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資源包含哪些資源

生物資源包含哪些資源

發布時間:2022-06-29 21:54:32

1. 生物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生物資源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大類。動物資源包括陸棲野生動物資源、內陸漁業資源、海洋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包括森林資源、草地資源、野生植物資源和海洋植物資源。微生物資源包括細菌資源、真菌資源等。從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為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栽培作物資源、水產資源、馴化動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遺傳基因(種質)資源等。
生物資源
是自然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資源包括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統三個層次,對人類具有一定的現實和潛在價值,它們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物質體現。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結構千差萬別,分布極其廣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如平原、丘陵、高山、高原、草原、荒漠、淡水、海洋等都有生物的分布。已經鑒定的生物物種約有200萬種,據估計,在自然界中生活著的生物約有2000~5000萬種。它們在人類的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類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衛生保健等都離不開生物資源。此外,它們還能提供工業原料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穩定。

2. 生物資源包括什麼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生物資源 定義1:生物圈中植物、動物與微生物組成的各種有生命現象的資源總稱。 定義2:對人類具有實際的或潛在的價值與用途的遺傳資源、生物體、種群或生態系統及其中的任何組分的總稱。

生物資源生物資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生物群落的總和。 生物資源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大類,其中: 動物資源包括陸棲野生動物資源、內陸漁業資源、海洋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包括森林資源、草地資源、野生植物資源和海洋植物資源, 微生物資源包括細菌資源、真菌資源等。 從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為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栽培作物資源、水產資源、馴化動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遺傳基因(種質)資源等。

3. 生物資源有哪些

食用生物資源,
葯用生物資源,
工業生物資源,
觀賞生物資源.

4. 生物是人類的重要資源包括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生物資源也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

大氣資源,海洋資源,陸地資源,自然資源,礦物資源

5. 生物資源包括哪幾類類有何特點

生物資源是在目前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有的學者把生物群落與其周圍環境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生態系統稱為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生物資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生物群落的總和。
生物資源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大類,其中:
動物資源包括陸棲野生動物資源、內陸漁業資源、海洋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包括森林資源、草地資源、野生植物資源和海洋植物資源,
微生物資源包括細菌資源、真菌資源等。
從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為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栽培作物資源、水產資源、馴化動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遺傳基因(種質)資源等。

6. 那些是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資源。當前,地球上的生物資源正以驚人的速度在衰退甚至滅絕。2000年來,全世界大約有110多種獸類和130多種鳥類從地球上消失。
地球上有多少生物品種,卻知之不清。據估計在500萬至5000萬之間或更多,其中僅有140萬被定名和描述。
動物:首先應該是分為兩個大類;即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有;鳥,蜥蜴,壁虎,蟾蜍,青蛙,老虎,貓.魚.
無脊椎動物有;蜜蜂,蜘蛛,蚯蚓.
鳥類;鳥. 節肢動物;蜜蜂,蜘蛛.
爬行動物;蜥蜴,壁虎. 兩棲動物;蟾蜍,青蛙.
哺乳動物;老虎.貓. 環節動物;蚯蚓.
魚類;魚.
這些動物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是;按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是這樣:
腔腸動物
環節動物
節肢動物
軟體動物
脊索動物
這五個都是「門」級的分類
甲殼動物是節肢動物門里的一個綱
脊椎動物是脊索動物門里的一個亞門
哺乳動物和兩棲動物分別是脊椎動物亞門里的量個綱
從腔腸動物到軟體動物(包括脊索動物門里除了脊椎動物亞門以外的其他種屬)統稱為無脊椎動物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和鳥綱是恆溫動物
除哺乳動物和鳥類以外的其他一切動物種屬統稱為變溫動物
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又合稱為種子植物
藻類:常見的海苔紫菜都是
蕨類:種子蕨等(看名字就知道它已經接近種子植物了,屬於高級蕨類)
裸子:松樹,衫樹等
被子:很多了,白菜啊,水果樹什麼的都是

還有把植物分為木本與草本的,不過進化學上獎草本比木本高級
藻類:常見的海苔紫菜都是
苔蘚:葫蘆蘚等...
蕨類:種子蕨,腎蕨等
裸子植物:種子裸露,無種皮包裹的植物(松樹,柏樹,衫樹等)
被子植物:種子有果皮包裹的植物
微生物:微生物種類繁多,至少有十萬種以上。按其結構、化學組成及生活習性等差異可分成三大類。

一、真核細胞型微生物 細胞核的分化程度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胞質內有完整的細胞器(如內質網、核糖體及線粒體等)。真菌屬於此類型微生物。

二、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細胞核分化程度低,僅有原始核質,沒有核膜與核仁;細胞器不很完善。這類微生物種類眾多,有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和放線菌。

三、非細胞型微生物 沒有典型的細胞結構,亦無產生能量的酶系統,只能在活細胞內生長繁殖。病毒屬於此類型微生物

7. 生物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資源包括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統

8. 生物資源講了些什麼呢

生物群落

說到生物資源就要談到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生態學研究對象中的一個高級層次,具有個體和種群所不能包括的特徵和規律,是一個生態系統中具有生命的部分,正是生物群落在地貌類型繁多的地球表面上有規律的分布,才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正是生物群落構成了生物資源。

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的時間、空間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種類組成、外貌結構(包括形態結構和營養結構),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彼此影響、相互作用,並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體。也可以說,一個生態系統中具有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它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各個物種的種群。

生態學家很早就注意到,組成群落的物種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規律的。早在1807年,德國地理學家A.Humboldt首先注意到自然界植物的分布是遵循一定的規律而集合成群落的。1890年丹麥植物學家E.Warming在其經典著作《植物生態學》中指出,形成群落的種對環境有大致相同的要求,或一個種依賴於另一個種而生存,有時甚至後者供給前者最適之所需,似乎在這些種之間有一種共生現象占優勢。另一方面,動物學家也注意到不同動物種群的群聚現象。1877年,德國生物學家K.Mobius在研究牡蠣種群時,注意到牡蠣只出現在一定的鹽度、溫度、光照等條件下,而且總與一定組成的其他動物(魚類、甲殼類、棘皮動物)生長在一起,形成比較穩定的有機整體。Mobius稱這一有機整體為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中的物種之間、生物與它們所處的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和影響。生物群落是一個經過生境選擇的功能單位,作為一種能夠自我調節和自我更新的作用機構,它們處在為了空間、養分、水分和能量而競爭的動態平衡之中,每種成分都作用於所有其他成分,並以生境、產量以及一切生命現象在外觀與色彩和時間進程方面的協調一致為特徵。

從上述定義中可知,一個生物群落具有下列基本特徵:

1.具有一定的物種組成。每個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種群組成的。因此,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徵。一個群落中物種的多少及每一物種的個體數量,是度量群落多樣性的基礎。

2.不同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生物群落是不同生物物種的集合體,但不是說一些種的任意組合便是一個群落。一個群落的形成和發展必須經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生物種群之間的相互適應。哪些物種能組合在一起構成群落,取決於2個條件:①必須共同適應它們所處的無機環境;②它們內部的相互關系必須協調、平衡。因此,研究群落中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是闡明群落形成機制的重要內容。

3.具有形成群落環境的功能。生物群落對其居住環境產生重大影響,並形成群落環境。如森林中的環境與周圍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光照、溫度、濕度與土壤等都經過了生物群落的改造。即使生物散布非常稀疏的荒漠群落,對土壤等環境條件也有明顯的改造作用。

4.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結構。生物群落是生態系統的一個結構單位,它本身除具有一定的物種組成外,還具有外貌和一系列的結構特點,包括形態結構、生態結構與營養結構。如生活型組成、種的分布格局、成層性、季相、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關系等,但其結構常常是鬆散的,不像一個有機體結構那樣清晰,故有人稱之為鬆散結構。

5.具有一定的動態特徵。群落的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特徵的種群,群落不是靜止地存在,物種不斷地消失和被取代,群落的面貌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由於環境因素的影響,使群落時刻發生著動態的變化。其運動形式包括季節動態、年際動態、演替與演化。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圍。由於其組成群落的物種不同,其所適應的環境因子也不同,所以特定的群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圍不同。從各種角度看,如全球尺度或者區域的尺度,不同生物群落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分布。

7.具有特定的群落邊界特徵。在自然條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顯的邊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區分;有的則不具有明顯邊界,而呈連續變化中。前者見於環境梯度變化較陡,或者環境梯度突然變化的情況,而後者見於環境梯度連續變化的情形。

物種組成

群落的物種組成是決定群落性質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鑒別不同群落類型的基本特徵。群落學研究一般都從分析物種組成開始,以了解群落是由哪些物種構成的,它們在群落中的地位與作用如何。不同的群落有著不同的物種組成,以我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例,群落喬木層的優勢種類總是由殼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植物構成,在下層則由杜鵑花科、山茶科、冬青科等植物構成。又比如,分布在高山的植物群落,主要由虎耳草科、石竹科、龍膽科、十字花科、景天科的某些屬中的種類構成;村莊、農舍周圍的群落多半由藜科、莧科、菊科、蕁麻科等組成。

構成群落的各個物種對群落的貢獻是有差別的,通常根據各個物種在群落中的作用來劃分群落成員型。

1.優勢種與建群種。對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環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種稱為優勢種,它們通常是那些個體數量多、蓋度大、生物量高、生命力強的種,即優勢度較大的種。群落不同的層次可以有各自的優勢種,其中,優勢層的優勢種稱為建群種。比如森林群落中,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常有各層的優勢種,而喬木層的優勢種即為建群種。建群種對群落環境的形成起主要的作用。在熱帶、亞熱帶森林群落中,各層的優勢種往往有多個。

2.亞優勢種。指個體數量與作用都次於優勢種,但在決定群落性質和控制群落環境方面仍起著一定作用的植物種。在復層群落中,它通常居於較低的亞層,如南亞熱帶雨林中的紅鱗蒲桃和大針茅草原中的小半灌木冷蒿,在有些情況下成為亞優勢種。

3.伴生種。伴生種為群落的常見物種,它與優勢種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如馬尾松林中的烏飯樹、米飯花等。

4.偶見種或罕見種。偶見種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現頻率很低的物種,多半數量稀少,如常綠闊葉林中區域分布的鍾萼木或南亞熱帶雨林中分布的觀光木,這些物種隨著生境的縮小瀕臨滅絕,應加強保護。偶見種也可能偶然地由人們帶入或隨著某種條件的改變而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的殘遺種,如某些闊葉林中的馬尾松。有些偶見種的出現具有生態指示意義,有的還可以作為地方性特徵種來看待。

9. 六年級科學你知道的生物資源有哪些

我知道的生物資源有遼東櫟、山楊、白樺、油松,野生動物資源有經濟價值高的野生動物有狸、獾、鼬及鳴禽等。

閱讀全文

與生物資源包含哪些資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