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實際上就是 個 膜工藝
有膜,有充氧,那麼就有好氧生物,肯定有硝化反應了
⑵ 曝氣生物濾池是什麼,需要哪些設備組成
降解污水中含碳有機物並對氨氮進行部分硝化。
我們就是做曝氣生物濾池裡的載體-輕質掛膜陶粒的。
TPFC江西萍鄉拓步
⑶ 什麼叫曝氣生物濾池反沖洗
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簡稱BAF,是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該工藝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脫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質)的作用,其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與一體,節省了後續沉澱池(二沉池),與其他二級生化處理技術相比,具有
容積負荷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好,對碳源污染物和氮源污染物都有良好的去除作用、佔地面積小,處理流程簡單、基建費用、運轉費用節省及管理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曝氣生物濾池相關設備可實現全部微機控制,運行數據和參數可在微機上顯示,通過計算機程序,實現運轉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可稱作真正意義上的機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便於操作和管理。
世界上首座曝氣生物濾池於1981年在法國投產,隨後在歐洲各國得到廣泛應用。美國和加拿大等美洲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末引進此工藝,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也先後引進了此項技術。目前世界上較大的環保公司如法國得利滿公司、德國菲力普穆勒公司、法國VEOLIA公司均把它作為拳頭產品在全世界推廣。在中國內地,曝氣生物濾池正處於推廣階段。大連市馬欄河污水處理廠是我國第一個採用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由東北市政院設計),廣東新會東郊污水處理廠採用了水解——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由中冶馬院設計)。另外,我國一部分工業廢水的處理也採用了此項技術。國內許多科研設計單位對曝氣生物濾池也進行了試驗研究。隨著曝氣生物濾池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推廣和普及,很多學者在其結構形式、功能、啟動和濾料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1.BIOSTYR®工藝
BIOSTYR®工藝是一種上向流生物濾池,是一種運行可靠、自動化程度高、出水水質好、抗沖擊能力強和節約能耗的新一代污水處理革新工藝。BIOSTYR®工藝是成熟/高效的一種污水生物處理工藝,其參與生物處理的生物附著在顆粒狀濾料上。污水通過濾料,其中含有的污染物被濾料表層上的生物膜降解轉化,同時,溶解狀態的有機物和特定物質也被去除,所產生的污泥保留在過濾層中,而只讓凈化的水通過,這樣可在一個密閉反應器中達到完全的生物處理而不需在下游設置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
濾池底部設有進水和排泥管,中上部是填料層,厚度一般為2。5~3。5m,為防止濾料流失,濾床上方設置裝有濾頭的混凝土擋板,濾頭可從板面拆下,不用排空濾床,方便維修。擋板上部空間用作反沖洗水的儲水區,其高度根據反沖洗水頭而定,該區內設有迴流泵用以將濾池出水泵至配水廊道,繼而迴流到濾池底部實現反硝化,在不需要反硝化的工藝中則沒有該迴流系統。填料層底部與濾池底部的空間留作反沖洗再生時填料膨脹之用。
濾池供氣系統分兩套管路,置於填料層內的工藝空氣管用於工藝曝氣(主要由水處理曝氣風機提供增氧曝氣),並將填料層分為上下兩個區:上部為好氧區,下部為缺氧區。根據不同的原水水質、處理目的和要求,填料層的高度可以變化,好氧區、厭氧區所佔比例也可有所不同。濾池底部的空氣管路是反沖洗空氣管。
2.Biofor®工藝
Biofor®(生物過濾氧化反應池)是得利滿水務繼滴濾池、Biodrof®乾式過濾系統之後的專為污水處理廠設計的第三代生物膜反應池。
3.BIOSMEDI工藝
上海市政院鄒偉國等開發了一種名為BIOSMEDI的曝氣生物濾池,它採用了脈沖反沖洗、氣水同向流的形式,可用於微污染源水預處理或污水深度處理。
⑷ 曝氣生物濾池與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區別有哪些
曝氣生物濾池和生物接觸氧化池都是利用生物吸附、氧化作用凈化水質。 曝氣生物濾池不僅有生物吸附、氧化作用,還有固液分離的過濾作用,因此其工藝的污水處理系統組成需要有初沉池,但不需二沉池,填(濾)料一般應用陶粒等粒狀濾料,粒徑在3-8mm。系統運行需進行反沖洗,動力消耗較大,自動化程度要求高。 生物接觸氧化法系統組成需要有初沉池,還必須有二沉池,一般常採用接觸沉澱池。該法處理城市污水的應用以兩段式居多。填(濾)料可用碎石、爐渣、焦炭、塑料等粒狀填料,也可用波紋板、軟性纖維、塑料蜂窩等填料。系統運行一般不需進行反沖洗。 曝氣生物濾池所需要的氣水比一般在10-6:1,接觸氧化所需氣水比在20-30:1。 生物濾池一般用在生活污水或者工業廢水深度處理上,可以將COD降到30-50以下。 同樣的處理效率,採用曝氣生物濾池可以節約用地,減少工程投資,但是運行成本及自控管理成本增加較大。
⑸ 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如何布置呢
作為一種嶄新的水處理工藝——曝氣生物濾池正處在推廣之中。根據研究和應用情況,今後仍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
生物膜的特點及其快速啟動的方式;生物氧化功能和過濾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反沖洗過程中生物膜的脫落規律;進一步拓寬曝氣生物濾池的應用范圍,研究其在水深度處理、微污染源水處理、難降解有機物處理、低溫污水的硝化、低溫微污染水處理問題中如何與其他工藝相結合。
曝氣生物濾池中核心介質――濾料的研究也會促進該工藝在中國的應用的范圍,BIOSTYR、Biofor兩種工藝功能比較強大,但在中國大范圍的應用仍存在問題,如專利問題,再有它們從投資上都比較大,這也阻礙了這兩種工藝在中國的大范圍的應用。
所以特種濾料的的研究與生產的國產化將是曝氣生物濾池在國內大范圍的應用的關鍵。
⑹ 曝氣生物濾池簡稱是什麼
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簡稱BAF,是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該工藝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脫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質)的作用,其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與一體,節省了後續沉澱池(二沉池),其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省。
世界上首座BAF於1981年在法國投產,隨後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得到廣泛應用。BAF在我國作為一種新工藝,正處於推廣階段。大連市馬欄河污水處理廠是我國第一個採用BAF工藝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目前正處於試運行階段。許多科研單位也對曝氣生物濾池結構形式、功能、啟動和濾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引用:
http://ke..com/view/1466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