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飲用水的微生物污染可以用什麼為指示菌
(1)大腸桿菌培養過程要考慮:營養條件、溫度、酸鹼度等條件.大腸桿菌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變異類型容易選擇、易培養、繁殖快等優點,因此常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
(2)微生物培養操作過程中,為防止雜菌污染,需對培養基和培養皿進行滅菌.紫外線能使蛋白質變性,還能損傷DNA結構,故用來消滅空氣中細菌.
(3)稀釋塗布平板法計數活菌的個數,要對待測樣品適度稀釋,避免菌體重疊,影響計數.
(4)可以根據菌落的形狀、大小等菌落特徵對細菌進行初步的鑒定或分類.
(5)使用過的培養基及其培養物必須經過滅菌處理後才能丟棄,以防止培養物的擴散,造成細菌污染.
故答案為:
(1)溫度 酸鹼度 生活周期短
(2)滅菌 損傷DNA結構
(3)適度
(4)鑒定(分類)
(5)滅菌
2. 什麼叫食品衛生指示菌
如:水體中的病原微生物常因數量較少而難以檢出,即使檢出結果為陰性,也不能保證無病原微生物存在;同時檢出手續也很復雜。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常借用檢查水體中有無「指示菌」存在及其數量多少來判定水質是否被污染。這在水的衛生學檢查方面有較重要的意義。一般將大腸菌群、糞鏈球菌、產氣莢膜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作為糞便污染指示菌,其中以大腸菌群指數(亦稱大腸桿菌指數)最常使用。大腸菌群指數(coli-index)指1升水中含有的大腸菌群數。大腸菌群是一群以大腸埃希氏菌為主的需氧及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能在48小時內發酵乳糖並產酸產氣。檢測中規定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標准為1升水中大腸菌群不得超過3個,即大腸菌群指數不得大於3。也可用「大腸菌群值」來表示。即以水樣中可檢出1個大腸菌群數的最小毫升數表示,兩者的關系是:大腸菌群值=1000/大腸菌群指數。大腸菌指數常用於飲用水、食品、飲料等的衛生檢測中。
3. 污水處微生物相指示生物一般是哪些
微生物在調試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過鏡檢而根據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發現該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
(1)著生的緣毛目多時,處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濁度低。(如小口鍾蟲、八鍾蟲、溝鍾蟲、褶鍾蟲、瓶累枝蟲、微盤蓋蟲、獨縮蟲)這些緣毛目的種類都固定在絮狀物上,並隨窗之而翻動。其中還夾雜一些爬行的棲纖蟲、游仆蟲、尖毛蟲、卑氣管葉蟲等,這說明優質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小口鍾蟲在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很好時往往就是優勢菌種。
(3)如果大量鞭毛蟲出現,而著生的緣毛目很少時,表明凈化作用較差。
(4)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纖毛蟲出現,指示凈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濁度上升。
(5)如出現主要有柄纖毛蟲,如鍾蟲、累枝蟲、蓋蟲、輪蟲、寡毛類時,則水質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類去除率在90%以上。
(6)根足蟲的大量出現,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現。
(7)如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累枝蟲的大量出現,則是污泥膨脹、解絮的徵兆。
(8)而在印染廢水中,累枝蟲則作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在石油廢水處理中鍾蟲出現是理想的效果。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4. 什麼是衛生指示菌
(1)菌落總數;
(2)大腸菌群(該菌群主要來源於人畜糞便,作為糞便污染指標評價食品的衛生狀況);
(3)酵母和黴菌
5. 什麼是指示微生物
利用一些微生物對環境中的某些物質能產生各種反應,用來監測和評價環境,這些微生物稱為指示微生物,一般是應用在環境監測或污水處理中。
6. 什麼叫指示微生物
一、水質微生物及指示菌
在各種水體,特別是污染水體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機物質,適於各種微生物的生長,因此水體是僅次於土壤的第二種微生物天然培養基。水體中的微生物主要來源於土壤,以及人類的動物的排泄物及污染。水體中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受各種環境條件的制約。
一般認為,水中微生物以革蘭氏陰性桿菌佔有較大優勢。與其他水體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蘭氏陽性菌相對較多,這是因為陸地微生物沖洗污染的緣故。
水體中的致病性微生物一般並不是水中原有微生物,大部分是從外界環境污染而來,特別是人和其它溫血動物的糞便污染。水中常見的致病性細菌主要包括:志賀氏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小腸結炎耶爾森氏菌、霍亂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在實際控制中,對水質衛生質量的評價和控制,是無法對各種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一一進行檢測,而一般利用對指示菌的檢測和控制,來了解水體是否受到過人畜糞便的污染,是否有腸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從而評價水的質量,以保證水質的衛生安全。
目前,世界各國一般認為大腸菌群是指示水質受糞便污染較好的指示菌。
我國水質控制也採用大腸菌群作為指示菌,GB5749-8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規定,生活飲用水中大腸菌群每升不得超過3個。
在某些情況下,水體中的細菌總數也可指示水體受糞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況。這里的細菌總數其實是指營養瓊脂培養後形成的菌落總數。目前世界各國對於控制飲用水的衛生質量,除採用大腸菌群等指標外,一般還採用細菌總數這個指標。我國GB5749-8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中規定生活飲用水細菌總數每毫升不得超過100個。
二、水質微生物檢驗方法
GB5750-8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法》提供了水質中細菌總數和總大腸菌群的檢測方法。
(一)細菌總數的檢測:
國家標准中,細菌總數是指1ml水樣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中,於37℃經24h培養後,所生長的細菌菌落的總數。
對生活飲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樣於平皿中,加入營養瓊脂後混勻,37℃培養24h,進行計數。
對水源水,根據情況對樣品進行10倍梯度稀釋,選擇適宜稀釋液1ml,加註平皿,營養瓊脂混勻,37℃培養24h,進行計數。
按照規定格式報告每毫升水中細菌總數。
(二)總大腸菌群的檢測:
國家標准中,利用總大腸菌群作為糞便污染的指標。總大腸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厭氧的,37℃生長時能使乳糖發酵,在24h內產酸產氣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水樣中總大腸菌群數的含量,表明水被糞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間接地表明有腸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國家標准提供了多管發酵法及濾膜法檢測總大腸菌群的方法。
多管發酵法檢測總大腸菌群,分為三步:初發酵試驗,平板分離,復發酵證實試驗。初發酵試驗,採用乳糖蛋白腖培養液37℃培養24h,觀察產酸產氣情況。對陽性管培養物,接種於品紅亞硫酸鈉培養基或伊紅美藍培養基,觀察菌落特徵,並進行革蘭氏染色和鏡檢。對典型和可疑菌落,接種於乳糖蛋白腖培養液,進行復發酵證實試驗,並根據標准所附檢數表報告結果。
其中,對生活飲用水,初發酵試驗接種水樣總量300ml,即100ml接種2管,10ml接種10管,採用兩個稀釋度,12支發酵管。對水源水,初發酵試驗接種水樣總量55.5ml,即10ml接種5管,1ml接種5管,0.1ml接種10管,共採用三個稀釋度,15支發酵管。兩種接種方法,所用的檢數表是不同的。
濾膜法檢測總大腸菌群,就是利用微孔濾膜,過濾一定量水樣,將水樣中含有的細菌截留在濾膜上,然後將濾膜帖放在選擇性培養基上(如品紅亞硫酸鈉培養基),經培養和證實試驗後,直接計數濾膜上生長的典型大腸菌群菌落,並計算出每升水樣中含有的總大腸菌群數。
三、說明:
1.菌落總數測定中,應選擇合適的稀釋度進行。生活飲用水,國家標准規定每毫升不得超過100個,因此可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進行培養。
2.培養時間。與食品中菌落計數不同,測定水中細菌總數,培養時間採用24h。
3.總大腸菌群的測定方法,由於飲用水和水源水可能的污染程度不同,因此採用不同的接種量,檢數表也不相同。
4.當接種量超過1毫升時,一般採用多倍濃度培養液。如配製3倍濃縮乳糖蛋白腖培養液50mL,加入100mL水樣後,總體積為150mL,培養液恢復到正常濃度。
5.濾膜法檢測總大腸菌群,一般在檢測較大量低濁度水樣時採用,大量水樣濾過濾膜後,水中所含有的所有細菌均截留在濾膜上。
7. 除了大腸菌群,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還有哪些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指示菌。指示菌(指標菌)是在常規的衛生檢測中,用來只指示檢品衛生狀況及安全性的指示性微生物。常規檢驗指示菌的目的,主要是以衛生指標菌在檢品存在與否以及數量的多少為依據,對照國家衛生標准,對檢品的飲用,食用或使用的安全性做出評價。接著需要了解一下分類,依據目前的實際應用情況可以將其分成3類,第一類的指示菌是為了評價被檢樣品的一般衛生質量,污染程度以及安全性,最常用的是菌落總數,黴菌和酵母菌數。常用的致病菌指標菌有1金黃色葡萄球菌。2銅綠假單細胞同城綠膿桿菌3沙氏門菌。4志賀氏菌5鏈球菌。
8. 生活污水中有哪些致病微生物,請具體說明微生物的種類,名稱.
從我們環境工程學角度來講,污水中含有細菌總數與水污染狀況有一定的關系,與治病程度也有一定關系,但是不能直接說明是否有病原微生物存在.糞便污染指示菌一般是指如有該指示菌存在於水體中,即表示水體曾有過糞便污染,也就有可能(注意,這里是「可能」)存在腸道病原微生物.那麼該水質在衛生學上是不安全的,但是對人的影響還是因人而異的.
常用的指示菌或其它指示微生物有: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糞鏈球菌、產氣莢膜梭菌、雙歧桿菌屬、腸道病毒、大腸桿菌噬菌體、沙門氏菌屬、志賀氏菌屬、銅綠假單胞菌、葡萄球菌屬、副溶血弧菌等.此外,還有水生的真菌、放線菌和線蟲.——這是地表水和自來水水質評價的一些有害病菌的指標,污水同樣適用.畢竟自來水更關注於人的健康疾病之類的方面.微生物種類和名稱非常多,上述基本上就是主要的了,都列舉上估計都快可以出書了.這估計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講清楚的.需要環境學、醫學、衛生疾病學共同來給你解答了.
需要注意的是,上段中我這里說的是指示性微生物,也就是說,有這些微生物存在的時候治病的概率非常大,但是不能說這些微生物就是一定能誘發人體患病的根源,這取決於人體自身免疫力和微生物數量等一些列復雜因素.
9. 空氣微生物有哪些來源,以什麼微生物為空氣污染指示菌
空氣不能為微生物生長繁殖提供營養成分、充足的水分和其他條件,而且日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作用,所以空氣這種環境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但是空氣中還是存在一定數量的微生物,其中還含有部分病原菌。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與空氣中所含的塵埃量有關,越貼近地面塵埃越多的空氣,其中的微生物含量就越高。
空氣中微生物主要來源:
1、土壤揚起的灰塵;
2、水面吹起的水沫;
3、動、植物體表。
空氣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是大氣污染程度的指標之一
。空氣污染的指示菌以咽喉正常菌叢中的綠色鏈球菌為最合適,綠色鏈球菌在上呼吸道和空氣中比溶血性鏈球菌易發現,且有規律性。
10. 用大腸菌群作為腸道病菌的指示微生物,有什麼缺點
之所以使用大腸菌群作為腸道致病菌的指示微生物,是因為大腸菌群的生存條件與腸道致病菌的生存條件類似,來源類似,因此可以說大腸菌群越多,那麼樣品中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就越高。
但是,大腸菌群也只能起指示作用,其本身並不是致病菌,也就是說並不是存在大腸菌群就一定存在致病菌,這也就是大腸菌群作為指示微生物最大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