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生物試卷分析怎麼寫
生物試卷的話,想要分析好的話,那麼就是要看哪個題錯?然後你的知識點應該是什麼吧列出來。
2. 生物復習課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
《生物的遺傳》的復習課教案
生物的遺傳(第3課時)教案
在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表現為隱性性狀的基因組成只有一種dd;表現顯性性狀的基因組成有兩種DD或Dd
生物的遺傳(第3課時)教案
基因組成是Dd的個體只表現D控制的性狀不表現d控制的性狀,但d不受D影響還會繼續遺傳下去。
分析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
能捲舌為顯性基因,用R表示
不能捲舌(平舌)為隱性基因,用r表示
能捲舌的基因組成:RR或Rr,平舌的基因組成:rr
生物的遺傳(第3課時)教案
課堂小結:
認識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顯性基因),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
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隱性基因),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
分析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
顯性性狀只有一個顯性基因就能表現如:AA或Aa。
只有兩個隱性基因在一起時才表現隱性性狀,如:aa。
板書設計:
1、認識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顯性基因——大寫英文字母表示。
隱性基因——小寫英文字母表示。
2、分析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
AA或Aa——顯性性狀
Aa——隱性性狀
作業:績優學案(教材自主學習)
教學反思:
這是生物的遺傳第3課時,前面已將遺傳現象、性狀、相對性狀;染色體、基因及DNA三者的關系、染色體及其攜帶的基因是通過生殖活動實現的等相關內容都已介紹完畢,這節課的重點就是理解基因的顯、隱性及分析基因對生物的性狀是如何控制的。
本節課仍然是從孟德爾的豌豆實驗說起,純種高莖豌豆產生的後代是高莖。純種矮莖豌豆產生的後代是矮莖。純種高莖豌豆和純種矮莖豌豆雜交產生的第一代後代是高莖。第一代後代再自交產生的後代有高莖和矮莖,由此孟德爾認為性狀有顯性、隱性之分,控制性狀的基因也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從而得出基因的顯、隱性。通過分析豌豆實驗中基因對性狀的控制規律,得到顯性性狀只有一個顯性基因就能表現和只有兩個隱性基因在一起時才表現隱性性狀這樣兩條規律。
有了以上基礎,在第一課里調查了幾種性狀的出現情況,就可以用這節課的知識進行解釋,例如:能捲舌是顯性基因,不能捲舌(平舌)是隱性基因,能捲舌的基因組成:RR或Rr,平舌的基因組成:rr,
可以讓同學根據父母的情況分析子女可能出現的情況,從而驗證自己調查的准確性。
整節課是層層遞進,一步一個腳印,老師講得流暢富有激情,學生聽得認真配合默契。不足之處:內容結束的稍早了幾分鍾,可以兩手准備多提供一些習題,靈活使用。
3. 如何寫生物試卷分析和反思
生物試卷分析和反思:
1、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加強教學規范性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打下扎實、全面的基礎,並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法得當,更要注重對學生學法的研究。教師為主導應重在「導」上下功夫,學生為主體應在「學」上。必須加強規范化訓練,注意多給學生留有消化的餘地,做到穩扎穩打,注重強化訓練,使學生在參加考試時基礎題不丟分。
2、加強實驗教學,注重實驗探究性和生物科學史的學習
從這次試卷的整體來看,實驗題佔有一定的比重,我們在教學中要克服注重實驗講解,忽視實際操作:注重實驗驗證,忽視實驗探索:注重實驗結果,忽視實驗描述等教學現象。還要充分利用生物科學史的重要史實,通過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相關知識、形成正確理念、掌握科學研究的方式方法、理解生物科學的發展過程及其價值,這對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不可缺少的。
3、關注社會熱點,突出知識應用性
生物學的價值在於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生產實踐中,例如:第49題(14分題)。對教師如何在生物學教學中聯系實際,開展素質教育,如何教會學生運用生物學的觀點觀察社會的發展和周圍的事物,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4、加強學生解題規范性的訓練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解題要有規矩,也就是解題的規范化。接替規范化要求按一定的規律和格式解題,要能用生物學術語去解釋生物現象與生命活動規律或過程,解題要將答案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層次分明,結論要准確,避免學生出現知道意思,卻答題不能完全得分。
4. 初中生物試卷分析800字怎麼寫
初中生物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學探究一般包括的環節: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2、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絕大多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自養);動物則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異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
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氣體、排尿。
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應激性。例:斑馬發現敵害後迅速奔逃。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5、影響生物的生存的環境因素:
6、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7、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8、食物鏈和食物網:
9、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第二單元
10、利用顯微鏡觀察裝片
11、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12、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13、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14、口腔上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15、細胞膜的功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16、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里的能量轉換器
17、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作用
18、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後,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後,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於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
19、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20、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21、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無系統)
22、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屬於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於生殖器官)
23、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等都是單細胞生物,能獨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動。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體富營養化,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
(1)種類:按寄生細胞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
(2)結構:有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核酸)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生活: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
第三單元
27、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28、區分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9、種子的主要結構(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菜豆種子 有種皮和胚 無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子葉里。子葉兩片。
玉米種子 有種皮和胚 有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胚乳里。子葉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藍色
30、種子萌發的條件
31、種子萌發的過程:先吸收水分(運輸營養物質的需要),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32、植株的生長:
33、桃花的結構: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頭、花柱、子房)、雄蕊(花葯、花絲)。
34、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35、根適於吸水的特點: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
導管的功能: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水是由導管從下往上運輸,營養物質由篩管從上往下運輸。
36、蒸騰作用: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氣孔由一對保衛細胞組成。
蒸騰作用的意義:促進植物體對水分的吸收;促進植物體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降溫。
37、光合作用: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四單元
39 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男性:睾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胎兒與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是胎盤
輸卵管——受精的場所
41青春期的身體變化
(1)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顯增強。
(2)性器官迅速發育: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42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44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45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5. 生物試卷分析,急啊(400字)
試卷內容來看,題量比較適宜,難易程度體現了教材的重點、難
點,沒有偏題、怪題,覆蓋面比較廣,知識點多且靈活,更能與生活
實際中的問題密切結合。對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有所幫助,
死記硬背的內容減少了,
開放性內容增多了,
更加貼近素質教育的標
准。
考試拉開了學生的層次,
又很好的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
進行了檢測,具體分析如下:
一、選擇題
選擇題中大部分均為基礎知識的考查,相對不是很難。就
6
題、
19
題、
20
題不但考查了基礎知識同樣也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情
況,難度稍高,當然學生的錯誤率也是相對較高的。
二、填空題
填空題以課本知識為基礎,
但又不完全照搬課本原句,
需要學生
加以理解方可答對,
填空難度對一般學生來說並不是十分簡單,
想拿
滿分很難。填空題
7
的最後兩個空,很多學生很熟悉,但是卻很難完
整准確的說清楚,
錯誤率不低。
從而拉開了一些對課本知識點認真記
憶同學的分數。
三、識圖作答
試圖作答的第一題是基礎題,靈活全面的考查了重要知識點。
第二題難度也不是很高
第三題對學生要求較高,
,
不僅要求學生掌握
植物的分類,
還要求學生掌握各種植物的特點及相互之間的區別,
失
分率也相對較高。
四、實驗探究
探究題考查的學生的綜合能力,
其中各個題均可以考查到學生的
基礎知識的掌握、
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以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
知識
點學生明白,但是審題不清,回答總是不對題意,學習方法不當。
總之這次考試,
發現了學生分析應用能力有待加強,
學習方法不
當,對生物的重視程度不夠。今後應加強對生物學習方法的指導,通
過與學生進行交流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優秀人數有待提升,
今後應
多做練習,指正學習方法,杜絕不及格現象,提高優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