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嗜冷微生物的介紹
嗜冷微生物(psychrophile)是一種最低生長溫度0 ℃以下,最適生長溫度 ≦15 ℃,最高生長溫度20℃左右的細菌,一般生長在地球兩極,海洋深處。還有種兼性嗜冷菌,能在0 ℃生長,但最適生長溫度 20℃~40 ℃。常見於冷水,土壤,冰箱變質腐敗的食物中,是影響冰箱中食物變質的的主要微生物類群。
B. 凍土層中除了猛獁象是不是也有某種微生物存在
在北極附近的一些國家有大片的凍土,有些凍土已經凍了幾萬年甚至上百萬年。在一些凍土層中經常會發現猛獁象、馴鹿、甚至石器時代人類的遺體。有些遺體還非常完整,科學家們經常想藉助凍土層中的猛獁象遺體復活這種已滅絕的大型生物。
礦產資源的短缺是目前人類面臨的一個大問題,為了挖掘新的礦產人類將目光瞄準了北極附近。其中的格陵蘭島上礦產資源豐富,稀土儲量更是能佔到全球的五分之一。很多人分析特朗普之所以想從丹麥手裡買走格陵蘭島,是因為看中了其中的礦產資源。格陵蘭島上早已展開了礦產資源的開采,開采時凍土層中的微生物會不會為人類帶來新的疾病?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C. 什麼是微生物,分為幾類,各有何特點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指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原蟲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通常它們個體非常微小, 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微生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原核微生物
細菌(Bacteria)
放線菌
螺旋體
支原體
立克次氏體
衣原體
古菌(Archaea)
2.真核微生物
真菌(Fungi)
原生生物(protozoan)
藻類(algae)
3.無細胞生物
病毒(virus)
類病毒(virusoid)
擬病毒(viroid)
朊毒體(亦稱朊病毒、蛋白質質感染性顆粒)(prion)
特性
由於微生物體積極之微小,故相對面積較大,物質吸收快,轉化快。
微生物在生長與繁殖上亦是很迅速的,而且適應性強。從寒冷的冰川到極酷熱的溫泉,從極高的山頂到極深的海底,微生物都能夠生存。
由於微生物適應性強,又容易在較短時間內積聚非常多的個體(例如10^10個/毫升的數量級),因此容易篩選並分離到突變株。容易得到微生物突變株的性質。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體積小,面積大。
吸收多,轉化快。
生長旺,繁殖快。
適應強,易變異。
分布廣,種類多。
D. 科學家們在南極發現了什麼微生物
科學家們在南極洲發現了神奇細菌,它們以食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為生,能在南極這片食物極其稀缺、生存條件最極端土地上存活下來。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研究小組說道,南極極寒、長時間沒有陽光照射、有大面積的冰蓋和沙漠,強烈的紫外線輻射,以及凍融循環的風化作用強烈,除此之外,南極還沒有淡水。
自 2012 年 5 月起,俄國聖彼得堡核物理研究所謝爾蓋·布拉特(Sergey Bulat)和同事一直在研究凍結在鑽孔口湖水樣本。他們發現鑽孔口內部充滿了煤油。幾個月後他們在鑽孔流體里,而非湖水裡,發現了細菌。
布拉特將研究重心轉移到 DNA 樣本上。通過對比已知污染物資料庫里 DNA 序列號,他鑒別出屬於 19 種不同細菌物種DNA 短分段。所有細菌都來自污染物或者來自人體皮膚細菌。
其中有一種細菌極為罕見,因為它與其它任何已知細菌相似度都不超過 86%,所以很有可能是一種新細菌。下面問題來了,這到底是何方神聖?對此科學家給出猜測是,它可能來自於湖底,因為那裡有沉積物可以提供充足食物。
關於在南極發現微生物是不是意味著如果外星環境與地球上極端環境類似,就有可能演化出生命這個話題,一些科學家表示不認同。他們認為,我們忽略了南極冰層下方水體交換,這個作用因素可能導致冰下湖存在特殊循環體系,有助於生命存在。
比如,科學家在南極冰層下方 Whillans 冰下湖發現了不同類型微生物,它們位於深達 800 米冰層下方,顯然這里灰常黑暗寒冷,但有意思是科學家發現這些神秘微生物可通過岩石等渠道獲得能量來源。
那麼,到底這些極端環境下生存細菌能不能幫助我們尋找外星生命呢?
其時其中是存在一些內在聯系。比如一些外星環境與地球上極端環境很類似,像是那些沸騰溫泉、永久凍土、深海熱泉等地方。這些地方看起來不適宜居住,但仍有一些生物存活甚至繁榮生長著,科學家將這種生物叫做極端生物。
第一隻極端生物是 40 年前在黃石國家公園溫泉中發現,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微生物能在溫度高達 89 攝氏度溫泉中繁茂生長。後來科學家還在深海熱泉中發現了龐貝蠕蟲和南極磷蝦。
再比如,在澳大利亞西部一個島嶼當中,有一個神秘湖泊——希利爾湖。這個湖泊獨到之處就在於它擁有著天然粉紅色湖水!根據報道,研究人員終於找到了湖水變成粉紅色原因——由於一種極端嗜鹽微生物所致。
還有一個地方因極端生物成了人間天堂,這就是塞內加爾維德角,它位於非洲大陸最西端,那裡沙丘綿綿、黃沙漫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是,維德角金色沙漠里還隱藏著一個美麗粉紅色湖泊——玫瑰湖(Lake Retba)。
玫瑰湖呈粉紅色是杜氏鹽藻造成。杜氏鹽藻是一種嗜鹽微生物,它們會產生一種紅色色素,這種色素能夠吸收陽光、進行自我繁殖,進而把整個湖泊變成粉紅色。
我們都知道,死海因為含鹽量極高幾乎沒有生命可以存活而得名。但近年來,科學家通過對死海生物嗜鹽桿菌研究發現,死海生物具有超強DNA 自我修復能力,所以死海“不死”,湖底沉積物中還有綠藻和細菌存在。這些發現為科學家認識外星生物提供了依據。
獲取這些信息後,科學家就開始探索,這些極端生物是否能在充滿了二氧化碳火星表層或者深層永久凍土環境中生存。在 2011 年,日本海洋地球科學局進行了一項研究,幾種極端生物接受了比地球強約 40 萬倍極端重力測試,科學家將極端生物放置在高速旋轉離心機里,這是為了模擬宇宙中超強加速度。
經測試,發現一種叫做脫氮副球菌極端生物,不僅在極端重力折磨下活下來了,還野蠻生長著。這項研究就告訴人們,首先找到地球上極端生物,然後在模擬外星極端環境,這為發現外星生命開辟了一條道路。至少這個方法給我們尋找外星生命提供了一個線索。
E. 哪些微生物在冰凍狀態下能存活
經過速凍處理,並在冰凍狀態下作低溫保存的食品將完全不必對微生物擔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一般地講大腸桿菌和病源菌在-20℃以下的低溫也不會完全死滅。例如,結核菌和大腸桿菌即使分別將它們暴露在-193℃和-225℃的低溫下也會出現不致死的結果。今天冷凍食品的製造技術雖然能夠將食品的味道和鮮度、營養價值和色質等等良好地保持在令人相當滿意的程度,但與此同時也保存了與材料共同存在的微生物。在大城市的超級市場和百貨商店的食品商場里買來的家庭用冷凍食品,每1克的大腸桿菌含量可達到20000個。另外,大型工廠的50%的食品受大腸桿菌污染的事件也經常發生。
F. 有冰晶狀物體微生物嗎
貌似科學家最近發現有一種可以利用硅造「房子」的微生物,它的外形就是晶體狀的
G. 格陵蘭島冰下有微生物嗎!
當然有。微生物無處不在。有些我們能夠了解,還有很多種類可能我們未必了解。
H. 冰川會不會有微生物,又哪幾種類
有啊 各種極端環境裡面也有微生物的。溫泉里有 火山附近也有 冰川也有哦。
I. 喜馬拉雅冰川中存活了哪些微生物
有研究報告指出:冰川中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放線菌、絲狀真菌、酵母菌和藻類。其中一些病毒對人類健康具有潛在的危害性。微生物對人類有害的極少,但冰川中存在人類並不了解的未知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