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食品學報如何投稿
《中國食品學報》雜志社自2014年 8月12 日啟用新采編平台,原郵箱[email protected]停止接受投稿。作者投稿、專家審稿、稿件處理等日常工作均在網路上進行。
作者可直接登錄http://zgspxb.cnjournals.org/ch/index.aspx網址 進入《中國食品學報》采編平台,再點擊「作者登陸」進入投稿界面。首次投稿的作者須注冊登記。注意:投稿時請務必刪除全部作者及單位信息(含英文),否則視為無效投稿。投稿後,系統會自動生成稿件編號,作者可登錄采編平台查詢稿件狀態。
《中國食品學報》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會刊(國際標准刊號:ISSN 1009-7848;國內統一刊號:CN11-4528/TS)。
《中國食品學報》是全國眾多食品刊物中代表中國食品工業和科技水平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國內外許多著名文獻檢索機構收錄[如:美國《工程索引》(EI)、《化學文摘》(CA)、《食品科學與技術文摘》(FSTA)、荷蘭《文摘與引文資料庫》(Scopus)、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源期刊等],承擔著國內外學術和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作用,在國內外擁有廣大讀者群。
刊載內容主要有:食品及食品工業發展相關的原輔料、工藝、包裝、機械、檢測、安全、流通、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報告以及國內外食品科技發展動態等方面的綜述文章。辟有專家論壇(約稿)、研究報告、調研報告、綜述、政策法規、科技動態、市場動態、國外資訊、學會工作等欄目。讀者對象為從事食品及相關行業的生產、科研、設計、管理人員。
B.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文章容易嗎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
此刊審稿嚴格,如果你有國家級科研基金或者項目,會好點。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商大學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教授任主編的食品專業期刊。本刊被國際權威檢索系統英國《食品科技文摘》(FSTA)和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並被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等多家資料庫、文摘雜志列為固定刊源。本刊主要刊發食品科技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加工工藝、貯藏保鮮、分析檢測、清潔生產、安全監管、機械與包裝技術等方面最新科研成果,包括探索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論文,以及反映食品學科前沿發展動態的高質量綜述文章。
如有幫助,請及時採納。
C. 【求助】中國食品學報與食品科學雜志該投哪個
中國食品學報,一般都是食品界的的牛人或者牛人的研究生在上面發的。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余秀芳(站內聯系TA)當然是食品學報了hollad(站內聯系TA)中國食品學報,一級期刊。
食品科學,二級期刊。
中國食品學報,一級期刊。
食品科學,二級期刊。
食品科學雖然影響因子高,但好LJ,業內都知道的啦,投到發9個月woniu2345(站內聯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woniu2345 at 1/4/10 16:03:
換個頭像的可可西里(站內聯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kkmonkey at 2010-1-7 16:54:
國內的影響因子不用考慮,沒有意義。 確實
有的期刊的影響因子都是自己引用的
別的期刊都沒引用
:D:D:Dyu19841(站內聯系TA)兩個垃圾雜志!
等幾年就會知道下場了;)jiangtianjia(站內聯系TA)國內期刊還看影響因子啊,呵呵hsd3521(站內聯系TA):D今天終於被食品學報錄用了,從投稿到錄用三個月,在給你半個月的返稿期,聽說見刊咋地也得一年,雙月刊,不過又遇到窘境了,俺們學校不將食品學報看做重點核心期刊:dnd:哎yan2001j(站內聯系TA)本人認為兩個期刊發的時間都比較長。而且都需要審稿費啊。
D.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怎麼投稿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能在線投稿
食品生物技術(food biotechnology)是生物技術在食品原料生產、加工和製造中的應用的一個學科。它包括了食品發酵和釀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術加工過程,也包括了應用現代生物技術來改良食品原料的加工品質的基因、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製造食品添加劑、植物和動物細胞的培養以及與食品加工和製造相關的其他生物技術,如酶工程、蛋白質工程和酶分子的進化工程等。培養目標 </B>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生物技術的基礎理論,熟悉常用的 食品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和工藝技術,能勝任食品、功能性食品的生產、開發,食品企業和釀酒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教學內容 </B>學習掌握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掌握食品加工用原輔料的質量要求、驗收方法。熟練掌握食品加工過程中每一工序的目的、工藝條件、所用設備、操作規程及品質控制。運用食品工程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製作常見的功能性食品。掌握微生物發酵工程的基礎理論。熟練發酵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運用。掌握發酵液的預處理技術。掌握常用過濾設備和過濾分離的基本方法。掌握生物分離產物的濃縮及結晶技術。還要學習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食品衛生、食品企業管理等方面內容。 教學實踐環節 </B>為加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訓練,構建了由基本技能、專項能力、綜合能力三個層次系列訓練組成的,並與理論教學體系相對獨立又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新體系。通過專業專項技能訓練增強崗位適應性、針對性。我們對實驗教學內容做了4個教學模塊規劃:酒類產品實踐教學模塊;乳製品實踐教學模塊;食品工藝與功能保健食品實踐教學模塊;食品衛生與生物檢測分析實踐教學模塊。
E.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的投稿須知
1.1文稿必須具有創新性、學術性和科學性。來稿要求列印稿(A4規則)或電子郵件(文件類型為word文檔)形式發到我刊,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1.2請勿一稿多投。文責自負。文稿自收到之日起一般在2個月內本刊發出稿件處理通知,逾期可向編輯部查詢。
1.3本刊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的入編期刊和入網期刊,如不同意來稿編入該電子出版物,請作者書面聲明,以便本刊及時適當處理。
1.4文稿一經發表,將酌致稿酬,並贈當期刊物2冊。 2.1論文應主題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練。文稿必須包括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並在文稿首頁地腳處寫明第一作者簡介(包括性別、出生年、籍貫、學位、職稱)。如投稿屬省部級以上科研基金資助項目析出論文,請註明基金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2.2來稿篇幅(含圖表)限8 000字以內。
2.3文題名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使用非公知的縮略詞、代號等,不用副題名,中文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
2.4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一般以200~300字為宜,不分段,不用圖表和冗長的數學公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縮略語,不得引用正文及參考文獻中的各類序號。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文意一致。
2.5關鍵詞選詞要規范,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
2.6中文圖、表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圖、表名應附相應的英文名,插圖須符合制圖規范。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中的標值、標值線必須清楚,標目應使用標準的物理量和單位符號(一般不用中文表示)。量符號用斜體、單位符號用正體表示。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線表」,表的內容避免與圖和文字內容重復。
2.7正文(含圖表)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外文字母的大小寫、上下角標應書寫清楚。
2.8文稿章節編號採用三級標題頂格順序。一級標題形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如1.1,1.2…2.1,2.2…排序;三級標題形如1.1.1,1.1.2…2.1.1,2.1.2…排序;引言不排序。
2.9參考文獻只選主要的引入,近5年的文獻量應佔50%以上。參考文獻採用順序編碼制,按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內部資料、私人通信、待發表的文章一律不引用)。文獻的著錄格式:(1)專著:作者.書名.版本(第1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2)期刊:作者.題名.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頁碼;(3)論文集:作者.題名.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4)學位論文:作者.題名[學位論文].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5)專利文獻:專利申請者.題名.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6)會議論文:作者.文題.會議名稱.舉辦地,舉辦年。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則列前3名,後加「et al(等)」;外文作者書寫時,姓前名後,姓全部大寫,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
2.10投稿者請標明單位(大專院校標至院系,科研院所標到研究所(室))及所在省市和郵政編碼,並告知詳細通訊地址,各種聯系電話(辦公室、住宅、手機)及E-mail、Fax,以便聯系。
F.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是核心期刊嗎
是核心期刊,期刊級別: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被國內化學與化工文摘、中國食品文摘、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旨在反映自然科學領域中生物科學與化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食品工業、發酵工業、糧油工業、日化工業...
主管主辦:教育部江南大學
快捷分類:工業輕工業手工業工程科技I
出版發行:江蘇月刊A4
期刊刊號:1673-1689, 32-1751/TS
創刊時間:1982影響因子 0.739
審稿時間:1-3個月
期刊級別: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
G.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沒在這個上面投個文章,但是我投的其他的基本上兩個月左右吧。投的期刊越好,周期越長,無論什麼期刊最少也要1個月
H. 本人投稿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但是讓修改的問題有些難以完成怎麼辦
1,繼續修改,知道達到對方的要求。
2,改投其他地方。但估計還是會要求修改的
I. 生物學雜志的投稿指南
1、《生物學雜志》是生命科學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登動物、植物、微生物及生理、生化、遺傳、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學等生命科學領域的學術論文以及大中專院校生物教學等方面的經驗介紹。主要欄目有:綜述與專論、研究報告、開發與應用、技術方法、教學研究等。對反映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國家自然基金資助的論文、獲省、部級以上資助項目的科研成果論文將優先發表。 2、來稿要求文字簡練、論點明確、數據可靠、圖表清晰。題名應簡潔恰當,中文名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名也應盡量控制在10個實詞,盡量避免不常見的縮寫。每篇論文(包括文獻和摘要)不超過4000字為宜。來稿應有中英文題名、摘要(中、英文摘要要求300字左右,以第三人稱表述)、關鍵詞 (一般選擇通用性強的詞,控制在3-5個)、作者單位(中英文)及漢語拼音的作者姓名。有查閱條件的作者請註明中圖分類號及文獻標識碼。3、文稿要求用字規范,計量單位符合國家標准。文稿中公式、外文字母、化學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要准確工整,生物的屬、種是拉丁文的應在其下劃一橫線,以示排斜體。 4、文中只附必要的圖和表,切忌與文字表述重復。表格一律用三線表,圖稿一律用繪圖紙,墨色要黑,線條要勻,照片清晰度高,圖表要有中英文對照說明。本刊只接受本網站投稿系統的電子文稿,請先在我們網站注冊,由注冊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陸即可將稿件上傳到我們的投稿系統資料庫中。
5、文稿的第一頁注腳處,請註明科研項目來源,並附課題編號及資助情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發展基金、重點實驗室資助等)及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包括指導老師)的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等情況。6、參考文獻僅限公開發表的,主要的。其排列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前後順序,不分文種,限20篇以內。(a. 參考文獻類型為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排列格式如下: 序號,作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b. 期刊文章、報紙文章、標准,排列格式如下:序號,作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J]、[N]、[S]),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c. 專利[P],排列格式如下:序號,專利所有者,文獻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7、本刊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由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生物學文摘》、美國《化學文摘(CA)》、《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入選《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被思博網,CEPS收錄,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6年獲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資助。為弘揚作者的學術思想和成果,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付清。本刊發表的文章均被認為已獲得作者的無稿酬提供情報檢索、摘錄、轉載的許可。 8、來稿文責自負,本刊有權刪改,一年刊登期內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不退,請自留底稿。9、為保證來稿的學術質量,對作者及本刊負責,參照我國有關期刊審稿辦法,均收取每篇稿件50元審稿費,編輯部在1個月內給予答復。 10、本刊注重年輕作者的培養與扶植,歡迎您推薦研究生的研究成果、畢業論文,我刊將竭誠為您提供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