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爬行類生物體溫能升到多少度

爬行類生物體溫能升到多少度

發布時間:2022-06-26 12:22:28

『壹』 爬行動物是恆溫動物嗎

爬行動物的體溫不恆定,需要冬眠,體溫恆定不是爬行動物的特點。

恆溫動物的特徵是產熱的能力大,具有毛、羽和皮下脂肪等的隔熱構造,體溫調節的能力發達,能隨體內外的溫度條件通過產熱或散熱進行調節。在正常的體溫下,恆溫動物的物質代謝效率最高,而當體溫超越正常的范圍時諸機能就會顯著地失調甚至招來致命的結果。

恆溫性是體內平衡調節的典型特徵,能獲得這種性能的動物其分布范圍就能擴大,可一年四季進行活動。不過在極端嚴寒的季節或食物不足時,由於體溫保持困難,有的就採取冬眠的方式以適應這種環境的變化。

受多因素影響

但是一些哺乳類動物其實並不是嚴格意義上恆溫的,例如在冬眠時,它們的體溫會下降10°C或更多。這樣它們就可以節省能量,可以不吃或少吃(在間或的蘇醒狀態下)的情況下度過數月的嚴冬。如刺蝟和冬眠鼠。

一些昆蟲也有恆溫的趨向,例如蜂能夠在外界寒冷的情況下通過肌肉顫抖保持蜂巢的溫度大致恆定。但這種恆溫不是個體的,而是整個蜂群的。鴨嘴獸,大型的昆蟲和魚則被稱為冷血動物(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不恆定,但某種程度上卻是受新陳代謝調節的。

『貳』 動物的正常體溫

人類屬於「恆溫動物」類,恆溫動物還包括所有溫血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和鳥類。
但是有些動物的體溫,會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這類動物被稱為冷血動物。它們包括昆蟲、蛇類、青蛙、魚、蜥蜴和龜等。冷血動物的體溫,會比周圍環境低一點。
人類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體溫也會發生很多屬於正常范圍內的變化。比方說:人的體溫在上午4點時最低;皮膚的溫度比內部溫度低;進食後的一兩小時內體溫會增高;勞動會使體溫升高;酒精則會降低體內溫度。
動物的體溫有很大的差距,大象的體溫最低,是35.5℃;小鳥的體溫最高,可達42.8℃。下面就根據動物的體溫來加以分類。
35—38.5℃:人類、猴子、騾、驢、馬、老鼠、大象。
37.5—39.5℃:牛、羊、狗、貓、兔子、豬。
40—41℃:龜、鵝、鴨、貓頭鷹、鵜鶘、禿鷹。
41.5—43℃:鴿子、雞和其他常見的小鳥。
動物為了維持一定的體溫必須排除體內多餘的熱,人能借流汗排熱。不會流汗的動物則必須用喘息的方法排熱,因此天氣很熱時,常會看到狗喘息不已

『叄』 爬行動物的體溫

自身體溫隨著外界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動物稱為變溫動物。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均為變溫動物,它們不能產生和調節身體的熱量,通常也叫作冷血動物。這意味著它們必須依靠陽光或地表的散熱來保持體表溫度。在爬行時,爬行動物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體溫,爬行動物都十分喜歡曬太陽,這樣它們就可以吸取足夠的熱能,用不著捕食和消化。

『肆』 兩棲動物的體溫恆定嗎

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都屬於冷血動物,因此它們的體溫是隨著環境而變化的。正常情況下,它們的體溫會低於環境溫度1-2°。(劇烈運動後體溫升高高不算)而我們的體溫是恆定的。(36--37°,體表)因此我們會感到兩類動物是涼的。

『伍』 爬行動物體溫恆定嗎

變溫動物與恆溫動物, 現代和古代的爬行動物全屬於變溫動物,而鳥類和哺乳類同屬於恆溫動物。
所以體溫計在暗示我們一個秘密:古代爬行動物不再是教科書所說的變溫動物。大約2.8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氣候高溫高濕,四季如夏,冬天不冷,所以完全有可能從小型冷血爬行動物(體溫隨外界環境改變而改變)中,分化出一支溫血爬行動物。如軀體龐大的恐龍類,其體溫可能象恆溫動物那樣保持相對穩定性,體溫波動范圍可能在350c-420c之間,但還沒有進化出恆溫動物所具有的體溫恆定自動調節神經中樞,故稱為溫血動物。
爬行綱(Reptilia)生物的頭骨全部骨化 ,外有膜成骨掩覆,以一個枕髁與脊柱相關聯,頸部明顯,第一、二枚頸椎特化為寰椎與樞椎,頭部能靈活轉動,胸椎連有胸肋,與胸骨圍成胸廓以保護內臟(這是動物界首次出現的胸廓)腰椎與兩枚以上的薦椎相關聯,外接後肢 。除蛇類外 ,一般有兩對5出的掌型肢(少數的前肢4出) ,水生種類掌形如槳 ,指、趾間連蹼以利於游泳,足部關節不在脛跗間而在兩列跗骨間,成為跗間關節 。四肢從體側橫出 ,不便直立 ;體腹常著地面,行動是典型的爬行;只有少數體型輕捷的爬行動物能疾速行進。
在爬行動物中,蛇是特殊的一類。蛇沒有胸椎,不連胸肋,因此蛇能吞噬比自己大很多的物體。蛇沒有腳,依靠鱗片快速爬行

『陸』 爬行類動物體溫恆定嗎

爬行動物是變溫動物,體溫不能保持恆定 ,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

『柒』 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體表為什麼是涼的

首先要說明的是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都屬於冷血動物,因此它們的體溫是隨著環境而變化的。正常情況下,它們的體溫會低於環境溫度1-2°。(劇烈運動後體溫升高高不算)而我們的體溫是恆定的。(36--37°,體表)因此我們會感到兩類動物是涼的。另外,上述兩種動物會將身體的能量盡量去滿足身體功能器官的運行。(呼吸、消化、循環系統)這種活動可以通過供血來實現。體表溫度低有益於節省能量。而爬行類動物還可以通過曬太陽來升高體溫,獲得額外的能量。所以爬行類動物對食物的消耗極少。

『捌』 動物的體溫是多少

當你用手摸雞或哺乳動物的身體時,會感到熱乎乎的,可是摸魚、青蛙或爬行類動物的身體時,卻感到冷冰冰的。前一類動物的身體因具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能在環境溫度變化的情況下,保持體溫的相對穩定,所以稱為恆溫動物或溫血動物。後一類動物的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所以叫變溫動物或冷血動物。

恆溫動物的身體保持著一定的溫度,鳥類體溫一般在37至44.6攝氏度,哺乳類動物一般為25至37攝氏度,這種不依賴環境而保持恆定的體溫與這些動物體內完善的調節機制有關。如炎熱的夏日,狗伸著長舌喘氣,因為狗的汗腺長在舌頭上,伸長舌頭有助於散發體內熱量;在嚴寒的冬季,狗又可以用自己厚厚的皮毛來抵禦嚴寒。

除鳥類、哺乳類動物以外,其他動物都是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能隨著外界生活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如夏天的清晨,蛇的體溫是25攝氏度,到了烈日炎炎的中午,其體溫會猛升至40攝氏度。在氣溫變化劇烈的環境中,變溫動物也有辦法來對付過低或過高的氣溫,如青蛙到了冬天,可以不吃不喝進行冬眠,以躲過寒冷環境的影響。

『玖』 爬行動物有什麼特徵(初二生物)

身體表面覆有鱗片或角質板; 鱷魚
體溫不恆定,從24度到32度都有可能。在冬天會冬眠,夏天會夏眠。蛋的溫度決定雌雄。以爬行的的方式來行走。(用肺來呼吸)

『拾』 蜥蜴的體溫是如何保持在40度以下的

蜥蜴類象其他爬行類一樣,首先具有外溫;假如把蜥蜴放在實驗室恆溫條件下,其體溫立刻改變,與它的周圍濕度沒有差別。但是它在自然界條件下隨著環境溫度而變化、蜥蜴類靠陽光熱量時刻變化來調節它的身體溫度。蜥蜴早晨從洞穴出來,在陽光下伸展身體取暖獲得熱量。白天,蜥蜴縮小暴露身體面積或抬起身體向著太陽取暖。在白天酷熱時,蜥蜴靜居洞穴。在太陽落下和氣溫下降的傍晚,蜥蜴出來取暖。

當氣溫變動在29—44℃之間,蜥蜴這些行為姿態有助於維持相對穩定的體溫在36—39℃。有些蜥蜴能忍受中午的酷熱,沒有躲避處。美洲西南部沙漠蜥蜴在體溫42度時喜歡活動,還能忍受所有鳥獸和多數蜥蜴的致死溫度高達47度。「冷血」這個名詞完全不能用於這些動物!

閱讀全文

與爬行類生物體溫能升到多少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