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識圖分析仔細觀察下圖思考途中所表示的含義說明了生物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識圖分析:
仔細觀察下圖,
思考圖中所表示的含義,
說明了生物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第
20
題))
(1)上面四幅圖所描述的生物現象,可以說明生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徵?
A.需要
營養
B.應激性
C.繁殖
D.新陳代謝
(2)與圖
A
所描述的生命特徵相對應的,植物的此項生命特徵的特點是能進行光合作用
製造有機物。
(3)除此之外,你還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徵?能生長、遺傳和變異。
【解析】
(1)圖示
A
是丹頂鶴在捕魚,體現了生物需要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圖
B
是
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是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體現了生物具有應激性的特徵;圖
C
是
母豬在哺乳後代,體現了生物具有繁殖的生命特徵;圖
D
是人排汗,體現了生物具有新陳
代謝的生命特徵。
(2)植物這個特徵的特點是能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有機物。
(3)除了以上特徵外,生物還具有能生長、能遺傳和變異的特徵。
③ 生物!圖中①②③三曲線表示某種酶在不同處理條件下,催化某反映過程中生成物的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
此圖有一個重要特點——2條經過坐標零點。
如果是由於溫度、pH條件控制的酶活性曲線,則不可能在0時刻的酶活性為0,隨後又出現不斷的活性變化。因溫度、pH對酶活性作圖得到的是鍾罩型曲線,只要在反應零時刻酶未失活,酶活力值通常不為0。反應的最適條件可以通過觀察到達酶最大催化活性的時間來評估,從曲線看,顯然曲線1比其他兩天曲線先到達最高酶活力點,所以曲線2不會是最適條件。最後,改變反應物的量不會對酶活性造成影響,且曲線1不過0點,圖中不會得到曲線。
綜合判斷,答案最可能為B。
④ 生命的物質變化與能量變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自然界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的基礎生物化學反應.圖甲所表示
(1)圖甲中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光反應階段、Ⅲ表示暗反應階段、Ⅳ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生命的直接能源物質,則C是ATP,圖中A表示的是氧氣,E表示的是NADPH,G表示的是丙酮酸.
(2)過程Ⅱ表示的是光反應階段,發生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過程Ⅳ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發生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3)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必須在光照條件下進行,暗反應階段在停止光照的短時間內,因為仍有部分ATP和[H]供其使用,所以短時間內暗反應影響不大,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可以正常進行,所以較短一段時間內仍然發生的過程為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和呼吸作用.
(4)利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時,根據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擴散距離不同的特點來區分各種色素,其中胡蘿卜素擴散最快,葉綠素a擴散最慢,四種色素都可以吸收藍紫光.
故答案為:
(1)氧氣 NADPH 丙酮酸
(2)類囊體 線粒體
(3)Ⅲ、Ⅳ
(4)胡蘿卜素 葉綠素a SUXY
⑤ 如圖是貓抓老鼠的畫面,據圖回答:(1)貓和老鼠的身體都是由______構成的.(2)小貓長大成貓,說明生物
(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貓和老鼠的身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小貓長大成貓,說明生物能生長.
(3)鼠生小鼠,說明生物能繁殖.
(4)遺傳是指親代與子代之間性狀上的相似性,貓生貓,鼠生鼠,屬於遺傳現象.
(5)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同一窩小鼠里有白色的、灰色的和黑色的,屬於變異現象.
(6)貓發現鼠後迅速出擊,鼠發現貓後迅速逃跑,說明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故答案為:
(1)細胞
(2)生長(3)生殖 (4)遺傳
(5)變異
(6)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⑥ 如圖為生物體內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的圖解,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反應①②③④中,可在人體細胞
(1)人體細胞中可進行的是有氧呼吸、乳酸發酵,故①、②、④.
(2)糧食貯藏進程中進行呼吸作用,該過程產生水,故貯藏進程中有時會發生糧堆濕度增大現象.(3)在反應②有氧呼吸,必須在有氧條件下進行.
(4)蘋果貯藏久了,會有酒味產生,其原因是發生了酒精發酵,即①③過程,而馬鈴薯塊莖在無氧條件下進行了乳酸發酵,即①④過程.
(5)如果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等量的co2,根據酒精發酵:c6h12o6
酶
2c2h5oh+2co2+能量
有氧呼吸:c6h12o6+6o2+6
h2o
酶
6co2+12h2o+能量可得: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1:3.
(6)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時,根據酒精發酵:c6h12o6
酶
2c2h5oh+2co2+能量
有氧呼吸:c6h12o6+6o2+6
h2o
酶
6co2+12h2o+能量可得,有氧呼吸消耗的o2與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的co2物質的量之和的比為6:8=3:4.
故答案為:(1)①、②、④
(2)呼吸作用產生水
(3)②
(4)①③①④
(5)1:3
(6)3:4
⑦ 如圖是我們在學習高中生物階段經常遇到的曲線圖,不少的生命現象都表現出如圖示的規律.若X、Y分別表示以
(1)若X表示時間,Y表示在酶促反應中生成物的量,而B點以後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則說明由於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盡,酶促反應停止.
(2)若X表示反應物濃度,Y表示在酶促反應速率,圖示中BC段反應物濃度不再是反應速率的限制因素,但提高酶的濃度會合反應速率提高,故此時的限制因子是酶的量是有限的.
(3)若X表示光照強度,Y表示相對光合作用強度,而B點時已經達到了光飽和點,此時光照強度增加,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則此時的限制因子是CO2分壓或溫度等.
(4)若X表示培養液K+濃度,Y表示在植物K+吸收速率,植物吸收無機鹽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相應的載體和消耗能量,圖示中BC段的限制因子不再是培養液K+濃度,在氧氣充足的環境中,此時限制植物K+吸收速率的原因應是根部細胞膜上K+載體的數量.
(5)若X表示時間,Y表示培養液中菌體的數目,則BC段時微生物的種群數量處於穩定期,此時活細菌數保持相對穩定、總細菌數達到最高水平、細胞代謝產物積累達到最高峰,營養的消耗使營養物比例失調、有害代謝產物積累、PH值EH值等理化條件不適宜.
故答案為:
(1)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盡
(2)酶的量是有限的
(3)CO2分壓或溫度
(4)根部細胞膜上K+載體的數量
(5)營養物質消耗,有毒物質積累
⑧ 生物的生理過程示意圖
(1)有氧呼吸(或「細胞呼吸、呼吸作用」) 光反應 (2)ADP、Pi (3)過程⑤產生的ATP用於暗反應(或C 3 的還原) 過程④產生的ATP用於各種生命活動 (4)不贊成 說明: ①光合作用在葉綠體內進行 有氧呼吸主要是在線粒體內完成(或答「在細胞質基質與線粒體中進行」); ②二者反應的條件不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色素 有氧呼吸不需要光和色素:二者的不同步驟需要的酶種類不同; ③能量變化不可逆。光合作用中能量變化是光能、電能、活躍的化學能、穩定的化學能;而在有氧呼吸中能量變化是穩定的化學能、(電能)、活躍的化學能、(熱能)。總之 兩反應的能量變化並非是可逆的。
⑨ 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這里的反應有什麼呢
應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對外界各種刺激(如光、溫度、聲音、食物、化學物質、機械運動、地心引力等)所發生的反應.應激性是一種動態反應,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應激性的結果是使生物適應環境,可見它是生物適應性的一種表現形式.
植物的向性、動物的趨性、高等動物和人的反射等.植物的根能夠向地生長,是植物對重力的刺激的反應.如果把植物放到失重環境,則根不會出現向下生長,而是向四面八方生長.植物還有向水性、向肥性、向光性等.有些動物具有趨光性、趨化性等.反射是指多細胞高等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發生的反應.由此可以說明,反射是應激性的一種表現形式,隸屬於應激性的范疇.反射是通過反射弧結構來完成的.反射分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⑩ 圖為生物體內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的圖解.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反應①、②、③、④中,可在人體
(1)人體細胞中可進行的是有氧呼吸、乳酸發酵,故①、②、④.
(2)糧食貯藏進程中進行呼吸作用,該過程產生水,故貯藏進程中有時會發生糧堆濕度增大現象.(3)在反應②有氧呼吸,必須在有氧條件下進行.
(4)蘋果貯藏久了,會有酒味產生,其原因是發生了酒精發酵,即①③過程,而馬鈴薯塊莖在無氧條件下進行了乳酸發酵,即①④過程.
(5)如果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等量的CO2,根據酒精發酵:C6H12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