態環境。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證實地理環境的綜合性特點。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壞,就會引起水蝕、風蝕,加劇水土流失,導致氣候惡化。這些變化又會影響植被的恢復。這一惡性循環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足以證實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綜合性的特點。
掌握了全面分析問題的方法後,就可避免觀察事物時的單一性、片面性、簡單化,從而認識地理事象的復雜性、整體性、內在聯系性。
4.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個性。每一區、一地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就是同一區域內部也不會一模一樣。
如:為什麼歐洲有溫帶海洋性氣候,亞洲卻沒有?為什麼亞洲季風盛行而歐洲卻沒有形成?這一問題要從海陸位置、氣壓差異和所處的氣壓帶、風帶上去思考,也只有從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這類「個性」問題還有很多,如:為什麼地處北極圈的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為什麼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乞拉朋齊成為「世界雨極」?為什麼緯度較高的吐魯番盆地成為全國夏季溫度最高的地方?
5.抓「歸納」求「規律」
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形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如通過觀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後,根據分布和成因,可歸納出:(1)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呈順時針方向運動,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運動;(3)每個環流系統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上述結論,就是通過對三大洋流的分析後,推及出來的普遍規律。
6.抓「一般」推「特殊」
這是一種演繹推理的思維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後,就可推知個別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徵。如,從氣壓帶、風帶和世界氣候圖上,可找出這樣一條規律:凡是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都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由此可知,英國、法國西部、美國和加拿大西部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同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智利西部南緯40°—60°的地帶,同樣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7.抓住「對比」找「異同」
用比較法學習地理是一種常見而且有明顯效果的方法。比較的范圍可大可小,比較的內容可多可少。即可綜合比較,也可單項比較;既可從自然條件方面比較,也可從經濟條件方面比較;既可進行縱向比較,又可進行橫向比較;既可對同類事象比較,又可對相關而不同的事象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8.抓「新知」拓「視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識。所以,對報刊上的「新聞」不可不留神。諸如:(1)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2)國內外重大經濟建設項目的開工和竣工。(3)國內外嚴重的自然災害。(4)國內外新開辟的自然保護區和旅遊勝地。(5)地學新理論、新探索。(6)人類面臨的問題——資源、人口、環境。這些信息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對他們靈活掌握地理知識很有幫助。

Ⅸ 初二地理生物結業考試怎麼才能過啊 就是怎麼才能結業過關

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復習方法的得當與否,決定了復習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和考試成績,那麼怎樣才能搞好復習呢?
一、夯實基礎
復習過程是掌握知識的高級階段,復習質量的優劣,取決於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平時學習新知識時,應按正常的進度「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打好基礎。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要全部理解和掌握。絕不能在學新知識時,一知半解,「囫圇吞棗」,成為「夾生飯」,指望到復習時進行彌補,那樣會為全面掌握知識設下障礙。
二、自學歸納
復習開始時,首先按教材分單元看書研究,系統復習,並歸納整理,做好筆記。歸納的內容一般包括:
1.
本單元學過哪些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等;
2.
找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並列出知識網路,寫成提綱或畫出圖表;
3.
本單元知識的重點、難點、疑點、注意點、考點和熱點;
4.
本單元中的實驗掌握得如何;
5.
本單元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或掌握得不牢。
三、查漏補缺
復習時,在自己歸納的基礎上,再和老師全面系統的總結進行對照。查出漏缺,分析原因,從而完善自己的歸納,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弄懂還沒有搞清楚的問題,透徹理解和掌握好全部基礎知識。
通過以上第二和第三兩個環節,主要是把以前所學的分散的、個別的、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變成系統的知識,從而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產生質的飛躍。
四、揣摩例題
課本上和老師講解的例題,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認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過「樣板」,學會通過邏輯思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特別是要學習分析問題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總結出解題的規律。這樣,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五、精練習題
復習時不要搞「題海戰術」,應在老師的指導下,選定一本質量較高的參考書,通過解題來提高思維能力和解題技巧,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在解題時,要獨立思考,一題多思,一題多解,反復玩味,悟出道理。要善於在解題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並找出根源,加以充實;要善於在解題中總結解題的規律,提高解題能力。這樣,才能以一當十,以少勝多。
六、重做實驗
在復習中,要特別注重實驗。一方面,要復習實驗的原理和做法;另一方面,對一些重要的實驗,要親手重做,加強感性認識,以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不能只「聽實驗」、「背實驗」,以防遇到考查實際操作的試題時,會束手無策。
七、總結提高
對於復習後的跟蹤測驗,目的是檢查復習效果和培養同學們的應試能力,因此,應該認真對待。在老師分析試卷的基礎上,進行自我總結,主要總結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找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

Ⅹ 初二生物,地理會考怎樣復習,計劃

還有40多天就要進行地理生物會考了,由於各種原因學生緊張不起來,讓我這個班主任心急如焚呢。對於這兩科沒有備考經驗,怎麼辦呢?多虛心學習吧! 一、做好復習前准備工作
1、明確考試指導思想,把握考試方向。
引導學生認真學習《考試說明》,進一步領會考試的指導思想、考試方式、考試范圍、考試內容和試卷結構,特別是考試內容、題型、權重以及難度和比例。配合任課教師檢測復習效果。通過學習,明確考試的方向,復習中能把握重點,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實到位,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學總復習的教學質量。 2、做好思想動員工作,讓學生樹立自信心,端正學習態度。
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想動員,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自信,保證學生以良好的心態進入總復習。
3、制定復習計劃,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復習前一定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進度,並讓學生了解教師的復習計劃,要求學生根據教師制定的大計劃結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知識薄弱點制定小計劃,教師可以輔導學生制定小計劃,或讓學生在班級交流各自小計劃,互相評價各自小計劃等方式,讓學生學會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小計劃。通過小計劃的配合實施,彌補了大計劃的籠統性和片面性,加強了復習效果。通過和學生一起制定大、小計劃,讓學生人人心中有數,使整個教學過程井然有序。 二、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通力配合
1、充分發揮班主任的管理職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家長的一對一管理。
由於多年不參加中考,這兩科已經在家長那裡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班主任要及時跟家長聯系,說明重要性,爭取最大的配合。
2、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
作為任課教師,復習課除了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外,還要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特別是一些對知識進行整理和記憶的方法。通過應用歸納、對比的方法對知識進行整理、歸類,通過繪制概念圖等方式進一步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過這些學習方法的應用,避免了機械的死記硬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一些順口溜和聯想的方法也可幫助學生記住一些事實性知識。三、認真研究考點,合理整合復習內容,提高復習效率

閱讀全文

與如何復習初二的地理生物結業考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