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什麼是光飽和點,什麼是光補償點
光飽和點是指在一定的二氧化碳濃度下,在達到一定光強 以後 光合作用速率或凈光合速率不再上升,那麼,不再變化的最小光強點就是光飽和點,比如是在50點光強 以後 凈光合速率不再改變,那麼50點光強就是該植物光飽和點。換言之,就是在達到光飽和點並且呼吸速率不變的情況下,光強繼續增大但光合速率與凈光合速率不變。
光補償點是指在一定的光強或二氧化碳濃度或溫度的情況下,呼吸速率等與光合速率,那麼該光強或二氧化碳濃度或溫度的值就是光補償點。換言之就是光補償點的情況下,光合等於呼吸,凈光合為零。
2. 光合作用中補償點和飽和點分別是什麼意思
光合作用中補償點和飽和點分別是什麼意思
光飽和點是在一定的光強范圍內,植物的光合速率隨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當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數值之後,光合速率不再繼續提高時的光照強度值。
所謂光補償點是指植物在一定的溫度下,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數量達到平衡狀態時的光照強度。
光合作用的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出現的原因?
光補償點:在光強為0時,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強度為0,隨著光強增大,光合作用增大而呼吸作用強度基本不變,這時呼吸作用產生的CO2除了提供給光合作用外還有剩餘,並釋放出來;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者強度達到相等時,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全部提供給光合作用,CO2既不吸收也不釋放,這時的光強是光補償點.當光強繼續增強,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強度,此時呼吸作用產生的CO2不足以滿足光合作用,植物從外界吸收CO2.
光飽和點:當達到某一光強時,光合速率就不再隨光強的增高而增加,這種現象稱為光飽和現象.開始達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時的光強稱為光飽和點.植物出現光飽和點實質是強光下暗反應跟不上光反應從而限制了光合速率隨著光強的增加而提高.因此,限制飽和階段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CO2擴散速率(受CO2濃度影響)和CO2固定速率(受羧化酶活性和RuBP再生速率影響)等.所以,C4植物的碳同化能力強,其光飽和點和飽和光強下的光合速率也較高.(2)陽生植物及陰生植物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高低的比較及原因
陰生植物可以利用弱光,在光照弱的條件下都能生長,所以光補償點低,因為植物在光照大於光補償點時,可以生長.陰生植物葉片的輸導組織比陽生植物的稀疏,當光照強度增大時,水分對葉片的供給不足,陰生植物便不再增加光合速率,其光飽和點較低.陽生植物需要強光,所以光補償點相應提高.
光合作用不但需要光,還需要二氧化碳、需要多種色素、需要多種酶來催化,需要ADP、磷酸來傳送能量等.在弱光下,光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光照增強,光合作用的速度就會加快.當光照強度增加到一定強度時,光不再是限制因素,而是由其它因素來決定光合作用的速度了,這時光照再增強,光合作用的速度也不會再加快.光合作用不再隨光照增強而加快時的光照強度,就是光合作用的光飽和點.
植物不但能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還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當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極低時,光合作用進行得很慢,釋放出來的氧氣還沒有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多.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加快,釋放的氧氣增多.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相等時的二氧化碳濃度,就是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補償點.
3. 生理學飽和現象是什麼
1.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
(1)單純擴散:氧和二氧化碳,由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擴散的過程。其特點:順濃度差;不耗能;不需外力幫助。如:氧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分子
(2)易化擴散:以載體為中介的易化擴散(特異性如葡萄糖載體只能轉運葡萄糖、飽和現象、競爭抑制);以通道為中介的易化擴散:K+、Na、Ca、Cl-等,由激素等化學物質控制的,稱為化學依從性通道;由膜兩側電位差決定的稱電壓依從性通道。其特點:被轉動的物質為小分子和離子;中介物為通道Pr、載體Pr;順電位差,不直接耗能。
4. 100分 關於生物中光合作用的補償點和飽和點
(1光補償點:同一片葉子在同一時間內,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過程釋放的CO2等量時的光照強度,就稱為光補償點。
光飽和點:當達到某一光強時,光合速率就不再隨光強的增高而增加,這種現象稱為光飽和現象。
(2)陽生植物光補償點,光飽和點均比陰生植物高
陰生植物可以利用弱光,在光照弱的條件下都能生長,所以光補償點低,因為植物在光照大於光補償點時,可以生長。陰生植物葉片的輸導組織比陽生植物的稀疏,當光照強度增大時,水分對葉片的供給不足,陰生植物便不再增加光合速率,其光飽和點較低。陽生植物需要強光,所以光補償點相應提高。
C4植物的碳同化能力強,其光飽和點和飽和光強下的光合速率也較高。
植物出現光飽和點實質是強光下暗反應跟不上光反應從而限制了光合速率隨著光強的增加而提高。因此,限制飽和階段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CO2擴散速率(受CO2濃度影響)和CO2固定速率(受羧化酶活性和RuBP再生速率影響)等。所以,C4植物的碳同化能力強,其光飽和點和飽和光強下的光合速率也較高。
(3)
C3植物的CO2補償點比C4植物高
C3植物的CO2固定是通過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的作用來實現的,C4途徑的CO2固定是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來完成的。兩種酶都可使CO2固定。但它們對CO2的親和力卻差異很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對CO2的Km值是7μmol/L,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的Km值是450μmol/L。(Km值越大,親和力越小)前者比後者對CO2的親和力大得多。科學通過實驗驗證明,C4植物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比C3植物的強60倍。因此C4植物的光合速率比C3植物快許多,尤其是在二氧化碳濃度低的環境下,相差更是懸殊。一般來說,C3植物的二氧化碳補償點約為50ppm,C4植物的補償點在2~5ppm(1ppm=1/1000 000體積比)。
由此可見C3植物的CO2補償點比C4植物高。而且C4植物在CO2濃度低的環境下,其光合速率的增加比C3植物要快一些。
C3植物的CO2飽和點比C4植物高
C4植物在大氣CO2濃度下就能達到飽和;而C3植物CO2飽和點不明顯,光合速率在較高CO2濃度下還會隨濃度上升而升高。這是主要因為空氣中的CO2含量一般只佔總體積的0.036%(相當於350μl·L-1),在它到達同化部位的通路上,要經歷周圍大氣-葉片表皮-葉肉細胞表面-葉綠體內這3大階段的阻力,所以擴散到葉綠體基質中的CO2濃度就很低了,幾乎接近C3植物的CO2補償點。但C4植物有「CO2泵」的作用,甚至在外界CO2濃度為小於0.036%時就會達到CO2飽和點。
C4植物的CO2飽和點比C3植物低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兩個方面:
1、C4植物的氣孔對CO2濃度比較敏感,在CO2濃度超過空氣水平後,C4植物氣孔開度就會變小。
2、C4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Km低,故對CO2親和力高,有濃縮CO2的機制。
5.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
初中:植物的根和葉攝取外界的水和二氧化碳,通過吸收太陽光和本身自有的葉綠素,轉化成澱粉和氧氣的過程就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從總體上看,光合作用是一個氧化還原過程。在光合作用的原料中,二氧化碳是碳的最氧化的狀態,氧在水中卻是一種還原的狀態。在光合作用的產物中,糖類則是碳的比較還原的狀態。通過反應,二氧化碳被還原到糖類的水平,水中的氧則被氧化為分子態氧。
1、光反應階段的第一個步驟:原初反應。
2、光反應階段的第二個步驟: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
重點:葉綠體中的色素的種類和作用,光合作用的過程。難點:光合作用中的物質和能量變化。
高二筆記: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
1.影響光合速率的內部因率。據研究,植物的種類不同,光合速率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葉片(圖2-21)、同一葉片的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光合速率都有明顯差異。
2.影響光合的環境因素。
(1)光照強度。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光照強度直接影響光合速率。在其它條件都適宜的情況下,在一定范圍內,光合速率隨光照強度提高而加快。當光照強度高到一定數值後,光照強度再提高而光合速率不再加快,這種現象叫光飽和現象。開始達到光飽和現象的光照強度稱為光飽和點。在光飽和點以下,隨著光照強度減弱,光合速率減慢,當減弱到一定光照強度時,光合吸收二氧化碳量與呼吸釋放二氧化碳的量處於動態平衡,這時的光照強度稱為光補償點(圖2-13),此時植物製造有機物量和消耗有機物量相等。據研究,不同類型植物的光飽和點和補償點是不同的。陽性植物的光飽和點和補償點一般都高於陰性植物。
(2)二氧化碳濃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兩種原料之一,因此,環境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與光合速率有密切關系。在自然條件下,陸生植物主要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水生植物或暫時浸泡在水中的植物體,吸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
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占空氣體積的0.033%左右,據研究,這一含量對植物光合作用來說是比較低的,在較強的光照下,它限制了光合速率。例如,將棉花、玉米放在二氧化碳為0.064%的空氣中與0.033%的自然條件下進行比較,結果棉花的光合速率提高1.5倍,玉米的光合速率提高了15%。
(3)溫度的高低。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比較復雜,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影響光合作用中各種酶的活動、光合結構,還通過影響其它相關的代謝活動而影響光合作用。不同樾擇溫度反應不同,一般最適溫度在25℃。
差不多是這樣了
6. 什麼是載體飽和效應高中生物
就相當於一條船,只能載五十個乘客。
在一定范圍內,比如乘客人數為1-50個人的時候,運載能力隨乘客人數增加而增加;當超過50人時,船的運載能力不會有提升,因為它拉不了了,也就是說達到飽和了。用膠體沉積法制備了具有不同鈀粒徑、不同氧化物載體的負載型鈀催化劑,系統地研究了α,β-不飽和酸的多相不對稱氫化反應中的鈀粒徑和載體效應.結果表明鈀粒徑僅影響反應的活性而與對映體選擇性無關.這是由於在較小的鈀粒子上存在較多的邊,角等區和一定是有載體的運輸.
包括主動運輸、協助擴散
都是載體飽和後可能達到最大速度.
但是協助擴散的運輸速度要受到濃度差的決定.載體飽和時通常濃度差已經降低很多,所以通常是低速運輸或者停止運輸.
主動運輸吃能量,載體飽和後仍然高速運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並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4.物種的定義?
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具有一定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狀態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並能夠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個體。
5.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意義?
能科學地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
局限:不能解釋遺傳變異的本質及自然選擇對可遺傳變異的作用。
6.常見物種形成方式? (公式輸出不便,參看課本)
7.種群是指?
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
生物群落是指?
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相 ......輸
7. 生理學飽和現象
化學在溶解度中有飽和現象,就是溶質不再溶解也不析出的現象。生理的飽和現象沒聽說過。
8. 生物學中「不飽和」和「飽和」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你的問題不夠具體呢,如果是生物化學的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話,其意思如化學中定義,指的是飽和鍵,簡單說來是原子間的化學鍵為pi鍵等不飽和鍵,這里解釋起來就比較麻煩了。如果是別的地方,生物里就沒有『飽和』這種專有名詞了,應該意思與本意相仿,所以最好給出原文,否則無法判斷
9. 生理學中飽和現象的例子
你找個杯子,弄半杯子水,然後把水放下,出門到超市買一包兩塊錢的鹽,回到家,找到剪刀,剪開鹽袋,倒入水杯,全部倒入,如果鹽全部溶解了,說明沒飽和,如果還又沒溶解的,嗯!這個水飽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