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熒光檢測方法
熒光檢測是一種自然發光反應,通過熒光素酶與 ATP進行反應,可檢測人體細胞、細菌、黴菌、食物殘渣,在15秒鍾內得到反應結果。光照度通過專用設備進行測量,並以數字形式予以表示,在1975年首先被應用到食品工業中,在1985年在化妝品製造業中得到應用。
熒光定量:採用國際主流的熒光定量PCR技術,迅速提升技術水平。
結果穩定:檢測結果CV值與進口全自動PCR儀接近,具有自檢功能,避免錯誤數據的輸出。
封閉操作:全部檢測過程均為閉管操作,於反應管處檢測熒光,有效防止污染,解決PCR技術中最棘手之難題。
准確定量:滿足臨床對量化的需求,定量盪圍寬,可涵蓋大部分病原微生物,自動曲線擬合。
靈敏度高:利用光譜信號靈敏性的優勢,有效提高檢測靈敏度。
安全:全程無毒檢測。
操作簡便:省去後處理的煩瑣過程。
直接列印:直接列印結果,無須記錄大量數據。
升級版:FS1000有與電腦連接的數傳輸口,可以連接電腦,根據用戶需要提供先進分析軟體,全面分析實驗數據。(電腦和列印機選配件)
故障率低:維護非常簡單。
節約資源:可利用現用PCR擴增儀,最大限度節約資源。
『貳』 怎樣檢測熒光劑
測試是否含有熒光劑,打開包裝,然後放到「ZF-C型三用紫外分析儀」下,使用紫外光照射,看其是否會發出亮藍色光,如果有,說明含有熒光劑。
如果沒有紫外分析儀,可以用紫外手電筒,紫外驗鈔機/筆等。
若讓熒光劑過量接觸人體,就會產生許多有害的作用,熒光劑一旦與人體中的蛋白質結合。想把它除去就非常不容易,除非通過肝臟的酵素分解,才能將它排出體外,無疑增加肝臟的負擔。
熒光劑還可以使細胞產生變異性。長期接觸熒光劑,有致癌的風險。
另外,熒光劑還會造成血液系統受損:化學物質容易污染人體血液,雖然血液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微量的有害物質進入其中,會被稀釋、分解、吸附和排出,但長期、大量的有毒物質傾注而入,必致其發生質的變化。
進入血液循環,會破壞紅細胞的細胞膜,引起溶血現象。熒光劑被人體吸收後,不象一般的化學成分容易被分解。萬一身上有傷口,使其與人體中的蛋白質相結合,便會阻礙傷口的癒合。
(2)生物熒光如何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用途介紹:
一:熒光增白劑BC性能及用途 外觀為淡黃色粉末。色光以與標准近似,溶於水呈藍色熒光,不溶於水雜質含量0.5%,強度為標准品的1005,細度(通過100目篩殘余物含量)5%,泛黃點5%,水分含量5%。
本品主要用於棉纖維、人造絲、人造棉和紙漿等中性染浴增白處理。
二:熒光增白劑JD-3 性能及用途 外觀為淡黃色粉末,能溶於熱水。本品在中性或微鹼性條件下,用於合成洗滌劑、肥皂、造紙和紡織品的增白。
三:熒光增白劑挺進31#性能及用途 外觀為淡黃色粉末,具有一般二苯乙烯三嗪型增白劑性能。熒光色調為青光,呈陰離子型。可溶於100℃或1000倍25℃水中。水分含量5%,不溶於水的雜質含量0.5%。
本品主要用於合成洗滌劑、肥皂、香皂、紙張的增白,也用於棉織物、錦綸、人造絲等的增白,可使被增白物增白發亮。
四:熒光增白劑BR(增白劑BL)成 分 DSD酸鈉鹽與異氰酸苯酯的縮合物性能及用途 外觀為淡黃色粉末,屬陰離子型,微帶紅紫色。2%水溶液澄清,95%以上通過60目篩。
五:熒光增白劑EBF成 分鄰氨基苯酚與2,5-二羧酸噻吩的縮合物性能及用途 外觀為細微黃白色懸浮液。有鮮艷的藍色熒光。
含有效熒光物質10%,屬非離子型,呈中性,可與水以任何比例稀釋分散。耐硬水、耐酸、耐鹼、耐曬,氧化漂白穩定。
增白強度與標准品相似,能與大多數施用於白色織物的整理劑和染色載體共用。酸鹼度為10g/L,分散液pH6。本品主要用於滌綸、錦綸和醋纖的增白,也可用於合纖與棉、毛混紡織物的增白。
六:熒光增白劑R成 分 DSD酸鈉鹽與異氰酸苯酯的縮俁物性能及用途 外觀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陰離子型。95%以上通過60目篩。0.2%水溶液澄清。本品主要用於纖維、紙張、白地印染增白和淺色纖維增艷。
七: 熒光增白劑AD(熒光增白劑CA)成 分 對氯代--嗎啉基丙醯苯鹽酸鹽與對甲磺醯苯肼鹽酸鹽的縮合性能及用途 外觀為帶綠光的淡黃色細針狀結晶。本品主要用作合成纖維的增白劑。
八:熒光增白劑ER(增白劑PS-1)性能及用途 強度為標准品的1003,色光與標准品近似,非離子型,在水中均勻分散。
本品用於滌綸、滌/棉混紡織物的增白。用其處理的織物白度高、色光純。具有優異的耐洗、耐曬和耐升華牢度。
『叄』 熒光現象怎麼檢測和收集
現在也可以用單光子雪崩二極體(SPAD)去做感測器。 然後通過時間相關單光子計數(TCSPC)來成像。 這種方法可以去測量熒光強度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可以去檢測熒光的壽命也就是熒光壽命成像(FLMI)。熒光團受激發後會以指數衰減的方式發射出熒光。從最強點衰減到將近37%(好像是1/e)光強需要的時間就是他的熒光壽命,這個熒光壽命可以用來檢測細胞或者蛋白質的內環境 像ph值,離子濃度啊之類的。SPAD可以做到很小並做成陣列。這樣的話就不一定像PMT那樣掃描了,厲害的話可以做成實時成像。現在荷蘭那邊和愛丁堡那邊應該有做到512x512水平的SPAD陣列晶元。
『肆』 如何用酶標儀檢測熒光(熒光,酶標儀,熒光
酶標儀的使用方法可以參考: 1.開啟儀器電源開關,預熱5分鍾,同時啟動電腦。 2.啟動Magellan.exe程序,加入程序主界面,儀器微孔板架同時自動打開。 3.將待測微孔板在板架上放好。 4.根據不同的測量要求,設置好測定波長和測量模式後,進行檢測
『伍』 微生物熒光物質的鑒定方法有哪些
1.
酸鹼反應:細菌代謝碳水化合物,一般產生酸性物質;分解蛋白質或氨基酸,則產生鹼性物質,根據不同細菌的理化性質不同,測定細菌的分解底物導致PH值變化而產生的不同顏色,來判斷菌種。
2.
酶譜分析:根據細菌生長產生酶的特性,在測定底物中加入基質。使其與細菌生長過程中的酶結合成熒光物質,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判定菌種。
3.
高壓液相色譜分析:用氣相色譜檢測細菌在液體培養基中的代謝產物(揮發和非揮發脂肪酸),結果與資料庫數據比較後,得出鑒定結果。
4.
代謝指紋法:其原理是根據細菌對碳源(或氮源)利用的差異來區別和鑒定細菌,不同的細菌會利用不同碳源(或氮源)進入新陳代謝過程(稱為呼吸),而對其他一些碳源(或氮源)則無法利用,將每種細菌能利用和不能利用的一系列碳源(或氮源)進行排列組合,就構成了該種細菌特定的代謝指紋,由於細菌在利用碳源進行呼吸時,會發生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子,TTC(四唑紫,2,3,5-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在呼收電子後,會由無色的氧化型轉變為紫色的還原型,通過肉眼觀察或計算機控制的讀數儀,將反應結果同資料庫中的指紋進行比對,從而得到細菌的鑒定結果。
『陸』 生物熒游標記法是什麼
熒游標記所依賴的化合物稱為熒光物質。熒光物質是指具有共軛雙鍵體系化學結構的化合物,受到紫外光或藍紫光照射時,可激發成為激發態,當從激發態恢復基態時,發出熒光。熒游標記技術指利用熒光物質共價結合或物理吸附在所要研究分子的某個基團上,利用它的熒光特性來提供被研究對象的信息。熒游標記的無放射物污染,操作簡便等優點,使得熒游標記物在許多研究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
熒游標記物質在蛋白的功能研究、葯物篩選等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人們利用利用熒游標記的多肽來檢測目標蛋白的活性,並將其發展的高通量活性篩選方法應用於疾病治療靶點蛋白的葯物篩選和葯物開發(例如,各種激酶、磷酸酶、肽酶等)。因此,多肽的熒光修飾,同樣是多肽合成領域的重要內容。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多肽修飾熒光物質:
『柒』 如何測定一種有機化合物是否具有熒光性質
如果化合物有紫外吸收,應該有熒光性質。
常溫物質經紫外線或X射線照射,吸收光能後進入激發態,並且立即退激發並發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長長的出射光即熒光。。
熒光光譜有兩個主要優點:第一是靈敏度高.由於熒光輻射的波長比激發光波長長,因此測量到的熒光頻率與入射光的頻率不同.另外,由於熒光光譜是發射光譜,可以在與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檢測,這樣,熒光不受來自激發光的本底的干擾,靈敏度大大高於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測量用的樣品量很少,且測量方法簡便.第二,熒光光譜能提供較多的信息,例如激發譜,發射譜,峰位,峰強度,熒光壽命。
『捌』 正確檢測熒光劑的方法
熒光劑(又稱增白劑、光學增白劑、熒光增白劑)檢測,這里提供一個簡單低成本的方法,可以使用365nm的紫外線小電筒照射(也可以是紫外線驗鈔機),如有發藍紫色熒光(一般為藍、紫,也有綠、紅,和原來的顏色對比發生變化,明顯鮮艷了很多並發亮,多照照幾個其他物品對比就知道了),則是含有熒光劑。這種電筒在TB上有賣,搜索(熒光劑檢測),不貴一般10-30多塊錢左右,還是比較實用的,紡織物、塑料製品、護膚品、紙張等(有的食品有特殊的熒光反應除外,比如大米的脂肪會有熒光反應)含有熒光劑都能照射出來。以後就注意檢測一下,特別是寶寶用的,或是貼身用品、護膚品。如果是三無產品確實有含熒光劑的風險。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熒光劑的機會很多。只要不超過一定標准(上述方法只能檢測出是否含有熒光劑,不能檢查出是否超標),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不少好處。如果過量的與它接觸,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提示:紫外線在不照射熒光物質下,是看不到的(如果有少量白光那是燈珠發出的部分可見光,並不是紫外線),如果反光能看到,說明被照射物體發生了熒光反應。紫外線對人體有害,避免直射人體和長時間使用。不懂的可以繼續問,望採納,謝謝。
『玖』 什麼是生物熒游標記法
生物材料熒游標記,就是一種生物材料它可以發出熒光,那麼就可以用它與另外一種物質結合在一起,因為它可以發出熒光,就可以根據熒光出現的位置和亮度看另外一種物質所在的位置或者那種物質有多少。這種生物材料和同位素標記相似,但是更安全。說白了它就是一種指示跟蹤的東西。比如說綠色熒光蛋白,就是一種很好的生物熒游標記材料。它的基因與目的基因結合在一起,在表達時就會一起表達,在一定波長的激發下,熒光蛋白就可以發出熒光,這樣就可以知道目的基因的表達位置,以及表達量的多少了。
『拾』 GFP綠色熒光蛋白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檢測方法:
1、實驗准備
Molus單管型多功能檢測儀
Blue熒光模塊(P/N 9200-040)
微量適配器(P/N 9200-928)
純化的rAcGFP1蛋白(Clontech,NO.632502)
200ul加樣器與20ul加樣器
TE Buffer (10 mM Tris-HCl, 1 mM EDTA, pH 8.0)
1.5ml離心管
2、.儀器准備
2.1 關閉Molus的電源,為Molus插入BLUE熒光檢測模塊.
2.2 打開Molus的電源,儀器預熱1min
2.3 按照說明插入微量適配器
3.、制備標准曲線
3.1 對rAcGFP1進行系列稀釋
3.2 在微量比色杯中加入100ul的rAcGFP1稀釋後溶液。注意:避免在微量比色杯中出現氣泡,負責會引起檢測誤差。.
3.3 將微量比色杯插入到微量適配器中,點"Measure Fluorescence Raw."檢測
3.4 記錄檢測結果,對其他樣品重復4.2-4.3的步驟
3.5 利用熒光值(FSU)與樣品濃度做出標准曲線
4、 校準
4.1 使用Molus檢測未知樣品前,你可以使用rAcGFP1稀釋液來校準Molus儀器
4.2 使用表1中的5個稀釋液來校準Molus。選擇"ng/µL"作為測量單位,使用0 ng/µL 作為空白標准;為了盡可能准確,使用接近實際樣品的稀釋液做其他幾個點的校準。
4.3 保存校準,可供以後調用 (可選).
4.4 使用"Measure Fluorescence."開始檢測未知樣品。注意:在校準後就無需再做標准曲線。
4.5 樣品濃度將直接在屏幕上顯示.
簡介:
綠色熒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類存在於腔腸動物體內的生物發光蛋白。1962年Shimomura等首先從多管水母(Aequoria victoria)中分離出一種分子量為20kD的稱為Aequorin的蛋白。由於水母整體熒光及提取的蛋白質顆粒熒光都呈綠色,因此,人們將這種蛋白命名為綠色熒光蛋白。
GFP具有多種優點:易於檢測,靈敏度高;熒光性質穩定,耐受性強;易於表達,無細胞毒性;可用於活細胞檢測。因此,GFP可作為報告基因用於檢測基因表達或調控,或作為融合標簽來檢測蛋白質分子的定位、遷移、構象變化以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或者靶向標記某些細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