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是什麼
藍鯨
藍鯨中的南藍鯨
南藍鯨(B.m intermedia Burmeister,1871)南藍鯨分布於南半球;南藍鯨雌性長23~24M,雄性22米性成熟,身體成熟的體長分別為26~27M和24~25m;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而且比地球上曾經生活的最大的恐龍震龍(震龍,它的身長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達到18米.體重達到130噸.)還要大,是目前人們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般體長為2400-3400厘米,體重為150,000-200,1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布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厘米,寬50-60厘米.在耳膜內每年都積存有很多蠟,根據蠟的厚度,可以判斷它的年齡.在它的上頜部還有一塊白色的胼胝,曾經是生長毛發的地方,後來,毛發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塊疣狀的贅生物,成了寄生蟲的滋生地.由於這塊胼胝在每個個體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著不同形狀的「帽子」,所以可以據此區分不同的個體.背鰭特別短小,其長度不及體長的1.5%,鰭肢也不算太長,約為4米左右,具4趾,其後緣沒有波浪狀的缺刻,尾巴寬闊而平扁.整個身體呈流線形,看起來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稱為「剃刀鯨」
2. 海洋最大生物是什麼
藍鯨
又叫長簀鯨,體長30米,平均體重150噸,最大者190噸。它的一隻舌頭就有3~4噸,足以裝滿一輛解放牌大卡車。它的軀體呈藍灰色或黃褐色,這是由於它的皮膚上覆蓋著一層黃褐色硅藻膜的緣故,其實,它的真正顏色是黑色。藍鯨的軀體龐大而肥胖,是首當其沖的捕殺對象之一,因此,其數量不斷下降,現存量僅20萬頭。
藍鯨亦稱「剃刀鯨」。哺乳綱、鯨目、鯉鯨科。分布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
藍鯨是地球上目前的最大的動物,一頭成年藍鯨能長到曾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恐龍——長臂龍體重的2倍多,非洲公象體重的30倍左右。
藍鯨是真正的海上巨獸,平均長度約26米,最高記錄為33.5米,平均體重150噸。這樣的巨獸需要大量的食物,一頭成年藍鯨一天消耗100萬卡左右的熱量,相當於1噸磷蝦,磷蝦是它 的大宗食物。藍鯨游入淺灘,吞進滿口的水和磷蝦。磷蝦被充當活塞的舌頭過濾出來,舌頭迫使水通過懸掛於上顎兩側的似大篩子結構的鯨須流出去。一頭藍鯨的舌頭厚3米多,其重 量比一頭大象還重。
藍鯨曾漫遊於世界各大洋,據統計,單在南大洋中就曾有25萬頭這樣巨獸。但最近幾年,無情的捕鯨業使得藍鯨的數量越來越少,不足該總數的1%。確定藍鯨的數量是很困難的,目前 估計南極地區有幾百到1.1萬頭之間。這個數字無論正確與否,與曾經有過的數量相比,已經到了危險的下限。盡管最近50年來,一直限制捕鯨,並於1967年強制禁止捕鯨,但在科學 研究的偽裝下,仍然有人繼續對藍鯨進行商業性捕獵。
藍鯨遷移的距離很大,夏天,它們生活在極地水域,以鄰近浮冰邊緣的大量磷蝦為食。當冬天來臨時,它們遷移到溫暖的赤道水域,行程數千公里。據悉,一頭藍鯨只用47天時間,游 程就達3000公里以上。如此超長的旅程使得它們遠離進食基地,長達4個月之久的時間內概不進食。以積蓄的儲能為生。
藍鯨的孕期為11個月,而一頭新生幼鯨的身長就達7米左右,體重達2噸或更重些,每天吃奶半噸多,一個星期後,體重就增加一倍。到6個月左右斷奶的時候,幼鯨的身長會加倍,但 需再隔4或5年,它才性成熟和充分發育。
長到能單個或結對地邀游世界大洋的藍鯨,可活到120歲。盡管採用獨居的生活方式,但它們有著進行超遠距離通迅的先進方法,能產生一種低頻率高強度的聲音。已記錄到的聲頻達 180分貝,這是已知由動產生的最大噪音,超過一架噴氣式飛機飛行時產生的噪音。聲音可延續30秒鍾,能被1610公里以外的其他藍鯨聽到。
藍鯨是自古至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動物。它在海面上出現時像黑黝黝的小山。恐龍 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最大者體長可達25米,體重近50噸,但與藍鯨相比就顯得小了。 人類捕到的最大的藍鯨,體長竟達34.6米,重170噸,相當於27頭大象或150頭牛,用4噸卡 車拉這頭藍鯨,需要43輛之多。
藍鯨也是動物世界中絕無僅有的大力士。一頭藍鯨以每小時28千米的速度前進,可產 生1250千瓦的功率,相當於一個中型火車頭的拉力。曾有一頭藍鯨把一艘27米長的捕鯨快 艇拖著遊了8個半小時,平均時速為9千米,當時這艘快艇開足馬力向後退行,卻仍被它拉 著向前行駛了74千米。
藍鯨性情溫順,愛吃個頭很小的浮游動物,特別嗜吃磷蝦。藍鯨吃東西時,張開巨口, 讓海水和浮游動物一齊湧入,大有百川匯口之勢,然後把嘴一閉,海水從須縫里排出,濾下 的小動物,便可吞入肚中。藍鯨的胃口極大,每餐可吃1噸磷蝦,一天可吃4-5噸,真可謂是 吃飯冠軍了。
藍鯨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因此每隔10-15分鍾需露出水面呼吸。藍鯨露出水面時,先 將肺中的二氧化碳從鼻孔中排出體外,然後再吸氣。從鼻孔排出的灼熱而強有力的二氧化碳 廢氣,伴有響亮的尖叫聲,並把附近的海水也卷出水面,高度可達10米左右,於是海面上出 現了一股壯觀的白色霧柱。
由於長期遭到人類的捕殺,藍鯨的數量由幾十萬頭如今只剩2000頭左右。由於藍鯨喜 單獨活動,活動范圍又極其廣闊,數量寥寥可數的藍鯨,極不容易遇見配偶進行繁殖後代。 有人擔憂,藍鯨將難免滅絕的厄運。
[十字勛章]的特殊得主
阿根廷與英國海軍在爭奪福克蘭群島戰斗中,出現一位「不速之客」——藍鯨。藍鯨遇到逆戟鯨,英軍碰上魚雷……籃鯨,英軍險象環生,生死未卜。於是,一則動物與人互救濟的故事發生了。
克拉克少校是英海軍「勇敢」是驅逐艦的艦長,他帶領一支特混艦隊,准備從阿軍手中奪回福克蘭島。剛才出現在雷達熒光屏上的黑點消失了。克拉克下令解除警戒。稍頃,值班軍官又驚叫起采:「雷達又捕捉到另外幾個信號,就在離鯨魚不遠的地方。」仔細辨認只見海面上嗜殺成性的逆戟鯨黑壓壓地竄過來,把一對藍鯨團團圍任。這是一個血淋淋的廝殺場面。凶惡而狡渭的逆戟鯨首先撲向較小的雄藍鯨。幾條兇猛的逆戟鯨張開大嘴,露出尖利的牙齒,一下子咬在雄藍鯨的尾巴上,另幾條又兇猛地竄上采咬住雄藍鯨的頭部,硬把雄藍鯨的舌頭給予扯了出來。
受到致命傷害的雄藍鯨又一次浮出海面,便奄奄一息了。很快,逆戟鯨開始向雌藍鯨發動進攻。
兩條逆戟鯨首先發動進攻,兩張大嘴一起咬住雌藍鯨的尾巴。雌藍鯨畢竟比它的配偶要強壯得多,它驚人地躍起,大半個身子露出水面,不僅擺脫了兩條逆戟鯨,而目翻轉的身子全力砸在敵手身上。結果,一條逆戟鯨被撞死,另一條落荒而逃。雌藍鯨乘機逃跑時,被其他逆戟鯨攔住了去路。雌藍鯨又拚命地一躍,然後翻轉著直插水裡。大約兩分鍾後,雌藍鯨冒出海面。它一浮上來就向「勇敢」號靠攏,貼著船舷游著。它的敵人依舊虎視眈眈。
土生土長在福克蘭群島的捕鯨手、入伍後成為中尉的布約格為析道:「藍鯨很聰明,它貼近我們是在乞求我們的保護,它明白我們是它能倖存下來的唯一希望。」
克拉克少校猶豫不決,如果他下令射擊,其後果顯而易見,因為不屬於正常戰斗,也許他會因此而被撤職,從而結果他的艦長生涯。可克拉克發現雌藍鯨確實好象在求他們救助,雌藍鯨那像人一樣的大眼睛正側視著他。克拉克少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終於痛下決心:「機關炮和各種輕武器做好准備,目標逆戟鯨,開火!」頃刻間,艦上所有的槍支都狂叫起來。海面上漂浮著百餘條血肉模糊的逆戟鯨屍體。雌藍鯨安然無恙地貼在「勇敢」號旁,雌藍鯨得救了。從那以後,雌藍鯨始終跟著「勇敢」號,給艦上官兵表演百種絕技。
一天早上,值班軍宮報告克拉克說,在4海里遠的水面上發現一個奇怪的東西。他用望遠鏡一看,頓時嚇懵了,只見那條雌藍鯨正用腦袋推著一個如汽油桶一般的東西。「那是一顆水雷!」他驚恐地大叫起來,立刻命令驅逐艦停止前進,並讓槍炮手瞄準水雷,隨時准備引爆。
布約格被喊來了。克拉克急切地向他說明了情況:「這是一顆磁性水雷,遇到大型船隻產生的磁場就會爆炸。幸虧那條神聖的雌藍鯨把它隔在一邊,如果水雷再靠近一些,軍艦就會被炸毀。現在不知你有什麼辦法。」布約格稍稍想了想,掏出了平日與雌藍鯨進行「對話」的啞悄,放在嘴裡發出震動聲,雌藍鯨突然停止了與水雷的嬉戲。布約格繼續吹悄,雌藍鯨極不懂願地離開了它的「玩物」。雌藍鯨離開後,克拉克就命令開槍將水雷引爆。
克拉克少校迅速向艦隊司令約翰·伍德沃德作了匯報:「藍鯨救了我們,將軍。在這樣的濃霧中要不是它的幫助,我們是絕對發現不了那隻浮雷的。」「幸虧當初你保護它」伍德沃德大聲說。
一天凌晨兩點,登陸行動開始了。布約格所在的艇剛駛近一座小島,突然一隊阿根廷飛機神不知鬼不覺地飛來。一聲巨響,布約格的那艘登陸艇被擊中了,布約格被幸運地拋到海面上。他左臂受傷,在冰冷的海水中掙扎著。就在他孤立無援、精疲力盡的時候,他想起了他的朋友雌藍鯨。他用右手從上衣口袋裡掏出那隻啞悄,放在嘴裡拚命地吹起來。
不一會兒,他下面的海水開始翻騰,雌藍鯨用它那小山似的背脊把布約格馱出了冰冷的水面,一直送上「勇敢」號。幾個水兵趕緊把布約格救上艦,而雌藍鯨又很快地消失在茫茫茫大海。幾分鍾後,它又返回來。這回它背上馱了4個落水士兵。就這樣,雌藍鯨一趟趟往返,從驚濤駭浪中救起38官兵。
當歷時74天的福克蘭群島爭奪戰結束時,「勇敢」號驅逐艦載譽而歸。布約格卻留了下來,在艦隊司令的資助下,他在海灣圈起了一片水面,作為精洋動物訓練場,繼續訓練他的海豚,還自他的救命恩人——那條雌藍鯨。
為了表彰雌藍鯨在海戰中的傑出功勛,艦隊司令約翰·伍德沃德親自給菲利普親王寫信,請求授予那條雌藍鯨最令人羨慕的獎賞——維多利亞十字勛章。菲利普親王很快回信,除對司令部及海軍官兵們保護藍鯨的義舉表示欽佩外,還代表女王把一枚十字勛章套在那條雌藍鯨巨大的背脊上。
參考資料:http://www.pupk.com/zt1/data/1196.htm
3. 海里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動物
海里最大的動物是藍鯨。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一般體長為2200-3300厘米,體重為150,000-180,000千克。
藍鯨的形態特徵:
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布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
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厘米,寬50~60厘米,在耳膜內每年都積存有很多蠟,根據蠟的厚度,可以判斷它的年齡。
(3)海里最大生物是什麼擴展閱讀:
藍鯨的生活習性:
藍鯨以浮游生物為食,磷蝦是藍鯨的主要食物,這類浮游生物因海洋區域不同而屬不同的物種,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蝦是藍鯨的主要食物,而在南極,南極磷蝦是藍鯨的主要食物,覓食過程中藍鯨的潛水時間為一般為10分鍾,潛水20分鍾並不稀奇,最長的潛水時間記錄是36分鍾
藍鯨捕食的過程中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蝦,同時吞入大量的海水,然後擠壓腹腔和舌頭,將海水經鯨須板擠出,當口中海水排出干凈後吞下剩下的不能穿過鯨須板的磷蝦。
藍鯨雖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用肺進行呼吸,肺的重量達1000多千克,能容納1000多公升的空氣,這樣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數大大減少。
大約每隔10~15分鍾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每當它的頭部露出水面呼吸時,先將體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逐出體外,這股強有力的灼熱氣流沖出鼻孔時,噴射的高度可達10米左右,並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藍色的海面上出現了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
4. 海里最大的生物是什麼
大概是八爪魚,因為它是遠古進化的恐龍
5. 海底里最大的是什麼動物
海里最大的動物是藍鯨。
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
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布。
(5)海里最大生物是什麼擴展閱讀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一般體長為2200-3300厘米,體重為150,000-18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
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布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
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厘米,寬50-60厘米。在耳膜內每年都積存有很多蠟,根據蠟的厚度,可以判斷它的年齡。
在它的上頜部還有一塊白色的胼胝,曾經是生長毛發的地方,後來,毛發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塊疣狀的贅生物,成了寄生蟲的滋生地。由於這塊胼胝在每個個體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著不同形狀的「帽子」,所以可以據此區分不同的個體。
背鰭特別短小,其長度不及體長的1.5%,鰭肢也不算太長,約為4米左右,具4趾,其後緣沒有波浪狀的缺刻,尾巴寬闊而平扁。整個身體呈流線形,看起來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稱為「剃刀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藍鯨
6. 從寒武紀到現在海洋最大的生物是什麼
很可能就是目前生存於海洋中的水生哺乳動物--藍鯨。
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最大的水生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
雖然在陸地動物中,可能存在比藍鯨還大的動物,如易碎雙腔龍身體長度可以達到驚人的80米,而體重最高可達220噸,但由於化石並不完整,其體長、體重等均為估測。
但從化石證據看,至今還沒有發現過比藍鯨更大的海洋生物。如恐龍同時代的滄龍,體長也不過21米,重33噸左右。從化石看,還沒有發現過比寒武紀時的奇蝦更大的無脊椎動物。而奇蝦最大身長也只有2.5米左右。
其他如上龍、鄧氏魚、太陸鯊等,與藍鯨相比也屬於小個子。
7. 鯨是海洋里最大的生物嗎
"藍鯨"是人類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身呈藍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藍鯨的時間是1904年,地點在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這條藍鯨長33.5米,體重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它的舌頭重約3噸它的心臟重700公斤,肺重1500公斤,血液總重量約為8噸~9噸,腸子有半里路長。這樣大的軀體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藍鯨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獸,論個頭堪稱獸中之「王」。藍鯨還是絕無僅有的大力士。一頭大型藍鯨所具有的功率可達1700馬力,可以與一輛火車頭的力量相匹敵。它能拖拽800馬力的機船,甚至在機船倒開的情況下,仍能以每小時4海里~7海里的速度跑上幾個小時。藍鯨的游泳速度也很快,每小時可達15海里。藍鯨有一個扁平而寬大的水平尾鰭,這是它前進的原動力,也是上下起伏的升降舵。由前肢演變而來的兩個鰭肢,保持著身體的平衡,並協助轉換方向,這就使它的運動既敏捷又平穩。因此藍鯨可以稱是海洋里最大的生物。
8. 海里最大的生物
藍鯨是人類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身呈藍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藍鯨的時間是1904年,地點在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這條藍鯨長33.5米,體重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
9. 海洋中最大的恐龍是什麼
滑齒龍是海里最大的恐龍,滑齒龍最厲害身長25米,殺傷力100%,比巨鯊還厲害 。下面由學習啦網站的小編帶你了解一下這個海里最大的生物恐龍。
一、基本信息
滑齒龍身長約6米,體重約2噸,生活在侏羅紀後期的歐洲(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滑齒龍是-種像鯨魚—樣生活在海洋當中的爬行動物,它的體形也和鯨魚一樣龐大。它生性殘暴,除了同類,它會吃掉途中遇到的任何生物。蛇頸龍、魚龍,還有烏賊等一見到滑齒龍就會趕快逃命,不然的話就可能被滑齒龍突出來的巨大牙齒咬成碎片。[1]
二、食性
滑齒龍的牙齒顯示它們是肉食性動物。至於滑齒龍如何獵食,則要觀察眼睛的所在位置,以及游泳的速度
古生物學家茱蒂-瑪莎研究過很多海洋爬蟲類的游泳情況與方式,認為像滑齒龍這種使用四隻鰭狀肢來游泳的生物,速度一定不會像泰曼魚龍(大眼魚龍或狹鰭魚龍)那樣快。速度比獵物緩慢的生物,便得使用突襲法來補食。有一項證據可以用來證明這個推論,就是滑齒龍的眼睛長在它們的頭頂,這種生物會從下方突襲獵物。[2] 四個強壯的鰭狀肢顯示滑齒龍是強壯的游泳者。所有蛇頸龍類都以四個鰭狀肢作為推進方式。一個使用游泳機器人的研究,證實這種推進方式並不特別有效率,它提供很好的加速度,這是個埋伏掠食者值得擁有的特徵。
對於這種動物頭顱骨的研究,顯示它們可用鼻孔尋找水面上特定氣味的來源。盡管滑齒龍是肉食性動物,但仍會有任何掠食者獵食它們。已發現有許許多多的骨頭上顯示了滑齒龍的咬痕,還有局部的或被肢解的魚類骨架看起來好像曾經是滑齒龍捕食的目標。彼得伯勒(Peterborough)磚坑中保存的一些魚類標本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們是完全關連在一起的,但缺失了頸和頭。對此最合理的解釋是,這些標本代表了被滑齒龍抓住和殺死的動物,捕食者撕下並吃掉了缺失的部位當看到獵物在水面上的倒影時,大白鯊和虎鯨都用這種方法捕食。因此,推測上龍類也以這種方式捕獵似乎是合理的。[3]
三、色彩結構
滑齒龍通過保護色偽裝自己,因而其他動物無法發現它。滑齒龍可能是「色彩結構」,就是頭部為深色,如此從上方較
模型難被發現,而底部為淺色,如此下方可以作為偽裝。另外可以作為滑齒龍行為線索的,是它們的頭骨頂端有兩個鼻腔。最為常見的理論,就是它們具方向感的嗅覺;獵物的化學特徵在某一個鼻孔會比另一個還要強烈,滑齒龍可以依此來判別獵物的方位。再者,滑齒龍的吃相可能不是太好。在牛津黏土層中,發現了很多矛齒魚的半個頭骨。對於這些剩菜是否為滑齒龍所留下尚不確定,但是以體型來看,滑齒龍是頭號嫌疑犯。[3]
四、生存時代
一些保存相當完好的滑齒龍骨骼化石,清楚顯示牙齒的排列及其頭部的形狀。但這些頭骨並不一定就屬於片中威脅牛津夏(oxford shire)附近水域,長達二十五公尺的滑齒龍。但在國家歷史博物館中,有一些頭骨碎片似乎屬於滑齒龍,就算不是,也是屬於一種與滑齒龍極其類似的生物。其中一塊骨骼碎片特別屬於一種長二十公尺的生物。經由計算電腦中滑齒龍的模型,及其該有的漂浮能力,其合理的體長與體重上限分別為二十五公尺與一百五十公噸。這只代表滑齒龍可能的體型上限,有些古生物學家會將它們的體重設定在低於此標准。
滑齒龍的牙齒顯示它們是肉食性動物,至於滑齒龍如何獵食,則要觀察眼睛的所在位置,以及游泳的速度。古生物學家茱蒂-瑪莎研究過很多海洋爬蟲類的游泳情況與方式,認為像滑齒龍這種使用四隻鰭狀肢來游泳的生物,速度一定不會像大眼魚龍那樣快。速度比獵物緩慢的生物,便得使用突襲法來補食。有一項證據可以用來證明這個推論,就是滑齒龍的眼睛長在它們的頭頂;這種生物會從下方突襲獵物。
10. 世界上海洋里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物是藍鯨
藍鯨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布
棲息環境
溫暖海水與冰冷海水的交匯處,是藍鯨絕佳的棲息地,冰冷的海水通常富含浮游生物和磷蝦,藍鯨通常就以這兩種生物為食,藍鯨呈世界性分布,以南極海域數量為最多,主要是水溫5-20℃的溫帶和寒帶冷水域,有少數鯨曾來游於黃海和台灣海域。
食物
藍鯨棲息的海灣大多由陸地的河水中沖入了極為豐富的有機質,使水質十分肥沃,促進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來了身體閃耀著鑽藍色光芒的大群磷蝦。藍鯨的胃分成四個,第一胃為食道部分膨大而變成的,所以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約200萬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飢餓的感覺。磷蝦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動物,廣泛分布於南北極海區,正是由於如此豐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裡沒有支持體重的限制,所以藍鯨才能發育得這樣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時間張開大口游弋於稠密的浮游生物叢中,嘴巴上的兩排板狀的須像篩子一樣,肚子里還有很多像手風琴的風箱一樣的褶皺,能擴大又能縮小,這樣它就可以將海水和磷蝦一齊吞下,然後嘴巴一閉,使海水從須縫里排出,濾下小蝦小魚,吞而食之。藍鯨的食物還有其他蝦類、小魚、水母、硅藻,以及各種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藍鯨,體型比生活於南極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認為這與其食物的種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