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桔梗生物發電廠開工時間
暫未接到相關通知,可多加關注相關信息。
萬全環保秸稈生物熱電工程位於張家口萬全縣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2台循環流化床秸稈鍋爐,配套2台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該項目是繼日照凱迪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後,公司承擔的又一項生物質熱電EPC總承包工程,對公司生物質項目領域市場開發,業績積累具有重要而深遠的作用。
『貳』 詳細地址
費縣地處山東省東南部的沂蒙山區,位於蒙山之陽,總面積18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1萬畝,山丘面積佔76.4%,轄18個鄉鎮,565個行政村,92萬人。
費縣歷史悠久。春秋時期稱費阝邑,戰國時期稱費阝 國,西漢初年置縣,是孔子的弟子閔子騫和唐代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境內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商代文化等遺址150多處,有國家二級文物徐子鼎、王莽新幣等館藏文物2000多種,有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留下的詩文和米芾、秦觀等歷史名人留下的墨寶。
費縣是革命老區。1929年建立共產黨的組織,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有1.2萬人參軍,15.6萬人支前,1730名優秀兒女為國捐軀。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進行過大青山突圍戰、柱子山殲滅戰等大小戰斗百餘次。
費縣區位優越。縣城距臨沂市40公里,距青島港300公里、連雲港150公里、日照港100公里;京滬高速與日東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27國道、017省道、文泗公路橫穿東西,沂蒙公路、沂邳公路、興郝公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連,實現了縣鄉道路和鄉村道路柏油化。
費縣山清水秀。境內有大小山頭1400多座,有名的山峰近百座,森林覆蓋率達到34%,大青山自然保護區是蒙山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的《沂蒙山小調》就誕生在我縣薛庄鎮白石屋村,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大青山突圍也發生在我縣薛庄鎮,突圍戰舊址已被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費縣有「百庫萬塘」之稱,全縣水資源總量約12.3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是全省人均的3倍。
費縣石奇物豐。素有「奇石之鄉」的美稱,「費縣石」生成於4億年前,儲量約為30萬塊,集瘦、漏、皺、透、丑諸特點於一身,被譽為「世紀之交在中國北方發現的最偉大的自然奇跡」,正在建設的「沂蒙石林」被列為省旅遊開發重點項目。此外,還有金星石、燕子石、天景石等,也屬石中珍品。礦產資源主要有花崗石、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硅石、膨潤土、石膏等20多種。費縣自然資源條件較好,生物物種多樣,有農作物352種,蔬菜161種,林木348種,畜禽36種,淡水魚類47種,野生葯材925種。
改革開放以來,費縣經濟社會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特別是近幾年,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費縣實際,確立了建設臨沂市的衛星城市、臨沂商貿城的加工基地、臨沂百萬居民的大公園「三大目標」,大力實施工業化、外向化、城市化「三大戰略」,加快醫葯化工、紡織服裝、木業建材「三城」建設,全面提升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城鎮建設「三個亮點」,突破「三農」瓶頸制約,培植壯大特色經濟、規模經濟、勞務經濟。按照「實施七個強力推進,實現七個全面提升」的總體部署,解放思想,幹事創業,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推向了一個新平台。2004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8.14億元,增長1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6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7.4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6.11億元,分別增長5.5%、25.5%和22.6%。全縣財政總收入3.88億元,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73億元,增長28.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39億元,增長61.5%。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6.1億元,貸款余額19.1億元,分別增長21.1%和1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55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3016元,增長15.1%。今年1—6月份,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9.68億元,同比增長22.3%;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31億元,增長37.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9億元,增長5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0元,增長9.8%;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619元,增長20.6%。
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以解決「三農」問題為核心,以穩定土地承包政策、落實農業稅減免、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三補一減」為重點的各項農村政策為動力,以培育特色農產品產業帶、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按照「平原抓瓜菜,山區抓林果,丘陵抓煙桑,全縣發展畜牧業」的思路,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培育瓜菜、板栗、核桃和豐產林「四個10萬畝」基地,形成了費縣農業的鮮明特色。被中國特產委員會命名為中國板栗之鄉、中國西瓜之鄉、中國核桃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成為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縣和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
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抓住結構調整和擴大規模兩條主線,以打造魯南醫葯化工、木業建材、紡織服裝和電力能源基地為目標,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全民招商與政府招商相結合,民間招商與專業招商相結合,資源招商與企業招商相結合,成立了六個專業招商辦公室,在上海、深圳等地設立招商引資辦事處,創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力度,以鍥而不舍的精神扭住大項目不放鬆。2001年以來,全縣共引進過億元大項目14個,過5000萬元項目6個,過1000萬元項目26個,投資總額高達445億元。其中總投資350億元、總裝機容量720萬千瓦的國電費縣電廠項目已經國家發改委正式核准,一期工程投資54億元,已開工建設,2006年年底將實現並網發電,該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總投資60億元的新時代葯業公司項目,是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建有全國最大的博士生流動站,一期工程已於去年建成投產,二期主體工程已完工。中國植物油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的費縣中植油脂有限公司項目,是國內大型的油脂加工企業,日處理800噸花生仁,項目於2004年11月建成投產,年產值15—20億元,利稅5000萬元。這批骨幹項目的建設和投產,快速提高了工業在縣域經濟結構中的比重,推動了全縣工業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醫葯化工、紡織服裝、木業建材、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為支柱的工業體系。以新時代葯業有限公司和銀光化工集團為主的醫葯化工業,已形成生物制劑、抗生素、中葯制劑、西葯制劑四大系列30多種葯品,年產值10億元,鎂產品生產居世界領先水平,民爆行業居全省第1位、全國第5位。以山東正義熱電紡織、華沂集團、安信達制衣等為主的紡織服裝企業26家,形成年產布匹1.6億米,棉紡紗錠13萬錠,服裝300萬套,年產值15億元的生產規模。以探沂工業加工區為龍頭的木材加工企業6000多家,年加工木材550萬立方米,年產值40億元。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2家,年利稅過1000萬元的企業10家。2004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42.7億元,利稅3.74億元,
實施城鎮化戰略,城鄉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縣城建設按照山水園林奇石城的定位,以爭創文明城市為目標,以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為抓手,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完成了縣城東、西出口回填綠化及溫涼河休閑廣場一期工程;供暖供氣、衛生保潔、供水供電等城市功能不斷完善。近1個月來,縣委、縣政府廣泛發動駐城單位,以建設兩條精品街、綠化、亮化、美化19條縣城路、打通所有斷頭路為重點,全面開展了爭創文明城市集中活動。農村道路建設以村村通工程為重點,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全縣硬化道路1400公里,打破了制約農村發展的道路瓶頸,結束了農民群眾走泥濘路的歷史,成為一大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日東高速公路連接線竣工通車將我縣交通網路納入全國高速公路網,再增交通新優勢。大力開展新鄉村建設工程,以鄉鎮駐地為重點的小城鎮建設有了新進展。
大力發展服務業。按照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突出費縣石林龍頭項目,深度開發大青山紅色旅遊,打造費縣蒙山自然保護區品牌,叫響中國奇石之鄉,唱響沂蒙山小調,推動了特色旅遊業的發展。2004年接待遊客5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5億元。石林梨園景區通過了「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驗收。商貿流通業進一步繁榮,糧食市場平穩,超市達到22家,連鎖店60家。2004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7億元,增長13.5%。規范房地產交易市場,開發房地產面積6.6萬m2。全縣客流量達205萬人次,貨流量236萬噸。電話座機14.9部/百人,移動通信基本實現無縫覆蓋。法律、勞務、技術、財務等中介機構達90多家。
努力打造平安費縣。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完善城鄉四級治安防範網路,在鄉鎮駐地、縣直部分單位等重要部位,安裝了電子監控系統,提高了群防技防能力,治安及刑事案件發案率明顯下降。建立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制度,妥善處理了許多社會矛盾。開展非煤礦山、危化物品、交通秩序、學校及幼兒園安全等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四項指標大幅下降,沒有出現大的安全責任事故。
堅持「五個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以發展先進文化為方向,積極興辦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娛樂設施,成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和全省文化工作先進縣。全縣各類學校320所,在校學生18萬人,其中高中3所,每年有2000多人考入高等學校。為大力推進高中教育,去年籌資1億元建設了容納120個教學班的新一中。縣城有醫院4處,其中2級甲等醫院2處,擁有床位620個,醫療設施先進。縣城有高中檔賓館6處,連鎖經營店173家。人口、土地、環保以及廣播電視、民族宗教、防震減災、史志檔案等各項事業興旺發達。
『叄』 工廠什麼時候開工
工廠一般都是初七開工…
『肆』 工廠到底什麼時候開工,我想明天找工作去,不知道會不會沒開門
一般早的初四,晚的初十,這兩天黃道吉日,老闆們必須這兩天開工,其它日子不敢開,開的話不順利
『伍』 生物發電廠
山東菏澤的單縣生物發電廠是我國第一家生物發電廠
單縣生物發電廠裝機容量為2.5萬千瓦,年消耗秸稈20萬多噸,年發電量1.6億度,可實現工業產值1億余元。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一年可節約標准煤9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萬余噸。截至今年11月30日,單縣生物發電廠已發電2億度,超額完成全年發電1.6億度的指標。
目前這些生物質電廠都是以秸稈為主要原料,性質比較均一,如果是燒木頭,一定是需要樹皮粉碎。
單縣是國能下面的一個項目,其他項目見下表。其中單縣高唐墾利巨野都是山東的
國能的聯系方式是:
公司地址:中國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西五街5號B座
郵政編碼:100027
聯系電話:86-10-58681688
公司傳真:86-10-58681588
國能單縣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威縣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成安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高唐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墾利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射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望奎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遼源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浚縣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鹿邑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扶溝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巨野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黑山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赤峰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阿瓦提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巴楚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梅河口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通遼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昌圖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巴彥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寧城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慶安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國能大豐生物發電有限公司
『陸』 什麼時候才有的發電廠
中國最早的電力和扎蘭屯電之初 1882年7月26日之夜,從上海外灘到虹口碼頭15盞電孤燈驟然發出耀眼光芒的那一刻,揭開了中國電力的序幕。大約過了六、七年,北京也有了電…… 於是我便追逐了內蒙古的電之初。2002年,內蒙古電力報載:1903年滿洲里一座俄國人開辦的裝機容量40千瓦的電燈廠開張,那就是內蒙古電力的搖籃。 2002年歲尾,我意外得到一張珍貴的照片——博克圖嶺上電廠的照片。1901年初,中東鐵路修至大興安嶺的博克圖,隧道挖掘的艱難,逼使在這里建一座小型電廠。同年12月,冰封雪飄里,電廠建成了。它比滿洲里電廠又提早了兩年,這應該是內蒙古的電之初了。 (1901年建設的博克圖嶺上電廠,取於原海拉爾鐵路分局史書) 那時候扎蘭屯的行政建制是西路布特哈,博克圖屬這里管轄。嶺上電廠也便是扎蘭屯的電之初了。1937年俄國人在扎蘭屯開辦了一家發電廠,時稱電燈廠。電燈廠建於鐵路轄地,主要為火車站供電,故俗稱鐵路電廠。解放初的扎蘭屯,一直靠這家電廠提供能源。電廠裝機容量僅200千瓦,鍋駝機驅動,日落開機,日出停機。3.3千伏的供電線路總長僅8公里,年供電量不足30萬度,遠遠滿足不了迅速發展的扎蘭屯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1937年建設的鐵路電燈廠廠址.現存於鐵東辦聯居巷49號處.) 新中國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蘇聯老大哥伸出了援助之手。156個建設大項,下轄494個小項,是老大哥送給小老弟的的一個大禮包。人們意想不到,布特哈旗(今扎蘭屯市)竟然得到了一項——建設扎蘭屯電廠。 1954年3月,扎蘭屯電廠開工建設,設計裝機容量800千瓦,總投資為225.9萬元。800千瓦,只是現在一個國產大發電機組一台給水泵所需的電力。可是,年輕的共和國不僅物力匱乏,人才也奇缺。扎蘭屯電廠的800千瓦機組,國內也難以立時造出。全套設備由社會主義國家的匈牙利提供,汽輪機為利亞斯工廠生產,發廠機為更斯工廠製造。匈方派羅茲庫、包爾曼、馬爾庫士三位機電爐專家及翻譯納吉巴林攜妻室孩子來華工作,現場指導施工。這是新中國呼倫貝爾首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資金、技術全部由外國資助的電力建設項目。 為迎接匈專家,扎蘭屯在電廠修繕了公寓、建立了舞廳,培訓了舞伴,布特哈旗旗委旗政府把機關唯一一輛吉普車派來工地供專家使用,並請求上級軍事機關,派出一班的兵力協助公安機關做好電廠工地的保衛工作。 兩年零5個多月的扎蘭屯中蘇合作、中匈全作,1956年8月24日,工程竣工典禮,布特哈旗的黨政軍領導都來了,匈牙利專家和他們的家人都來了,與電廠全體職工共同喜慶這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勝利。旗政府為每一名外國專家贈送了兩瓶茅台酒。
『柒』 我想知道山東生物質電廠的名錄和聯系方式,誰能告訴一下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透露,山東省第二批5座生物質發電廠已全部開工建設。
這5座電廠分別建於東營、墾利、高唐、博興、無棣,總裝機規模12萬千瓦,每年消耗秸稈、檉柳、蘆葦稈、樹枝等80萬噸。此前,山東禹城、單縣等生物質能發電廠已建成投產。
祝愉快,別忘記採納哦
『捌』 工廠一般什麼時候開工現在清明放假 嗎我要找工作啊
放假,七號開始找
『玖』 浦北凱迪生物質電廠什麼時候開工
還沒有正式開工建設,剛拿到路條,舉行了開工儀式,還沒有取得發改委核准,一般情況下,2013 年5月份才能正式開工建設。你是那個公司的嗎?混的怎麼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