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生物棲息地的喪失和破碎化,人為對土地的開墾和擴張,使未受干擾的自然生境面積急劇縮小和破碎化,環境污染以及氣候變化也造成了物種的消失;
二是荒漠化,荒漠化土地佔全球陸地面積的30%,而且還在擴大;
三是過度利用與消費,大量的野生生物資源遭到過度開發和利用,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嚴重減退;
四是生物入侵,外來物種的侵入造成很多當地物種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改變了生態系統的構成,造成一些物種在當地的喪失,甚至滅絕;
五是規模化農業生產的影響,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方式會間接造成幾千年來農民培育和保存的大量作物品種和家畜品種的喪失,使遺傳多樣性受到影響。
(1)為什麼微生物庫銳減擴展閱讀:
生物多樣性:意義主要體現在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對於人類來說,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
(1)直接價值:生物為人類提供了食物、纖維、建築和傢具材料及其他工業原料。生物多樣性還有美學價值,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美化人們的生活。
如果大千世界裡沒有色彩紛呈的植物和神態各異的動物,人們的旅遊和休憩也就索然寡味了。正是雄偉秀麗的名山大川與五顏六色的花鳥魚蟲相配合,才構成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的美景。另外,生物多樣性還能激發人們文學藝術創作的靈感。
(2)間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指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無論哪一種生態系統,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
在生態系統中,野生生物之間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們共同維系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減少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要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就要受到影響。
(3)潛在使用價值:就葯用來說,發展中國家人口有80%依賴植物或動物提供的傳統葯物,以保證基本的健康;西方醫葯中使用的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發現的物質。
② 生物物種銳減是怎麼樣的
全球生物物種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過2億多種。目前僅存有300萬~1000萬種。如今,由於人類對野生動物濫捕,對森林濫砍,或採用「化學戰」方式污染環境,使得地球上的野生動植物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走向滅亡。據推測,在幾次生物大滅絕的災難中,生物滅絕速率是「每千年一種」。然而從16世紀到19世紀的300年間,鳥獸滅絕了75種。20世紀70年代末期,物種滅絕率變為每天一種。到了90年代初,有人估計物種滅絕率是每小時一種,到2000年將有100萬種生物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如果熱帶雨林不能得到保護,地球上將有80%的植物和400萬生存在雨林中的生物隨之消失。
19世紀前,曾經縱橫美國南北大陸的6000萬只野牛,在不到200年的時間里被人類殺光,其最後一批被圍殲在聖塔菲途中。幾乎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里,北美大陸的50億只旅鴿,由於人類的捕殺而消亡。1914年,保護在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的最後一隻旅鴿死去,這種鳥從此在地球上絕跡。非洲大象10年來數量減少了一半。位於幾內亞灣的象牙海岸,原名叫象牙海岸,是一個盛產大象的國家。但是,從1950年到現在的40餘年間,象牙海岸的大象竟然從10萬頭銳減到1500頭。偷獵者捕殺大象,為的是什麼?只不過是為了出售象牙。全世界年產象牙量達800噸,這意味著每年有80萬頭大象慘遭殺戮。
在肯亞,過去10年中有5萬頭大象成為貿易的犧牲品。1989年7月18日,肯亞總統用一支火炬點燃價值300多萬美元的12噸象牙,它是近5年中肯亞警方從偷獵者手中繳獲的,這一行動表示了肯亞政府堅決制止日益瘋狂的捕殺大象活動的決心。犀牛和大象一樣慘遭厄運,只因為犀牛角價格看漲。如今,非洲白犀牛已瀕臨滅絕,黑犀牛的數量15年來減少了90%。
我國新疆的准噶爾盆地,曾經是野馬的故鄉,20世紀70年代以後,人們再也沒有在那裡見到野馬的蹤跡。
世界上最大的兩棲類動物娃娃魚,經兩億年的嚴峻考驗,隨大陸漂移後流浪到川、陝、鄂三省交界的深山角落裡。1983年中,在竹溪縣萬江河,出現了一場娃娃魚大屠殺,上千人不分白天黑夜,在幾十條大川峽谷之中,捕殺了重3萬多千克的娃娃魚。如此大量的娃娃魚,無辜死於「屠刀」之下,令人慘不忍睹。
人類的近親——黑冠長臂猿,50年前在海南島熱帶森林中還生存著2000隻左右,由於森林縮小和捕殺,現在全島只剩下37隻了。原來生活在我國的高鼻羚羊、犀牛、白臀葉猴等野生動物已經絕跡。珍稀水生物、海龜、儒艮、白鰭豚、中華鱘,由於捕撈已經滅絕。
海洋生物也逃不過人類的捕撈和追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70年代倖存400頭。日本等國,不顧國際一再呼籲,依舊我行我紊,繼續進行商業性捕鯨,80年代再次清點,只剩15頭了。與此同時,捕魚隊拋棄的破舊漁網、塑杯、桶、袋等,每年都要傷害萬只海狗,以及成千上萬的海鳥。
由於過度捕撈,目前全世界有25個大漁場面臨衰竭。著名的北大西洋的北海漁場盛產鱈魚、鯡魚,近幾十年來該魚場產量銳減,由60年代末產魚300萬噸降到80年代產魚幾十萬噸。
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由於長期大量捕撈,元氣大傷,致使大黃魚、小黃魚、墨魚等資源枯竭,現在又面臨著帶魚資源枯竭,下一步又將要輪上什麼魚呢?與歷史上的物種滅絕不同,當前發生的物種滅絕主要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生物環境的喪失或改變最明顯的是熱帶雨林的大量砍伐。熱帶森林只佔地球陸地面積的7%,但卻擁有世界50%以上的物種。目前野生動植物主要的棲息地印度馬來地區和非洲熱帶地區的面積正在減少。
過度開發主要是海洋捕撈和陸地獵獲。二次大戰後的40多年,世界漁業得到很大發展,總捕獲量從1950年的2000萬噸增加到1989年的9000多萬噸。大量捕撈使許多重要漁場和著名魚種及其他水生動物急劇減少甚至絕跡。
空氣和水的污染例如兩個世紀以來英國因河流嚴重缺水、污染,95%的沼澤地已經乾涸,97%的低地泥沼被毀,使天鵝、魚狗、蜉蝣、香蒲及其他野生生物迅速消失。過去20年中已有兩種蜻蜓絕種,以前生長香蒲的地方已變成干泥。全世界海豚告急,也與海洋受到污染息息相關。拉美國家的沿海水域充滿了有毒廢料,使那裡經常出現死魚現象。
從生物多樣性的現狀看,我們似乎生活在最富有的地質年代,殊不知,這筆財富正通過生物種類的喪失和生態系統的破壞,處在被濫用的危險之中。物種之間存在的「營養鏈」或「食物鏈」極為脆弱,一旦遭受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發生重大的、不可預測的改變。例如,20世紀70年代在馬來西亞,一種很受人們歡迎的水果榴槤的產量莫名其妙地開始下降,使水果產業損失了1億美元的收入。當時榴槤樹並未受到任何損傷,只是果實變少。後來,發現榴槤花粉只由一種蝙蝠傳授,而且此種蝙蝠的數量也在嚴重減少。蝙蝠所以減少,是因為其主要食物——沼澤地紅樹林的花朵由於養蝦業的發展,把大片沼澤地轉為蝦池,使紅樹林消失。謎團總算解開了。但人類對紅樹林的破壞沒有停止。據統計,全世界紅樹林的面積約為20萬平方千米,大部分集中在亞洲(主要是馬來西亞和印度)、美洲大陸(巴西和委內瑞拉)、非洲的大西洋沿岸。生長在紅樹林中的生物是沿海地區海洋食物鏈的主要基礎,它還能保證熱帶沿海居民進行生產活動。但人類誤認為它是有害的昆蟲滋生地,用填海造地方法,將紅樹林改造為稻田和魚塘。80年代巴西還擁有紅樹林2.5萬平方千米,但人類的活動將會使巴西沿海的紅樹林絕跡。對紅樹林的破壞,是人類與海洋之間關系處理不當的最明顯例子之一,毀壞紅樹林就是毀掉海洋生物的一個食品庫。總之,物種多樣性的消失,就會帶來生物圈鏈環的破碎,使人類生存的基礎出現坍塌。
③ 什麼原因導致了現在的生物多樣性銳減
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主要原因。
人類活動對於物種多樣性的影響主要是對於生物資源的過度利用,比如破壞棲息地、污染壞境,所以人類應當保護棲息地,減少環境污染;
人類活動對於遺傳多樣性的影響主要是使棲息地被隔離,物種間不能進行交配繁殖,使其基因交流的機會減少,此外,人類的對於農作物的選擇載重,會破壞地方品種。
所以總而言之,最好的應對措施就是要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上發展經濟,開展人類活動。
保護棲息地、保護環境、適度利用自然資源等。
④ 外來物種入侵是我國生物多樣性銳減的最主要原因.______
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有有棲息地被破壞、偷獵、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亂砍濫伐、過度放牧、不合理開墾(圍湖造田、墾荒、濕地開發等)、環境污染使環境不在適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棲息環境遭到破壞,使生物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少,導致生物種類越來越少,還有濫捕亂殺、偷獵等,也使生物種類減少,這些原因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因此我國生物多樣性銳減的最主要原因人類活動造成的.
故答案為:×.
⑤ 什麼導致生物多樣性銳減有什麼應對措施,急求
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主要原因。
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人類活動對於物種多樣性的影響主要是對於生物資源的過度利用,所以應對措施是減少對於自然生物資源的利用。
人類活動對於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主要是破壞棲息地、污染壞境,所以人類應當保護棲息地,減少環境污染。
人類活動對於遺傳多樣性的影響主要是使棲息地被隔離,物種間不能進行交配繁殖,使其基因交流的機會減少,此外,人類的對於農作物的選擇載重,會破壞地方品種。
所以總而言之,最好的應對措施就是要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上發展經濟,開展人類活動。
保護棲息地、保護環境、適度利用自然資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