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競賽在概多少分一等獎
一共200到選擇題.
一般至少要在120分以上.
但是具體情況根據當次考生的成績而定.
1、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 25%
2、植物解剖和生理(重點是種子植物) 15%
-組織和結構的器官和功能
3、動物解剖和生理 15%
-組織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4、動物行為學 5%
5、遺傳學與進化 15%
6、生態學 15%
7、生物系統學 10%
-結構和功能;主要類群中典型生物之間的演化和生態的關系
(二):實驗考試范圍:
1、植物形態結構、分類;
2、動物的形態結構、分類(不解剖脊椎動物,可解剖無脊椎動物);
3、生態;
4、動物生理與植物生理基礎;
5、遺傳。
(1)競賽的發展動向:
2000年起,競賽由國家統一命題,命題難度變化較大,以2000年試卷難度為1,
2001--1.1 知識點增多,難度加大,出現多選,
2002--1.5 題很難,很多偏知識點,判斷倒扣分,
2003--0.7 簡單,並且為了應付非典,有很多資料上的原題,高考原題,很沒水準。
2004--0.9 題真的簡單,倒扣分,題目有關動植物內容少了,生化多了,這是以後的命題方向
之一,還有就是一個相關知識點連鎖出好幾道題。
(2)競賽命題規律初探
[1]動植物少不了,但會越來越少
[2]生理題會很簡單,比醫學簡單的多,不必下大力氣,多看基礎,植物生理同樣
[3]生化,微生物是新亮點,比重在加大,但也不會太深,
[4]遺傳計算要多練,這幾年計算不簡單,尤其是連鎖與基因互作
[5]去年為了紀念諾貝爾獎{1953。。2003},有DNA的題。2004又有紀念PCR的題{1994。。2004}
明年又會有基因調控{1995},單克隆抗體{1984},反正要留意諾貝爾獎,這是命題新范圍。
[6}選修課本結合競賽考點,2004的多選可見,選修本也要重視
[7]生態也不難,可以做成人自學考試題,那個難度正好
[8]理論試題都是選擇,有時會有多選 倒扣分
[9]未來理論試題難度不會有大的提高,從2002開始就一年比一年簡單
{{{實驗考試}}}2001 動--河蚌 植---蘆薈,花
2002 筆試實驗設計
2003 動------蟋蟀 植-----植物根徒手切片分析,花程/圖式(棉花,蘭花,香水百合,薔薇科花)
2004 動---某種渦蟲的切片分析,小動物鑒別 編檢索表(鼠婦,馬陸,孑孓,白蟻,黃粉岬幼蟲,蜉蝣幼蟲)
植物--某植物莖徒手切片分析,花程/圖式(油菜花,唇形科花,三葉草,??)
以後,動物實驗下手操作會減少,簡答填空增多,植物跑不了根莖葉徒手切片分析,常見科
植物的花程式,花圖式。考前沒有集中輔導,實驗題比較死板,考動物要注意,考的都是常見但不是綱
代表動物。(不考蝗蟲考蟋蟀,很近似)
(3)競賽資料選擇
必做資料====[1]中國青年出版社 綠皮書 一定會有原題在以後的競賽卷子中,2005北師大更有可能。
[2]精英教案 北大所編 2004考了6分有關題
[3]歷年聯賽試題
(4)競賽用書----師范學校用全套大學課本
(5)競賽相關網站推薦
B. 生物競賽中的T值如何計算詳細的...
DNA的熔解溫度,指把DNA的雙螺旋結構降解一半時的溫度
核酸Tm值(解鏈溫度)計算 評價標準是核酸所吸收的光線量達到其所增加吸收260nm光線的量的兩倍達到的溫度, 當核酸達到Tm值時,其260nm吸收量可增加百分之四十(紫外吸收量隨解體程度而增加,直至完全解體。 長度為25mer以下的引物,Tm計算公式為:Tm = 4℃(G + C)+ 2℃(A + T) 對於更長的寡聚核苷酸,Tm計算公式為: Tm = 81.5 + 16.6 x Log10[Na+] + 0.41 (%GC) – 600/size 公式中,Size = 引物長度。
C. 生物競賽要達到多少分才能得一等獎
一共200到選擇題.
一般至少要在120分以上.
但是具體情況根據當次考生的成績而定.
1、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 25%
2、植物解剖和生理(重點是種子植物) 15%
-組織和結構的器官和功能
3、動物解剖和生理 15%
-組織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4、動物行為學 5%
5、遺傳學與進化 15%
6、生態學 15%
7、生物系統學 10%
-結構和功能;主要類群中典型生物之間的演化和生態的關系
(二):實驗考試范圍:
1、植物形態結構、分類;
2、動物的形態結構、分類(不解剖脊椎動物,可解剖無脊椎動物);
3、生態;
4、動物生理與植物生理基礎;
5、遺傳。
(1)競賽的發展動向:
2000年起,競賽由國家統一命題,命題難度變化較大,以2000年試卷難度為1,
2001--1.1 知識點增多,難度加大,出現多選,
2002--1.5 題很難,很多偏知識點,判斷倒扣分,
2003--0.7 簡單,並且為了應付非典,有很多資料上的原題,高考原題,很沒水準。
2004--0.9 題真的簡單,倒扣分,題目有關動植物內容少了,生化多了,這是以後的命題方向
之一,還有就是一個相關知識點連鎖出好幾道題。
(2)競賽命題規律初探
[1]動植物少不了,但會越來越少
[2]生理題會很簡單,比醫學簡單的多,不必下大力氣,多看基礎,植物生理同樣
[3]生化,微生物是新亮點,比重在加大,但也不會太深,
[4]遺傳計算要多練,這幾年計算不簡單,尤其是連鎖與基因互作
[5]去年為了紀念諾貝爾獎{1953。。2003},有DNA的題。2004又有紀念PCR的題{1994。。2004}
明年又會有基因調控{1995},單克隆抗體{1984},反正要留意諾貝爾獎,這是命題新范圍。
[6}選修課本結合競賽考點,2004的多選可見,選修本也要重視
[7]生態也不難,可以做成人自學考試題,那個難度正好
[8]理論試題都是選擇,有時會有多選 倒扣分
[9]未來理論試題難度不會有大的提高,從2002開始就一年比一年簡單
{{{實驗考試}}}2001 動--河蚌 植---蘆薈,花
2002 筆試實驗設計
2003 動------蟋蟀 植-----植物根徒手切片分析,花程/圖式(棉花,蘭花,香水百合,薔薇科花)
2004 動---某種渦蟲的切片分析,小動物鑒別 編檢索表(鼠婦,馬陸,孑孓,白蟻,黃粉岬幼蟲,蜉蝣幼蟲)
植物--某植物莖徒手切片分析,花程/圖式(油菜花,唇形科花,三葉草,??)
以後,動物實驗下手操作會減少,簡答填空增多,植物跑不了根莖葉徒手切片分析,常見科
植物的花程式,花圖式。考前沒有集中輔導,實驗題比較死板,考動物要注意,考的都是常見但不是綱
代表動物。(不考蝗蟲考蟋蟀,很近似)
(3)競賽資料選擇
必做資料====[1]中國青年出版社 綠皮書 一定會有原題在以後的競賽卷子中,2005北師大更有可能。
[2]精英教案 北大所編 2004考了6分有關題
[3]歷年聯賽試題
(4)競賽用書----師范學校用全套大學課本
(5)競賽相關網站推薦
D.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npo)的總分是多少的
第十六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成績冊
考號 姓名 性別 省市 學校 理論總分 理論T分 植物實驗 動物實驗 生化實驗 實驗總分 實驗T分 T總分 排名
191 肖清揚 女 河南一 鄭州市第一中學 113.0 66.06 37.0 48.0 47.0 132.0 73.77 139.83 1
013 蘇松喬 男 北京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107.0 62.29 33.0 49.0 40.0 122.0 68.79 131.08 2
183 井淼 男 山東 山東師大附中 102.0 59.15 36.0 42.0 47.0 125.0 70.28 129.43 3
----
第十七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獲獎名單
考號 姓名 植物 細胞遺傳 動物 生化分子 理論 總分t值 名次
201 鍾 洋 38 19 48 36 116.5 128.42 1
064 劉詩璇 42 24 37 40 114.5 128.12 2
152 郝思楊 42 22 34 47 113 127.88 3
以上是前三名的成績。每年會有微調,去年實驗增加一門,但是理論和實驗的分數比重一樣為1:1
每門實驗分數一樣
E. 生物多選題怎麼算分
競賽還是高考?
競賽的每題會註明,高考物理才有多選
F. 高分跪求!中生物競賽試題及解析
樓主,我這里很多,都寫這里根本放不下,只給一套題,有更多需要,HI我發給你。
2007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知識競賽山東賽區
初中決賽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7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50分;共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鍾。考試結束,將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2.答卷前務必將自己所在的市、縣區、學校、姓名、准考證號等填寫在密封線內。
3.第Ⅰ卷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將所選答案序號塗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如需改動,必須用橡皮擦乾凈,再改塗其他答案。第Ⅱ卷每題答案直接填寫在試卷的空格內。
第Ⅰ卷(選擇題 共7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40小題,每小題1分,共4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艾滋病被稱為「人類的殺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並主要通過血液進行傳播,至今人類還沒有找到根治該病的辦法。從理論上講,研製疫苗並進行預防接種是根除該病的最好對策,該對策的作用在於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者 C.切斷傳播途徑 D.探究病毒結構
2.下面是幾位同學關於排泄意義的敘述,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B.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
C.維持體內的血糖穩定 D.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3.實驗課上,老師將兩張剛剛制好的永久裝片和兩張寫明「球形細菌」和「酵母菌」的標簽交給你,請你藉助顯微鏡正確地將標簽貼好。你的依據是
A.有無遺傳物質 B.有無葉綠體
C.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D.有無細胞壁
4.下面①~⑤是利用顯微鏡觀察時的幾個操作步驟,在顯微鏡下要把視野里的圖像從圖中的左圖轉為右圖,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①轉動粗准焦螺旋;②調節光圈;③ 轉動細准焦螺旋;④ 轉動轉換器;⑤ 移動玻片標本。
A.①→②→③→④ B.④→⑤→③→②
C.②→①→⑤→④ D.⑤→④→②→③
5.火災常給森林帶來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國家卻對寒帶地區森林中的殘枝落葉等進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燒,以利於對森林進行資源管理。這種人工火燒的主要目的是
A.消滅森林病蟲害 B.刺激樹木種子萌發
C.加速殘枝落葉的物質分解過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6.1920年,印度發現了兩個「狼孩」,其中最小的一個8歲,經過科研人員9年的艱辛訓練,到17歲時,其智力僅有4歲小孩的水平。這是由於此「狼孩」的什麼結構發育不完善造成的?
A.脊髓 B.小腦 C.大腦 D.腦干
7.鳥類比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動物復雜而高等,在繁殖方面表現為
A.體外受精 B.卵生 C.胎生、哺乳 D.築巢、孵卵、育雛
8.某班的同學正在上體育課,男同學跑1500米時所需的主要能源和最終能源依次是
A.太陽能、糖類 B.糖類、脂肪 C.脂肪、太陽能 D.糖類、太陽能
9.人體內殘存了在其他哺乳動物體內相當發達的闌尾,這一生物進化中的證據屬於
A.化石證據 B.比較解剖學證據
C.胚胎學證據 D.分子生物學證據
10.對於小腸嚴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可以採用靜脈輸入全營養液的方法提供營養。全營養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A.蛋白質 B.葡萄糖 C.無機鹽和維生素 D.氨基酸
11.一個西瓜有許多粒種子,這取決於
A.一朵花中有許多子房 B.一朵花中有許多雌蕊
C.一個子房中有許多胚珠 D.一朵花中有許多雄蕊
12.下列對血糖濃度相對穩定起重要作用的一組是
①胰島;②肝臟;③胃;④膽囊;⑤腎小管。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3.大田種植玉米常發現其果穗有缺粒現象。下列解釋敘述正確的是
A.有些玉米花的子房內沒有胚珠
B.玉米為風媒花,開花時連日陰雨影響了傳粉
C.玉米果穗中某些子粒剛剛形成就被害蟲吃掉了
D.玉米屬於雌雄異株植物,由於缺少花粉而造成果穗有缺粒現象
14.在芽的發育過程中,與形成新芽有關的結構是
A.葉原基和芽原基 B.生長點和芽原基 C.生長點和葉原基 D.生長點和幼葉
15.「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設置這些提示語提醒人們不要踐踏小草,因為經常在草坪上行走會造成土壤板結,從而影響草的生長。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無機鹽,影響生長 B.植物缺少水,影響光合作用
C.根部缺少水,影響生長 D.根部缺少空氣,影響呼吸作用
16.下列哪一項活動不會造成食物鏈的縮短?
A.砍伐森林 B.圍湖造田 C.開墾草原 D.稻田養魚
17.在生產實踐中,常利用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植物是
A.番茄和西瓜 B.甘薯和馬鈴薯 C.花生和水稻 D.蘿卜和白菜
18.調查海水中的藻類時發現,一般在淺水處生長著綠藻,稍深處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則以紅藻為主。影響海洋中藻類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陽光 B.溫度 C.海水含鹽量 D.海水含氧量
19.證明「在有光條件下氧氣是否由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實驗裝置、證明「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實驗裝置分別是右圖中的
A.甲與乙、甲與丁 B.甲與丙、甲與乙
C.甲與丁、乙與丙 D.甲與乙、乙與丙
20.幾位同學在探究「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時得出如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A.根和莖的導管是連通的
B.導管中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方向是一致的
C.根尖生有大量的根毛,擴大了吸收面積
D.導管中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方向是相反的
21.探究「光對黃粉蟲生活的影響」實驗時,一般採取的研究方法是
A.模擬實驗法 B.調查法 C.觀察、實驗法 D.資料分析法
22.有4位同學參加運動會的長跑項目,他們各自准備了一些補充能量的食物。甲:糖;乙:牛肉乾;丙:水果;丁:奶油蛋糕。哪位同學准備的食物最實用?
A.甲 B.乙 C.丙 D.丁
23.如果一個生態系統中有甲、乙、丙、丁4種生物,並構成一條食物鏈。在某一時間分別測得這4種生物所含有機物的總量如右圖所示。在一段時間內,如果乙的數量增加,則會引起
A.甲、丙、丁的數量均增加
B.甲、丁的數量增加,丙的數量下降
C.甲、丁的數量下降,丙的數量增加
D.甲的數量下降,丙、丁的數量增加
24.血液在循環過程中,其成分往往發生某些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動脈血中的尿素含量遠比靜脈血中的少
B.靜脈血中的營養物質一定比動脈血中的少
C.動脈血中的含氧量不一定比靜脈血中的高
D.血液流經腎小球後,每毫升血液中的紅細胞含量增加
25.甲、乙、丙、丁、戊5人旅遊途中發生意外,甲因受傷而急需輸血,血型鑒定結果如下表。據表分析獻血時應首先考慮
甲 乙 丙 丁 戊
抗A血清 - + - - +
抗B血清 + - + - +
註:「+」表示紅細胞凝集,「-」表示紅細胞不凝集。
A.戊 B.丁 C.丙 D.乙
26.某視力正常的同學站在候車廳門口,先是看到一輛汽車停在遠處,然後向他迎面駛來。圖中能反映該同學在注視汽車過程中眼球晶狀體曲度變化情況的是
27.在試驗某種新葯對治療小白鼠的癌症是否有效時,下列哪種方式將會產生最令人信服的結論?
A.給多隻患癌症的小白鼠注射葯物,並測定其中治癒的數目
B.給同樣數目患癌症的大白鼠和小白鼠注射葯物,並比較兩者治癒的數目
C.給許多患癌症的小白鼠注射不同劑量的葯物,測定每一組中治癒的小白鼠數目
D.給許多患癌症的小白鼠注射葯物,同時給另外相同數目患癌症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比較兩組中恢復健康的小白鼠的數目
28.下列各項中,你認為屬於激素調節的是
A.食物誤入氣管引起劇烈咳嗽 B.看到酸杏流唾液
C.男同學在青春期喉結突出 D.強光射來時,迅速閉眼
29.美、日等發達國家在本國禁止使用含磷洗滌劑,而他們的「寶潔」「漢高」「花王」等公司卻在中國大量推銷、製造含磷洗滌劑,這將給我國環境帶來的危害是
A.土地沙化 B.水質惡化 C.空氣污染 D.垃圾增多
30.在製作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視野中出現了血細胞很可能是牙簽刺破了口腔壁
B.觀察裝片時,應使用凹面鏡將視野調暗
C.為了防止氣泡的產生,應平放蓋玻片
D.如果視野中的細胞發生皺縮,可能是生理鹽水的濃度過低
31.化石證明有許多生物種類只存活了相當短暫的時間就逐漸滅絕了。最能解釋這一現象的是
A.缺乏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可遺傳變異 B.外界環境條件變化非常劇烈
C.人類利用遺傳學知識改造了這些生物 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漸滅絕了
32.自然選擇學說正確地解釋了生物界的哪一自然現象?
A.生物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 B.遺傳與變異的相互關系
C.生物個體越來越高大 D.自然界生物的多樣性與適應性
33.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一些病菌、病毒,但一般不會患病。這主要依賴於
A.皮膚的屏障作用 B.免疫器官的免疫作用
C.唾液的殺菌作用 D.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34.下列哪項為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最大區別?
A.是否產生生殖細胞 B.是否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結合
C.後代是否有性別之分 D.親代是否有性別之分
35.近年來,克隆技術飛速發展,已經有許多種生物被克隆成功。但是許多國家都立法禁止對人類進行克隆。因為克隆人涉及的主要問題是
A.人類的克隆技術太復雜 B.人類的倫理道德問題
C.會對現有醫療產生沖擊 D.會影響基因的多樣性
36.貓在飢餓時對紙片都感興趣;飽食後,及時是老鼠的叫聲也常常引不起它的反應。這說明
A.貓的行為刺激來自身體內部 B.飽食的貓,其神經系統受到抑制
C.鼠叫不是貓的行為刺激因素 D.貓的行為是內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結果
37.下列各項中,與繁殖行為有關的是
A.「孔雀開屏」和「蜻蜓點水」 B.野兔時時豎起耳朵聽周圍的動靜
C.小河中的鯽魚成群覓食 D.兩只狗為爭奪骨頭而打架
38.中國等六國科學家實施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要對人類全部染色體的基因進行測位。請你結合學過的知識,指出該計劃要測定的人類染色體數應該是
A.46條 B.23條 C.24條 D.22條
39.下面關於動物運動意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運動使動物提高了適應環境的能力 B.運動使動物能主動快速地獲取食物
C.運動使動物能主動地逃避敵害 D.運動有利於動物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40.豌豆未成熟豆莢綠色對黃色是顯性性狀,將一棵雜合體綠色豆莢品種的豌豆花人工授以黃色品種豌豆的花粉,則這棵豌豆的未成熟豆莢的顏色將會是
A.全部是綠色 B.全部是黃色
C.綠色、黃色各佔一半 D.綠色和黃色豆莢數為3∶1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2分,共30分。多選、漏選、錯選均不得分。
41.當漫步在綠樹成陰、遍地青草的林間小路上,會感覺到空氣特別地清新和濕潤,此時你會想到這是綠色植物的什麼作用改善了空氣的質量?
A.光合作用 B.運輸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騰作用
42.當人從25℃進入10℃的環境中,將出現的生理反應是
A.體溫降低 B.大腦反應遲鈍 C.體表血管收縮 D.耗氧量增加
43.下列各項措施中,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A.低溫貯藏水果和蔬菜 B.大雨過後及時排出農田中的積水
C.小麥、玉米入倉前曬干 D.向密閉的糧倉內充入氮氣
4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所有的鳥都有孵卵和育雛的行為 B.一個鳥卵就是一個卵細胞
C.母雞產的卵並非都能孵化出小雞 D.剛孵出的家鴿幼鳥就會行走
45.播種在土壤中正在萌發的花生種子可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A.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B.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
C.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D.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46.下列生活中的常見說法,有科學依據的是
A.生吃雞蛋營養好 B.喝酸奶時要進行煮沸消毒
C.勤曬被褥可殺滅細菌 D.母乳喂養能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
47.下列生理活動受氣孔開閉影響的是
A.水分的輸導 B.無機鹽的運輸 C.光合作用 D.蒸騰作用
48.防止食品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
A.殺死食品內的微生物 B.盡量減少食品內的水分含量
C.殺死食品內的所以細胞 D.抑制食品內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49.下列關於哺乳動物運動系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骨連結也叫關節
B.一塊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兩部分
C.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
D.關節的結構包括關節軟骨、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
50.下列有關果實和種子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蘋果的食用部分由胚珠發育而成 B.花生的外殼由珠被發育而成
C.大豆的子葉由受精卵發育而成 D.西瓜籽的外殼由子房壁發育而成
51.小腸是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與此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是
A.小腸上與十二指腸相連,下與大腸相通
B.小腸腸道內有胰液、腸液、膽汁等消化液
C.小腸黏膜表面有環形皺襞,並有很多小腸絨毛
D.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
52.下列有關「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確的是
A.生產者的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促進了物質的循環
B.生產者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為其他生物提供營養物質
C.生態系統內流動的能量全部來源於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
D.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降低了環境溫度
53.若將右圖植株甲葉片的主脈切斷,乙葉片的兩面對應貼上不透明的錫箔紙。暗處理一晝夜後,置於陽光下4小時。取下兩葉,經脫色後用碘液處理,發現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藍黑色,C部位不呈藍黑色。以上實驗能夠證明光合作用需要
A.二氧化碳 B.陽光
C.水 D.葉綠素
54.蚯蚓的身體上著生的剛毛有助於它在洞穴中運動,其體表的黏液有助於它在土壤中呼吸,蚯蚓在鑽穴和取食的活動中又會使土壤變得疏鬆和肥沃。這說明
A.生物生存依靠一定的環境 B.生物在生命活動中也影響環境
C.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境 D.環境因素影響著動物的行為
55.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中,食物鏈交錯連結成食物網的原因是多種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鏈中佔有不同的營養級
B.該圖中只體現生態系統的兩種成分,未體現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C.從理論上分析,維持一個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產者和分解者
D.該食物網由6條食物鏈組成,鷹為最高營養級
2007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知識競賽山東賽區
初中決賽試題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題號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總分
得分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6~63小題,共50分。
得分 評卷人
56.(6分)現有A、B、C三支試管,其內分別放入澱粉糊、雞蛋清、植物油。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試管滴入碘液後呈 色,再加入足夠的唾液充分振盪後置於37℃溫水中,10分鍾後,試管內顏色變化是 。
(2)B試管內加入適量的( ),充分振盪後置於37℃溫水中,半小時後雞蛋清不見了。
A.唾液 B.胃液 C.膽汁 D.水
(3)C試管內加入適量的小腸液,充分振盪後置於37℃溫水中,1小時後液體中的植物油不見了。原因是 。
(4)如果把37℃的水改為5℃的水重復實驗(2)和(3),B、C兩個試管能否出現上述現象? ,原因是 。
得分 評卷人
57.(5分)下表是「板藍根沖劑說明書」部分內容,請仔細閱讀並回答問題:
(1)對於購買「板藍根沖劑」,小方和小蘭有不同的看法。小方說:「沒有醫師的處方,不能亂買。」小蘭說:「這是非處方葯,可以自己購買。」她倆誰的說法有道理? 。理由是
。
(2)小軍不小心擦破了皮膚,回家後立即泡了一包板藍根沖劑並喝了下去,他的做法有何不妥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聽人說:「中葯無副作用」。為了預防感冒,他每天都喝板藍根沖劑。這種做法是否科學?___________。請說出你的理由
。
得分 評卷人
58.(8分)觀察下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②〕表示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該過程是通過 實現的。〔③〕過程是通過 實現的。
(2)血液中運輸氧的血細胞是 ,氧氣由這種血細胞攜帶經過〔④〕過程運輸到身體各部分,再經過氣體交換進入組織細胞內,供組織細胞進行 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3)人體內消耗氧和產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圖中的[ ] 。
(4)若某人的N中出現了部分蛋白質和較多的紅細胞,則說明發生病變的部位是 ;若此人N中經常出現葡萄糖,則此人有可能患有 病,一般採用 的方法來治療。
得分 評卷人
59.(6分)某同學為研究某些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設計了下面的實驗裝置(一)、(二)。由漏斗向種子瓶內加入少量水(對應圖(三)中的a點)後,測定的種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變化曲線如下圖(三)所示。請據圖分析回答:
(1)曲線ab上升的原因是 ;曲線cd上升的原因是 。
(2)曲線在d點後趨於水平狀態,說明
。
得分 評卷人
60.(5分)下表1是某校生物課外活動小組人工孵化蛙卵的實驗記錄表(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等量的水,孵化時間相同)。請回答:
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實驗記錄
項目組別 水源 水量(mL) 水溫(℃) 蛙卵數 孵出蝌蚪數
A 池塘水 500 23~25 250 245
B 自來水 500 16~18 250 65
(1)從表l可知,導致B組孵化率較低的因素可能是 。
(2)某同學認為實驗應按照表2所示的設計去做: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實驗記錄
項目組別 水源 水量(mL) 水溫(℃) 蛙卵數 孵出蝌蚪數
A 池塘水 500 23~25 250
B 池塘水 500 16~18 250
C 自來水 500 23~25 250
D 自來水 500 16~18 250
結果預測與分析:
①A組與B組相比,C組與D組相比,如果A、C組的孵化率較高,說明
。
②A組與C組相比,B組與D組相比,如果A、B組的孵化率較高,說明
。
③比較表l和表2的實驗方案,更好一些的是 。理由是
。
得分 評卷人
61.(6分)下圖示轉基因超級鼠的培育過程。通過這種方法將大鼠生長激素基因導入一個小鼠的受精卵裡面,結果使出生的轉基因鼠比普通小鼠的生長速度快2~3倍,個體大1倍。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研究過程利用的技術叫
技術。
(2)圖中B顯示,將獲得了大鼠生長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體內,你認為注入的部位應該是 。最終受精卵在小鼠的
內發育成新個體。
(3)在這項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狀是 ,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是 。
(4)轉基因超級鼠的獲得,說明性狀和基因之間的關系是 。
得分 評卷人
62.(7分)剛進入2007年,反常天氣便紛現世界各地,凸現嚴峻的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其主要原因與碳循環不平衡有關。下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於大氣中。
(2)圖中的①是指 ,圖中的②是指 。
(3)參與過程⑤的生物種類有
,其在碳循環中的作用是
,可用反應式
來表示。
(4)由於碳循環具有全球性,為減緩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聯合國制定了《京都議定書》。據圖分析可知,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
。
得分 評卷人
63.(7分)剛收獲的玉米種子堆放一天後就發熱了,某同學認為這是玉米自身呼吸所散發的熱量。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和器具設計實驗,研究玉米種子堆中熱量的來源。
(1)實驗原理:
生物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可用溫度計測量,呼吸作用越旺盛,熱量散失越多,溫度計讀數越高。
(2)實驗材料和器具:
剛收獲的玉米種子,同樣大小的透明保暖杯,溫度計和棉花,其他用具。
(3)實驗步驟:
①
;
②
;
③
;
④ 。
(4)預期實驗結果並得出結論
①預期實驗結果: 。
②實驗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