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三做科技創新實驗在生物方面有哪些課題值得考慮急用
這問的太大了,不好回答。生物安全,生物食品,生物醫葯,生物儀器,生物醫學,動植物檢疫,生物入侵,生物防治,環境污染的生物治理。如果你想深入點的話,可以搞點細胞生物學,生物克隆,生物化學,基因工程,遺傳,分子等等。
種子萌發條件、環境可創新;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條件可創新;影響水蚤心率的變化條件可創新;影響維生素C的環境因素……好多實驗材料都可創新,比如適合做觀察葉片結構的除了菠菜還可以用什麼,觀察葉下表皮的實驗材料什麼合適.實驗是需要用心做的、用大量時間做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B. 生物安全防護知識培訓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學員對象:各大醫院、研究中心、實驗室從事動物實驗的科研人員、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等。
課程收益:
實驗動物相關實驗室既涵蓋了一般實驗室的生物安全要求,同時也使得實驗室生物安全變得更加復雜和多變,人員要求更加嚴格,生物安全事件也相對較多。因此,本課程將重點介紹一些動物實驗相關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知識。
課程內容:
【內訓課程編號】N101077
【培訓對象】各大醫院、研究中心、實驗室從事動物實驗的科研人員、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等。
【培訓背景】
實驗動物相關實驗室既涵蓋了一般實驗室的生物安全要求,同時也使得實驗室生物安全變得更加復雜和多變,人員要求更加嚴格,生物安全事件也相對較多。因此,本課程將重點介紹一些動物實驗相關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知識。
【培訓大綱】
一、你有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嗎?
●實驗室生物安全是每個實驗室人員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實驗的每個環節都會有潛在風險。大家並沒有嚴格、專業的實驗室風險識別和風險控制的意識和技能,實驗室環境也沒能形成安全、清潔的文化氛圍,每天都會有許許多多程度不同的生物安全隱患和風險。
●動物存在哪些危害,怎樣防護等等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至少先要有良好的安全意識,然後形成實驗室安全操作規范,通常國際上稱為SOP,大家在實驗之前,應該了解清楚,才能及時應用。
二、 你做好動物實驗的准備了么?在動手之前,你認真思考了以下問題嗎?
1、你真的了解實驗動物么?
●實驗動物具有兩大特點:一是為人類需要改變自己,似像非像原種動物,成為「病態異類」;二是由於遺傳改變,原有抵抗病原的能力呈現不同程度下降,對病原譜系發生改變,更易得病。
●實驗動物、分泌物、排泄物、樣品、器官、屍體等控制、操作不當會變成病原污染的擴大器,造成大范圍傳播,因此,了解實驗動物特性,就知道了動物實驗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備,防備於未然。
2、你具備動物實驗能力嗎?
●動物實驗的能力,包括動物飼養能力、對動物認知能力、操作能力、信息採集能力、分析能力、關護能力和生物安全防護能力。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完成良好的動物實驗,同時保證實驗中的生物安全。
●動物源人獸共患病,如出血熱、結核病、狂犬病、菌痢、寄生蟲等疾病更是直接威脅我們健康。實驗既要了解病原的危害,也要了解動物感染後的危害,和可能的生物安全風險,操作中要提高能力,降低風險。
●動物活體檢測、外科手術、活體采樣、解剖取材等技能更是要求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必須經過嚴格培訓,才能實際應用。能力,是安全的保證。
3、你知道動物實驗要經過審查批准么?
●動物實驗方案審查的內容應該包括: 實驗人員是否符合操作要求;設施設備是否符合動物要求;飼料、墊料、飲水是否符合動物要求;動物運輸是否符合要求;實驗方案是否符合動物福利要求;動物處置是否符合倫理規范;動物處死是否符合安樂死原則;動物屍體處理是否符合環保要求等等方面。這些方面,都要有生物安全作為保障。動物實驗福利、倫理、生物安全審查中應注意的問題非常多,主要人員培訓情況;
●動物實驗人員必須經過操作培訓,包括:動物基本知識、動物操作、麻醉方法、手術方法、給葯方法、取材方法、解剖方法、生物安全防護等各種操作,最好持有專業培訓證書。
三、你具備動物實驗生物安全防護能力嗎?
1、你了解動物實驗可能的生物危害嗎?
●動物實驗可能帶來的危害主要有:一是動物咬傷、抓傷等直接危害;二是動物攜帶人獸共患病病原,在操作過程中通過空氣、分泌物、直接接觸等途徑感染人類;三是人類高致病性病原感染動物實驗,從動物或環境再感染人。
●最常見的情況是,實驗動物沒有良好的設施、設備作保障,動物污染後處理不當,造成環境、動物、人員的生物危害。
2、你能識別造成動物生物安全風險的行為嗎?
●實驗室活動,包括動物實驗的每個環節都會存在風險。動物實驗操作中除了我們熟悉的「3R」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R,就是responsibility,是指責任、責任心。關護動物,使動物處於相對安靜狀態,減少動物煩躁不安、過激行為、減少物質釋放(如大動物激惹後呼吸增加、激烈活動時揚塵),均可降低產生風險。
●需要識別的動物相關風險(10項)
3、你知道生物安全管理、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嗎?
●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通俗地講就是要了解實驗可能的各種風險,萬一出現了風險,馬上採取相應的應對控制手段。
●管理:國家法規、條例、標准等。國家有專門的要求,病原按危害程度被分為1-4類,1-2類稱為高致病性病原。所有病原都應該在1-4級不同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中進行,並且事先做好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嚴格操作,以確保安全。應根據危害程度分類,對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採取相應級別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減少人員暴露的危險和使環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動物實驗涉及的所有方面,包括動物、病原、試劑、操作等都應預先知道,並識別可能的危害。根據危害程度,提出風險評估,採取風險控制措施,是生物安全的核心工作。
●動物的風險評估應包括:動物等級、大小、特性、飼養、操作、被動物咬傷、抓傷、氣溶膠可導致的感染等等。
●良好的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規范應該針對每一步操作步驟可能產生的風險,相應進行分析、評估、得出預防和控制辦法。一旦出現風險,可以及時採取安全、有效的措施,真正達到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的目的。
四、學員提問和交流
【培訓天數】上述課程內容,我們建議講授半天時間(約3.5課時),但也可根據企業需求,進行部分內容的重點講授,具體需填寫培訓需求調查表。
【企業內訓服務】
如貴公司希望我公司安排專業講師,前往貴公司提供針對性的企業培訓服務,請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51294009轉內訓部,值班手機:13910898108,楊老師。
更多內訓課程,請訪問:www.71training.com網站
標簽:風險控制、企業內訓、內訓、管理、內訓課程、培訓、風險控制措施
C. 生物安全包括的內容有
所謂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所能造成的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
生物安全包括對實驗人員、實驗室,乃至環境保護的要求。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
根據操作不同危險度等級微生物所需的實驗室設計特點、建築構造、防護設施、儀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為基礎實驗室一級生物安全水平、基礎實驗室二級生物安全水平、防護實驗室三級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護實驗室四級生物安全水平
D. 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工作主要有哪些
生物安全實驗室(biosafety laboratory ),也稱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 (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是通過防護屏障和管理措施,能夠避免或控制被操作的有害生物因子危害,達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
基礎實驗室——一級生物安全水平[1]
這種類的適用於已經確定不會對於成年人立即造成任何疾病或是對於實驗人員及實驗室的人員造成最小的危險(美國疾病管制局,1997).這類的實驗室可以處理較多種類的普通病原體,例如犬傳染性肝炎、 非感染性的埃西里氏大腸桿菌,以及對於非傳染性的病菌與組織進行培養。 在這個水平中需要的防範問題的生物危害性的措施是微乎其微的,手套和一些面部防護。不像其他種類的特殊實驗室,這類的實驗室並不一定需和大眾交通分隔出來,而在這類實驗室中僅需要再開放實驗台上依循微生物學操作技術規范(GMT)即可。在一般情況下,被污染的材料都留在開放(但分別註明)廢棄物容器。除此之外,這類型的實驗後洗凈程序與我們在許多方面對現代日常生活對於微生物的預防措施皆相同(例如:用抗菌肥皂洗滌一個人的手,以消毒劑清洗實驗室的所有暴露表面等)類似。實驗室環境中使用的所有細胞和/或細菌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須經過高壓釜的滅菌消毒處理。實驗室人員在實驗室中進行的程序中必須經由普通微生物學或相關科學訓練的科學家監督且必須事先訓練之。
基礎實驗室——二級生物安全水平
這類實驗室與生物安全級別1水平類似但其的病原體為中度對於人員和環境具有潛在危險。這類實驗室較能處理較多種的病菌適,且該病菌僅造成輕微的疾病給人類,或者是難以在實驗室環境中的氣溶膠中生存。適合它的病原體包括各種細菌和病毒但僅造成輕微的疾病給人類,或者是難以余實驗室環境中的氣溶膠存活,如艱難梭菌、大部分的衣原體門、A;B與C型肝炎、 A型流感、萊姆病、沙門氏菌、腮腺炎病毒, 痳疹病毒、艾滋病毒,羊搔癢症, 抗葯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與VRSA. BSL-2 BSL-1不同之處在於:
實驗人員與處理病原體人員需為特定培訓和高級培訓的科學家
實驗時限制特定人士的出入
採取極端的防治污染物品預防措施; 在生物安全櫃或其他物理遏制設備進行可以創建
在可能造成傳染性氣融膠或噴霧被製造時必須在二級生物安全櫃進行
防護實驗室——三級生物安全水平
該級別適用於臨床、診斷、教學、科研、或生產葯物設施,這類實驗室專門處理本地或外來的病原體且這些病原體可能會藉由吸入而導致嚴重的或潛在的致命疾病。這些病原體包括各種細菌,寄生蟲和病毒可能導致人類嚴重的致命性疾病,但目前已經有治療法包含 炭疽桿菌、 結核桿菌、 利什曼原蟲、 鸚鵡熱衣原體, 西尼羅河病毒, 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 東部馬腦炎病毒, SARS冠狀病毒、 傷寒桿菌、 貝納氏立克次體、 裂谷熱病毒、 立克次氏體 與 黃熱病毒.
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在對於致病性和潛在的致命或致病性病原體的具體培訓,且必須被對於此方面有經驗之適任科學家之監督。這被認為是中性或暖區(neutral or warm zone)。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過程是在生物安全櫃,專門設計的通風櫃 ,或備有其他物理抑制裝置/穿著適當的個人防護衣物和設備的人員進行。該實驗室具有特殊的工程和設計特點。 雖然上述配備是被公認為必須設施,然而,一些現有的設施可能沒有所有的設施都符合生物安全3級(例如:雙門進入區和密封零滲透力配備(sealed penetrations))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在可供接受的安全水平下進行例行程序的行為(例如:涉及鑒定病原體與人傳播的診斷程序、分類,葯物過敏試驗等),可在生物安全2級(P2)設施中實施,提供實驗室里過濾後的廢氣排放到室外,實驗室的通風平衡提供定向氣流進入室內,工作正在進行時限制進入實驗室的人士,嚴格遵循推薦的標准微生物的實踐與特別的做法,並配有生物安全3級安全設備。但實施這一生物安全水平3建議修改的決定只能由實驗室主任進行之。
最高防護實驗室—— 四級生物安全研究水平
此級別需要處理危險且未知的病原體且該病原體可能造成經由氣溶膠傳播之病原體或造成高度個人風險,且該病原體至今仍無任何已知的疫苗或治療法,如阿根廷出血熱與剛果出血熱 、 埃博拉病毒 , 馬爾堡病毒 , 拉薩熱 ,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 天花 ,以及其他各種出血性疾病。當處理這類生物危害病原體時必須且具強制性地使用獨立供氧的正壓防護衣。生物實驗室的四個出入口將配置多個淋浴設備、真空室與紫外線光室,及其他旨在摧毀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跡安全防範措施。多個氣密鎖將被廣泛應用並被電子保護以防止在同一時間打開兩個門。所有的空氣和水的服務,將和來自生物安全4級(或P4)實驗室將進行類似的消毒程序,以消除意外釋放的可能性。 當一個病原體被懷疑或可能有抗葯性時都必須在BSL-4實驗室進行處理,直到有足夠的數據得到確認必須在此規格實驗室持續工作,或移交至一個較低水平的實驗室。 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對於他們在處理極其危險的傳染性有具體和深入的培訓並且理解的標准和特殊的措施、抑制配備與設計特色。他們將會受到受過訓練與實地處理這些病原體的合格科學家的監督且實驗室的出入受到實驗室主管的嚴格控制。該工廠是在一個單獨的建築物或在控制區域內的建築物,且與該區域內其他建築物完全隔離。且該實驗室必須建立防止污染的協議經常使用負加壓設被並准備或採用一個特定設備操作手冊,如此一來即使實驗室受到損害,會嚴重抑制透過氣溶膠傳播之病原體的爆發,而工作領域內的所有活動只限於III級生物安全櫃,或II級生物安全櫃一且只有配有生命支持系統與正壓通風的人才能使用。
E. 生物安全有哪些
生物安全,簡單說,就是生物體對其他生態環境因素,尤其是對我們人類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體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後對人是否還依然安全。
生物安全這個詞彙最多出現在關於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爭論中,其他的比如生物引種等也需要評價其生物安全性。
我們知道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經過千萬年的相互競爭相互影響,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均衡狀態,各個物種在他們原本的生活區域內相生相剋,不會出現某一物種突然占據優勢,對其他物種全面壓倒克制的情況;可是由於我們人類活動對自然界施加了越來越多的影響,使得某些物種的生活環境、區域等發生大的變化,使得這種平衡被打破,就是破壞了生物安全性。
典型的生物安全的負面案例就是越來越多的生物入侵,比如發生在我國的水葫蘆、福壽螺、紫莖澤蘭、馬纓丹等都是著名的生物安全事件。
還有高科技的產物,各種轉基因作物,他們也都有著各種潛在的生物安全風險,因此引發了全球范圍內各方面熱烈的爭論。
F. 生物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主要是指生物實驗室的防護措施。我國生物安全實驗室是按照研究對象的不同而進行分級,一共分為四級。
一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危害較低,不具有對健康成人、動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這類的實驗室可以處理較多種類的普通病原體,例如犬傳染性肝炎、 非感染性的埃西里氏大腸桿菌,以及對於非傳染性的病菌與組織進行培養。 在這個水平中需要的防範問題的生物危害性的措施是微乎其微的,手套和一些面部防護。在一般情況下,被污染的材料都留在開放(但分別註明)廢棄物容器。實驗後洗凈程序與我們在許多方面對現代日常生活對於微生物的預防措施皆相同。實驗室環境中使用的所有細胞和/或細菌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須經過高壓釜的滅菌消毒處理。實驗室人員在實驗室中進行的程序中必須經由普通微生物學或相關科學訓練的科學家監督且必須事先訓練之。
二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潛在危險的致病因子,對健康成人、動物和環境不會造成嚴重危害。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這類實驗室較能處理較多種的病菌,且該病菌僅造成輕微的疾病給人類,或者是難以在實驗室環境中的氣溶膠中生存。適合它的病原體包括各種細菌和病毒但僅造成輕微的疾病給人類,或者是難以於實驗室環境中的氣溶膠存活,如艱難梭菌、大部分的衣原體門、A;B與C型肝炎、 A型流感、萊姆病、沙門氏菌、腮腺炎病毒, 痳疹病毒、艾滋病毒,羊搔癢症, 抗葯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與VRSA。實驗人員與處理病原體人員需為特定培訓和高級培訓的科學家;實驗時限制特定人士的出入;採取極端的防治污染物品預防措施; 在生物安全櫃或其他物理遏制設備進行可以創建;在可能造成傳染性氣融膠或噴霧被製造時必須在二級生物安全櫃進行。
三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主要通過氣溶膠使人傳染上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對動植物和環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預防治療措施。該級別適用於臨床、診斷、教學、科研、或生產葯物設施,這類實驗室專門處理本地或外來的病原體且這些病原體可能會藉由吸入而導致嚴重的或潛在的致命疾病。這些病原體包括各種細菌,寄生蟲和病毒可能導致人類嚴重的致命性疾病,但已經有治療法包含炭疽桿菌、結核桿菌、利什曼原蟲、鸚鵡熱衣原體, 西尼羅河病毒,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 東部馬腦炎病毒, SARS冠狀病毒、傷寒桿菌、貝納氏立克次體、裂谷熱病毒、立克次氏體與黃熱病毒。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在對於致病性和潛在的致命或致病性病原體的具體培訓,且必須被對於此方面有經驗之適任科學家之監督。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過程是在生物安全櫃,專門設計的通風櫃,或備有其他物理抑制裝置/穿著適當的個人防護衣物和設備的人員進行。該實驗室具有特殊的工程和設計特點。
四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或未知的、危險的致病因子。沒有預防治療措施。此級別需要處理危險且未知的病原體且該病原體可能造成經由氣溶膠傳播之病原體或造成高度個人風險,且該病原體至今仍無任何已知的疫苗或治療法,如阿根廷出血熱與剛果出血熱、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拉薩熱,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天花,以及其他各種出血性疾病。當處理這類生物危害病原體時必須且具強制性地使用獨立供氧的正壓防護衣。生物實驗室的四個出入口將配置多個淋浴設備、真空室與紫外線光室,及其他旨在摧毀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跡安全防範措施。多個氣密鎖將被廣泛應用並被電子保護以防止在同一時間打開兩個門。所有的空氣和水的服務,將和來自生物安全實驗室將進行類似的消毒程序,以消除意外釋放的可能性。 當一個病原體被懷疑或可能有抗葯性時都必須在BSL-4實驗室進行處理,直到有足夠的數據得到確認必須在此規格實驗室持續工作,或移交至一個較低水平的實驗室。 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對於他們在處理極其危險的傳染性有具體和深入的培訓並且理解的標准和特殊的措施、抑制配備與設計特色。他們將會受到受過訓練與實地處理這些病原體的合格科學家的監督且實驗室的出入受到實驗室主管的嚴格控制。實驗室必須建立防止污染的協議,經常使用負加壓設備並准備或採用一個特定設備操作手冊,如此一來即使實驗室受到損害,會嚴重抑制透過氣溶膠傳播之病原體的爆發,而工作領域內的所有活動只限於III級生物安全櫃,或II級生物安全櫃一且只有配有生命支持系統與正壓通風的人才能使用。
G. 大學選修課生物安全與現代生活有哪些章節
摘要:《現代生活與生物安全》是一門新型的大學生素質教育選修課,是自然科學知識與社會科學知識相結合的、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型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大學生能提高生物安全意識,加強對生物危害的認識,本課程不僅能提高大學生的生物安全素養,更是通過大學生群體進一步將生物安全知識宣傳到社會中去,幫助人們掌握應對生物危害的方法,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社會生物安全管理有促進作用。本文從該課程的教學意義、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入手,進行課程教學設計以提高教學效果。關鍵詞:生物安全教學設計大學生素質教育選修課科普
文章編號:ISSN2095-6711/Z01-2016-06-0157
一、生物安全具有特殊的意義
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一部分,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廣義的生物安全泛指對與生物有關的各種因素對國家、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所產生的危害及潛在風險的防範和控制。生物安全涉及學科和領域包括醫葯學、預防醫學、生態、環境保護、植物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農葯、林業等。生物安全的管理工作需要眾多的行政管理部門共同協調進行,其相關的事務分屬於衛生、農林牧以及海關、環境保護等各個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門。
生物安全是以人的福利為出發點,對人有利的生物是否安全是判斷生物安全的首要標准,凡是生物對人類福利有威脅的現象則構成了生物安全問題。人們因生物安全意識淡薄造成的各種事件已成為頻頻出現的社會問題。生物安全工作是關繫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生命安全與健康的大事,必須高度重視。對於普通人民群眾來說,提高生活中的生物安全意識可以從全新的角度保護健康,提高綜合素質。
二、開設《現代生活與生物安全》課程提高大學生生物安全意識
大學生群體是最容易接受新知識並積極應用新知識群體,他們不僅在未來社會中是重要力量,在家庭也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他們是父輩的孩子,在未來家庭中又是孩子的家長。因此,提高了大學生的生物安全意識,並通過大學生進一步將生物安全知識宣傳到社會中去,對於社會環境保護、醫葯衛生、食品安全、家庭健康安全等方面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現代生活中生物安全隱患常常不被人們了解,如室內盆栽植物的安全性、與寵物接觸過於親密、有害微生物防範,因此需對廣大人民群眾普及生物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生物安全意識。通過開設新型大學生素質教育選修課《現代生活與生物安全》,針對現代生活中存在的生物安全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生物安全方面的科學知識,旨在提高大學生生物安全意識,加強對生物危害的認識,指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並最終達到有利於社會穩定與發展的目的。
三、教學內容的設計
受秦川主編的《現代生活與生物安全》一書的啟發,自2009年起在長沙學院開設此課程,7年來對講授的內容不斷更新和豐富,選擇貼近大學生生活的案例進行分析,加強了大學生對生物安全知識的了解。教學內容的設計從常見的多發性的事件入手,並結合最新的動態及時更新到課件中。主要內容包括生物安全概述、生物安全與疾病、生物安全與動物、生物安全與植物、生物安全與飲食、生物安全與葯品、生物與轉基因生物、生物恐怖的危害與預防、自我健康管理等方面。幾個主要內容的設計如下。
1.生物安全概述的重點內容
以新聞事件引入生物安全問題,從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各種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問題,引出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問題、生物危害3個概念;分析概念並舉例說明。以期達到掌握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問題、生物危害的概念,認識生物危害的標識。了解日常生活的生物安全重要性。
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用學生易理解的方式進行講解。例如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問題、生物危害3個概念的講解時,先以最新的新聞中常見的生物安全問題和生物危害事件來舉例,令學生印象深刻,先形成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問題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再講解生物安全的概念,可以簡化為生物安全是對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問題加以防範和控制。如果是首先以完整的生物安全概念講授,則往往會使學生混淆生物安全與生物危害的概念。正確辨認生物危害的標識是防範工作中的重要常識,而在歷年來的第一堂課中發現學生都不認識生物危害標識,而實際上醫院等場所該標識非常多,如果人們都不認識此標識,則標識就基本上失去了警示作用。本節講標識設計的故事,可使學生理解標識,並使課堂氣氛更融洽。
因此,本節內容重中之重的是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問題、生物危害3個概念和認識生物危害標識。
H. 我對轉基因生物安全的課題非常感興趣,但是不知道應屬於什麼方向的研究,請教專家!~
按照中國國情,短時間內,中國無法形成大規模的生物產業集團,就生物技術專業而言,該專業未來前景不錯,基於這一原因,目前國內各大高校紛紛開設生物技術專業,但是他們並沒有考慮目前的實際情況。生物技術作為一門高新技術學科,必須經過長期培養才能在實際應用中顯示出一定的效果,因此除非一開始你就打算投身於這一行業並一直讀碩讀博,你才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因為生物技術投入過大,國家經費有限,國家重點發展也只有幾個院校,因此國內各高校水平差距極大,要謹慎選擇。
I. 生物安全監管包括
生物安全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生物技術的進步,生物安全已成為一個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等諸多領域的世界性安全與發展的基本問題。許多國家高度重視生物安全,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戰略,作為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的戰略制高點。生物安全的內容主要有:危險性病原物與人類健康、外來有害生物與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生物防恐等。
(9)生物安全課題有什麼擴展閱讀:
1.生物安全監管的每一項內容都可擴展為一個宏大的課題,如基因技術的安全性、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生物武器的控制、外來生物入侵、重大突發性疾病的防控等。
2.質量與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是要有明確的目的及規范的管理,有效的制約和高效的機制, 能自我發展和完善的有機整體。
3.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進行的檢測工作的質量管理作為單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有關生物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包括:實驗室准入,操作規范, 個人防護、 健康監護、 消毒效果評估, 菌毒種保管, 廢棄物處理和意外處置、 實驗室生物風險評估等各項生物安全規章制度應編入單位實驗室質量體系文件;質量與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必須確定總負責人, 明確管理部門, 檢測部門、 保障部門、 部門職責、 相互關系以及各部門負責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
4.要建立生物安全監督員和內審員隊伍, 定期進行生物安全督促檢查;要求各部門執行本單位編制的實驗室質量與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文件,並按文件規定的程序開展各項管理活動, 維持體系的運行和改進。
J. 為解決好生物安全問題,我們人人有責,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做好哪幾
1、增強生物安全意識,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不能因為「口腹之慾」而肆意沖破生物安全的防線;
2、要當好「行動者」,從自身做起,不濫食野生動物,不捕獵售賣珍惜、瀕危野生動物,不攜帶未經檢驗檢疫的動植物入境,等等,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生活習慣;
3、要當好「監督員」,積極主動承擔公民義務,不僅是自己不為不做,而且要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堅決抵制和及時制止。
(10)生物安全課題有什麼擴展閱讀
國家安全是檢驗防控和治理能力的一張「考卷」,生物安全是其中的一道「必答題」。生物安全,牽涉你我;築牢防線,人人有責。如果每個人都能意識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每個人都能當好生物安全的明白人、行動者、監督員,每個人都能支個招、出份力、搭把手,那麼我們就能答好生物安全的「必答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