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化學中的「兼性離子」是什麼意思若一個氨基酸有三個可解離的基團,怎麼算它的pI值
在某一pH值下蛋白質在溶液中帶有相等量的正、負電荷時,這時被稱為兼性離子(兩性離子)。
蛋白質在溶液中的游離狀態受溶液pH值的影響。酸性條件下,蛋白質分子電離成陽離子,在鹼性條件下,則電離成陰離子。
在某一特定pH值下,氨基酸分子電離的陽離子和陰離子量相等,則為兼性離子。此時的pH值即為該氨基酸的等電點(pI值)。
等電點(pI)的計算:
對於中性氨基酸其側鏈R基不解離,則其pI值為該氨基酸的兩性離子狀態兩側的集團pK值的和的一半,即pI=1/2(pKa1+PKa2)。
而當氨基酸有三個或三個以上解離基團時,先依次寫出其從酸性到鹼性的解離方程,找到兼性離子兩側的pK值,再取兩邊的pK的平均值,即得到其pI值。
(1)生物化學怎麼根據kpa計算pl擴展閱讀:
氨基酸處於兼性離子狀態時的pH為其等電點,氨基酸在等電點時溶解度最小。因此可利用調節pH到等電點,達到蛋白質分離的目的。
等電點法分離適用於疏水性較大的蛋白質(如酪氨酸)。而親水性很強的蛋白質(如明膠)在水溶液中溶解度較大,在等電點的PH值下不容易產生沉澱。
等電點法的缺點是溶液pH值過低,導致目的蛋白質的變性。
B. 生物化學pI含義
氨基酸 蛋白質 核酸\氨基酸的性質\兩性與等電點 .
等電點(pI,isoelectric point) 等電點: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離成陽離子和陰離子的趨勢及程度相等,所帶凈電荷為零,呈電中性,此時溶液的pH稱為該氨基酸的等電點。 兩性離子所帶電荷因溶液的pH值不同而改變,當兩性離子正負電荷數值相等時,溶液的pH值即其等電點。 當外界溶液的pH大於兩性離子的pl值,兩性離子釋放質子帶負電。 當外界溶液的pH小於兩性離子的pl值,兩性離子質子化帶正電。
這個網路上都有的。
C. 生物化學中PL什麼意思
PL是磷脂
和
CE是指毛細管電泳
D. 知道pk1pk2pk3怎麼計算pl
pK為-lg(K),K為酸的解離常數,pI為等電點pH值,等電點是指每個賴氨酸分子所帶電荷為0。
pi指的是氨基酸的等電點,氨基酸在溶液中的帶電狀態,會隨著溶液的ph值而變化,如果氨基酸的凈電荷等於零,在外加電場中不發生向正極或負極移動的現象,在這種狀態下溶液的ph值稱為其等電點。
各種氨基酸都有特定的等電點,當溶液的ph值低於某氨基酸的等電點時,則該氨基酸帶凈正電荷,在電場中向陰極移動。
意義
解離常數(pKa)是有機化合物非常重要的性質,決定化合物在介質中的存在形態,進而決定其溶解度、親脂性、生物富集性以及毒性。對於葯物分子,pKa還會影響其葯代動力學和生物化學性質。精確預測有機化合物的pKa值在環境化學、生物化學、葯物化學以及葯物開發等領域都有重要意義。
E. 生物化學中溶解溫度
在一定條件(溫度、壓力)下,一定量的溶劑溶解溶質達飽和時,所含溶質的量稱為溶解度。任何一種表示濃度的單位都可用來作為溶解度的單位。因此,根據工作需要,溶解度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表示法,通常用一定溫度下,100克溶劑形成飽和溶液時所溶解溶質的質量(單位為克)表示。
物質溶解度的大小與很多因素有關,主要決定於溶質和溶劑的本性以及外界的溫度和壓力。
溫度對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可以通過實驗繪成的溶解度曲線來表示。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個別物質如醋酸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反而減小。還可看到硫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在32.4℃時出現了一個轉折點。這是因為32.4℃左右時,硫酸鈉的存在形式不同。在32.4℃以下,與飽和溶液呈平衡的固體是含結晶水的硫酸鈉Na2SO4·10H2O,隨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在32.4℃以上,與飽和溶液呈平衡的固體是無水硫酸鈉Na2SO4,隨溫度上升而溶解度減小。
利用在不同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不同這一性質,可以進行物質的提純以除去其中雜質。在實際工作中,常將要是純的物質先加熱溶解於適當的溶劑中,使其成為飽和或接近飽和溶液,趁熱濾去不溶性雜質,然後將溶液冷卻,這時因物質的溶解度減小,勢必從溶液中析出結晶,而可溶性雜質由於含量少,遠未達到飽和而留在母液中。最後過濾,使析出的結晶與母液分離而得到較純物質。這種操作稱為重結晶。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物質在溫度降低時,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雖超過了該溫度下飽和溶液所含溶質的量,溶質也不析出,這種溶液稱為過飽和溶液。過飽和溶液是不穩定的體系,稍一振盪或投入一小顆粒結晶,多餘的溶質立即從溶液中析出而成為飽和溶液。
氣體的溶解平衡是指在密閉容器中,溶解在液體中的氣體分子與液體上面的氣體分子保持平衡。溶解達平衡時,氣體在液體中的濃度就是氣體的溶解度。通常用1體積液體中所能溶解氣體的體積表示。
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這與氣體及溶劑的本性有關。H2,O2,N2等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因為這些氣體在溶解過程中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稱為物理溶解。而CO2,HCL,NH3等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因為這些氣體在溶解過程中與水發生了化學反應,稱為化學溶解。
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除與氣體的本性、溫度有關外,壓力對氣體的溶解度的影響也比較大。壓力和分壓的單位是帕(或帕斯卡,符號Pa),通常用千帕(符號kPa)表示。101.325kPa(或101325Pa)相當於過去1atm(1大氣壓),133.32Pa相當於1mmHg。
一種液體在另一種液體中的溶解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兩種液體完全互溶,如乙醇與水、甘油與水等。第二種是兩種液體部分互溶,如乙醚與水等。第三種是兩種液體完全不溶,如苯與水、四氯化碳與水等。
將兩種互不混溶的液體放在同一容器中,就會分成兩相,密度大的一相的在下層,密度小的一相在上層。在一定溫度下,一種溶質在相互接觸的兩種互不混溶的溶劑中,溶解達平衡時,溶質在兩相中的濃度比是一個常數,這一定律稱為分配定律。可表示如下式:
CA/CB=K (1-2)
式中CA、CB分別表示溶質在溶劑A、B中的濃度;常數K稱為分配系數,它與溶質和溶劑的本性、溫度及壓力有關。
根據分配定律的原理,利用同一溶質在互不混溶的兩種溶劑中溶解度的差別,可以選取適當溶劑,從另一溶液中將溶質提取出來。這個過程稱為萃取。
萃取是一種有效的提純、分離技術。為了充分使用一定量的萃取劑以提高萃取效率,採取每次少量,多次萃取的方法,要比一次用完萃取的效果好得多。反復多次萃取,萃取就可接近完全。
F. 生物化學中的pl是什麼
按環境管理警戒體系分為4級,分別為P1、P2、P3和P4,P1為常規生化實驗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通風系統,P2為有防護生化實驗室,具有一定的隔離間,隔離衣物和手套,P3為對已知有害微生物防護實驗室,而且採用空氣負壓裝置,保證空氣只入不出,具有嚴格的隔離防護設施外,P4為對潛在可能有害生物防護實驗室,一般除了做基因設計的生化武器外,很少用到
G. 生物化學脂類代謝中pl什麼意思
含磷酸的脂類稱為磷脂(PL)。其種類有磷脂醯膽鹼(PC,又稱卵磷脂),磷脂醇(PA)、磷酯醯肌醇(PI)、磷脂醯甘油(PG),神經鞘磷脂(SPH),磷脂醇(PA),磷脂醯乙醇胺(PE)等。
H. 生物化學酶活力計算問題
1.酶活是每分鍾轉化1微摩底物或生成產物所需的酶量,所以50/(4/5)=62.5ug/μmol.min,比活力是每毫克(有的書上說微克,單位換算罷了)的酶活數,62.5/(50*10^3)
2.比活力:
酶活:1/0.5=2,比活:2/(1*10^3)=0.002,轉換數是每秒鍾每微摩爾酶分子轉換底物的微摩爾數:0.5/60*92000=766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