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包括哪些
微生物學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包括:①對細菌檢驗人員的要求;②操作手冊;③儀器設備的功能監測;④培養基的質量控制;⑤試劑、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質量控制;⑥標本檢驗的質量控制;⑦標准菌株的來源和保存及室內質量的全面控制七個方面。微生物學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包括:
①對細菌檢驗人員的要求;
②操作手冊;
③儀器設備的功能監測;
④培養基的質量控制;
⑤試劑、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質量控制;
⑥標本檢驗的質量控制;
⑦標准菌株的來源和保存及室內質量的全面控制。
❷ 細菌試驗為什麼要設一個質控菌
設立質控菌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微生物檢測中進行質量控制。
例如,你新配置了一批培養基,你怎麼知道你配的培養基是合格的、能培養出目標菌、並且目標菌在該培養基上表現出的特徵符合正常情況?那麼,我們就需要質控菌,選擇該培養基對應的陽性菌作為質控菌,接種在你配的培養基上,觀察其生長情況,從而說明你的培養基是否合格。
再者,用某方法來檢測細菌,為了保證該方法所用試劑、操作過程等無誤,那麼也應設立一個質控菌,如果用該方法檢測質控菌合格,那麼這個方法就是有效的。
其實用質控菌最多的地方應該是葯敏試驗,這時候就需要標准菌株與待測菌同時培養,如果標准菌株表現出的耐葯性正常,那麼這次葯敏試驗的結果才是可靠的。
❸ 怎樣做好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
怎樣做好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
微生物學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包括:①對細菌檢驗人員的要求;②操作手冊;③儀器設備的功能監測;④培養基的質量控制;⑤試劑、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質量控制;⑥標本檢驗的質量控制;⑦標准菌株的來源和保存及室內質量的全面控制七個方面。
質量控制: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
質量保證:為了滿足實驗室質量要求
,制定相應的計劃,實施證明(記錄)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系統活動。
外部質量控制: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採取的以對比分析、跟蹤以及相關方法,對實驗室工作的連續性控制計劃。
❹ 如何進行微生物檢驗分析中的質量控制
一、診斷性抗血清試劑,實驗當日至少應做多價血清陰性和陽性質控。定性試驗試劑每次檢測時應至少包括陽性和陰性質控菌株。不含內質控的直接抗原檢測試劑,實驗當日應檢測陽性和陰性質控。使用的染色劑(革蘭染色、特殊染色和熒光染色),至少每周(若檢測頻率小於每周1此,則實驗當日)用已知陽性和陰性(適用時)的質控菌株檢測。凝固酶、過氧化氫酶、氧化酶、β-內醯胺酶,實驗當日應做陰性和陽性質控,商業頭孢菌素試劑的β-內醯胺酶試驗可遵循製造商的建議。
二、實驗室採用的抗菌葯物敏感性試驗方法的質控:應以質控標准菌株連續檢測20—30天,每一組葯物/細菌超出參考范圍(抑菌圈直徑或MIC)的頻率應不超過(≤)1/20或1/30;也可採用替代質控方案,即連續5天,每天對每一組葯物/細菌重復測定3次,每次單獨制備接種物,15個數據超出參考范圍(抑菌圈直徑或MIC)的結果應不超過(≤)1個,若失控結果為2-3個,則如前述,再進行5天,每天3次重復試驗,30個數據失控結果應不超過(≤)3個。此後,應每周使用標准菌株進行質控。若檢測頻率小於每周1次,則每個檢測日應進行質控。採用自動或者半自動儀器檢測MIC值時,應按照製造商的要求進行質控。
三、厭氧菌培養:還需要使用有效的方法檢測厭氧培養環境(如以亞甲蘭試條、厭氧菌或其它適當方法)。分枝桿菌檢測:抗酸染色應在實驗當日用適當的陰性和陽性質控驗證;熒光染色應每次實驗以陰性和陽性質控驗證。真菌檢測:直接染色(如:抗酸染色,PAS,吉姆薩染色,墨汁染色)檢查患者樣品時,應在實驗當日做陰性和陽性質控(某些染色如吉姆薩染色,玻片本身作為陰性質控。KOH制備的玻片不需要質控)。病毒:連續細胞傳代時應定期監測支原體污染(宜監測陰性未傳代的質控株,而不是培養支原體);應監測用於細胞生長培養液的動物血清的細胞毒性;應具備相應的細胞株用於病毒培養。
❺ 談談你對實驗室質量控制的理解,微生物實驗室是怎麼進行內部質量控制的
高壓滅菌器溫度≥121℃每次用前換水;每月清潔1次。
孵育箱溫度35℃±1℃每天記錄溫度;每月清潔內壁和隔板。
水浴箱溫度37 ℃±0.5℃每天記錄溫度;每月擦內壁和換水。
冰箱溫度4℃±2℃每天記錄溫度;保持清潔並定期除霜。
低溫冰箱溫度-20℃±5℃每天記錄溫度;保持清潔並定期除霜。
❻ 為什麼微生物室不需要像其他組一樣每天做質控
標本的採集 ①注意選擇采樣的時間,一般選擇疾病的早期、急性 期或症狀典型時或用葯前採集,食物中毒的標本應及 時採集可疑食物等; ②注意採集方法,根據待測微生物種類的不同,採用 不同的采樣方法,如需氧菌、厭氧菌或兼性厭氧菌、 真菌、L-型細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檢驗均須用不同的 方法采樣; ③盛裝標本的容器,除大便、肛拭子、咽拭子和痰等 標本外,其他標本均應無菌操作採集,並以無菌容器 盛裝; ④標本量,所採集的標本應具有合理的布點; ⑤注意安全,標本採集時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污 染、傳播和自身感染。
❼ 怎樣做好微生物檢驗的工作
怎樣做好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
微生物學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包括:①對細菌檢驗人員的要求;②操作手冊;③儀器設備的功能監測;④培養基的質量控制;⑤試劑、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質量控制;⑥標本檢驗的質量控制;⑦標准菌株的來源和保存及室內質量的全面控制七個方面。
質量控制: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
質量保證:為了滿足實驗室質量要求
,制定相應的計劃,實施證明(記錄)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系統活動。
外部質量控制: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採取的以對比分析、跟蹤以及相關方法,對實驗室工作的連續性控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