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動物植物生物怎麼區分

動物植物生物怎麼區分

發布時間:2022-06-24 00:26:49

『壹』 動物和植物的區別區分動物植物有什麼界限

植物與動物的區別有很多啦~其中一條十分嚴格的標准就是:在顯微鏡下觀察他們的細胞的時候會發現,植物的細胞有細胞壁,而動物細胞只有細胞膜,沒有細胞壁。——這就是「本質區別」了。
另外動物和植物還有一些主要區別。
第一,幾乎所有的植物,都在同一個地方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也就是說原地不動地度過一生。當然這中間也有少數例外,如隨水漂流的小型水生植物。與植物相反,絕大多數動物為了覓食、避敵等原因,經常跑來跑去,處於運動狀態。
第二,植物從小到大,各種器官一直在發生不同的增減變化,例如在幼小時期只有根、莖、葉,成年之後長出了花朵,花朵凋謝後再結出果實種子。而大多數動物(低等動物除外)不論老幼,五官四肢等各種器官不增不減,僅僅是體積大小的不同。例如剛生下來的小獅子或小老虎,已經具備了與父母同樣多的器官。
第三,從兩者的生活習性上說,植物有個十分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除了少數寄生和腐生植物外,它們都能進行光合作用,能自己製造「糧食」養活自己。而動物卻無法做到這一點,它們只能依靠吃植物或捕食其他動物來養活自己。
請注意以上這三方面都只是「主要區別」,並非「本質區別」。這就是說,只有有無細胞壁這一條是嚴格的,其餘各條都是不嚴格的。例如,珊瑚是動物,但它卻基本不走動,或者說,一般看不出它會運動。再比如,蛇胡藤、豬籠草等植物是異養的。而且上面說的「本質區別」只是動物和植物的「本質區別」,這就是說,沒有考慮微生物。事實上,很多微生物也有細胞壁的,比如細菌。
還有要說的就是看中心體看不出來,很多低等植物細胞含有中心體;看葉綠體要是區分動植物可能還行,不過注意了,很多微生物還含有葉綠體;看大液泡也不太可行,因為一些較低等的植物和某些植物的「幼齡」細胞不含有大液泡

『貳』 動物和植物的區別

動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在亞里士多德時期就已經進行了區分。亞里士多德認為生物是分等級的,有些生物有生命,有些生物無生命,它們的區別在於有無靈魂。「有些生物擁有靈魂的全部能力,有些擁有部分,有些只擁有一種力量。我們所指的能力包括營養、知覺、慾望、地點變換、思想。植物只具有一種營養能力。動物既擁有營養能力,也擁有知覺能力。
後來的生物分類學家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從形態到功能再到細胞分子水平對動植物進行分類的過程中逐漸揭示了動植物多個方面的不同。
植物有枝條繁雜的外觀。植物從小到大,各種器官一直在發生不同的增減變化,例如在幼小時期只有根、莖、葉,成年之後長出了花朵,花朵凋謝後再結出果實種子。而大多數動物(低等動物除外)外形結實,附有肢體,五官四肢等各種器官不增不減,僅僅是體積大小的不同。例如剛生下來的小獅子或小老虎,已經具備了於父母同樣多的器官。
從形態上講,高等生物和高等動物比較容易區別。多數高等植物在同一個地方發芽生長,有些還開花結果,也就是說原地不動地度過一生。而高等動物則在一定的生活地域內活動,不開花不結果。但是對地低等生物而言,動植物沒有截然的區分。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跟老師到青島實習,我採到一種標本,動物學老師看了看肯定的說:「這是海綿。」植物學老師看了看肯定的說:「這是**z藻。」具體的名字我忘了,當我說這是海綿的時候,植物學老師蹲下來把標本拽下一塊來掰開看了看中空的結構說:「是**藻,沒錯!」是些老師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知識非常淵博的老師,就這么不了了之了。後來我回來查書發現好多生物動物分類學里也講,植物分類學里也講,譬如動物上的大眼蟲,在植物上就叫做裸藻。在動物學中有些原生動物譬如團藻也是有葉綠素的。而植物學中一些藻類譬如金藻等沒有葉綠素。
所以要講動物和植物的區別,主要還是進行高等動物和高等植物的區別。
從生理上看,動物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除此外還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氣。主要原因就是植物體內有葉綠體儲存能量和製造氧氣。動物沒有葉綠體,所以動物就只能是異養生物,儲存能量的結構是和葉綠體同源的線粒體。可見新陳代謝是動植物的區別,但不是截然的。
再者,已經確定,植物沒有神經系統,不能產生沖動(動作電位)。沒有可興奮細胞。動物對外界刺激所發生的反應是比較靈敏的,單細胞動物通過細胞本身或者細胞內專門的結構來完成,如草履蟲和眼蟲,腔腸動物已經是通過神經網來完成的,神經網是最原始的神經系統,大多數動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通過神經系統來完成,神經系統有梯狀神經系統,鏈狀神經系統等,高等的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又由三部分來組成,即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和感受器官.可見動物對外界刺激所發生的反應,是由十分完善的結構來完成的.因此動物體的應激性十分的靈敏,能感知冷熱痛,能品嘗酸甜苦辣各種味道,在動作上則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形式,游動、逃避、攀爬、跳躍、奔跑、飛翔等;植物體對外界刺激所發生的反應遲緩,像含羞草那樣的是少數,而且反應的機理和動物的不同,並且發生反應的機理也較復雜,不像動物那樣,由專門的結構來完成。現山師生科院院長,他肯定地說,植物沒有神經。正是有了神經系統,高等生物才有了思維和社群活動。
另外,和生理功能相適應,動物有比較復雜的內臟結構,分管呼吸消化循環排泄生殖等功能,而植物按這個標准看,體內只有循環系統。
到分子細胞水平能找到的區別更多,大家熟知,細胞構造有纖維素質的細胞壁,而動物沒有所以動物沒有纖維素組織,而植物豐富;植物細胞內有葉綠體,動物沒有;植物細胞有中央大液泡,動物細胞沒有大液泡。動物細胞中有中心體,中心體與動物細胞的細胞有絲分裂有關,植物細胞中心體。但是這些都是有特例。

『叄』 動物和植物有哪些主要區別

動物和植物都屬於生物,但它們又是完全不同的兩大類生物,幾乎人人都可以把它們區分開來。可是,有些種類既像動物又像植物,例如大家都熟悉的珊瑚,在100多年前,因為它看上去彷彿有根、莖、葉和枝條,還誤認為它是一種植物呢。

那麼,動物和植物究竟有哪些主要的區別呢?科學家歸納出四大方面。

幾乎所有的植物,都在同一個地方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也就是說原地不動地度過一生。當然這中間也有少數例外,如隨水漂流的小型水生植物。與植物相反,絕大多數動物為了覓食、避敵或別的原因,經常跑來跑去,處於運動狀態。

植物從小到大,各種器官一直在發生不同的增減變化,例如在幼小時期只有根、莖、葉,成年之後長出了花朵,花朵凋謝後再結出果實種子。而大多數動物(低等動物除外)不論老幼,五官四肢等各種器官不增不減,僅僅是體積大小的不同。例如剛生下的小獅子或小老虎,已經具備了與父母同樣多的器官。

從兩者的生活習性上說,植物有個十分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除了少數寄生和腐生植物外,它們都能進行光合作用,能自己製造「糧食」養活自己。而動物卻無法做到這一點,它們只能依靠吃植物或捕食其他動物來養活自己。

植物與動物的區別,還有一條十分嚴格的標准。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的細胞就會發現,植物的細胞都有一層又厚又硬的細胞壁,而動物細胞只有細胞膜,卻沒有細胞壁。

『肆』 動物、生物,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一些未知生物……
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
動物主要指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動物的分類動物學根據自然界動物的形態、身體內部構造、胚胎發育的特點、生理習性、生活的地理環境等特徵,將特徵相同或相似的動物歸為同一類.

『伍』 如何對「生物」「動物」「植物」「非生物」進行分類

生物的分類是:動物界
植物界
菌物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病毒界
動物的分類是:腔腸動物門
多孔動物門
線形動物門
扁形動物門
軟體動物門
環節動物門
節肢動物門
棘皮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包括: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
鳥類
哺乳類
植物界包括:苔蘚植物
蕨類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菌物界包括:真菌和黏菌等
原生生物界包括:藻類植物和原生動物
原核生物界包括:細菌和藍菌
病毒界:主要是病毒和類病毒
非生物的分類不好說,我認為大體分為:固體
液體
氣體

『陸』 生物又可以分為動物和植物,最主要的區分依據是

區分植物與動物的主要方面有:
首先是看有沒有生命活動,這是很重要的,有生命的才能說是植物仰或是生物.
再來看它的同化方式,植物一般是自養型的,並且能利用光源,屬於光能自養型
再來是看它的細胞結構有沒有細胞壁還有就是有沒有葉綠體(大多數植物還有液泡,一般植物及微生物(特別是細菌)才多有細胞壁,動物一般不具葉綠體及細胞壁.具有中心體等植物所沒有的細胞器)
還有就是看分化的程度,植物不具備器官,組織也相對簡單(沒有神經組織等高等意識類組織),動物則大部分有完善的器官復雜的組織..
我只有他們的區別,說是分成植物和動物,他們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很清晰的標准

『柒』 動物和植物是按照什麼分的

動物和植物是按照異養生物和自養生物劃分的。
動物屬於異養生物,即他們必須依靠其他生物(可能是動物或植物)作為生命活動,生存斗爭的能量來源基礎;植物屬於自養生物,可以不依靠其他生物,而僅僅通過光合作用自給自足,生存下來。
 
動物是相對於植物的生物。動物不能以光合作用來生存,只能靠吃植物或其他動物。一般口語中指的動物是所有不是人的動物,其實人類也是動物界的一種種類。一般以為最早的動物是在4.5億-5億年前出現的。海綿動物門出現比較早,和別種大不一樣。海綿有不同種類的細胞,但是細胞不分組為不同功能。
科學家已經鑒別出46900多種脊椎動物。包括鯉魚、黃魚、草魚等魚類動物,蛇、蜥蜴等爬行類動物,青蛙、娃娃魚等兩棲類動物,鳥類以及紅熊貓等哺乳類動物。
 
植物是一種多細胞的、真核的有機物,沒有感覺器官以及自主運動並由根、莖和葉組成。植物可以分為種子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等,據估計現存大約有450 000個物種。科學家們把現存的人類已知的動物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種類。

『捌』 動植物和生物有什麼區別

動植物屬於生物,生物包括動植物.
生物的外延比動植物的外延大,動植物的內涵比生物的內涵豐富.

『玖』 動物,植物,微生物有什麼區別

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首先,細胞結構不同,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微生物一般是單細胞生物,沒有或者有未成形的細胞核,有的也有,而前兩者都有。其次,動物和微生物能動,植物不能。

『拾』 舉例說明,從哪些方面區分動物、植物。

動物適應環境的方法:
1、擬態:有一些動物為了躲避敵害,擁有使自己外形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能力。例:變色龍,竹節蟲,木葉蝶……
2、外觀:有一些鳥類時常為了捕食要穿梭在自然環境之中,外觀決定了他們是否容易被掠食者發現。這導致了一些雄性動物和雌性動物的外觀差異。例,鴕鳥,鸚鵡……
3、行為:在自然的選擇之下,動物各自擁有最適應環境的特殊行為。貓體型小,因此睡覺的時候耳朵緊貼地面,稍有動靜就會驚醒;此外,貓捕鼠,因此經常會在樹皮或者傢具上磨爪子;為了躲避敵害,貓可上樹,高空墜下也有很好的緩沖姿勢,這些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會這些本領的貓都被淘汰了……
其他例子:亞馬遜叢林中的很多生物都擁有毒性,射水魚,彈塗魚,海底發光生物,鮟鱇……
植物適應環境的方法:
1、控制生長。在大風多風的島嶼或者區域,植物普遍矮小,因為高大的都被吹倒了。
2、儲存水分。在雨季和旱季明顯分化的地區,有一些植物擁有儲存水分的本領,例如巴西的紡錘樹,還有酒瓶樹等……
3、開花傳粉。傳粉是許多植物的繁殖途徑,開花是為了吸引昆蟲,而有一些植物則依靠風力傳粉,為此他們的雄蕊都有特殊的構造。

閱讀全文

與動物植物生物怎麼區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