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部微生物檢測方法
不能將棉球放到培養基裡面培養,這樣根本沒辦法計數.將棉簽放入10ml滅菌生理鹽水中,混勻,取1 ml到平板中,再到平板(45℃的培養基約15ml).37℃培養48h,計數.
假如手很臟,細菌很多,則將棉簽放入含10ml滅菌生理鹽水的采樣管後,取1ml到9ml無菌生理鹽水中(相當於10倍稀釋),再取1ml該稀釋液到滅過菌的平板中,再倒入培養基.
㈡ 微生物鏡檢的化驗怎麼做
做微生物鏡檢首先要對微生物進行培養,
1.一般適溫培養18-24h,
2.革蘭氏染色:1)塗片固定。 2)草酸銨結晶紫染1分鍾。 3)自來水沖洗。 4)加碘液覆蓋塗面染約1分鍾。 5)水洗,用吸水紙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數滴,並輕輕搖動進行脫色,20秒後水洗,吸去水分。 7)蕃紅染色液(稀)染2分鍾後,自來水沖洗。
3.乾燥,鏡檢。
㈢ 做微生物實驗的步驟
操作步驟
1.塗片將培養14—16小時的枯草芽孢桿菌和培養24小時的大腸桿菌分別作塗片(注意塗片切不可過於濃厚),乾燥、固定。固定時通過火焰1—2次即可,不可過熱,以載玻片不燙手為宜。
2.染色
(1)初染
加草酸銨結晶紫一滴,約一分鍾,水洗。
(2)媒染
滴加碘液沖去殘水,並覆蓋約一分鍾,水洗。
(3)脫色
將載玻片上面的水甩凈,並襯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剛剛不出現紫色時為止,約20—30秒鍾,立即用水沖凈酒精。
(4)復染
用番紅液染1—2分鍾,水洗。
(5)鏡檢
乾燥後,置油鏡觀察。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革蘭氏陽性菌呈紫色。以分散開的細菌的革蘭氏染色反應為准,過於密集的細菌,常常呈假陽性。
(6)同法在一載玻片上以大腸桿菌與枯草芽孢桿菌混合製片,作革蘭氏染色對比。
革蘭氏染色的關鍵在於嚴格掌握酒精脫色程度,如脫色過度,則陽性菌可被誤染為陰性菌;而脫色不夠時,陰性菌可被誤染為陽性菌。此外,菌齡也影響染色結果,如陽性菌培養時間過長,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陰性反應。
㈣ 如何進行手的微生物監測采樣
用無菌棉簽在手上采樣,再塗抹到滅菌好的固體培養皿上,做好記號,生物試驗書上有呀,以前還做過這樣的試驗,具體步驟要看書了.
㈤ 微生物檢驗時,人員操作應注意哪些
1)保證手部的清洗、消毒:取樣前及做樣前都要先洗手再消毒。
2)取樣要具有代表性(隨機樣、目的樣、綜合樣)且要標示清楚。
3)取樣完畢,不可在車間逗留,要及時將樣品放入安全櫃,對其外表面進行紫外燈照射消毒。
4)在要求的做樣區域進行操作。
5)做樣前,要用 75%酒精棉球對樣品袋口部進行擦拭消毒再開口。
6)往鹽水瓶加樣品時,要注意勺子或袋子盡量不接觸瓶口。
7)微生物中的稀釋,吸管通常不接觸液面,都是懸空加液,因為吸管外壁會掛液,造成加入量有誤差。
8)微生物檢測中,鹽水常溫即可。不能過熱,會將部分微生物燙死;也不能溫度太低,不能將樣品溶解完全。
9)加入試劑需要充分混合均勻,保證溶液的均一性。
10)傾倒平皿時,要注意瓶口不要接觸到平皿;傾倒的培養基要適量,不可以太少,在培養過程中幹掉,微生物亦死亡,加入約15mL培養基後,隨即轉動平皿,使樣品與培養基充分混合均勻。
11)做樣完畢,及時放入相應培養箱進行培養,並清理清潔安全櫃。
㈥ 工作人員手部微生物檢測,塗抹法
10-2、10-3、10-4、10-5都可以的,同時做幾個嘛。這樣就可以比較哪個濃度更適合檢測。
㈦ 怎樣做好微生物檢驗的工作
怎樣做好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
微生物學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包括:①對細菌檢驗人員的要求;②操作手冊;③儀器設備的功能監測;④培養基的質量控制;⑤試劑、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質量控制;⑥標本檢驗的質量控制;⑦標准菌株的來源和保存及室內質量的全面控制七個方面。
質量控制: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
質量保證:為了滿足實驗室質量要求
,制定相應的計劃,實施證明(記錄)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系統活動。
外部質量控制: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採取的以對比分析、跟蹤以及相關方法,對實驗室工作的連續性控制計劃。
㈧ 做微生物檢驗要注意什麼
1、室驗需在潔凈台進行
2、操作前用75%酒精擦潔凈檯面及四周,放好需用的實驗器材及各種溶液,開紫外燈消毒30分鍾,在關掉紫外燈30分鍾後方能進入。
3、進入無菌室前應用肥皂洗手,然後用75%酒精球棉將手擦乾凈。
4、進入無菌間必須穿的專用工作服、帽及拖鞋、口罩,應放在無菌室緩沖間,工作前經紫外線消毒後使用。
5、操作開始前用0.1%的新潔爾滅或75%的酒精對手、手臂及所要用到的超凈台檯面進行消毒。
6、使用的吸管、平皿及培養基等必須經消毒滅菌,打開包裝未使用的器皿,不能放置再用,消毒用器皿放置不得超過一周。
7、從包裝中取出吸管時,吸管尖部不能觸及外露部位及試管或平皿邊。
8、接種樣品必須在酒精燈前操作,接種樣品時,吸管從包裝中取出後及打開試管塞都要通過火焰消毒。
9、實驗完畢,清潔操作檯面。
10、用過的器材進行整理,污染細菌的器材需經高壓滅菌或煮沸消毒。
11、實驗過程中,及時用0.1%的新潔爾滅溶液對手、手臂及可能被污染了的區域進行消毒。
12、換下的隔離衣、帽等進行紫外線,拖鞋放回原處。
13、用畢,再開紫外燈消毒 30分鍾。
㈨ 員工手上微生物檢測
清洗,取其液體~~
一般做3個倍數,每個濃度做兩個平板~~~《食品衛生檢測技術手冊》里有~~
如果你找不到的話,可以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