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的特徵是什麼
生物的基本特徵
(一)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物質基礎:蛋白質和核酸
結構基礎:除病毒外具細胞結構
(二)都有新陳代謝。
生物體與外界環境之間 要發生物質和能量交換。
(三)都有應激性。外界刺激→生物體代謝基礎 反應
(四)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概念、實例)。
(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概念、意義和舉例)。
(六)都能適應和影響一定的環境(如:地衣)。
『貳』 生物的基本特徵是什麼生物的生活需要有機物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物質基礎——都有蛋白質和核酸 結構基礎——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病毒等以外)
2.生物體都有新陳代謝作用
新陳代謝是活細胞內全部有序的化學變化的總稱 新陳代謝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新陳代謝的實質是自我更新 新陳代謝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是生物最根本的特徵
3.生物體都有應激性 概念:生物體對外界刺激都能發生一定的反應 實例:莖的向光性、根的向重力性等
4.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5.生物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6.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叄』 生物的特徵是什麼
生物的特徵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了病毒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7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
8生物都有新陳代謝的作用 9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肆』 生物的基本特徵有: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生物能進行______;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______;生物能對外
生物的基本特徵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故答案為:營養;呼吸;廢物;反應;生長和繁殖;遺傳;變異.
『伍』 生物的共同特徵是什麼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7、生物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8、生物都具有新陳代謝的作用。
9、生物都具有應激性 。
10、生物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
11、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12、生物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改變環境。
『陸』 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植物通過______製造有機物
生物的特徵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斷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維持生存;綠色植物從外界吸收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出自身需要的葡萄糖、澱粉等有機物;動物和植物不同,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它們以植物或別的動物為食,從中獲得營養物質,維持生存. 故答案為:營養;光合作用. |
『柒』 生物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生物的生存都需要營養。
2.能呼吸。
3.能生長和繁殖。
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體都有新陳代謝作用
新陳代謝是活細胞內全部有序的化學變化的總稱 新陳代謝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新陳代謝的實質是自我更新 新陳代謝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是生物最根本的特徵。
6.生物體都有應激性概念:
生物體對外界刺激都能發生一定的反應 實例:莖的向光性、根的向重力性等。
7.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8.生物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9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7)生物的特徵生物的生活需要什麼擴展閱讀
生命現象最本質的是新陳代謝。生殖和遺傳也是重要的特徵。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完全相同的細胞,按照自己的模樣,復制出相同的「產品」,把自己的特性遺傳給下一代,這是生命的特點。
個體的形態發育是精確的,嚴密的,外界因素或條件能夠阻礙生物結構的發育,但不能支配它或指導它,也不能預先給出這個生命的組織圖式。
這叫作形態發育的自主性和自發性,並且生命還具有把自身結構的大量信息原封不動地傳遞給下一代的能力,這叫作遺傳不變性。
當然,這種不變性並非絕對,從世代交替的長期歷史來看,生命是進化的,從簡單的原始生命發展到現代地球上幾百萬種不同形式的生命。所以,發育、遺傳和進化是生命的特徵。
『捌』 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徵例如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於生物會進行新陳代謝及遺傳兩點,前者說明所有生物一定會具備合成代謝以及分解代謝(兩個是完全相反的兩個生理反應過程),並且可以將遺傳物質復制,通過自我分裂生殖(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滅絕,這是類生命現象的基礎。
(8)生物的特徵生物的生活需要什麼擴展閱讀
在生物學和生態學中, 地球上約有870萬種物種(±130萬),其中650萬種物種在陸地上,220萬種生活在水中。多種多樣的生物不僅維持了自然界的持續發展,而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但是現存的動物急劇減少,只有原來地球上的動物的十分之一。
人類及其他生物共同居住在生物圈這個美麗家園中。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包括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
古代人們在栽培植物和馴養動物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關於生物的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的知識,注意到生物機體的變化以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逐步形成了樸素的生物進化思想。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通過對他那個時代有關動物的知識的系統整理,把540種動物按性狀的異同分為有血的和無血的兩大群,每群之下又分為若干類。
他進一步提出生物等級即生物階梯的觀念,認為自然界所有生物形成一個連續的系列,即從植物一直到人逐漸變得完善起來的直線系列。
中國戰國時期匯集的《爾雅》一書記載了生物類型的變化;漢初的《淮南子》一書,不僅對動植物作了初步分類,而且提出各類生物是由其原始類型發展而來的。
『玖』 所有生物共有的八個特徵是什麼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像人類吃東西補充營養是一個道理)
2、生物能進行呼吸作用(動植物和人都能進行呼吸,植物是靠花葉上的小氣孔進行呼吸作用)
3、生物能排除身體內產生的廢物(如人體的大小便)
4、生物能生長和繁殖(人和動物是生產後代,植物是傳籽,比如三葉草的生長就是靠密封傳籽才能大量生長)
5、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有細胞構成的(難道不是?單細胞微生物也有細胞的)
6、生物都具有新陳代謝的作用(如人的血液循環)
7、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這時由於生物表皮有觸覺,比如有人打你一下,你能沒反應?還有,如含羞草等植物,一碰就會收回葉片)
8、生物都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比如你和你父母有些習慣、面部非常相似,或者你的智力水平像了你的父母,這叫遺傳,變異現象目前在人身上少見,但動物中有變異的動物,動物變異是由於環境和遺傳,在生長過程中發生奇異的變化,與同類的習性和外表有些異常)
(9)生物的特徵生物的生活需要什麼擴展閱讀
生物的標准:
1、生命體的四大基本特徵:具有內外之分、能回應刺激、能從外界攝取營養、能進行自我復制,繁殖出與自己相似的後代的物質系統。
2、除了生命體的四大基本特徵之外,首先,生物的第一個標准便是「細胞分裂」之上的繁殖。雖然病毒也可以繁殖,機器人在未來也可能利用我們想像不到的方式來實現信息的復制。
但對於生物來說,其繁殖是在細胞分裂的基礎上進行的,也就是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最終便形成了兩個相同的個體。對於細菌和草履蟲這樣的原生生物來說,它們屬於單細胞生物,由單個細胞組成,所有的生命活動都在一個細胞內完成。
而它們的繁殖方式便是細胞分裂,使得個體數量得到增多。
3、生物所具備的第二個附加特徵,這便是「細胞」。細胞是生物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論是細菌,還是植物和動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細胞是生命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使得四大基本特徵在生物身上得以實現的「幕後功臣」。
4、第三個特徵便是「所有的生物都有DNA」。遺傳物質是生物用來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目前已知的所有生物都以DNA為遺傳物質。所以說,具有DNA也是地球生物的共同特徵之一。
5、生物所具備的最後一個特徵是「進化」。事實上,雖然通過遺傳,生物可以繁殖出與自己性狀相似的後代,但親代並不能把DNA絲毫不差地傳給後代,有時會出現極其微小的變異。
而這小小的變異正是推動生物進化的原動力。如果變異使得生物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環境,那麼隨著世代繁殖,變異會逐代積累,並在生物種群中逐漸擴散,最終便會產生與原有物種性狀不同的新物種。
『拾』 什麼是生物的基本特徵,動,植物都靠什麼延續後代
生物的基本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1、動物延續後代的方式:
動物的繁殖方式有兩種,分別是:胎生(哺乳動物)——受精卵沒有類似於蛋殼的外殼; 在母體內生長成個體、卵生(爬行類、鳥類、魚類、昆蟲)——受精卵被包裹在蛋殼內於體內或體外孵化成個體.還有就是一些特殊繁殖方式,如海馬將受精卵含在嘴裡孵化,再用雄海馬胸前的「育兒袋」養育小海馬,但這種繁殖方式也是屬於卵生繁殖方式;蛙類中的一種是將卵吞進母蛙的胃裡孵化,再吐出來,但這也是卵生的一種.可見,一些動物的繁殖方式雖然看似特別,其實也是胎生或卵生.
2、植物延續後代的方式:
植物產生同自己相似的新個體稱為繁殖。這是植物繁衍後代、延續物種的一種自然現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植物種類繁多,繁殖方法不一,主要有營養繁殖、種子繁殖、孢子繁殖。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已採用組織培養的方法繁殖植物新個體。
在此主要介紹營養繁殖、種子繁殖的基本理論與技術。
1、營養繁殖 高等植物的一部分器官脫離母體後能重新分化發育成一個完整的植株的特性,叫做植物的"再生作用"。營養繁殖就是利用植物營養器官的這種再生能力來繁殖新個體的一種繁殖方法。營養繁殖的後代來自同一植物的營養體,它的個體發育不是重新開始,而是母體發育的繼續,因此,開花結實早,能保持母體的優良性狀和特徵。但是,營養繁殖的繁殖系數較低,有的種類如地黃、山葯等長期進行營養繁殖容易引起品種退化。
常用的營養繁殖方法有以下四種:
(1)分離繁殖 將植物的營養器官分離培育成獨立新個體的繁殖方法。此法簡便,成活率高。分離時期因葯用植物種類和氣候而異,一般在秋末或早春植株休眠期內進行。根據採用母株的部位不同,可分為分球(如番紅花)、分塊(如山葯、白芨等)、分根(如丹參、紫菀等)、分株(如砂仁、沿階草等)。
(2)壓條繁殖 將母株的枝條或莖蔓埋壓土中,或在樹枝上用泥土、青苔等包紮,使之生根後,再與母株割離,成為獨立植株。壓條法有普通壓條法、波狀壓條法、堆土壓條法、空中壓條法等。馬兜鈴、玫瑰、何首烏、蔓荊子、連翹等都可以用此法繁殖。
(3)扦插繁殖 割取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莖、葉等,在適宜條件下插入基質中,利用其分生機能或再生能力,使其生根或發芽,成為新的植株。通常用木本植物枝條(未木質化的除外)扦插叫硬枝扦插,用未木質化的木本植物枝條和草本植物扦插叫綠體扦插。
①扦插時期 露地扦插的時期,因植物種類、特性和氣候而異。草本植物適應性較強,扦插時間要求不嚴,除嚴寒酷暑外,均可進行。木本植物一般以休眠期為宜;常綠植物則適宜在溫度較高、濕度大的夏季扦插。
②促進插條生根的方法
a. 機械處理 對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預先在生長期間選定枝條,採用環割、刻傷、縊傷等措施,使營養物質積累於傷口附近,然後剪取枝條扦插,可促進生根。
b. 化學葯劑處理 如丁香、石竹等插條下端用5%~10%的蔗糖溶液浸漬24小時後扦插,效果顯著。
c. 生長調節劑處理 生產上通常使用萘乙酸、2,4-D、吲哚乙酸等處理插條,可顯著縮短插條發根的時間,誘導生根困難的植物插條生根,提高成活率。如以0.1%2,4-D粉劑處理枳殼插條發根率達100%。
③扦插方法 生產中應用較多的是枝插法。木本植物選一二年生枝條,草本植物用當年生幼枝作插穗。扦插時選取枝條,剪成10~20厘米的小段,上切面在芽的上方微斜,下切面在節的稍下方剪成斜面,每段應有2~3個芽。除留插條頂端1~2片葉(大葉只留半個葉片)外,其餘葉片除掉。然後插於插床內,上端露出土面約為插條的1/4至1/3,並遮蔭,經常澆水,保持濕潤,成活後移栽。
(4)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指把一種植物的枝條或芽接到其它帶根系的植物體上,使期癒合生長成新的獨立個體的繁殖方法。人們把嫁接用的枝條或芽叫接穗,把下部帶根系的植株叫砧木。嫁接繁殖能保持植物優良品種的性狀,加速植物生長發育,提前收獲葯材,增強植物適應環境的能力等。葯用植物中採用嫁接繁殖的有訶子、金雞納、木瓜、山楂、枳殼、辛夷等。
嫁接的方法有枝接、芽接、靠接三種:
①枝接法 又可分為劈接、舌接、靠接等形式,最常用的是劈接、切接。切接多在早春樹木開始萌動而尚未發芽前進行。砧木直徑2~3厘米為宜,在離地面2~3厘米或平地處,將砧木橫切,選皮厚紋理順的部位垂直劈下,深3厘米左右,取長5~6厘米帶2~3個芽的接穗削成兩個切面,插入砧木劈口,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對准,扎緊後埋土。
②芽接法 芽接是在接穗上削取一個芽片,嫁接於砧木上,成活後由接芽萌發形成植株。根據接芽形狀不同又可分為芽片接、梢接、管芽接和芽眼接等幾種方法,目前應用最廣的是芽片接。在夏末秋初(7-9月),選徑粗0.5厘米以上的砧木,切一個丁字形口,深度以切穿皮層,不傷或微傷木質部,切面要求平直,在接穗枝條上用芽接刀削取盾形稍帶木質部的芽,插入切口內,使芽片和砧木內皮層緊貼,用麻皮或薄膜綁扎。
③靠接法 將兩株准備相靠接的枝條,相對一面各削去形狀大小一致,長2~5厘米的樹皮一片,然後相互貼緊,用塑料布條綁扎結實即成。成活後,將接穗從母株上截下。
2、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又叫種子繁殖。一般種子繁殖出來的實生苗,對環境適應性較強,同時繁殖系數大。種子是一個處在休眠期的有生命的活體。只有優良的種子,才能產生優良的後代。葯用植物種類繁多,其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壽命和發芽特性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