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目前已知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數量約多少種
人類的認識水平總是在不斷發展的。到目前為止,據科學家研究人類所必需的營養素有42種:即蛋白質中的9種氨基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胺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和嬰兒需要的組氨酸;
脂肪中的2種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
碳水化合物1種;
常量元素7種:鉀、鈉、鈣、鎂、磷、硫、氯;
微量元素8種:碘、硒、銅、鉬、鉻、鈷、鐵、鋅;
維生素14種:A、D、E、K、B1、B2、B6、B12、C、煙酸、泛酸、葉酸、生物素、膽鹼;
水。
如果加上膳食纖維就是43種。
目前還有科學家在討論是否把一些植物化學物質(植物營養素)也添加進去。
② 生物素是什麼
生物素又稱維生素H、輔酶R,是水溶性維生素,也屬於維生素B族,B7。它是合成維生素C的必要物質,是脂肪和蛋白質正常代謝不可或缺的物質。是一種維持人體自然生長、發育和正常人體機能健康必要的營養素。
生物素(Biotin)為B族維生素之一,又稱維生素H、維生素B7、輔酶R(Coenzyme R)等。是20世紀30年代在研究酵母生長因子和根瘤菌的生長與呼吸促進因子時,從肝中發現的一種可以防治由於餵食生雞蛋蛋白誘導的大鼠脫毛和皮膚損傷的因子。生物素是水溶性維生素B群成員。
(2)每天需要多少生物素擴展閱讀:
生物素是人體內多種酶的輔酶,參與體內的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還參與維生素B12、葉酸、泛酸的代謝;促進尿素合成與排泄。
①幫助脂肪、肝糖和氨基酸在人體內進行正常的合成與代謝;
②促進汗腺、神經組織、骨髓、男性性腺、皮膚及毛發的正常運作和生長,減輕濕疹、皮炎症狀;
③預防白發及脫發,有助於治療禿頂;
④緩和肌肉疼痛;
⑤促進尿素合成與排泄、嘌呤合成和油酸的生物合成。
③ 人一天需要攝取多少維生素
人體每天所需維生素:
維生素A0.8-1.1毫克;維生素A原或前維生素A2毫克; 維生素B1 1.4毫克;維生素B21.6毫克;維生素B62毫克;
維生素B121微克; 維生素C 60毫克;維生素E10毫克; 尼克酸 18毫克; 葉酸 200微克; 泛酸 6毫克。
維生素C支持人體的保衛系統和締結組織。它在運動時會隨汗液排出體外,必須及時補充。維生素E保護人身不受外來惡劣環境的侵害,尤其是過度勞累和緊張,環境破壞及訓練等對人體的侵害。同時促進肌肉對氧的吸收。
要滿足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只有通過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新鮮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麥製品。對於那些平時維生素攝入不足,膳食不平衡的人,可服用維生素補劑。
(3)每天需要多少生物素擴展閱讀
維生素的定義中要求維生素滿足以下四個特點,才可以稱之為必需維生素。
外源性:人體自身不可合成,需要通過食物補充;
微量性:人體所需量很少,但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
調節性:維生素必需能夠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或能量轉變;
特異性:缺乏了某種維生素後,人將呈現特有的病態。
根據這四個特點,人體一共需要13種維生素,也就是通常所說的13種必要維生素:
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H,維生素P,維生素PP,維生素M,維生素T,維生素U,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缺乏原因
1、食物供應嚴重不足,攝入不足;如:食物單一、儲存不當、烹飪破壞等。比如葉酸受熱損失。
2、吸收利用降低;如:消化系統疾病或攝入脂肪量過少從而影響脂溶性Vit的吸收。
3、維生素需要量相對增高;如:妊娠和哺乳期婦女、兒童、特殊工種、特殊環境下的人群。
④ 人體每天必須的營養元素
人體需要的元素都要通過食物與飲水來供應,但是,無論是宏量無素或微量元素,決非韓信帶兵那樣「多多益善」。也就是說,必須嚴格地控制在某一水平,多了或少了都會有不良後果,甚至會引起疾病。
對每一種必需元素人體都有對應的酶來「管制」它,使元素按人體需要控制在一定濃度。如果人體某一元素少了,酶就對攝人某元素化合物進行加工,合成人體所需的某元素化會物;反之,如果攝入某元素過量,酶就會把它「驅逐出境」,以保證它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酶的這一工作保證元素的代謝和平衡。
由於酶在體內含量極微,所以人體調節元素代謝和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這就要求人們應科學地攝人必需元素量,既不可太多,又不可太少,就是對宏量元素也是如此。例如人體攝入糖、脂肪等碳、氫、氧組成的化合物過量,也會得肥胖症、心血管病等;對微量元素同樣如此,例如鐵是微量元素,是紅血球主要成分,缺少它,人體血紅蛋白不易合成,導致貧血,但一旦多了,也會得多鐵症,嚴重者會「鐵中毒」死亡。
這里必須指出的是,有人對有毒無素和微量元素作用混淆不清,誤稱有毒無素為微量元素這是錯誤!同時,不可把微量元素稱為有毒或有害元素。下面舉二例來說明:
硒是微量元素,人體非它不可,它在人體內有抗細胞老化、抗癌等重要功能,如果缺硒就會導致心肌病變、貧血等疾病。但是,人體含硒量不可過高,過高也會引起惡心腹瀉和神經中毒。如每天硒攝人量超過0.0001克,人會中毒,直至死亡。又如砷也有類似情況。盡管硒和砷的化合物劇毒,人體需要量極少,但決不可稱它們為有毒元素
另外一例是,鎘是有害元素,常混入銅礦.鋅礦等礦物中,在冶煉過程中、進入廢渣,再被雨水沖刷進入河( 湖)水,被動植物吸收,造成鎘污染,當隔進入人體,會跟人體蛋白質結合成有毒的鎘硫蛋白,危害造骨功能,從而造成骨質疏鬆、骨萎縮變形、全身酸痛等。日本神通河兩岸常見的骨痛病,鎬是罪魁禍首。1972年世界衛生組織宣稱,人體缺乏排鎘功能,每日攝入量應為零,即不可攝入鎘,因此,不要因為在人體查到殘留的微量鎘而誤稱它為微量元素。一句話,鎘不可稱微量元素。
對微量元素,雖然人體需要很少,但不可忽視攝取,主要是要提倡科學的飲食結構,攝取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我國獨生子女多,家庭常對他們過分寵愛,以致偏食,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這是必須注意的。由於飲食結構不合理,美國兒童普遍缺鐵,而中國兒童不同程度的缺鋅。據上海有關部門統計,有75%兒童不同程度的缺鋅,這是發人深省的數字啊!因此,我們要提倡「樣祥吃,身體好」,同時還應多吃些粗糧、雜糧等。此外,要告誡孩子們不可偏食,更不可造成某些營養物過剩,保持營養平衡。
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主要功能是:
1�運載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帶到各組織中去。
2�充當生物體內各種酶的活性中心,促進新陳代謝。酶在生物體內是許多化學反應必不可少的催化劑,而許多微量元素卻是酶的組成部分或激活劑。例如鋅與200多種酶的活性或結構有關。
3�參與體內各種激素的作用。如鋅可以促進性激素的功能,鉻可促進胰島的作用等。 鐵。鐵在人體中含量約為4—5克。鐵在人體中的功能主要是參與血紅蛋白的形成而促進造血。在血紅蛋白中的含量約為72%。鐵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黃、動物肝臟中含量較高。
銅。正常成人體內含銅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參與造血過程;增強抗病能力;參與色素的形成。銅在動物肝臟、腎、魚、蝦、蛤蜊中含量較高;果汁、紅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鋅。對人體多種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加速生長發育;增強創傷組織再生能力;增強抵抗力;促進性機能。鋅在魚類、肉類、動物肝腎中含量較高。
氟。是骨骼和牙齒的正常成分。可預防齲齒,防止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含氟量較多的食物有糧食(小麥、黑麥粉)、水果、茶葉、肉、青菜、西紅柿、土豆、鯉魚、牛肉等。
硒。成年人每天約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護紅細胞的功用,並發現有預防癌症的作用。硒在小麥、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產品中含量較豐富。
碘。通過甲狀腺素發揮生理作用,如促進蛋白質合成;活化100多種酶;調節能量轉換;加速生長發育;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碘海帶、紫菜、海魚、海鹽等中含量豐富。
微量元素與人類健康有密切關系。它們的攝入過量、不足、或缺乏都會不同程度地引起人體生理的異常或發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與生命活力密切相關,僅僅像火柴頭那樣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發揮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微量元素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土壤供給。根據科學研究,到目前為止,已被確認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即有鐵、銅、鋅、鈷、錳、鉻、硒、碘、鎳、氟、鉬、釩、錫、硅、鍶、硼、銣、砷等。這每種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盡管它們在人體內含量極小,但它們對維持人體中的一些決定性的新陳代謝卻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就會出現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國外曾有報道:機體內含鐵、銅、鋅總量減少,均可減弱免疫機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長細菌感染,而且感染後的死亡率亦較高。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壽等方面都還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⑤ 每天人體需要多少多種維生素礦物質
礦物質
鈣,成人,每日(下同)800-1200mg
食物 牛奶,豆類,甘藍類
鋅,12-15mg
食物,肉類,肝,海鮮,乳品,
硒,70μg
食物 海產品,肝,西紅柿,腎,洋蔥,牛奶
磷 800 ~ 1200mg
食物,瘦肉、禽、蛋、魚、堅果、海帶、紫菜、豆類
鎂 200~300毫克
食物,海參、榛子、西瓜子、鮑魚、燕麥片、小茴香、小米、莧菜、葵花子
銅 0.05~2毫克,
食物 ,口蘑、海米、紅茶、花茶、磚茶、榛子、葵花子、芝麻醬、西瓜子、綠茶、核桃、黑胡椒、可可、肝
維生素
維生素A 150mg
胡蘿卜、西紅柿、桔子、菠菜、芹菜、大蒜、檸檬、土豆、麥胚、植物油、蛋黃以及奶、動物肝臟等。
維生素B類
B1,1.0-1.5mg
食物,麥芽、蜂蜜、磨茹、雜糧、豆類、蔬菜
B6, 1.6-2.0mg
食物,香蕉、甜菜、蛋黃、蔬菜、穀物及豆
B2,1.2-1.7mg
食物,牛奶,肝,綠葉蔬菜,魚,蛋
B3,13-19mg
食物,糙米,綠豆,花生,香菇,雞肉,瘦肉,肝,魚
B12,2μ食物,動物內臟,魚肉蛋,南瓜,紫菜,乳品
維生素C ,100毫克
食物,柑桔、葡萄、芹菜、西紅柿、生菜、柿子、乾果和花粉、獼猴桃
維生素E 8-10IU
食物, 麥胚、穀物、植物油、豌豆、芹菜、花粉、豆類
保健品有 黃金搭檔,新大澤螺旋藻
⑥ 人體一天所需哪些營養,量是多少怎麼計算的
人體一天需要的熱量是這樣計算的:
絕大多數的女性,每天攝入熱量可以控制在1500大卡左右;男性可以在1800大卡左右。同時最低熱量攝入不要低於1200大卡。
一、計算方法
1. 簡單的演算法:
REE(靜態能量消耗值)= BMR(維持基本生理機能的最低熱量值)× 1.1
例如一個姑娘體重為58公斤,
那麼她一天下來的 BMR = 58(公斤) × 24(小時) = 1392(大卡)
她一天下來的 REE = 1392 × 1.1 = 1531(大卡)
2. 比較精確計算的方法:
因為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熱量,都會隨著活動量而有所不同,因此必須把活動系數算進去,才能得到真正的基本熱量值。
女性REE = (10 × 體重) +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161
男性REE = (10 × 體重) +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5
舉上述的姑娘為例,其身高為160公分,年齡為25歲,那麼她一天下來的
REE = (10 × 58) +(6.25 × 160) - (5 × 25) - 161 = 1294(大卡)
由此看來,多元化考慮體重、身高和年齡狀況,和前面計算方法所得的結果會稍有出入,但是誤差值仍是被允許的。
二、由活動系數計算出每天所需的熱量
每天所需的熱量 = REE × 活動系數
[不動活動狀態的活動系數:卧床(全天)1.2;輕活動生活模式(久坐或緩步)1.3;一般活動度 1.5~1.75;活動量大的生活模式(重工作者)2.0。]
再以上述姑娘為例,她是屬於一般活動度的上班族,其活動系數約為1.5,如果以上述第二種方式得到的REE來計算,
其每天所需的熱量 = REE × 活動系數 = 1294 × 1.5 = 1941(大卡)
三、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健康、最有效率的減肥速度是每周減0.5-1公斤。因為,過速的減肥不只對健康無益,還可能造成危險性很高的酮酸中毒,而且復胖率也比較高。
首先,參考自己的理想體重,訂出目標體重,來決定想減掉的體重;再按減每公斤體重須減少7700大卡的熱量值,計算出欲達到目標體重所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然後以每周減0.5~1公斤為標准,決定合理的減肥期間,再將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除以天數,得到每天必須減少攝取的熱量;最後,將前面計算的每天所需的熱量,減去每天必須減少攝取的熱量,就是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仍以上邊的姑娘為例,她的身高160公分,體重為58公斤。
其標准體重 = 51 + 0.5 (身高-155) = 51 + 0.5(160-155) = 53.5(公斤)
由於她的身材是屬於小骨架的,標准體重必須向下修正3%~5%,所以她為自己定下的目標體重是52公斤。她想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將體重由58減至52公斤(平均一周減0.5公斤),於是,她通過以下算式,找出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想減掉的體重 = 目前體重 - 目標體重 = 58-52=6(公斤)。
三個月內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 6 × 7700 = 46200大卡。
每天必須減少攝食的熱量 = 46200 ÷ 90(天) ≈ 513大卡。
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 每天所需的熱量-每天必須減少攝食的熱量= 1941 - 513 = 1428(大卡)
也就是說,只要她有恆心每天將飲食攝取熱量控制在1428大卡,三個月後,一定可以由58降到52公斤的。
⑦ 人體每天所需哪些營養元素,能從哪些食物中獲取
人體需要的六大營養素是:糖類、油脂、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其中,糖、蛋白質和脂肪是供給人體能量的物質。六大營養素主要來自九大類食物:谷類、蛋類、奶類、根莖類、肉類、魚蝦和貝類、豆類、乾果類、蔬菜和瓜果類。
蛋白質是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瘦肉中蛋白質含量最多。一般的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5~2克,但在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時,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一般要求達到每天每公斤體重2~3克。
(7)每天需要多少生物素擴展閱讀
脂肪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脂肪分為中性脂肪和類脂兩類,由脂肪酸構成。脂肪酸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淋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攝入的食物供給,又稱為必需脂肪酸。
脂肪的主要功能:
1、 供給人體熱量。
2、 溶解營養素。
3、 構成身體組織和生物活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