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葯品的管理存在哪些問題

生物葯品的管理存在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2-06-26 08:38:58

㈠ 論文 我國葯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 1.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職責不明確 2.對

每部分700字左右,加起來大概3000字左右吧。能。。。代。。。筆

㈡ 生物農葯都有哪些弊端呢

隨著農葯工業的快速發展,化學農葯的缺點越來越突出。與化學農葯相比,生物農葯在某些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受到了人們的追捧。生物農葯的缺點是什麼?生物農葯一般只對一種害蟲有效,對其他害蟲無效。對溫度和濕度要求較高,微生物農葯的適宜溫度為15-30℃。對紫外光敏感,對微生物農葯有致命的殺滅作用。是葯效較慢,病蟲害使用後不會立即生效,施用時間應比化學農葯提前2-3天。

因此,在使用微生物農葯防治病蟲害時,應注意以下問題:①應盡可能降低使用劑量,用量過大容易產生葯效過快或毒性;用量過多容易造成葯害;用量過少,會降低葯效。應嚴格控制用葯量和作物種類,並使用適合的施葯器械;②施葯時,應盡可能減少施葯次數和時間,避免葯害發生。

㈢ 當前我國獸葯行業的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

前景還不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獸葯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08-2012年,我國獸葯行業銷售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均保持著逐年增長的態勢。2008年,獸葯行業銷售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88.66億元和326.67億元;到2012年,行業銷售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了802.52億元和811.02億元,說明我國獸葯行業五年來發展狀況良好。
我國獸葯產業現狀:雖然注冊企業非常多,截至2011年全國獸葯企業總數1698家,其中化葯企業1625家,但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僅有49家,占總數的3.71%,產值1000萬以下的小型企業883家,占總數的66.84%。參與調查的1346家化葯企業總產值284.11億元,64家生物葯企業總產值86.04億元。企業數量眾多,但產能利用率極低。產能利用率最高的粉(散)預混劑年生產能力69.34噸,實際年產量35.08噸,產能利用率也僅為50.59%,消毒葯(液體)產能利用率最低,僅為6.13%。生物製品產能利用率更低,無論是活疫苗還是滅活苗,產能利用率都沒有超過35%。國內化葯企業研發成本投入少,佔全年銷售額3%-6%,因此導致以仿製葯為主,近十年沒有一類化葯新獸葯上市。獸葯劑型和制劑簡單,技術含量不高,嚴重同質化。雖然中獸葯制劑品種繁多,但質量有待提高。

㈣ 管理生物制葯的倉庫怎麼管理

對於葯品類倉庫管理,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1、按批次管控,先進先出;2、保證庫存數據的清晰;3、庫存物品應注意擺放合理;4、出入庫數據准確;5、葯品入庫時一定要嚴格檢驗,確認葯品及標識正確對應,出庫時防止發錯貨。因此最好能引入一套專業的倉庫管理系統做電腦化管控。

㈤ 實驗室試劑管理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試劑沒有分類存放,存在潛在安全風險
可以使用實驗室信息化軟體或者實驗室物資管理系統,對試劑進行分類存儲,如ilabpower CIMS里把試劑櫃分為:普通試劑櫃、冰箱、危化品試劑櫃,其中危化品試劑櫃又詳細的分了22類,避免互為禁忌的試劑共同存放引起危害。

2.試劑庫存統計不及時,重復采購導致資源浪費

大多實驗室的試劑並沒有合理的數據統計,包括盤庫也有漏洞,帶來的結果就是庫存不明確,重復采購,造成不必要的試劑浪費。可以藉助CIMS把已有試劑信息錄入,實驗員後續領取使用時,系統會自動統計使用數據;如有試劑快用完需購買,可以在系統中提交采購申請,新采購的試劑繼續錄入,如此形成良性循環,減少資源浪費。

3.危化品試劑使用缺少明確的審批流程
危化品管理是實驗室物資管理的重中之重,大多實驗人員通過紙質流程包括管理員簽字等等方式去領取危化品試劑,但是紙質信息難以查詢,且不利於後續統計工作。我們可以選擇採用線上流程的模式,這樣人員審批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且過程記錄更嚴謹,如CIMS裡面可以設置「雙人雙鎖」的審批流,有助於加強危化品試劑的使用監管。
4.過期試劑沒有及時處理,影響實驗環境
我們經常忽視試劑空瓶、被污染或已過期的化學試劑的及時處理。尤其是危險化學品類的,如果不注重廢棄收集管理,這會加大對於實驗人員、實驗環境的危害。

㈥ 現代醫葯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現代社會,世界的經濟飛速發展,我國企業之間依賴感加強,客戶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企業改變競爭加大,進行供應鏈的管理。從20世紀末至今,我國的供應鏈管理在許多企業得到了應用。眾多的企業開始尋找其他解決辦法去優化產品的供應鏈體系。前我國的醫葯行業供應鏈雖然在管理技術、流通環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是供應鏈的現狀依然不容樂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不斷加深,許多外資注入我國,我國的醫葯企業面臨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很多大規模的醫葯企業開始與外資合作,跨國醫葯物流企業逐漸發展起來。

我國醫療企業供應鏈中存在運營效率較低,市場規模較小、數量眾多、集中、集聚率低等問題,而且供應鏈企業之間的信息、資金、交流不暢,使得葯品供應鏈在長期以來都存在混亂現象,從計劃與采購、入庫與保管、葯房葯品領用及發葯以及患者用葯後的不良反應的處理等各個方面,葯品供應管理都有著很多的缺陷。

葯品供應鏈現狀分析

1,醫葯流通的渠道混亂,不易監管

我國的醫葯流通渠道主要涉及到醫葯產品生產廠家、批發商、零售商、患者等幾個方面,表面看起來只有幾個參與單位,但是,卻可以變幻出幾種不同的葯品供應鏈模式。如醫葯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患者。再如醫葯生產商-零售商-患者。有些會省去部分環節。這些不同的渠道,給監管部門增加了監管難度,同時對於患者自身的使用方便也產生了一定的障礙。

2,供應鏈涉及面多 目前的醫葯供應鏈里,從原料供應商、葯品生產商到批發商,然後是零售商,最終到達醫院或者葯店。一方面造成了價格的不統一,另一方面在產品供應、質量保證等方面也存在隱患。3,醫葯供應鏈成本高

從葯品原料進入生產車間到製成葯品,這中間的費用成本很低,但是葯品在到達患者手中過程中的流通費用可以佔到總成本的一大部分。雖然醫葯生產企業及各級批發商、零售商表面看起來沒有受到什麼損失,但是從隱性意義上說,患者對於高葯價所產生的抵觸抗拒情緒間接的影響到了葯品生產企業及各級流通企業的利益。

目前的醫葯供應鏈中存在的問題

1,庫存問題 醫葯供應采購模式中,各級批發商零售商都是根據自己的市場了解狀況決定自己的庫存,沒有形成一個有序高效的庫存模式。並且相互之間由於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很難實現一個葯品資源的有效配置。

2,風險問題

由於涉及了很多的批發商、零售商,各家在運輸條件、貯藏設備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在保證同樣的產品出廠後仍然保持相同的品質方面有難度。而葯品作為關於患者性命的特殊商品,對於質量的要求是很高的。因為監管難度的增加使得葯品在到達患者手中之前的風險系數一再提高。

3,采購成本問題

在多級批發商、零星分布的葯店及醫院葯房裡,由於「各自為政」,相互之間信息不共享等原因,加之在葯品采購過程中,生產商、供應商需要進行必須的談判、手續落實等情況,都使得葯品物流成本增加了,進而影響到采購成本。

4,醫患問題

葯品作為特殊的消費品,在涉及到經濟利益時,往往會有不法行為發生。醫生作為專業的技術知識掌握者,可以利用這種優勢來謀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給患者開葯中,經常出現濫用抗生素、使用昂貴的替代葯品等現象,給患者造成肉體上的痛苦不說,還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醫葯供應鏈發展趨勢 在國內醫葯改革的大背景下,未來醫葯商業公司可能就是配送公司+信息公司+融資公司,在新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下,物流定位越清晰明確,戰略落地才能更為快速有力。

1. 物流集中度、專業化進一步提升 由於「兩票制」實施後葯品生產企業需要直接面對省級甚至地市級商業公司,管理難度隨之加大,因此生產企業更願意選擇與有實力的集團型商業公司合作,導致諸多中小型醫葯企業退出市場或加入集團性商業企業,由此行業集中度將會大幅提升,從而推動供應鏈高效協同,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隨著「兩票制」推進,流通企業要主動為上游生產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與便利,推動供應鏈高效協同。 2. 物流網路運營 國家醫葯政策、市場環境對醫葯物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銷售規模擴張對庫容的挑戰;全國各地葯監部門對醫葯倉儲配送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葯品零差率、上下游終端將進一步壓縮醫葯流通企業利潤,迫使企業要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越來越多的外圍競爭者湧入醫葯商業,在保障醫葯供應的基礎上對葯品配送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等。隨著市場及政策的變化,物流網路扁平化及多倉一體化是大勢所趨。

3. 醫葯公司職能轉型 從關系維護、渠道拓展、政策爭取、墊資、收款、物流配送,逐步向營銷服務、葯事管理、健康服務、物流專業配送等轉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意識、理念將逐步加強,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將得到明顯提升。對於相對封閉、保守的醫葯流通行業,雖然醫葯物流有其特殊性和專業性,但是隨著社會物流能力的逐步提升,醫葯企業需要以更加開放、共享、包容的心態積極融入到大的社會專業物流體系裡去,利用社會化資源、合資等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能力。如順豐通過收購四川一傢具有GSP資質的企業,在四川、廣東建設現代醫葯物流中心,力圖進入醫葯物流行業。

4.物流自動化和現代化水平提升 目前除了幾家大型醫葯商業企業物流網路、規模、能力、信息化水平較好外,行業整體物流現狀與能力不容樂觀,普遍存在對物流的核心競爭力認識不足,重視度不夠的情況。伴隨著去中心化、互聯網體驗經濟的沖擊,物流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應用水平將大幅度提升,行業發展將充分依賴信息化技術實現物流全程可視化、可控、可管理和可追溯。

㈦ 如何做好葯品質量管理

醫院管理能否得到社會的認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葯房葯品質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筆者從自身的實際工作出發,結合所學的知識就現今葯房的葯品質量管理工作談一些體會。1葯品入庫管理葯品必須從具有葯品生產、經營資格、「三證」齊全,且品種必須在當地葯品招標采購中心注冊的公司采購,驗收時必須認清核對葯品的通用名稱、劑型、規格、批號、有效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購貨數量、購進價格、供貨日期等;進口葯品還要核對《進口葯品檢驗報告書》復印件並加蓋供貨單位質量管理機構原印章;血液製品還要核對由國家生物製品檢驗所出具的《生物製品批號簽發合格證》復印件並加蓋章供貨單位質量管理機構原印章。2葯品出庫管理葯品出庫應遵循「先進先出」和按批號發貨的原則。發貨時必須進行質量檢查,同時要雙人核對。按照門診葯房和住院葯房申領的品種、產地、規格、數量、批號進行出庫。對近效期葯

㈧ 生物制葯方面的問題!

雖然我不是生物制葯專業的,不過樓上的前輩的建議真讓人收益不少。。
感謝ing......

㈨ 生物農葯施用,要注意什麼問題

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難免會使用一些農葯,而生物農葯作為一種相對綠色的農葯深受大家青睞。可是在生物農葯使用過程中需留意一些問題,下邊將要為華人網說施用生物農葯過程要特別注意的事宜。大部分生物農葯無內吸性,打葯時要留意噴撒勻稱才可以發揮明顯成績。如白僵菌,務必將菌體勻稱噴灑到害蟲的身上,菌體持續繁殖,慢慢毀壞害蟲的生理學功能,終使害蟲因代謝紊亂而身亡。

生物農葯不能與偏鹼農葯混用,農葯中的菌類大多數生活在酸鹼性環境情況下,與偏鹼農葯混用,就影響了這種生物的條件,造成菌類降解、農葯無效。留意儲藏:生物農葯儲藏的地址規定陰涼、乾燥,防止返潮。如蘇雲金桿菌、井岡黴素等,它們的特性不是耐熱、不抗儲藏,容易吸潮發霉,降解無效,並且保質期不可以超出2年。以上便是文中為各位講解的施用生物農葯過程要特別注意的事宜。

㈩ 葯品生產企業在實施GMP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1、實施GMP僅停留在表面上
企業領導不重視GMP工作,把認證當作一種形式,通過認證之後萬事大吉。
GMP認證時制定的文件、制度形同虛設,認證後束之高閣。
新瓶裝舊酒,現代化的廠房,原始的管理方式。
不重視人才,通過認證後人才流失嚴重。
重認證、輕管理;重硬體、輕軟體;重效益、輕人才。

2、培訓工作不能深入開展
不重視培訓工作,企業人員素質得不到提高。>每年培訓計劃相同,缺乏針對性。
新法律、法規得不到及時培訓。
工藝改進、設備更新不能進行有效培訓。
新員工及員工崗位調整後不進行培訓。
崗位專業知識不能進行深入培訓。

3、崗位職責不能有效貫徹
崗位職責內容不全面,部門責任不清。
工作有隨意性,重要工作沒有授權。
人員崗位調整不履行審批手續。
質量管理部門不能按規定履行職責
不能按規定程序處理質量問題。

4、廠房、設施不能有效維護
建築物的損壞、破裂、脫落不能及時修復。
設備不按規定清潔、保養,損壞不進行維修。
設備銹腐、防溫層脫落不進行處理,管道、閥門泄露不及時修復。
高效過濾器、回風口損壞、堵塞不及時更換。

5、空調凈化系統不按規定運行
生產過程中不開空調,或只送風不進行溫、濕度調節。
上班後才開空調,沒有考慮自凈時間。
不按規定的周期對環境進行監測及消毒處理。
對初、中效過濾器不按監測要求進行清洗、更換。
對高效過濾器不按規定進行檢漏,連續運行多年不進行更換

6、先進的設備不能合理使用
不熟悉設備性能,先進的設備被閑置。
認證後已淘汰的設備又重新使用。
設備改變不進行再驗證。
對設備缺乏必要的保養和維護

7、水處理設備存在隱患
不按工藝要求選用工藝用水,如大輸液生產使用純化水、固體制劑清潔容器具使用飲用水。
管道設計不合理,盲端過長,易滋生微生物。
純化水、注射用水不循環使用,殘余水不放盡。
注射水不在使用點降溫,低於65℃循環。
不按規定對水系統進行定期清潔、消毒。
不按規定對水系統進行監測。

8、物料管理混亂
物料不按規定條件貯存。
倉儲面積小。
物料不按品種、批號分別存放。
物料貯存不懸掛貨位卡,帳、物、卡不符。
物料狀態標識不明確。
中葯材、中葯飲片外包裝無產地等標識。
不合格品、退貨品沒有專區或專庫存放,沒有進行嚴格管理。

9、取樣不符合規定
取樣環境不符合要求。
取樣數量不足。
取樣後內包裝沒有密封。
取樣後未貼取樣證。
開包的取樣產品沒有優先使用

10、現場衛生不符合要求
生產中的廢棄物不能及時處理。
水池、洗手盆、地漏清潔不徹底,存在死角。
燈具、風口、牆壁懸掛物存留污物。
消毒劑不能定期更換。
人員衛生存在的問題

11、新招錄員工未經體檢上崗。
體檢項目不全,沒有體檢表。
進入潔凈區人員不按規定更衣,潔凈服只有1套不能保證清洗更換。
潔凈區操作人員佩帶飾物,裸手直接接觸葯品。
對進入潔凈區外來人員不進行控制和登記。

12、不進行有效再驗證
不按規定的項目和再驗證周期開展再驗證工作。
缺少開展再驗證的儀器和設備。
不可滅菌的無菌產品不進行培養基模擬驗證。
再驗證方案與前驗證方案雷同
編造再驗證報告和數據。
再驗證流於形式,對生產管理缺乏指導意義。

13、文件制定缺乏可操作性
脫離企業實際狀況,盲目照搬別人模式。
文件不進行培訓,操作人員不了解文件要求。
文件缺乏擴展性,不適應企業發展要求。
相關文件不一致,執行起來有矛盾。
未考慮特殊情況的處理措施。
文件修改不履行審批程序,隨意修改。
文件分發沒有記錄,過時、作廢的文件不能及時收回。

14、批生產記錄不完整
有的產品、批次無批生產記錄。
沒有追溯性,出現問題不能查找原因。_
數據記錄不完整,主要參數、數量記錄不全。
生產中的偏差情況、返工情況、不合格品處理情況沒有記錄。
字跡不工整,任意塗改和撕毀,不按規定簽名和審核。
物料平衡計算不規范。

15、生產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
不按規定進行清場,生產結束後,物料、容器具、文件仍在現場。
生產現場管理混亂
換品種,批號不按規程對設備、容器具進行清潔。
同一房間進行兩個批號的產品生產。
同時進行不同批號產品包裝時,沒有有效的隔離措施。
崗位、中間站存放的物料沒有標識。
物料不脫外包裝直接進入潔凈區。
不按規定懸掛狀態標識。

16、生產工藝存在的問題
不按工藝規程要求進行生產,制備方法不符合法定標准。
不按規定劃分批號,批產量與設備容量不相符。
中葯材不按規范炮製,購進中葯飲片的渠道不合法。
不按規定投料,少投料或多出料,投料折算方法不正確。
設備更新、工藝改進包材變更及採用新的滅菌方法不進行驗證。
生產過程靠經驗控制,隨意性強。

17、生產過程的偏差不進行分析
對生產過程出現的偏差缺少調查、分析、處理、報告的程序
出現偏差不記錄,發現問題不調查
處理偏差問題不按程序,質量部門不參與分析調查
隱瞞偏差真相]
解決偏差問題,可避免同樣錯誤再次發生
生產過程偏離了工藝參數的要求`
物料平衡超出了平衡限度
環境條件發生了變化
生產過程出現了異常情況
生產設備出現了故障
中間產品不合格,需要返工處理

18、生產過程粉塵不能有效控制
環境壓差設計不合理,產塵大崗位不能保持相對壓差。
設備選型不合理,產塵部位裸露。
缺乏有效的除塵手段,不能有效防止粉塵擴散。
局部除塵設施不易清潔,易造成二次污染。
加料、卸料方式不科學,易造成粉塵飛揚。

19、質量管理部門不能嚴格履行職責
對物料購入把關不嚴,供應商審計流於形式。
生產過程質量監控不到位,不合格產品流入下道工序。
不履行審核成品放行職責,達不到內控標準的產品出廠放行。
檢驗工作不細致,不按規定進行檢驗。

20、留樣不符合規定
成品未做到批批留樣,法定留樣量不足。
必要的半成品、成品穩定性考查未開展,沒有留樣觀察記錄。
普通貯存條件留樣與特殊貯存條件留樣未分開。
原料葯留樣包裝與原包裝不一致。
檢驗報告不規范
不按法定標准進行全部項目檢驗,檢驗項目有漏項。
檢驗結果沒有原始檢驗記錄支持,編造檢驗記錄。
檢驗結論應符合法定標准,內控標准為企業控制質量的手段。
報告日期不符合檢驗周期要求。
檢驗報告格式不規范。

21、自檢工作不認真
企業自檢流於形式,不能真正查到問題。
自檢記錄不完整,對查到的問題記錄不具體。
自檢後存在的問題整改不到位。

閱讀全文

與生物葯品的管理存在哪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