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高二生物達爾文什麼定律

高二生物達爾文什麼定律

發布時間:2022-06-29 20:58:50

『壹』 達爾文定律是什麼!

第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

當時絕大部分讀了《物種起源》的生物學家都很快地接受了這個事實,進化論從此取代神創論,成為生物學研究的基石。即使是在當時,有關生物是否進化的辯論,也主要是在生物學家和基督教傳道士之間,而不是在生物學界內部進行的。

第二,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

生物都有繁殖過盛的傾向,而生存空間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須「為生存而斗爭」。
在同一種群中的個體存在著變異,那些具有能適應環境的有利變異的個體將存活下來,並繁殖後代,不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條件的變化是有方向的,則在歷史過程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微小的變異就得到積累而成為顯著的變異。由此可能導致亞種和新種的形成。

『貳』 達爾文進化規律是什麼

19世紀中葉,達爾文創立了科學的生物進化學說,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達爾文進化論,第一次對整個生物界的發生、發展,作出了唯物的、規律性的解釋,推翻了特創論等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在生物學中的統治地位,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個革命變革。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他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斗,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

以上三點,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在基因學誕生之生,為此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事實上,物競天擇,競的是「基因」。

『叄』 達爾文生物進化的4大理論

達爾文生物進化的基本理論內容:
1.過度繁殖
2.生存斗爭
3.遺傳變異
4.適者生存
意義:1.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
2.生物的多樣性及適應性
基本觀點:1.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
2.生物進化的實質是某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3物種形成的三個環節(1)突變,基因重組(2)自然選擇(3)地理隔離生殖隔離
現代進化理論:隔離導致物種形成,自然選擇決定進化方向,實質為基因頻率的改變,進化的原材料為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演化論是生物學最基本的理論之一。所謂「演化」(Evolution,日文翻譯成「進化」),是指生物在變異、遺傳與自然選擇作用下的演變發展,物種淘汰和物種產生過程。地球上原來無生命,大約在30多億年前,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後,生物不斷的進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著170多萬個物種。
演化論最早是由查爾斯·達爾文提出的,在其名著《物種起源》有詳細的論述。他第一次提出自然選擇或稱天擇(natural
selection)是演化的一個機制。研究一個物種的演化歷史以及他與其它物種間的關系的學科叫做系統發生學(phylogeny)。研究生物演化史的方法很多,例如現在使用分析生物高聚物例如DNA序列和蛋白質序列的方法,以及在通過與古生物學化石的比較進行研究。生物學家通過很多方法來分析生物演化的關系,包括利用分子生物學建立親緣關系樹,利用動植物種類史,表現型分類法和遺傳分類學等等。就目前生物學家所了解的生物演化的主要事件,已經總結成生物演化時間表

『肆』 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主要原理

1、產生背景
在文藝復興以及思想啟蒙之後,現代科學的理性思維已經建立起來.達爾文的時代是十九世紀中後期,正是走出蒙提,提倡科學的前一階段,在思想和理性上,為達爾文創立自然選擇進化論提供了思想依據;而青年時的遠游,則為他積累了大量的實據,引發了他關於物種進化的思考並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2、要點:
他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
以上三點,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在基因學誕生之生,為此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事實上,物競天擇,競的是「基因」.
3、影響:
進化論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學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說取代地心說,否定了人類位於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結;第二次就是進化論,把人類拉到了與普通生物同樣的層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與人類有了或遠或近的血緣關系,徹底打破了人類自高自大,一神之下,眾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慶幸的是,達爾文已經不是在中世紀了,所以他沒有受到布魯諾的待遇,民眾仍然給了極高的評價,即使是宗教,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寬容,當然,這與當時宗教權力遠不如中世紀有關.
4、有關爭論:
爭論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科學界的內部爭論,一方面是科學界以外的宗教與進化論爭論.
在科學界內部,沒有進化論是否成立的爭論和質疑,進化的事實早已確鑿無疑地證明了進化論的成立,但是,在具體的進化形式和原因中,依然爭議不斷,如漸變與突變的爭議(這個已經不爭了,進化速度因條件不同而不同)、人類進化歷程的爭議、……
宗教與科學的爭論,這是民眾感受最多的部分,也是爭論最有影響力的領域.因為民眾專業的生物學知識很貧乏,中學時代我們學到的只是研究的結論,而沒有專業的解釋,因此,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則慣於歪麴生物學和進化論,把進化論描述為非科學的、蠻橫的、可笑的、無證據的或者是捏造的……
【達爾文簡介】
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1831—1836年,他以博物學家的身份,參加了英國派遣的環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學考察.在動植物和地質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經過綜合探討,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書中用大量資料證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斗爭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展變化的,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擇與性擇,在目前的生命科學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論.除了生物學之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以及哲學來說也相當重要.
[編輯本段]【 達爾文生平】
1809年2月12日,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的施魯斯伯里.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名醫,家裡希望他將來繼承祖業,16歲時便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
但達爾文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打獵、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進到醫學院後,他仍然經常到野外採集動植物標本.父親認為他「游手好閑」、「不務正業」,一怒之下,於1828年又送他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達爾文對神學院的神創論等謬說十分厭煩,他仍然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聽自然科學講座,自學力量的自然科學書籍.熱心於收集甲蟲等動植物標本,對神秘的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1828年的一天,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里,一位大學生圍著一棵老樹轉悠.突然,他發現在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里邊蠕動,便急忙剝開樹皮,發現兩只奇特的甲蟲,正急速地向前爬去.這位大學生馬上左右開弓抓在手裡,興奮地觀看起來.正在這時,樹皮里又跳出一隻甲蟲,大學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裡的甲蟲藏到嘴裡,伸手又把第三隻甲蟲抓到.看著這些奇怪的甲蟲,大學生真有點愛不釋手,只顧得意地欣賞手中的甲蟲,早把嘴裡的哪只給忘記了.嘴裡的那隻甲蟲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這大學生的舌頭蜇得又麻又痛.他這才想起口中的甲蟲,張口把它吐到手裡.然後,不顧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內的劍橋大學走去.這個大學生就是查理·達爾文.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就把它命為「達爾文」.
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他放棄了待遇豐厚的牧師職業,依然熱衷於自己
的自然科學研究.這年12月,英國政府組織了「貝格爾號」軍艦的環球考察,達爾文經人
推薦,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搭船,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苦的環球考察活動.
達爾文每到一地總要進行認真的考察研究,采訪當地的居民,有時請他們當向導,爬山
涉水,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挖掘生物化石,發現了許多沒有記載的新物種.他白天收集
谷類岩石標本、動物化石,晚上又忙著記錄收集經過.1832年1月,「貝格爾」號停泊
在大西洋中維德角群島的聖地亞哥島.水兵們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達爾文和他的助手背起
背包,拿著地質錘,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標本.
一路上,達爾文把各式各樣的石頭敲下來放進背包,有黑色的、白色的,還有夾著一束
花紋的.一會兒,背包便放滿各種各樣的石頭,背包帶深深地勒進達爾文的肉里,渾身上下
都被汗水浸透了.
「達爾文先生,這些亂七八糟的石頭,到底有什麼用?」看著吃力向前爬行的達爾文,
助手不解地問.
「你看,石頭是有層次的,每層石頭里有著不同的貝殼和海生動物的遺骨,它能告訴我
們不同年代的生物!」達爾文喘著粗氣說道.
助手總算明白了一些,趕忙從達爾文身上接過背包,背在自己的肩上.
在考察過程中,達爾文根據物種的變化,整日思考著一個問題:自然界的奇花異樹,人
類萬物究意是怎麼產生的?他們為什麼會千變萬化?彼此之間有什麼聯系?這些問題在腦海
里越來越深刻,逐漸使他對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產生了懷疑.
1832年2月底,「貝格爾」號到達巴西,達爾文上岸考察,向船長提出要攀登南美
洲的安第斯山.
艦長吃了一驚,急忙說道:「這山又高又長,您怎麼走得過去?」「我就是要走前人沒
走過的路!」達爾文堅定地說道.艦長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的要求,為了安全起
見,又派了向導和騾馬一同前往.
當他們撲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時,達爾文意外地在山頂上發現了貝殼化石.達
爾文非常吃驚,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貝殼怎麼會跑到高山上了呢?」經過反復思索,他終
於明白了地殼升降的道理.心中異常激動地說道:「看來,這條高大的山脈地帶,在億萬年
前,原來是一片大海洋啊!」
達爾文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帶領大家一直往上爬去.到了安第斯山的最高峰,達爾文
忽覺心胸開朗了許多.他俯瞰山下,突然發現山脈的兩邊,植物的種類並不相同.再仔細一
看,即使同一種類,樣子也相差很遠.它們為什麼會有明顯的差別呢?
達爾文腦海中一陣翻騰,對自己的猜想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物種不是一成不變的,
而是隨著客觀條件的不同而相應變異!」
後來,達爾文又隨船橫渡太平洋,經過澳大利亞,越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於183
6年10月回到英國.
在歷時五年的環球考察中,達爾文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回國之後,他一面整理這些資
料,一面又深入實踐,同時,查閱大量書籍,為他的生物進化理論尋找根據.1842年,
他第一次寫出《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20多年研究而寫成
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終於出版了.在這部書里,達爾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進化論」的
思想,說明物種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
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
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物種起源》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代表作,標志著進化
論的正式確立.
《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轟動.它沉重地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
基,從反動教會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們群起攻之,誣蔑達爾文的學說「褻瀆聖
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
與此相反,以赫胥黎為代表的進步學者,積極宣傳和捍衛達爾文主義.指出:進化論轟
開了人們的思想禁錮,啟發和教育人們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緊接著,達爾文又開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的寫作,以不可
爭辯的事實和嚴謹的科學論斷,進一步闡述他的進化論觀點,提出物種的變異和遺傳、生物
的生存斗爭和自然選擇的重要論點,並很快出版這部巨著.晚年的達爾文,盡管體弱多病,
但他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堅持進行科學研究和寫作,連續出版了《人類的由來》等很多著
作.
1882年4月19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因病逝世,人們把他的遺體安葬在牛頓的墓
旁,以表達對這位科學家的敬仰.

『伍』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的中提到的規律有哪些

(1)人工選擇學說.他認為,現在的許多家養動物和載培植物,都起源於野生類群.它們在人們有計劃的選擇下,使有益於人類的變異逐漸積累和增強,實際上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這一學說有三個要素:一是有變異存在;二是這種變異能夠遺傳;三是人類對變異可以選擇.三者缺一不可.
(2)自然選擇學說.首先,達爾文認為生物普遍存在著變異.一切生物都有變異特性,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生物.變異可分為一定變異和不一定變異兩種.所謂一定變異是指同一祖先的後代,在相同的條件下可能產生相似的變異.如氣候的寒暑與毛皮的厚薄,食物的豐匱與個體的大小

『陸』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什麼了生物進化的規律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經乘坐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

『柒』 達爾文的理論是什麼

傳說中的「進化論」是他最偉大的成就,
他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
以上三點,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在基因學誕生之生,為此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事實上,物競天擇,競的是「基因」.
也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1、過度繁殖(基礎)
2、生存斗爭(手段) 生物與無機環境的斗爭 ;種內斗爭 ;種間斗爭
3、遺傳變異(內因) 不利變異 ;有利變異 (保留)
4、適者生存(結果)

『捌』 誰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說的是什麼

1、全名: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 年的環球航行, 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2、進化論
是指生物在變異、遺傳與自然選擇作用下的演變發展,物種淘汰和物種產生過程。核心思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19世紀三大自然發現:1 細胞學說 2 達爾文進化論 3. 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

『玖』 什麼和什麼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基本規律

(1)人工選擇學說.他認為,現在的許多家養動物和載培植物,都起源於野生類群.它們在人們有計劃的選擇下,使有益於人類的變異逐漸積累和增強,實際上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這一學說有三個要素:一是有變異存在;二是這種變異能夠遺傳;三是人類對變異可以選擇.三者缺一不可.
(2)自然選擇學說.首先,達爾文認為生物普遍存在著變異.一切生物都有變異特性,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生物.變異可分為一定變異和不一定變異兩種.所謂一定變異是指同一祖先的後代,在相同的條件下可能產生相似的變異.如氣候的寒暑與毛皮的厚薄,食物的豐匱與個體的大小.所謂不定變異是指來自相同或相似親體的不同個體,在相同或相似條件下所產生的不同變異.如同一白色母羊所生羊羔中,可能有白、黑或其他顏色.同時,達爾文認為生物普遍具有高度的繁殖率與自下而上競爭能力.生物有著繁殖過剩的傾向,但由於食物與空間的限制及其它因素的影響,每種生物只有少數個體能夠發育與繁殖.達爾文還認為:生物在生存競爭中,對生存有利的變異個體被保留下來,而對生存不利的變異個體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或適者生存.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在自然選擇過程中,只有適者才能生存,但適應對生存也只有相對的意義,一旦生活環境改變,原來的適應就可能變為不適應.最後,達爾文認為:通過自然選擇形成新物種.
近半個世紀以來,由於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和群體遺傳學的興起,結合生物學其他分支學科的新成就,對生物進行化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的見解,即現代達爾文學說,或稱綜合性進貨機理學說.該學說認為生物化是在群體中實現的,其主要論點為:①突變(達爾文所說的不定變異,即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為生物進貨提供了原材料.②基因頻率與遺傳平衡.其因頻率就是該基因在一個種群中的數量.一個種群在一定條件下,後代與親代的基因頻率可保持不變,這種基因各代保持穩定的狀態為遺傳平衡.生物的進化是以種群為單位而實現的.③自然選擇與基因頻率的演變.種群的演變,標志著基因頻率的改變.引起基因頻率的改變主要由於突變和種群間的基因遷移,而這些因素必須在自然選擇的主導作用下才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④適合度與選擇壓力.適合度是指生物生存和生殖並將基因傳給後代的能力.所謂選擇壓力是指自然選擇作用於某一種群效果的衡量標准.⑤隔離.新物種形成有三個階段:突變→選擇→隔離,由於地理隔離,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形態、習性甚至結構進一步分化,就產生生殖隔離,進而形成新種.

『拾』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這三大發現指的是什麼

1.細胞學說 ,在19世紀30年代 ,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認為細胞是動、植物有機體的基本結構單位,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1842年,德國的青年醫生邁爾發現該定律,1847年,焦耳最先用科學實驗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人,1953年,威廉·湯姆生幫助焦耳完成了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精確表述.
3.生物進化論。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和生物進化論的奠基者達爾文,在其巨著《物種起源》中提出了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高二生物達爾文什麼定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