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海洋生物是如何運動的

海洋生物是如何運動的

發布時間:2022-06-22 14:07:40

㈠ 海底的生物有什麼,它們的活動方法有什麼。

海洋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環境,生物群落的種類組成和結構,以及各種群數量、個體大小、形態、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海洋生物分布的格局是與海洋環境相互作用、協調進化的。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將海洋生物分為浮游生物、游泳動物和底棲生物3類。
浮游生物

無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懸浮於水中隨水流移動,包括細菌、浮游植物(如硅藻、甲藻等)和浮游動物(如水母、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翼足類、異足類,許多海洋動物的幼蟲等)。多數終生營浮游生活,稱為永久性浮游生物;少數種類僅於生活史的某個階段營浮游生活,稱為階段性浮游生物,如許多海洋動物的幼蟲;也有些原非浮游生物,被水流沖盪而出現在浮游生物中,如某些低等甲殼類的介形類、漣蟲類等,稱為暫時性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只能生活在有光的水層;浮游動物則不然,有的可以生活在千米以下的深水中,而且多數能在水中作垂直移動。浮游生物一般體重輕(外殼重量輕、體內脂肪含量高,富有黏液)、沉降阻力大(身體相對面積大,體表多刺毛、突起,群體連成片)或者具有纖毛、鞭毛而有一定的運動能力。
游泳生物

指那些具有發達的運動器官而游泳能力強的動物。包括魚類、哺乳動物(如鯨、海豚、海豹)、爬行動物(如海蛇、海龜)、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和一些大型蝦類(如對蝦、龍蝦)等,它們的游泳能力、速度和方式也有很大差異。有些種類能橫跨大洋作長距離的洄遊,如金槍魚等;有的游泳很快,如劍魚每小時速度達70公里以上。海鰻以整個身體彎曲擺動向前游動,烏賊和章魚則從漏鬥口向外噴射水流以推動身體反向運動。它們有時生活在上層水域(如太平洋鯡魚),有的生活在中層或底層水域(如小黃魚、真鯛、牙鮭)。游泳動物除了有發達的游泳器官外,身體大多呈流線型,以減小阻力,提高游泳速度。
底棲生物

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長時間在水中游動的各種生物,包括底棲植物(幾乎全部大型藻類和紅樹等種子植物),底棲動物(海綿、腔腸、環節、線形、軟體、甲殼、棘皮、脊椎等門類均有底棲種)。底棲生物按其與底質的關系,又可區分為底上、底內和底游3大生活類型;在岸邊還存在潮間帶生物。
底上生物

生活於硬質海底。包括在各種底質上營固著生活(如海葵、水螅、藤壺、牡蠣、柄海鞘)、附著生活(如紫貽貝、附著硅藻、大型藻類)以及匍匐海底(如馬糞海膽、刺參和紅螺等)的動物。固著生活的動物運動器官退化,但觸覺器官發達,被動取食,幼體營浮游生活,靠海流擴大其分布區域。固著或附著在船底、浮標、工廠排污管道、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其它設施的生物被稱為污損生物(包括微生物、藻類和動物)。它們對交通、軍事和生產均有危害。
底內生物

生活於軟質海底。有的分泌黏性物質形成管子或用分泌物黏結沉積顆粒成管子而棲身其中(如巢沙蠶、磷沙蠶等);有的具有發達的挖掘器官,將身體埋於泥沙中(如黃島長吻柱頭蟲、中國蛤蜊、文昌魚等);有的鑽木(如船蛆)、鑿石(如波紋溝海筍)。
底游生物

有一定的運動能力,能在水底緩慢地行動(如梭子蟹)。
潮間帶生物

一類特殊類型的底棲生物。經過長期的進化,底棲生物對潮汐的漲落、海浪的沖擊、陽光的暴曬、溫度的變化等有很好的適應能力。由於潮間帶生態位的差異,生物在潮間帶的分布很有規則,群落結構比較清楚。

㈡ 你知道哪些海里的動物的活動方法

海洋中異養型生物的總稱 。門類繁多,各門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可以有很大差異。以攝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動物及其碎屑有機龜質為生。估計有16~20萬種,微小的有單細胞原生動物,大的有長可超過30米、重可超過190 噸的藍鯨。全球海洋的水體及其上空,從海上至海底,從岸邊或潮間帶至最深的海溝底,都有海洋動物。

水生生物適應水生環境,運動方式主要是游泳,如魚靠鰭的擺動、海龜靠四肢的滑動。水中的動物除了魚類還有腔腸動物(如珊瑚蟲、水母);節肢動物(如蝦、蟹);軟體動物(如河蚌);兩棲動物(如青蛙)及哺乳動物。魚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為兩個特點:一個是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一個是能在水中呼吸。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㈢ 海星是動物還是植物它在海里是如何行動的

棘皮動物與腔腸動物的區別在於,它們是相對高級的無脊椎動物,而腔腸動物則相對低級。作為棘皮動物,海星具有一些獨特的特徵,如身體外表有刺,沒有頭等等。海星因其色彩豐富、形狀奇特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大多數海星的形狀像一個扁平的五角星,所以它們也被稱為海星或圓海星。五角星是海星的五個手腕,從中央體盤輻射出來。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㈣ 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的行走方式

海洋生物按運動方式分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棲生物營浮游(如藍藻等)、游泳(魚類、烏賊等)、底棲爬行(貝類海參等)

㈤ 海底動物怎麼游動

海洋生物

海洋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環境,生物群落的種類組成和結構,以及各種群數量、個體大小、形態、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海洋生物分布的格局是與海洋環境相互作用、協調進化的。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將海洋生物分為浮游生物、游泳動物和底棲生物3類。

浮游生物 無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懸浮於水中隨水流移動,包括細菌、浮游植物(如硅藻、甲藻等)和浮游動物(如水母、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翼足類、異足類,許多海洋動物的幼蟲等)。多數終生營浮游生活,稱為永久性浮游生物;少數種類僅於生活史的某個階段營浮游生活,稱為階段性浮游生物,如許多海洋動物的幼蟲;也有些原非浮游生物,被水流沖盪而出現在浮游生物中,如某些低等甲殼類的介形類、漣蟲類等,稱為暫時性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只能生活在有光的水層;浮游動物則不然,有的可以生活在千米以下的深水中,而且多數能在水中作垂直移動。浮游生物一般體重輕(外殼重量輕、體內脂肪含量高,富有黏液)、沉降阻力大(身體相對面積大,體表多刺毛、突起,群體連成片)或者具有纖毛、鞭毛而有一定的運動能力。

游泳生物 指那些具有發達的運動器官而游泳能力強的動物。包括魚類、哺乳動物(如鯨、海豚、海豹)、爬行動物(如海蛇、海龜)、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和一些大型蝦類(如對蝦、龍蝦)等,它們的游泳能力、速度和方式也有很大差異。有些種類能橫跨大洋作長距離的洄遊,如金槍魚等;有的游泳很快,如劍魚每小時速度達70公里以上。海鰻以整個身體彎曲擺動向前游動,烏賊和章魚則從漏鬥口向外噴射水流以推動身體反向運動。它們有時生活在上層水域(如太平洋鯡魚),有的生活在中層或底層水域(如小黃魚、真鯛、牙鮭)。游泳動物除了有發達的游泳器官外,身體大多呈流線型,以減小阻力,提高游泳速度。

底棲生物 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長時間在水中游動的各種生物,包括底棲植物(幾乎全部大型藻類和紅樹等種子植物),底棲動物(海綿、腔腸、環節、線形、軟體、甲殼、棘皮、脊椎等門類均有底棲種)。底棲生物按其與底質的關系,又可區分為底上、底內和底游3大生活類型;在岸邊還存在潮間帶生物。

底上生物 生活於硬質海底。包括在各種底質上營固著生活(如海葵、水螅、藤壺、牡蠣、柄海鞘)、附著生活(如紫貽貝、附著硅藻、大型藻類)以及匍匐海底(如馬糞海膽、刺參和紅螺等)的動物。固著生活的動物運動器官退化,但觸覺器官發達,被動取食,幼體營浮游生活,靠海流擴大其分布區域。固著或附著在船底、浮標、工廠排污管道、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其它設施的生物被稱為污損生物(包括微生物、藻類和動物)。它們對交通、軍事和生產均有危害。

底內生物 生活於軟質海底。有的分泌黏性物質形成管子或用分泌物黏結沉積顆粒成管子而棲身其中(如巢沙蠶、磷沙蠶等);有的具有發達的挖掘器官,將身體埋於泥沙中(如黃島長吻柱頭蟲、中國蛤蜊、文昌魚等);有的鑽木(如船蛆)、鑿石(如波紋溝海筍)。

底游生物 有一定的運動能力,能在水底緩慢地行動(如梭子蟹)。

潮間帶生物 一類特殊類型的底棲生物。經過長期的進化,底棲生物對潮汐的漲落、海浪的沖擊、陽光的暴曬、溫度的變化等有很好的適應能力。由於潮間帶生態位的差異,生物在潮間帶的分布很有規則,群落結構比較清楚。

㈥ 海洋動物的活動方式

海洋動物主要有海洋浮游動物、海洋游泳動物和海洋底棲動物三個生態類型。

海洋動物共有幾十個門類,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等三大類。

海洋無脊椎動物,占海洋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最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紐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腕足動物、毛顎動物、須腕動物、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等。

海洋原索動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包括尾索動物和頭索動物等。海洋脊椎動物,包括依賴海洋而生的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6)海洋生物是如何運動的擴展閱讀

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

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㈦ 海洋游泳生物的運動方式

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由於肌節的交替伸縮,加上鰭等的配合向前游動,如大多數魚類和鯨類。
②杠桿運動方式,如甲殼類的對蝦,依靠其附肢起槳的作用運動。
③反射運動方式,如頭足類的章魚,其腹部有一個特別的外套腔,水從外套腔中通過一個稱為「漏斗」的運動器官,向外間歇地噴出,推動身體向相反方向快速運動。某些魚類利用呼吸時從鰓孔中噴出水流來運動,與頭足類有些類似,但這在魚類中只起輔助作用。

閱讀全文

與海洋生物是如何運動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