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質纖維素長絲可作什麼用

生物質纖維素長絲可作什麼用

發布時間:2022-06-23 09:22:18

Ⅰ 纖維素可以代替化石燃料嗎

當然可以了。
纖維素是可燃物質,可以代替化石燃料。其實人類一開始作用的就是纖維素類燃料,如木材、樹枝、樹葉、農作物秸桿等,就是利用其中的纖維素類物質燃燒放熱。後來發現了化石燃料,才開始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
現在推廣使用的生物質顆粒燃料,主要成分也是纖維素類物質。

Ⅱ 生物質纖維素是什麼

主要是植物的纖維素,如:秸稈、草木等的主要成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其中纖維素的含量最多。動物性纖維主要是蛋白質,不是纖維素。

Ⅲ 纖維素是干什麼用的

纖維素
cellulose
分子式(C6H10O5)n,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鍵組成的大分子多糖,分子量50000~2500000,相當於300~15000個葡萄糖基。 不溶於水及一般有機溶劑。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具有(C6H10O5)n的組成。是維管束植物、地衣植物以及一部分藻類細胞壁的主要成分。醋酸菌(Acetobaeter)的莢膜,以及尾索類動物的被囊中也發現有纖維素的存在,棉的種子毛是高純度(98%的纖維素。所謂α-纖維素(α-cellulose)這一名稱系指從原來細胞壁的完全纖維素標准樣品用17.5%NaOH不能提取的部分。β-纖維素(β-cellulose)、γ-纖維素(γ-cellulose)是相應於半纖維素的纖維素,雖然,α-纖維素通常大部分是結晶性纖維素,β-纖維素,γ-纖維素在化學上除含有纖維素以外,還含有各種多糖類。細胞壁的纖維素形成微纖維。寬度為10—30毫微米,長度有的達數微米。應用X線衍射和負染色法(negative染色法),根據電子顯微鏡觀察,鏈狀分子平行排列的結晶性部分組成寬為3—4毫微米的基本微纖維。推測這些基本微纖維集合起來就構成了微纖維。纖維素能溶於Schwitzer試劑或濃硫酸。雖然不易用酸水解,但是稀酸或纖維素酶可使纖維素生成D-葡萄糖、纖維二糖和寡糖。在醋酸菌中有從UDP葡萄糖引子(primer)轉移糖苷合成纖維素的酶(cellulose synthase(UDPformingEC2.4.1.12)。在高等植物中已得到具有同樣活性的顆粒性酶的標准樣品。此酶通常是利用GDP葡萄糖(cellulose synthase(GDP forming) EC2.4.1.29),在由UDP葡萄糖轉移的情況下,發生β-1,3鍵的混合。微纖維的形成場所和控制纖維素排列的機制還不太明了。另一方面就纖維素的分解而言,估計在初生細胞壁伸展生長時,微纖維的一部分由於纖維素酶的作用而被分解,成為可溶性。
纖維素不溶於水和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能溶於銅銨Cu(NH3)4(OH)2溶液和銅乙二胺 [NH2CH2CH2NH2]Cu(OH)2溶液等。水可使纖維素發生有限溶脹,某些酸、鹼和鹽的水溶液可滲入纖維結晶區,產生無限溶脹,使纖維素溶解。纖維素加熱到約 150℃時不發生顯著變化 ,超過這溫度會由於脫水而逐漸焦化。纖維素與較濃的無機酸起水解作用生成葡萄糖等,與較濃的苛性鹼溶液作用生成鹼纖維素,與強氧化劑作用生成氧化纖維素。

纖維素的實驗室製法是先用水、有機溶劑處理植物原料,再用氯、亞氯酸鹽、二氧化氯、過乙酸去除其中所含的木素,得到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然後採用各種方法除去半纖維素 ,製得純纖維素。工業製法是用亞硫酸鹽溶液或鹼溶液蒸煮植物原料,除去木素,然後經過漂白進一步除去殘留木素,所得漂白漿可用於造紙。

纖維素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天然有機物,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棉花的纖維素含量接近100%,為天然的最純纖維素來源。一般木材中,纖維素佔40~50%,還有10~30%的半纖維素和20~30%的木質素。此外,麻、麥稈、稻草、甘蔗渣等,都是纖維素的豐富來源。全世界用於紡織造紙的纖維素,每年達800萬噸。此外,用分離純化的纖維素做原料,可以製造人造絲,賽璐玢以及硝酸酯、醋酸酯等酯類衍生物和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等醚類衍生物,用於塑料、炸葯、電工及科研器材等方面。

人類膳食中的纖維素主要含於蔬菜和粗加工的谷類中,雖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進腸道蠕動,利於糞便排出等功能。草食動物則依賴其消化道中的共生微生物將纖維素分解,從而得以吸收利用。

食物纖維素包括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食物纖維素是一種不被消化吸收的物質,過去認為是「廢物」,現在認為它在保障人類健康,延長生命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稱它為第七種營養素。

纖維素的作用:①有助於腸內大腸桿菌合成多種維生素。②纖維素比重小,體積大,在胃腸中占據空間較大,使人有飽食感,有利於減肥。③纖維素體積大,進食後可刺激胃腸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腸道蠕動增強,可防治糖尿病的便秘。④高纖維飲食可通過胃排空延緩、腸轉運時間改變、可溶性纖維在腸內形成凝膠等作用而使糖的吸收減慢。亦可通過減少腸激素如抑胃肽或胰升糖素分泌,減少對胰島B細胞的刺激,減少胰島素釋放與增高周圍胰島素受體敏感性,使葡萄糖代謝加強。⑤近年研究證明高纖維飲食使Ⅰ型糖尿病患者單核細胞上胰島素受體結合增加,從而節省胰島素的需要量。由此可見,糖尿病患者進食高纖維素飲食,不僅可改善高血糖,減少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物的應用劑量,並且有利於減肥,還可防治便秘、痔瘡等疾病。

纖維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糞便量,促進腸蠕動,加快糞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縮短,對腸道的不良刺激減少,從而可以預防腸癌發生。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不含纖維素食物有:雞、鴨、魚、肉、蛋等;含大量纖維素的食物有:粗糧、麩子、蔬菜、豆類等,其中棉花含量最高,達到98%。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適當多食用豆類和新鮮蔬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目前國內的植物纖維食品,多是用米糠、麩皮、麥糟、甜菜屑、南瓜、玉米皮及海藻類植物等製成的,對降低血糖、血脂有一定作用。

纖維素燃燒無味,生成黑煙,用此法可鑒別人造絲和真絲(蛋白質,燃燒有燒焦羽毛氣味)。

Ⅳ 纖維素可以作為能源物質嗎

纖維素確實不是人體的能源物質,人體不能消化吸收纖維素。但有很多生物可以消化纖維素,例如:牛、羊、兔子等動物,還有一些微生物能分解纖維素。

Ⅳ 木質纖維素類生物質和生物質的區別是什麼

木質纖維素是生物質的一大種類,包括以木質素和纖維素以及半纖維素組成的生物質,主要是組成木本、草本植物的難以利用的細胞壁成分。

Ⅵ 何為再生纖維素纖維它和纖維素纖維有什麼不同

再生纖維素纖維:用纖維素為原料製成的、結構為纖維素II的再生纖維.。由於耕地的減少和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天然纖維、合成纖維的產量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人們在重視紡織品消費過程中環保性能的同時,對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價值進行了重新認識和發掘。

再生纖維素纖維和纖維素纖維的不同:
1、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發展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形成了三代產品。第一代是20世紀初為解決棉花短缺而面世的普通粘膠纖維。第二代是20世紀50年代開始實現工業化生產的高濕模量粘膠纖維。 第三代產品是以20世紀90年代推出的短纖Tencel(天絲)、長絲Newcell為代表。
2、纖維素纖維是採用一種高寒地區特殊植物物種為原料,經一系列獨特的化學處理和機械加工而成的,本身具有天然的親水性和高強高模的特點,因其屬植物細胞自然分裂生長非人工製作而成,使表面具有很強的握裹力。

Ⅶ 生物質纖維原料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生物質纖維原料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生物質將為未來世界不斷地提供可再生能源和材料。美國能源部提出到2030年生物質要為美國提供5%的電力、20%的運輸燃料和25%的化學品,相當於當前石油消耗量的30%,每年需要用10億t干生物質原料,是當前消耗量的5倍。要達到此目標,廉價原料的持續供應是關鍵。農作物廢棄物生物質可作為近期生產燃料和化學品的纖維素原料。但是,必須要開發一個綜合的原料供應系統,以合理的價格提供原料。
當前,玉米是工業應用的主要生物原料。2003年美國玉米生產量101億bu,玉米煉制產品量約560億lb。其中17億bu玉米(相當於玉米作物的17%)用於生產澱粉、甜味劑、乙醇、飼料添加劑、植物油、有機酸、氨基酸和多元醇。在2004/2005年度,美國用14億bu(12%)玉米生產乙醇34億加侖,是2000年產量的2倍多。隨著美國乙醇生產裝置地不斷增擴建,用作乙醇的玉米量將不斷增加。
在美國,秸稈是最大量的生物質廢棄物,每年約有2.2億t,其中30%~60%(0.8億~1.2億t)可以利用。其組分是70%纖維素和半纖維素,15%~20%木質素。
美國為農業生物質原料供應而開發的實施計劃的總體目標是能以30美元/t的價格售與生物煉制。當前生物質原料的售價大約為50~55美元/t。

Ⅷ 在衣服里的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cellulose fiber
用纖維素為原料製成的、結構為纖維素II的再生纖維.

由於耕地的減少和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天然纖維、合成纖維的產量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人們在重視紡織品消費過程中環保性能的同時,對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價值進行了重新認識和發掘。如今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應用已獲得了一個空前的發展機遇。
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發展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形成了三代產品。第一代是20世紀初為解決棉花短缺而面世的普通粘膠纖維。第二代是20世紀50年代開始實現工業化生產的高濕模量粘膠纖維,其主要產品包括日本研發的虎木棉(後命名為Polynosic)和美國研發的變化型高濕模量纖維HWM以及蘭精公司80年代後期採用新工藝生產的Modal纖維。60年代後期開始,由於合纖生產技術的迅速發展,原料來源充足和成本低廉,合成纖維極大地沖擊了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市場地位。許多研究機構和企業更多地關注了新合纖的開發和應用。在此期間,世界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發展趨於停滯。第三代產品是以20世紀90年代推出的短纖Tencel(天絲)、長絲Newcell為代表。受健康環保意識、崇尚自然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對再生纖維素纖維有了新的認識,新一代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理化性能也有了充分的改進,因此,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應用重新出現了迅猛的增長。
據報道,全世界2005年合成纖維總產量為3 460萬t,相比於2004年的3470萬t下降了0.30%。但再生纖維素纖維產量出現了顯著的增長趨勢,據統計,2003年世界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總產能為226.4萬t,2004年為246.3萬t,2005年則達到了292.7萬t,2006年全球再生纖維素總量達到了340萬戶。

Ⅸ 生物質主要成分是什麼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質能則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資源豐富。碳中性。
生物質的主要成分
1、糖類:常見的糖類生物質有纖維素、澱粉、麥芽糖和葡萄糖。兩個葡萄糖分子之間脫水後,它們的分子就會連到一起,成為澱粉,有利於貯存;更多的葡萄糖分子脫水後聚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集團——纖維素,這個物質就相對比較穩定了,自然界中只有某些細菌類(如沼氣菌)能把它分解成為澱粉或葡萄糖。有的葡萄糖則被細胞轉化為其他物質,參與各種生命活動,在不同的條件下與不同的物質組成為不同的碳框架物質。
2、醛類:生物質內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氫基(-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基團,叫醛基(CHO)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醛,我們相當熟悉的甲醛,碳框架中只有一個碳的醛類,甲醛的重要特點就是它能使蛋白質穩定,具有防腐作用。
3、酸::生物質內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羥基(-O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羧基(COOH)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酸,甲酸、乙酸、丙酸、脂肪酸、氨基酸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系的「酸」。甲酸又稱蟻酸,蜜蜂蜇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了一點蟻酸,會引起局部皮膚紅腫和疼痛。乙酸就是醋酸,用糧食做的,因為糧食中的澱粉可分解成為葡萄糖,再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成食醋。它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是兩個,所以食醋學名叫乙酸;如果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為三個,叫丙酸,人們熟悉的乳酸就是一種丙酸,葡萄糖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乳酸。如果碳框架中的碳的個數是多個,並且是首尾相接的排成一列的,就統稱為脂肪酸;如果再結合一個氨基,就成為大家熟悉的氨基酸。
4、醇:葡萄糖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變成醇,醇是碳框架中含有羥基(-OH)的物質,如乙醇,就是酒精,在自然界中,熟透的水果可能有酒精的味道,就是葡萄糖變成了乙醇的原因,釀酒就是利用了這一變化。自然界中很多醇都有特殊的香味,現在人們常說的植物精油,有些就是醇。
5、酯:生物體內的酸和醇會生成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例如乙酸和乙醇可以生成乙酸乙酯,在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就有這種特殊的香味的物質,所以陳年的老酒和老醋都十分香;乙酸異戊酯存在於香蕉、梨等水果中;苯甲酸甲酯存在於丁香油中;水楊酸甲酯存在於冬青油中。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動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酯是蠟的主要成分。
三條脂肪酸鏈與甘油組合,形成甘油三酸脂,就是一種脂肪類物質,我們平時食用的油,它們的成份都是甘油三酸脂。膽固醇、維生素D和生物體內的很多激素如性激素都是脂肪類物質。
6、苯:還有一種叫「苯」的物質也廣泛存在於生物體內,它的碳框架結構為六個碳圍成一個環,叫「苯環」,含有這種「苯環」的物質,大多有特殊的香味,被稱為「芳香族」物質,在脂肪酸一類物質中,碳沒有形成環狀,被稱為「脂肪族」物質。
7、酚:植物體內的「苯環」如果和一個羥基(-OH)集團組合起來,那就不是醇,而是「酚」了,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於植物的樹皮和果實,是單寧的主要組分,它能使植物的花和果實顯示各種不同的顏色,也是許多染料的主要組成成份。酚類物質能和氨基結合,使蛋白質穩定,適量的酚類物質對人體有利。
8、胺: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其中大多數是由氨基酸脫羧生成的。工業制備胺類的方法多是由氨與醇或鹵代烷反應製得,產物為各級胺的混合物,分餾後得到純品。由醛、酮在氨存在下催化還原也可得到相應的胺。

Ⅹ 綠色植物中作為燃料使用最有價值的是什麼

綠色植物中作為燃料使用最有價值的是纖維類生物質,它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種成分。這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化合物。但纖維類的熱值較低,每公斤只有4200千卡,利用率不高。而可以高效利用生物質能的最佳途徑是把生物質轉化為液體燃料和氣體燃料。為了提高其利用率,人們採取多種措施,利用技術手段把它們加工成其他燃料形式,如固體燃料,典型的是木炭,其燃燒值可提高近100%,達到每公斤8000千卡;液體燃料,如甲醇,熱值每公斤為4650千卡,乙醇(酒精),熱值提高到每公斤6400~7000千卡;氣體燃料,如氫,熱值為每公斤28900千卡,一下子提高了7倍,甲烷,熱值為每公斤6200千卡。

從上述實驗數據可見,把植物纖維素進行一定加工改造後,可大大提高其效能,可以成為更為靈活方便而高效的燃料能源。

閱讀全文

與生物質纖維素長絲可作什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