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防禦生物恐怖
個人如有必要可以購買生化恐怖襲擊應急個人防護裝具。 加強防護技能的學習和訓練。 單位可組織職工進行學習演練。 學校可對教職工及學生進行安全疏散和三防教育。
② 強調要從什麼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
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這個論述豐富了國家安全體系的內容要素,完善了國家安全體系的頂層設計,同時也為維護國家生物安全明確了路徑。公共衛生安全是生物安全的一部分,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就是把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上升到生物安全、國家安全的高度;
把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與應用生物技術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生物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的安全、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恐怖襲擊、防禦生物武器威脅等安全內容融合為有機整體,提升國家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總書記提出「生物安全」理念,並將其納入國家安全體系,不僅是對社會關切的回應,而且對提高民眾的國家安全認知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生物恐怖防禦的必要性是什麼擴展閱讀:
明確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將有助於形成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政策、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國家安全戰略、國家安全法治和國家安全治理的不斷豐富與發展,我們初步構建了國家安全體系主體框架。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必將推動對中國公共衛生安全體系的進一步反思和改進,特別是要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領導指揮體系、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國家儲備體系、應急物資采購供應體系等方面積極作為;
逐步構建生物安全領導(決策)體系、生物安全組織協調體系、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生物安全監督體系和生物安全法治體系等,不斷完善生物安全治理體系,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③ 本法所稱生物安全是指國家有效防範和應對什麼及相關因素威脅
法律分析:危險生物因子。該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規定,是對生物安全下的定義。生物安全,是指國家有效防範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生物安全,是指國家有效防範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從事下列活動,適用本法:(一)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二)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四)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安全管理;(五)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六)應對微生物耐葯;(七)防範生物恐怖襲擊與防禦生物武器威脅;(八)其他與生物安全相關的活動。
④ 什麼是生物恐怖
生物恐怖主義利用可在人與動物之間傳染或人畜共患的感染媒介物(細菌 病毒 原生動物 真菌)製成各種生物制劑 發動攻擊 致使疫病流行 人 動物 農作物大量感染 甚至死亡 造成較大的人員 經濟損失或引起社會恐慌
⑤ 生物安全對國家安全的意義
法律分析:生物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構成要素,是國家安全學理論中講到的資源安全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資源安全的構成要素。生物安全在本意之外,還經常被用在「生物技術應用安全」的含義上,從而使生物安全成為科技安全的內容。與資源安全一樣,科技安全也是國家安全的基本要素、一級要素,其下也包括許多二級要素、三級要素。如果有的國家把生物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製造出「生物武器」,特別是所謂的「基因武器」,那麼生物武器安全、基因武器安全,就成為軍事安全的重要內容。生物安全方面的主要問題,並不是生物安全作為國家安全構成要素處於什麼位置,而是生物及其基因對人民、國家和人類的影響、威脅和危害,特別是如何克服或減輕生物問題對人類和國家生存發展的沖擊,如何保障自然生物和基因在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方向上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如何保障生物技術、基因技術的開發利用遵循正確的價值導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生物安全,是指國家有效防範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從事下列活動,適用本法:
(一)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
(二)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
(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四)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安全管理;
(五)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六)應對微生物耐葯;
(七)防範生物恐怖襲擊與防禦生物武器威脅;
(八)其他與生物安全相關的活動。
⑥ 生物安全防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生物安全的目的是:
1、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防控重大人類傳染病、動植物疫情,防止人類遺傳資源失衡,防範微生物耐葯,防範生物襲擊,防禦生物威脅。
2、保障生物技術安全,管理研究、開發、應用生物技術。
3、保障生態安全,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二、廣義上來說生物安全是指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現代生物技術,在研究、開發、應用及產業化過程,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對人類健康及生態環境所產生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各類轉基因活生物體釋放到環境中可能對生物多樣性構成潛在風險與威脅。
三、狹義上生物安全是指致病微生物的實驗室安全防護與管理,主要目的是防止實驗室工作人員感染、意外泄露導致環境污染。
⑦ 生物安全法實施的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是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於2020年10月17日通過,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
(7)生物恐怖防禦的必要性是什麼擴展閱讀:
生物安全法草案規范、調整的范圍分為八大類:
一是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
二是研究、開發、應用生物技術;
三是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
四是保障我國生物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的安全;
五是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六是應對微生物耐葯;
七是防範生物恐怖襲擊;
八是防禦生物武器威脅。
⑧ 生物恐怖主義的危害
恐怖組織不必建造大型工業水平的實驗室就可小規模地生產生物武器,從而造成可怕的後果。美國的炭疽信件案表明,幾克炭疽病原體就會對一個龐大的國家造成嚴重的影響。可怕的是,單個的人,只需要大學水平的生物學基礎知識、不大的房間和一些必須的設備,即可輕易生產出5克的炭疽病原體來。而防止生物恐怖主義襲擊的有效措施則不多,一般只有兩種防範機制,即及時高效的情報偵察和較好的生物防護系統。情報能夠預防襲擊,防護系統能夠在發生類似襲擊時最大程度的減少其消極影響。
生物攻擊可以使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最發達的國家陷入癱瘓。除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外,還會造成居民的恐慌,產生嚴重的情感威脅。國際社會應當嚴肅對待生物恐怖主義襲擊的現實問題,因為,21世紀將會是最有可能出於恐怖目的而使用生物武器的世紀。而且,這種襲擊也最難防範。首先,很難查清從事類似活動的人或機構;其次,恐怖組織或個人實施生物攻擊後,可能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不為人所知;第三,這種襲擊不僅有較強的隱蔽性,而且曠日持久,往往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試想一下,每天都有關於新疾病和新感染者的情況,這一進程可能持續幾個星期,社會開始為此不安,許多人不再出門上班,不敢打開信封,公司關門,遊客減少,旅遊業遭到沉重打擊,社會活動和政治活動減少。這樣,除人員傷亡外,還對國家造成經濟損失。這也是恐怖分子特別鍾情於生物武器的原因。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基地」組織可能已經得到了生物武器。最恐怖的是,它們要想生產這種武器,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只要有生物學基礎知識和生產房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