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海洋生物采樣環境參數有哪些

海洋生物采樣環境參數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8 21:47:48

⑴ 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是什麼樣的

海洋浩瀚無垠,海洋生物可以在廣闊的大海中盡情遨遊。但是,海洋中卻並非處處都有海洋生物,生物分布還要受許多環境因素的制約。

浮游生物是海洋中個體數量最多的生物。其中,浮游植物必須生活在有光照的水域中,因為它們必須依靠光合作用來製造營養,維持生命,因而浮游植物白天一般多生活在洋面區上層的光亮帶,即100米以內的淺水層中,夜間可下沉至200米以內的稍深水層中。浮游動物大多以浮游植物為食,由於其攝食活動大多是在夜間進行,因而夜間它們大多活動在200米以內、有浮游植物分布的水層中,白天則下沉至200米以下的弱光區生活。

魚類大多以浮游動物或者小型魚蝦等為食物,因而其分布水域大多在距海岸幾百千米、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及其附近海區。大陸架水域分布的魚類數量大約可占魚類總數的2/3以上,只有一部分大洋性洄遊魚類,如金槍魚、旗魚、鰹魚等,可分布至廣闊的大洋水域。還有部分魚類幾乎長年都生活在海底,成為底棲性魚類,如比目魚。此外,還有少數魚平時都生活在海洋中,但繁殖季節則需要溯游至江河內產卵繁殖,如鮭鱒魚類。在更深的海底水域,雖然也曾發現過魚類,例如,深海潛艇曾在數千米以下的深海海底發現過形狀怪異的魚,1978年在南極羅斯冰架下597米的冷水團中發現過魚,但大洋深處究竟有多少魚類,至今仍然是個未知數。

貝類中絕大多數都生活在海底,這也是由其生活習性所決定的。貝類需要濾食浮游性微藻類或者捕食其他貝類,其生存水域中必須有足夠的食物,因而它們大多也只能分布在水深100~200米以內的海域。蝦蟹類大致上也是如此。至於深海中有多少生物,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因為直至目前為止,全球海洋中大約只有5%左右的水體被人類基本上探明,而佔全球海洋80%以上的深海區,除了少數探險家偶爾光顧之外,基本上還屬於未知的空白區,人類對深海的了解僅知之皮毛。

深海中一片漆黑,水溫一般只有2℃左右,而壓力卻高達30~110MPa,是正常大氣壓(0.1MPa)的幾百倍乃至上千倍,深海下層的海水中含氧量僅為表層海水的1/10左右。如此惡劣的環境條件普通海洋生物是根本無法存活的。據計算,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產生的壓力就相當於一個大氣壓(0.1MPa)。在水深超過30米的海底,未經特殊訓練的潛水員就很難承受海水的巨大壓力;在水深1000米的深處,海水的壓力可達100個大氣壓(10MPa),如此大的壓力足以使木材的體積被壓縮至一半,變得像金屬一樣不能漂浮而只能下沉;在水深10000米以下的深海中,壓力超過1000個大氣壓(100MPa),曾在該深度考察過的用特殊鋼製造的直徑218厘米、壁厚8.7厘米的深潛器,大小被壓縮了2毫米,同時深潛器的外部塗層也在巨大的壓力下全部剝落。

根據深海探險家描述,為適應深海中這種特殊環境,深海生物的體色多呈紅色、黑色或者無色,有些種類還能發出磷光;深海魚的眼很小或者全盲,嘴大,顎寬闊,胃容量很大,以便能獲取並容納更多的食物;由於深海中食物稀少,深海生物的體型一般都不太大,新陳代謝遲緩,生長也極其緩慢;可能因深海中生物密度較小、同類難求的緣故,許多深海生物的配偶常常是終身的,有的種類雄性個體還以寄生的方式終生依附於雌性個體身上,成為永不分離的終身伴侶。

深海生物由於長期生活在低溫、高壓、少氧的環境中,採集上來後會很快死亡並腐敗解體,因而能保留下來的標本就極為罕見。1996年一艘科學考察潛艇在馬里亞納海溝查林傑海淵中第一次在11000多米深的海底收集到微生物樣品,該樣品在實驗室經培養後,被鑒別出多種原始細菌類和真菌類,其中還包括一些抗寒菌類及其孢子。這些菌類能承受比海面高1000多倍的壓力和2℃左右的低溫,並且在這種苛刻的環境條件下仍能正常地生活與繁衍。

⑵ 水體環境表徵參數有那些

水中雜質的具體衡量尺度稱水質指標.各種水質指標表示出水中雜質的種類和數量,由此判斷水質的好壞及是否滿足要求.水質指標分為物理、化學和微生物學指標三類.常用的水質指標主要有以下幾項:
(1)水溫、懸浮物(SS)、濁度、透明度及電導率等物理指標,PH值、總鹼(酸)度、總硬度等化學指標,用來描述水中雜質的感官質量和水的一般化學性質,有時還包括對色、嗅、味的描述.
(2)氧的指標體系,包括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需氧量等,用來衡量水中有機污染物質的多少,也可以用碳的指標來表示,如總有機碳、總碳等.
(3)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總氮、磷酸鹽和總磷等,用來表徵水中植物營養元素的多少,也反映水的有機污染程度.有時還加上表徵生物量的指標葉綠素a.
(4)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汞、鎘、鉛、砷、鉻、銅、鋅、錳等,包括對其總量及不同狀態和價態含量的描述.
(5)其他有害物質,如揮發酚、氰化物、油類、氟化物、硫化物以及有機農葯、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
(6)細菌總數、大腸菌群等微生物學指標,用來判斷水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情況.
(7)還可根據水體中污染物的性質採用特殊的水質指標,如放射性物質濃度等.

⑶ 浮游生物采樣器有哪些類型

浮游生物采樣器主要包括浮游生物網、浮游生物連續記錄器和浮游生物泵等。浮游生物網可分為簡單式浮游生物網和復合式浮游生物網兩類。世界上第一個簡單式浮游生物網是1828年研製出來的,用來捕捉小蟹和藤壺幼蟲。

簡單式浮游生物網由網口、網衣、網底取樣瓶、桶和囊袋構成。網口由邊框支撐,呈圓形、三角形或長方形等形狀;網衣與網口連接,網眼大小規格很多,可根據採集對象的大小加以選用。網底取樣瓶附在網衣末端,用以收集網中的浮游生物樣品。

復合式浮游生物網是在網架上裝配若干個網,可同時採集不同水層中的浮游生物樣品。先進的復合式網配備有環境監測儀器,用電子計算機處理資料,顯示環境參數和網位深度、網濾水量等數據。採集器主要由水雷形管子、篩絹、卷軸、潛水板、齒輪箱、福爾馬林池等部分組成,通過管內緩緩卷動的篩絹不斷過濾進入儀器中的海水,得到浮游生物樣品。浮游生物泵是抽取海水的離心泵,抽取的海水經篩選過濾便可得到浮游生物樣品。

⑷ 生物樣品檢測方法的基本參數有哪些各有什麼意義

這個生物的基本參數的檢測方法,以後肯定是生物樣品進行檢驗,他有很多的參考價值,他的意義也是非常廣泛

⑸ 如何對海洋生物多樣性進行樣本採集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圍內多種多樣活的有機體(動物、植物、微生物) 有規律地結合構成穩定的生態綜合體。

這種多樣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物種的遺傳與變異的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其中,物種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它既體現了生物之間及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又體現了生物資源的豐富性。

我們目前已經知道大約有200萬種生物,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種就構成了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及其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由遺傳(基因 )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等部分組成。遺傳(基因)多樣性是指生物體內決定性狀的遺傳因子及其組合的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在物種上的表現形式,可分為區域物種多樣性和群落物種(生態)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指生物圈內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性。遺傳(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基礎,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點。

有人問根據對自然界的研究可以推斷造物主的工作有何特點,據說英國科學家約翰·波頓·桑德森·霍爾丹(J.B.S. Haldane)回答:「過於喜愛甲蟲。」因為甲蟲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群。美國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特里·歐文(Terry Erwin)推斷,多數未知的甲蟲種類可能生存於我們無法靠近的30米高的熱帶森林樹冠層。

生物多樣性與健康

生物多樣性同樣關繫到我們的健康和這個星球的健康。實際上,你的健康和這個星球的健康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依賴自然環境去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多少年以來,人們從自然世界中尋找對於傷病的治療方法。植物為現代醫葯提供了有效的成分,比如製作阿斯匹林的成分。順勢療法的醫葯也是大量利用植物成分的。從金錢的角度看,入葯的植物的價值是無法算清的。世界上這些以植物作為基礎的葯物的總價值大約是6千億。

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是多數人並不了解的,但在醫葯公司的科學家們正在忙著從植物中尋找治療一些特定疾病的特定葯物成分。就在不久以前,專家們在太平洋紫杉樹和馬達加斯加長春花中發現了用於治療癌症的植物成分。也許,某一天我們能夠從一株植物上發現殺死艾滋病病毒的植物成分。

傳統醫學的醫生依賴植物和葯草治療疾病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在現代,人們也十分欣賞傳統醫學的療效。比如說,東部非洲的Maasai人以他們的傳統方式做肉、牛奶或血製品時,他們會加入一些樹皮,這樣的方法做出來可以減少膽固醇。

然而,對入葯植物和動物的收獲也並不都是好事。實際上,對這些植物、動物的需求導致這些物種瀕危。傳統葯物用烏龜入葯導致這個物種的極度衰落。

我們反復地從地球的葯櫃中搜尋葯物。我們需要保護生物多樣性,以便大自然的葯櫃能夠儲有現存醫葯的成分,和未來我們需要抵制新的疾病時製造新葯的所需成分。

生物多樣性與你呼吸的空氣

在一些城市中,尤其是在夏天,呼吸外面的空氣是不健康的。我們知道我們必須減少汽車尾氣污染、工廠廢氣污染、發電廠的空氣污染來保證現代生活。是的,我們都知道這些,但是你知道生物多樣性對於環境的自動清潔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嗎?你知道生物多樣性幫助清潔空氣嗎?

樹和其他綠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這種主要由汽車尾氣和工廠排放的產生的溫室氣體,然後還給自然純凈的氧氣。生物多樣性是這個世界的空氣凈化器。

然而,我們持續不斷的砍伐樹木,把它們切開運往各地。世界上,492種樹木物種已經有瀕臨滅種的危險。我們已經砍伐掉曾經裝點著地球的大約一半的樹木。我們砍伐但不修復,如此已經傷害了地球的肺。就像一個一天要抽10包煙的癮君子,一直吸煙,而損壞的肺一塊塊地被切掉。我們的肺還剩多大一塊?

另外,在許多地方,我們引入外來入侵物種。在過去的200年裡,我們將一些樹種從世界的這一頭運到那一頭。這種行為有的已經發展到一種產業的規模,像桉樹和藤條。也有一些退休人員或旅行者從他們的家鄉將土產的植物或是樹木帶上,隨他們旅遊。

問題是,這些植物完全適應它們原本的生長地,它們卻並不適應新的地點生長。它們也許比當地物種需要更多的水,或者需要殺蟲劑來幫助它們不被當地的蟲子蛀食。

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的安排,不要強迫某些特性的改變。順其自然。這樣,地球的肺能呼吸得更舒服些。

生物多樣性與我們喝的水

所有的生命都離不開水,所以,生物多樣性也與水資源有關。

⑹ 誰知道海洋海況的評價指標有那些謝謝!

海洋傾廢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是《海洋環境保護法》賦予我局的兩項主管工作。為貫徹執行兩個條例「實施辦法」,管理司於今年四月在珠海管區召開會議,組織編寫了兩個條例「實施辦法」的釋義,審議了傾廢區選劃大綱、傾廢區監測方案和倫敦傾廢公約新評價程序的試點方案。會議研究討論了兩項主管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今年工作的重點應在進一步理順關系的基礎上,認真貫徹實施兩個條例「實施辦法」。局希望各單位按照會議確定的有關事項和今年計劃,切實組織、安排好兩項主管工作,加強對海洋傾廢和石油平台的常規監視與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講求實效,逐步建立目標管理體系,使海洋傾廢和石油勘探開發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制度化。現將今年幾項具體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傾廢區管理與監測,各分局、海南省局對已使用的傾廢區要加強監督管理,有選擇地進行傾廢區監測試點,完成傾廢區環境狀況評價報告,提出傾廢區管理措施(傾廢區監測方案附後)。
二、結合傾廢許可證審批、傾廢區監測和研究工作,進行倫敦傾廢公約新的評價程序(LDC-NAP)試點。根據試行方案要求,在大連灣、膠州灣、長江口、大亞灣分別由監測中心、北海分局、東海分局、南海分局組織開展試點工作。提出新的評價程序試行報告,評價其與公約附件相比較的可行性、科學性,提出廢棄物及其成份中有害物質的「死名單」及「活名單」的上、下限值。並對本海域某些污染物普遍偏高(如東海銅、南海鎘)進行調查評價。(LDC-NAP試行方案附後)
三、為使管理人員更好地掌握兩個「實施辦法」,做好兩項主管工作,由各分局、海南省局組織進行人員培訓。除培訓局系統的管理人員,還應按局(91)137號文件實施管區雙重領導精神,吸收地方海洋管理機構人員參加。培訓形式由各分局、省局商定,培訓內容以「條例」、「實施辦法」及其釋義為主,結合各海區管理工作的實際進行。
四、為加強對海上石油平台的管理,熟悉平台的結構和生產情況,請北海分局、南海分局組織編輯拍攝一部海上石油平台防污染設施及運轉情況的錄像片。
五、繼續完善兩項主管工作的標准、制度,制定出「傾廢區選劃指南」、「疏浚物分類標准」、「消油劑使用規定」等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請各有關單位積極配合,按時完成承擔的任務。
六、為實現對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的有效管理,嚴格執行各種報告制度,加強對石油平台防污檢查,對不按規定排放污染物的要限期治理。年內提出平台工業含油污水,水基泥漿、鑽井岩屑含油量分析方法和消油劑核准辦法,並組織鑒定,適時頒布進行。
以上幾項工作經費主要由切塊經費中解決,局管理司給予部分補助,請各單位認真落實,並按通知要求將項目執行結果於年底前報局。
三類廢棄物海洋傾倒區監測方案(試行)
一、目的
通過對海洋傾倒區的監測,掌握廢棄物傾倒對傾倒區海域環境的影響,為海洋傾廢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二、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於屬三類廢棄物的陰溝污泥和疏浚物、粉煤灰、無毒鹼渣及其它三類廢棄物傾倒區。
三、監測分類
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監測可分為兩類:
(一)常規監測
常規監測一般是納入全國海洋環境污染監測計劃中進行。這種監測應包括所有使用的傾倒區。但是為了全面了解傾倒區海域的環境變化,還需有選擇地定期進行傾廢區的調查活動。這項監測要求對傾倒區的水質和沉積物的質量以及海洋生物資源的現狀作出評價,以對比傾廢區選劃評價的結論,作出回顧評價。
(二)專項監測
專項監測是在傾倒區使用的不同時期或有特別需要的情況下進行的監測活動,可分為傾倒初期的跟蹤監測和緊急情況下進行的應急監測。
1、跟蹤監測
這是一種有選擇、有目的地進行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跟蹤監測活動。通過監測將可了解廢棄物傾倒後的初始稀釋狀態、沉降、飄移與擴散,對環境質量和生物可能產生的有害效應。這對決定廢棄物的前處理、傾倒方式和數量將起指導作用。
2、應急監測
這是在傾倒區的環境發生異常時需緊急進行的監測活動。這種監測的目的是查清產生異常的原因,評價與傾倒活動的關系,為決策傾倒區的使用提供依據。
四、監測項目
(一)常規監測
在確定常規監測項目時,一般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用於評價海域環境質量狀況的水質、沉積物和生物的各項評價指標;
2、用於表徵廢物特性的要素;
3、倫敦傾廢公約附件三中需要考慮的其它有關方面。
具體的可參考下列項目:
1、水文氣象
水深、水溫、鹽度、水色、透明度、海流、海況、風向、風速和簡易的天氣現象。
2、水質
PH、溶解氧、化學耗氧量、活性磷酸鹽、活性硅酸鹽、硝酸鹽、亞硝酸鹽、銨氮、懸浮物、總汞、銅、鉛、鋅、鎘、油類。
廢棄物中對環境影響較大的主要成份。
3、沉積物
粒度、顏色、類型。
PH、Eh、有機質、硫化物、總汞、銅、鉛、鋅、鎘、油類。
廢棄物對環境影響較大的主要成份和物理、化學、生物學等特徵。
4、生物
(1)浮游生物與底棲生物(種類、數量和優勢種)
(2)葉綠素a
(3)生物體內污染物質含量(選擇監測海域的水體和底棲生物中的代表性魚、蝦、貝類進行)。
(4)細菌和病毒
(二)專項監測
1、跟蹤監測
根據其目的,選擇確定監測項目。一般的可參考下列項目:
(1)物理跟蹤
海流
廢棄物的沉降和擴散,初始稀釋度
(2)化學跟蹤
廢棄物中有害物質的溶出濃度以及常規監測的水質和底質中的有關項目。
(3)生物跟蹤
常規監測中的生物項目。
生物的毒性試驗(選擇監測海域的水體和底棲生物中的代表性魚、蝦、貝類進行)。
2、應急監測
根據對異常現象的初步分析確定監測項目。
五、監測海域及站位布設原則
常規監測海域包括傾倒區及周圍區域,其范圍和站位布設視傾倒區的水文情況(海流的總流向和流速)和廢棄物的沉降與擴散情況確定。
專項監測海域的范圍和站位布設根據監測的目的和內容確定。
六、監測的頻率和時間
監測的頻率和時間主要視傾倒區使用情況和海區環境的變化情況而定。在一般情況下可參照以下規定進行:
(一)常規監測
每兩年進行一次。
(二)專項監測
1、跟蹤監測
傾倒區使用初期進行一次,以後根據傾倒活動和傾倒區的實際情況,每二年進行一次,也可考慮適當加大監測頻率。每次監測時間一般為兩天(傾倒時現場即時監測、傾廢後2小時、4小時、24小時、48小時再各進行一次監測)。
2、應急監測
接到異常現象的通知後及時趕到現場監測。
七、監測的方法
監測的采樣和分析方法按《海洋調查規范》、《海洋污染調查暫行規定》及其補充規范或國家頒發的其它規范進行。
八、監測報告格式
監測報告格式見附件。本格式是參照倫敦傾廢公約第4次協商會議所採納的傾廢區監測資料報告格式制定的。
九、試行
本方案自一九九一年開始,由各分局、海南省局根據所轄海區傾倒區使用情況有計劃、有選擇地開展各類傾倒區的監測工作。重點應放在傾倒量大、持續時間長、廢棄物成份復雜、傾倒區環境敏感程度高的區域進行。試行期為三年。試行期間,各單位每年報告監測情況和處理意見,並且提出對該監測方案的修改意見。
本方案由南海分局提出,經珠海會議討論通過。
附件:海洋傾倒區監測報告格式
一、監測區域
(一)傾倒區的坐標(地理坐標)
(二)監測調查區域圖(含調查站位)
二、傾倒廢棄物的資料
(一)該傾倒區啟用前傾倒的廢棄物情況
(二)該傾倒區啟用以來傾倒的廢棄物情況
1、許可證頒發數量
2、申請傾倒和已經傾倒的廢棄物的數量
3、傾倒的廢棄物的性質(成分分析資料)
三、有關傾倒方法的資料
(一)傾倒的水深
(二)傾倒方式及初始稀釋情況
(三)傾倒方法的其它情況說明
四、傾倒區的水文資料
(一)水深
(二)海流
1、潮流(潮流的性質、類型、流速、流向)
2、余流(流速、流向)
(三)廢棄物的沉降與擴散
1、流場的數值模擬
2、廢棄物的飄移與擴散
五、監測資料
(一)站位(坐標)
(二)監測的頻率和持續時間
(三)監測項目
水質
沉積物
生物(生命物質)
(四)分析方法
水質、沉積物和生物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儀器及檢出下限。
(五)監測結果
1、水質(海水的理化要素和污染物質)
2、沉積物
3、生物
(六)一般的生物學參數
海區的初級生產力
六、監測區域的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一)評價的方法
(二)評價的結果
1、海水質量狀況
2、沉積物質量狀況
3、生物資源狀況(初級生產力和生物資源的變化)
七、由監測的結果所得出的結論
八、負責采樣、分析和資料儲存的實驗室和組織。
倫敦傾廢公約新的評價程序試行方案(疏浚物)
一、介紹
倫敦傾廢公約新評價程序(NAP)是第三次附件特設專家組在1990年1月擬定的,是為更好地貫徹、完善公約而提出的。保護環境的唯一方法是減少產生廢物的數量和種類,為防止污染需嚴格控制污染物質的排放,並在科學的基礎上選擇廢物處置方法。NAP就是在上述理論基礎上建立的。
為防止廢物的有害影響,主管部門在實施新的評價程序時應採取謹慎的態度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質。
新的評價程序具有兩個特點。首先,它強調要逐步減少向海洋中處置廢棄物;另外,它將公約附件Ⅰ、Ⅱ、Ⅲ組合起來,將廢棄物分類、檢測、廢棄物管理、傾倒區選擇,傾倒技術、監測等有機結合起來,提供了進一步的廢棄物分類標准和評價程序。
新的評價程序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其對廢物的分類原則和方法,即「死名單」和「活名單」。這些名單應至少包括所有目前列於公約附件Ⅰ、Ⅱ的物質和廢物。新的評價程序要求各締約國主管部門自行提出其廢物分類名單(死名單、活名單)。「死名單」所含為明確禁止向海上處置的廢物。「活名單」所含為需經評價的廢棄物。評價的標准可為數值的、生物的或其它綜合的標准。根據評價結果的不同,決定「活名單」中物質的處置方式。
根據倫敦傾廢公約組織「各締約國在試驗的基礎上對NAP《新評價程序》試行貫徹」的要求,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和幾年來海洋傾廢管理工作經驗,決定在個別海區對疏浚物海上傾倒試行倫敦公約新評價程序。
二、試行要求
1、根據《傾廢管理條例》和《倫敦傾廢公約》的有關規定,結合各海區海上傾廢的實際情況,擬定出疏浚物海上傾倒的分類名單,即「死名單」、「活名單」及活名單物質的上、下限值。(附:「顯著量」標准供參考)。
2、各海區管理部門依據疏浚物特徵及其海上傾倒的環境影響,確定出疏浚物的檢測、監測項目及分析、試驗方法。
3、加強、完善分局的生物實驗和監測力量。
4、開展各海區某些污染物質的本底調查,如東海的銅,南海疏浚物中的鎘等,評價其來源,以利廢棄物分類標準的制定。
5、研究傾倒技術,制定傾倒技術規范。
6、試行單位和區域:
監測中心、大連管區--大連灣
北海分局--膠州灣
東海分局--長江口
南海分局--大亞灣
7、試行目標:評價該程序與公約附件相比較是否具有優越性,並提出疏浚物主要有害成分的分類名單和上、下限值的建議。
三、試行程序
(一)主管部門接到廢棄物傾倒申請後,根據申請傾倒單位提供的廢棄物來源、形態、化學組成、化學/物理特性、傾倒量,有害物質含量、細菌、病毒、 粒度等資料確定是否進行海洋傾倒。
1、屬下列條件的廢棄物禁止傾倒。
(1)「死名單」所列禁止海上處置的廢棄物。
(2)一種或多種物質超過上限值的「活名單」所列物質。
當出現緊急情況,需要傾倒上述物質時,應經國家海洋局批准,獲得緊急許可證可到指定的區域按規定的方法傾倒。
(二)對允許海上處置的廢棄物,首先應考慮是否有海上處置的替代方案,如廢棄物綜合利用、陸上處理、儲存、堆埋等。
(三)屬下列情況的廢棄物應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確定是否准予海上傾倒,頒發哪一類許可證。
1、不屬「死名單」,「活名單」所列物質,但對環境影響又不清楚的物質。
2、一種或多種物質低於上限但高於下限值的「活名單」所列物質。
3、幾種物質低於且接近下限值,但具有潛在的積累效應的「活名單」所列物質。
4、一種或多種物質含量超過當地地殼中該物質含量的廢棄物。
(四)對於無法在陸上處理、綜合作用,又允許在海上處置的廢棄物。
1、屬下列條件的廢棄物,在取得特別許可證後才能進行傾倒。
(1)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管理條例》附件二的物質。
(2)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附件一第一、三款屬「痕量沾污」或能夠「迅速無害化」的物質。
2、符合下列條件的廢棄物,在取得普通許可證後可進行海洋傾倒。
(1)符合下列條件的疏浚物
A、疏浚物主要構成為砂、礫石或比砂大的顆粒物質以及來源於強海流區域或流動沙洲和水道的近岸區。
B、用於海灘保養和修復,並主要由與接納海灘粒度相同的砂、礫石和貝殼構成的疏浚物。
C、擬傾倒疏浚物特徵與傾廢區底質特徵基本相同,且疏浚區遠離現有的或歷史上曾有的污染源,有資料證明未受沾污的疏浚物。
(2)所有物質含量低於下限值的「活名單」所列物質。
(3)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附件二第一款,含量小於「顯著量」的物質。
(4)不屬附件一、附件二所列物質。但有足夠資料證明其對環境無害的廢棄物。
(5)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附件一第一款和附件二第一款物質,但含量接近於當地地殼中該物質含量的廢棄物。
(五)廢棄物的檢測程序。
1、化學組成:存在於液態、固態廢棄物中化合物的化學鑒定及這些化合物的數量。
2、物理/化學特性:廢棄物中的物理化學特性,如比重、揮發度、 溶解度、粒度、持久性等。
3、生物檢測包括:
(1)對浮游植物、甲殼類、軟體動物、魚類或其他可能適當的生物急性毒性試驗;
(2)慢性毒性試驗,諸如包括整個生命周期的生物鑒定。
(3)確定有關物質生物積累可能性的試驗。
如有可能,上述試驗程度應用擬在海上傾倒的廢棄物的固體相、懸浮相和或液體相分開進行。
(六)廢棄物海上傾倒的管理。
經上述步驟審核檢測後,為同意海上傾倒廢棄物頒發傾倒許可證,頒發許可證時應考慮或要求:
1、廢棄物的化學、物理、生物學特性。
2、傾倒區的選擇(根據廢棄物的組成、特性、數量等指定合適的傾倒區)。
3、對大量工業三類廢棄物的傾倒。規定一個試驗傾倒期限,與此同時進行該廢棄物傾倒對海洋環境影響的評價。
4、在許可證中註明限定條件(如傾倒區位置、傾倒數量、傾倒頻率、廢棄物包裝、容器、傾倒方法等)。
5、傾倒方法、技術要求。
6、根據傾倒廢棄物的組成,特性確定強制性監測項目,對傾倒區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監測。

⑺ 影響海洋生物分布的環境要素有哪些

對海洋生物產生重大影響的環境因素主要有:
(1)光照。光照主要是太陽輻射,是海洋環境中最重要的生態因素。光影響著海洋有機物質的生產,從而影響整個海洋生物的生活和生存。光在海洋中的分布和變化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海洋生物的分布、數量、行為以及一些特殊的適應性表現。
(2)溫度。溫度對海洋生物的生殖、發育、生活狀態、數量變動和分布,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制約。
(3)鹽度。鹽度影響生物個體的大小、生物的繁殖和分布等。
(4)營養鹽類。營養鹽類是浮游植物和藻類生長所不可缺少的微量成分,是限制它們增殖的要素。
(5)溶解氧含量、pH值和二氧化碳。海水中溶有大氣中所含有的各種氣體,其中氧和二氧化碳是海岸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基本物質。
(6)海流。海流在流動過程中不斷地改變溫度、鹽度等性質,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很大。

⑻ 海洋生物生活環境資料,最好有生物活動的深度

【概述】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鯨魚,鯊魚等。
海洋生物富含易於消化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營養價值主要取決於氨基酸的組成,海洋中魚,貝,蝦,蟹等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富含人體所必需的9種氨基酸,尤其是賴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許多,且易於被人體吸收.

⑼ 海洋環境監測

海洋環境監測--就是對整個海洋的生態環境進行分析。為保護海洋生物提供數據。
過程主要包括,選取采樣點、進行取樣、化驗分析、數據保存歸檔、、、、
目的主要是為了解保護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的變化與物種的生存狀態、、、
注意的事項、:有代表性、及時性、、、、

閱讀全文

與海洋生物采樣環境參數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