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生物實驗,用塑料瓶裝生理鹽水滅菌,塑料瓶需要旋緊,還是要松點,松開點會不會滅完菌後,又再次污染
我們從沒用過塑料瓶裝水滅菌,建議玻璃的
滅菌時不能裝太多,比如說500瓶最多滅400,不能旋太緊,一般旋緊後往迴旋半圈,滅完菌後在拿出滅菌過之前再擰緊,這樣就沒問題了
⑵ 微生物培養的無菌生理鹽水該怎麼配
無菌生理鹽水:8.5g NaCl稀釋到1000mL,然後還需要滅菌。
不同物種需要的生理鹽水濃度不同:
1、哺乳類的生理鹽水濃度是0.9%。稱取9克氯化鈉,溶解在少量蒸餾水中,稀釋到1000毫升。
2、鳥類的生理鹽水濃度是0.75%。稱取7.5克氯化鈉,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0毫升。
3、兩棲類的生理鹽水濃度是0.65%。稱取6.5克氯化鈉,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0毫升。
(2)微生物生理鹽水如何滅菌擴展閱讀
1、樂氏(Locke』s)生理鹽水的配製:氯化鈉 9.0克;碳酸氫鈉 0.1~0.3克;氯化鉀 0.42克;氯化鈣 0.24克。
把氯化鈉、氯化鉀、碳酸氫鈉分別用少量蒸餾水溶解,混合後加蒸餾水到980毫升。把氯化鈣溶解在20毫升蒸餾水裡,逐滴加入上述溶液中。樂氏生理鹽水用於恆溫動物,尤其常用於哺乳類。
2、生理鹽水就是0.9%的氯化鈉水溶液,因為它的滲透壓值和正常人的血漿、組織液都是大致一樣的,所以可以用作補液以及其他醫療用途,也常用作體外培養活組織、細胞。是人體細胞所處的液體環境濃度。
⑶ 大家做微生物接觸面時,是如何滅菌的,同事在裝有10毫升生理鹽水的塑料管中泡上棉簽,蓋上蓋子,放入高
這樣可以的!高溫已完全滅菌。
⑷ 常用滅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2、乾熱滅菌
火焰灼燒法或烘箱內熱空氣滅菌法稱為乾熱滅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屬器械或洗凈的玻璃器皿放入電熱烘箱內,在150~170℃下維持1~2小時後,可達到徹底滅菌(包括細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燒(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種最徹底的乾熱滅菌法,應用范圍僅限於接種環、接種針的滅菌或帶病原菌的材料、動物屍體的燒毀等。
3、化學試劑滅菌
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化學滅菌常用的試劑有表面消毒劑、抗代謝葯物(磺胺類等)、抗生素、生物葯物素抗生素是一類有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合成的次生代謝產物或人工衍生物,他們在很低濃度時就能抑制或感染它種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細胞等)的生命活動,因而可用作優良的化學治療劑。
4、間歇滅菌
間歇滅菌連續3天,每天進行一次蒸氣滅菌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不能耐 100℃以上溫度的物質和一些糖類或蛋白質類物質。一般是在正常大氣壓下用蒸氣滅菌1小時。滅菌溫度不超過100℃,不致造成糖類等物質的破壞,而可將間歇培養期間萌發的孢子殺死,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5、輻射滅菌
輻射滅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射線進行滅菌的方法。較常用的有紫外線,其他還有電離輻射(射線加快中子等)。波長在25000~80000納米之間的激光也有強烈的殺菌能力,以波長26500納米最有效。輻射滅菌法僅限於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設備復雜,難於廣泛使用。
⑸ 生理鹽水滅菌溫度
形狀不變,可以染色
⑹ 生理鹽水高溫滅菌
高溫滅菌後的話,一般細胞會破碎,所以應該會看到不規則的碎片。要看你的染料是什麼,如果染細胞壁的話,可能會染上一些碎片。
⑺ 論述主要滅菌方法和原理
1、熱力滅菌:利用高溫使菌體蛋白質變性或凝固,代謝發生障礙, 導致細菌死亡。包括:
(1)焚燒法:用火焚燒,是很徹底的滅菌方法,適用於廢棄的污染物品和有傳染性的動物屍體等。
(2)燒灼法:直接再火焰上燒灼,用於接種環(針)和試管口或瓶口的滅菌。
(3)干烤法:在干烤箱通電後利用高熱空氣進行滅菌。一般加熱160-170℃, 維持2小時即可殺滅包括芽胞在內的一切微生物。主要用於玻璃器皿、 磁器或需乾燥的注射器等。
(4)煮沸法:煮沸100℃5分鍾可殺死細菌的繁殖體,一般消毒以煮沸10分鍾為宜。如需要殺死芽胞則要煮沸1-3小時。主要用於一般外科器械、注射器、膠管和食具等的消毒。
(5)間歇滅菌法:是利用反復多次的流通蒸汽, 殺死細菌所有繁殖體和芽胞的一種滅菌法。本法適用於耐熱物品,也適用於不耐熱(<100℃)的一些物質如某些培養基的滅菌。具體做法是將待滅菌的物品置於阿諾氏流通蒸汽滅菌器內,100℃加熱15-30分鍾殺死其中的細菌繁殖體,然後將物品置37℃溫箱中過夜,使芽胞發育成繁殖體,次日再通過流通蒸汽加熱,如此連續三次,可將所有繁殖體和芽胞全部殺死。若有某些物品不耐100℃,則可將溫度降至75-80℃, 每次加熱的時間延長至30-60分鍾, 次數增至3次以上,也可達到滅菌目的,如用血清凝固器對血清培養基或卵黃培養基的滅菌。
(6)巴氏消毒法:由巴斯德創建,常用於牛奶和酒類的消毒。一般加熱61.1-62.8℃半小時, 或71.7℃經15-30秒鍾, 便可達到殺死病原菌或一般雜菌, 而不嚴重破壞物品的質量的目的。
(7)高壓蒸汽滅菌法:是滅菌效果最好、目前應用最廣的滅菌方法。利用高壓蒸汽滅菌器鍋進行滅菌,由於密閉容器加溫所產生的高壓飽和水蒸汽能獲得較高的溫度,通常在1.05kg/cm2的壓力下, 溫度達121.3℃, 維持15-30分鍾, 可殺死包括細菌芽胞在內的所有微生物。此法適用於高溫和不怕潮濕物品的滅菌,如普通培養基、生理鹽水、手術器械、注射器、手術衣、敷料和橡皮手套等。
在同樣溫度下, 濕熱滅菌的效果比乾熱滅菌好, 原因是:
A、濕熱中菌體吸收水份, 蛋白質較易凝固。
B、濕熱比乾熱的穿透力好, 這主要是由於水或飽和水蒸汽傳導熱能的效率明顯高於空氣。蒸汽容易穿透到物體的深部, 使滅菌的物體內部溫度迅速上升。
C、蒸汽有潛熱存在。每一克水在100℃時, 由氣態變為液態可放出529卡的熱量。當蒸汽與被滅菌的物體接觸時凝結成水, 放出潛熱, 能迅速提高滅菌物體的溫度。
2、紫外線滅菌:紫外線殺菌原理是通過干擾細菌DNA的合成, 波長2650-2660A殺菌力最強。紫外線作用的特點是(1)穿透力弱, 只能用於房間空氣、物體表面消毒;(2)殺菌效果與照射時間, 距離和強度有關;(3)對眼睛角膜和皮膚有損傷作用,工作人員切勿在紫外線燈照射下進行操作。
日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線。將病人的被褥、衣服、書報等放在強烈的日光下爆曬數小時, 可達到消毒的目的。
⑻ 請問生理鹽水怎樣消毒可不可以用高溫高壓的機器來滅菌呢
不能,高壓鍋為不密閉容器,高溫加熱後,雖然滅了菌,到加熱前後導致水分少許蒸發,鹽濃度增高,就不是生理鹽水了。
⑼ 實驗室所用的生理鹽水和普通培養基常用什麼方法滅菌
實驗室所用的生理鹽水和普通培養基常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
高壓蒸汽滅菌法適用於耐高溫、耐濕物品的滅菌,如普通培養基、生理鹽水、手術敷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