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雜訊對生物會產生哪些危害

雜訊對生物會產生哪些危害

發布時間:2022-07-04 04:58:53

Ⅰ 雜訊有哪些危害

雜訊污染對人、動物、儀器儀表以及建築物均構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雜訊的頻率、強度及暴露時間。雜訊危害主要包括:(1)雜訊對聽力的損傷雜訊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是聽力損傷。人們在進入強雜訊環境時,暴露一段時間,會感到雙耳難受,甚至會出現頭痛等感覺。離開雜訊環境到安靜的場所休息一段時間,聽力就會逐漸恢復正常。這種現象叫做暫時性聽閾偏移,又稱聽覺疲勞。但是,如果人們長期在強雜訊環境下工作,聽覺疲勞不能得到及時恢復,且內耳器官會發生器質性病變,即形成永久性聽閾偏移,又稱雜訊性耳聾。若人突然暴露於極其強烈的雜訊環境中,聽覺器官會發生急劇外傷,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從基底膜急性剝離,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聽力,即出現暴震性耳聾。有研究表明,雜訊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聾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聽力的損傷也與生活的環境及從事的職業有關,如農村老年性耳聾發病率較城市為低,紡織廠工人、鍛工及鐵匠與同齡人相比聽力損傷更多。(2)雜訊能誘發多種疾病因為雜訊通過聽覺器官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以致影響到全身各個器官,故雜訊除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傷外,還會給人體其它系統帶來危害。由於雜訊的作用,會產生頭痛、腦脹、耳鳴、失眠、全身疲乏無力以及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症狀。長期在高雜訊環境下工作的人與低雜訊環境下的情況相比,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要高2~3倍。可見雜訊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雜訊也可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惡心嘔吐,使腸胃病和潰瘍病發病率升高。此外,雜訊對視覺器官、內分泌機能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等方面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在高雜訊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們,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誘發一些疾病,但也和個人的體質因素有關,不可一概而論。

Ⅱ 雜訊有哪些危害

雜訊的危害有干擾休息和睡眠、使工作效率降低、聽力下降、損害心血管、引起耳部的不適、損害視力。

1、干擾休息和睡眠

休息和睡眠是人們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維持健康的必要條件。但雜訊使人不得安寧,難以休息和入睡。當人輾轉不能入睡時,便會心態緊張,呼吸急促,脈搏跳動加劇,大腦興奮不止,第二天就會感到疲倦,或四肢無力,從而影響到工作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得神經衰弱症,表現為失眠、耳鳴、疲勞。

人進入睡眠之後,即使是40-50分貝較輕的雜訊干擾,也會從熟睡狀態變成半熟睡狀態。人在熟睡狀態時,大腦活動是緩慢而有規律的,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半熟睡狀態時,大腦仍處於緊張、活躍的階段,這就會使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體力的恢復。

2、使工作效率降低

研究發現,雜訊超過85分貝,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人們會感覺到吵鬧,因而無法專心地工作,結果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

3、聽力下降

如果人長時間遭受強烈雜訊作用,聽力就會減弱,進而導致聽覺器官的器質性損傷,造成聽力下降。

4、損害心血管

雜訊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雜訊會加速心臟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醫學專家經人體和動物實驗證明,長期接觸雜訊可使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加,從而使血壓上升,在平均70分貝的雜訊中長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發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別是夜間噪音會使發病率更高。

5、引起耳部的不適

據測定,超過115分貝的雜訊還會造成耳聾。據臨床醫學統計,若在80分貝以上噪音環境中生活,造成耳聾者可達50%。醫學專家研究認為,家庭噪音是造成兒童聾啞的病因之一。雜訊對兒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

因兒童發育尚未成熟,各組織器官十分嬌嫩和脆弱,不論是體內的胎兒還是剛出世的孩子,雜訊均可損傷聽覺器官,使聽力減退或喪失。據統計,當今世界上有7000多萬耳聾者,其中相當部分是由雜訊所致。專家研究已經證明,家庭室內噪音是造成兒童聾啞的主要原因,若在85分貝以上雜訊中生活,耳聾者可達5%。

6、損害視力

人們只知道雜訊影響聽力,其實雜訊還影響視力。試驗表明:當雜訊強度達到90分貝時,人的視覺細胞敏感性下降,識別弱光反應時間延長;雜訊達到95分貝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模糊;而雜訊達到115分貝時,多數人的眼球對光亮度的適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

所以長時間處於雜訊環境中的人很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現象。同時,雜訊還會使色覺、視野發生異常。調查發現雜訊對紅、藍、白三色視野縮小80%。

Ⅲ 雜訊有什麼危害

40分貝(A)是正常的環境雜訊,一般被認為是雜訊的衛生標准。60分貝(A)以上便是有害的雜訊,它將影響休息,干擾工作,使聽力受損,甚至引起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等方面的疾病。在雜訊環境中暴露一段時間後,到安靜環境下用聽力計檢查會發現聽力下降。這種現象是聽覺疲勞所致,休息後聽力會恢復,如果長期地受強雜訊的刺激,這種聽覺疲勞就不能恢復。這時內耳感覺器會發生器質性病變,這也是造成老年性耳聾的一個重要因素。

80分貝(A)以下的雜訊不直接損傷人的聽力。96分貝(A)以上雜訊造成的聽力損傷明顯,特別是在雜訊長期作用下更為突出。目前國內外多以90(或85)分貝(A)作為保護的起點。在90分貝的雜訊環境中每天可工作8小時。國際標准組織規定聲強級每提高3分貝,容許暴露時間減半,即以90分貝為起點,93分貝雜訊環境中每人每天只能工作4小時,96分貝條件下只能連續工作2小時,依次類推。

雜訊不但直接損傷人耳,而且它還產生心理效應。雜訊影響睡眠,使人煩惱、精神不能集中,天長日久會引起失眠、耳鳴、多夢、疲勞無力、記憶力衰退等症狀。雜訊的生理效應也不容忽視。實驗表明,雜訊會引起人體的緊張反應,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管收縮,心率改變和血壓升高。

有人認為,20世紀生活中的雜訊是心臟病發病率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雜訊會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易患潰瘍。雜訊對人類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擾表現在損害人的身體、使人情緒變壞和破壞人的某種行動目的三個方面。同一種雜訊,可能同時對人產生上述三種作用,也可能只產生其中的兩種或一種作用。例如,公路上各種車輛行駛時發出的交通雜訊,既能使人聽力受到損壞,也能使人的心態失衡,情緒敗壞。舞廳里強烈的搖滾樂聲,有損人們的聽力,但對跳舞者的情緒不會受到影響,而對旁邊的垂釣者來說,這種聲音卻使他的行動目的受到破壞,也擾亂了周圍居民的平靜生活,影響了他們休息。

Ⅳ 雜訊會對人體造成哪些生理危害

噪音對人體的危害
1、 損害聽力和視力
我們都知道,噪音會嚴重影響聽覺器官,嚴重些的,會使人完全喪失聽力。而眼睛和耳朵又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噪音在對耳朵又影響的時候,也對人體的視力有所影響,會降低視力。
2、影響睡眠
良好的睡眠能夠使人的新陳代謝得到調節,只有大腦得到休息,才能使人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維持健康。但雜訊使人不能得到安寧,難以入睡。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那麼體力就難以恢復,人們就會感到心煩意亂,從而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結果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

3、 危害神經系統
長期處於雜訊這種惡性刺激物下,會使人大腦皮層的興奮不止,容易出現頭暈、頭痛、耳鳴、多夢、失眠、心慌、記憶力減退、易怒等症狀,個別嚴重嚴重者可產生精神錯亂。血壓升高或降低,心率改變,心臟病加劇。

4、 損傷心血管
影響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就是雜訊,它會加速心臟衰老,增加心肌梗死發病率。長期接觸雜訊可使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加,從而使血壓上升,心肌梗死發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別是夜間雜訊會使發病率更高。
5、損害女性的生理機能
女性如果時刻受雜訊干擾,就會導致性機能紊亂、月經失調、流產率增加等。還會導致孕婦流產、早產,甚至可致畸胎。

Ⅳ 雜訊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

噪音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損傷聽覺系統。當噪音強度超過100分貝時,即能造成聽覺損傷。輕度聽覺損傷主要表現為輕度耳鳴,若進一步發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語言聽力,致使工作、學習、生活中感到聽覺困難。有時一次強烈的噪音可致暫時性的兩耳全聾,同時感到劇烈耳鳴並有眩暈。此外,噪音對人體其他系統也有影響,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甚至出現血壓不穩定或肢端供血不足,發生營養障礙性疾病,心律不齊等。噪音對嬰幼兒、青少年和孕婦的不良影響更為嚴重。

噪音常用的表示單位是"分貝"。l~140分貝是人的聽覺的全部范圍。1分貝是聽覺能夠分辨出來的最小的音的強度,而140分貝則是人耳能夠忍受的最大限度。家庭中的噪音主要來自於音響設備、電視機等家用電器。預防噪音危害的關鍵,在於控制和消除噪音源。已有感音性耳聾或嚴重神經衰弱者,更應注意避開噪音
什麼是噪音?噪音污染對人有什麼危害?

噪音是一類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

噪音污染主要來源於交通運輸、車輛鳴笛、工業噪音、建築施工、社會噪音如音樂廳、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聲說話等。

噪音給人帶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損害聽力。有檢測表明: 當人連續聽摩托車聲, 8小時以後聽力就會受損; 若是在搖滾音樂廳, 半小時後, 人的聽力就會受損。

• 有害於人的心血管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 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 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

•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使人急躁、易怒。

•影響睡眠, 造成疲倦。

分貝值表示的是什麼?分貝值表示的是聲音的量度單位。

人耳剛剛能聽到的聲音是0-10分貝。分貝值每上升10,表示音量增加10倍,即從1分貝到20分貝表示音量增加了100倍。

人低聲耳語約為30分貝,大聲說話為60-70分貝。分貝值在60以下為無害區,60-110為過渡區,110以上是有害區。汽車噪音為80-100分貝,電視機伴音可達85分貝,人們長期生活在85-90分貝的噪音環境中,就會得「噪音病」。電鋸聲是110分貝。噴氣式飛機的聲音約為130分貝。當聲音達到120分貝時,人耳便感到疼痛。影響人於生物的生活,使人得疾病
噪音污染的危害
孕婦長期處在超過50分貝的噪音環境中,會使內分泌腺體功能紊亂,並出現精神緊張和內分泌系統失調。嚴重的會使血壓升高、胎兒缺氧缺血、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流產。而高分貝噪音能損壞,胎兒的聽覺器官,致使部分區域受到影響。影響大腦的發育,導致兒童智力低下。
噪音的惡性刺激,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並會導致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症狀和惡心、欲吐、胃痛、腹脹、食慾呆滯等消化道症狀。營養學家研究發現,噪音還能使人體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賴氮酸等必須的營養物質的消耗量增加,影響健康;噪音令人腎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容易導致心臟病發;同時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患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害於人的心血管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 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 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
•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使人急躁、易怒。
•影響睡眠, 造成疲倦。
辦法
1營造隔音林
2將噪音污染嚴重的企業搬離市區
3源頭處預防,傳播過程消減
噪音給人帶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損害聽力。有關資料表明: 當人連續聽摩托車聲, 8小時以後聽力就會受損; 若是在搖滾音樂廳, 半小時後, 人的聽力就會受損;若在8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生活,造成耳聾的可能性可達50%。
2、噪音損害視力
噪音會嚴重影響聽覺器官,甚至使人喪失聽力,盡人皆知。然而,耳朵與眼睛之間有著微妙的內在「聯系」,當噪音作用於聽覺器官時, 也會通過神經系統的作用而「波及」視覺器官, 使人的視力減弱。
研究指出,噪音可使色覺、色視野發生異常。調查發現,在接觸穩態噪音的80名工人中,出現紅、綠、白三色視野縮小者竟高達80%,比對照組增加85%。
噪音對視力的影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在安靜明亮的商店購物時,顯得愉快和鎮靜,買東西能做到挑選精細購買齊全。而在高音喇叭大聲播放快節奏的流行音樂(一些所謂的流行音樂,只不過是震耳欲聾的強噪音)時購物,往往煩燥不安,眼花繚亂,甚至會混胡亂交易,該買的未買,買了的因識別不細也不滿意。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燥音影響視力造成的的。
3、有害於人的心血管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 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 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
4、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使人急躁、易怒。
科學研究發現,噪音可刺激神經系統,使之產生抑制,長期在噪音環境下工作的人,還會引起神經衰弱癥候群(如頭痛、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視力降低等)。
5、 影響睡眠, 造成疲倦。
雜訊對睡眠的危害:突然的雜訊在40分貝時,可使10%的人驚醒,達到60分貝時,可使70%的人驚醒。

從心理方面來說,噪音首先會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心理症狀,然後導致心情煩亂,情緒不穩,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氣暴躁,最後產生高血壓、潰瘍、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心理學上將這種病症稱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體上的疾病。李博士還介紹,噪音引起心身疾病的幾率是相當大的,而且治療比較困難,需要比較長的調養恢復期,給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
噪音對人體的直接危害表現在:破壞人體神經,使血管產生痙攣,加速毛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加快衰老期的到來。在臨床診斷上:病人的外在表現是整個人情緒不好,煩躁不安,說話聲音很大;最常見的病症是耳鳴、耳痛、聽力下降、頭昏、頭痛和噪音性耳聾;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嬰幼兒來說,噪音危害尤其明顯。經常處在嘈雜環境中的嬰兒不僅聽力受到損傷,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影響。由於噪音造成的是感音神經性損傷和毛細胞損傷,很難對其進行修復.
有關專家認為噪音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噪音量(分貝)對人體影響:舉例0-50分貝:舒適,細語聲;50-90分貝:妨礙睡眠、難過、焦慮;90-130分貝:耳朵發癢、耳朵疼痛;130分貝以上:耳膜破裂、耳聾。
噪音的危害
在飛機場的附近,母雞不會下蛋;樂隊演奏的樂曲極度刺耳,可以使觀眾突然暈倒,這些都是噪音引起的。從生物學的觀點看,凡是人們不需要的,令人煩躁的聲音都是噪音。從物理學的觀點看,噪音是指聲強和頻率雜亂無章,沒有規律的聲音。環境噪音主要來源於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築施工及社會生活。在城市裡,交通噪音對居民影響最大。噪音的影響和危害主要有:一是影響聽力,聽力的損傷程度與在噪音環境中暴露的時間有關,在85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雜訊性耳聾發病率可達5%。二是影響學習工作,干擾睡眠。在噪音環境下,醫生為病人聽診時正確率僅為8%。如噪音達到100到200分貝時幾乎每個人都會從睡夢中醒過來。三是影響心血管功能和內分泌系統。這主要表現在心動過速,心律不齊,血壓過高。四是危害中樞神經系統。在強雜訊環境中,會出現頭痛,耳鳴多夢,記憶力減退,全身無力等症狀。五是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有人做過調查,在噪音環境下的兒童的智力比在安靜環境下的兒童低20%。
有檢測表明,當人連續聽摩托車聲8小時後就會聽力受損。若是在搖滾音樂廳半小時後,人的聽力就會受損,有害於人的心血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該地區的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在法國每四個神經病患者中有3人是噪音引起的。在巴黎和東京的自殺事件中有35%是由噪音引起的。另有35%的犯罪狂與噪音有牽連。不同的噪音對人的影響是不同的。例如斷續型噪音對人的影響比連續性噪音影響更大。夜間噪音比白天噪音影響更大。家電噪音影響人們的睡眠質量和數量,隨之可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並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據統計,在美國有84%的人口受到噪音的嚴重干擾,20%的人口處在聽覺損害的強噪音威脅之下。
通過一系列例子可見:雜訊日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甚至還會引社會矛盾,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控制雜訊的工作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實驗:有兩個班級的同學,其中將一個班級A設置在聲音嘈雜的環境,而另一個班級B設置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中,大家一同學習同樣的課程,在同一位老師的指導下,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後,你會發現A班的聽課效率遠不如B班,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以上實驗反應出的結果是非常明顯的,噪音對人的聽覺會造成極大的損害。雜訊,正廣泛地影響著人們的各種活動。過去,人們常把耳聾看作是一種老年常見病,但是科學實驗證明,人老了不一定耳聾,而噪音卻是造成人的聽力減弱甚至耳聾的「無形殺手」。由此可見,噪音對我們的危害非常大,所以了解噪音的危害並且來制止噪音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了。影響人於生物的生活,使人得疾病
噪音污染的危害
孕婦長期處在超過50分貝的噪音環境中,會使內分泌腺體功能紊亂,並出現精神緊張和內分泌系統失調。嚴重的會使血壓升高、胎兒缺氧缺血、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流產。而高分貝噪音能損壞,胎兒的聽覺器官,致使部分區域受到影響。影響大腦的發育,導致兒童智力低下。
噪音的惡性刺激,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並會導致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症狀和惡心、欲吐、胃痛、腹脹、食慾呆滯等消化道症狀。營養學家研究發現,噪音還能使人體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賴氮酸等必須的營養物質的消耗量增加,影響健康;噪音令人腎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容易導致心臟病發;同時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患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害於人的心血管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 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 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
•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使人急躁、易怒。
•影響睡眠, 造成疲倦。
辦法
1營造隔音林
2將噪音污染嚴重的企業搬離市區
3源頭處預防,傳播過程消減
噪音給人帶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損害聽力。有關資料表明: 當人連續聽摩托車聲, 8小時以後聽力就會受損; 若是在搖滾音樂廳, 半小時後, 人的聽力就會受損;若在8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生活,造成耳聾的可能性可達50%。
2、噪音損害視力
噪音會嚴重影響聽覺器官,甚至使人喪失聽力,盡人皆知。然而,耳朵與眼睛之間有著微妙的內在「聯系」,當噪音作用於聽覺器官時, 也會通過神經系統的作用而「波及」視覺器官, 使人的視力減弱。
研究指出,噪音可使色覺、色視野發生異常。調查發現,在接觸穩態噪音的80名工人中,出現紅、綠、白三色視野縮小者竟高達80%,比對照組增加85%。
噪音對視力的影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在安靜明亮的商店購物時,顯得愉快和鎮靜,買東西能做到挑選精細購買齊全。而在高音喇叭大聲播放快節奏的流行音樂(一些所謂的流行音樂,只不過是震耳欲聾的強噪音)時購物,往往煩燥不安,眼花繚亂,甚至會混胡亂交易,該買的未買,買了的因識別不細也不滿意。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燥音影響視力造成的的。
3、有害於人的心血管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 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 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
4、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使人急躁、易怒。
科學研究發現,噪音可刺激神經系統,使之產生抑制,長期在噪音環境下工作的人,還會引起神經衰弱癥候群(如頭痛、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視力降低等)。
5、 影響睡眠, 造成疲倦。
雜訊對睡眠的危害:突然的雜訊在40分貝時,可使10%的人驚醒,達到60分貝時,可使70%的人驚醒。
從心理方面來說,噪音首先會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心理症狀,然後導致心情煩亂,情緒不穩,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氣暴躁,最後產生高血壓、潰瘍、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心理學上將這種病症稱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體上的疾病。李博士還介紹,噪音引起心身疾病的幾率是相當大的,而且治療比較困難,需要比較長的調養恢復期,給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
噪音對人體的直接危害表現在:破壞人體神經,使血管產生痙攣,加速毛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加快衰老期的到來。在臨床診斷上:病人的外在表現是整個人情緒不好,煩躁不安,說話聲音很大;最常見的病症是耳鳴、耳痛、聽力下降、頭昏、頭痛和噪音性耳聾;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嬰幼兒來說,噪音危害尤其明顯。經常處在嘈雜環境中的嬰兒不僅聽力受到損傷,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影響。由於噪音造成的是感音神經性損傷和毛細胞損傷,很難對其進行修復.
有關專家認為噪音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噪音量(分貝)對人體影響:舉例0-50分貝:舒適,細語聲;50-90分貝:妨礙睡眠、難過、焦慮;90-130分貝:耳朵發癢、耳朵疼痛;130分貝以上:耳膜破裂、耳聾。
影響人於生物的生活,使人得疾病
噪音污染的危害
孕婦長期處在超過50分貝的噪音環境中,會使內分泌腺體功能紊亂,並出現精神緊張和內分泌系統失調。嚴重的會使血壓升高、胎兒缺氧缺血、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流產。而高分貝噪音能損壞,胎兒的聽覺器官,致使部分區域受到影響。影響大腦的發育,導致兒童智力低下。
噪音的惡性刺激,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並會導致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症狀和惡心、欲吐、胃痛、腹脹、食慾呆滯等消化道症狀。營養學家研究發現,噪音還能使人體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賴氮酸等必須的營養物質的消耗量增加,影響健康;噪音令人腎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容易導致心臟病發;同時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患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害於人的心血管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 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 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
•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使人急躁、易怒。
•影響睡眠, 造成疲倦。
辦法
1營造隔音林
2將噪音污染嚴重的企業搬離市區
3源頭處預防,傳播過程消減
從心理方面來說,噪音首先會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心理症狀,然後導致心情煩亂,情緒不穩,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氣暴躁,最後產生高血壓、潰瘍、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心理學上將這種病症稱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體上的疾病。李博士還介紹,噪音引起心身疾病的幾率是相當大的,而且治療比較困難,需要比較長的調養恢復期,給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
噪音對人體的直接危害表現在:破壞人體神經,使血管產生痙攣,加速毛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加快衰老期的到來。在臨床診斷上:病人的外在表現是整個人情緒不好,煩躁不安,說話聲音很大;最常見的病症是耳鳴、耳痛、聽力下降、頭昏、頭痛和噪音性耳聾;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嬰幼兒來說,噪音危害尤其明顯。經常處在嘈雜環境中的嬰兒不僅聽力受到損傷,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影響。由於噪音造成的是感音神經性損傷和毛細胞損傷,很難對其進行修復.

Ⅵ 雜訊對動物的危害

雜訊
雜訊即噪音。是一類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噪音污染主要來源於交通運輸、車輛鳴笛、工業噪音、建築施工、社會噪音如音樂廳、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聲說話等。
噪音給人帶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損害聽力。有檢測表明:
當人連續聽摩托車聲,
8小時以後聽力就會受損;
若是在搖滾音樂廳,
半小時後,
人的聽力就會受損。
有害於人的心血管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
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
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使人急躁、易怒。影響睡眠,
造成疲倦。

Ⅶ 噪音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在現代武俠小說中,我們可以常常看到這樣的描寫:一個武功高強的劍客,經過了多年修練,武功已臻化境,舉手投足之間,便可傷人於無形之中。尤其是有的武林高手會一種叫做「獅子吼」的功夫,這種功夫是指發功之人吼出一種強烈刺耳的聲音,而功夫較弱之人面對這種特異的神功,不堪一擊,頓時被震碎五臟六腑而死於非命。到底有沒有這種武功,我們無需去做考證。但是,聲音能傷人,甚至使人喪命,則確有其事。這就是高強度的雜訊,一種嚴重的環境污染。雜訊同其他污染一樣,對人體的健康和其他生物也起著很大的破壞作用。

地球上自從有動物以來,能被感覺到的聲音也就隨著動物的發展演化而誕生了。自從有了人類以來,聲音對人類的發展就成了決不可少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間,聲音是人們相互之間交換意見、交流感情、傳遞信息的重要媒介,在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里,聲音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完全替代的。我們很難想像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在人群中間沒有了聲音,世界陷入死一般的寂靜之中會是一種什麼情景。如果我們真的到了沒有聲音的地方,這個地方肯定是異常恐怖,人們甚至連一天都無法堅持下去。

但是,聲音和其他事物一樣,它的大小也需要有一個度,超過或者是低於這個度,要麼聲音就變成了雜訊,走向了它的反面,要麼聲音就失去了它應該有的價值。假如我們在電影院看電影,如果伴音極其低微,我們只能看到劇中的人物張嘴說話而聽不見聲音,這豈不變成了無聲電影,我們一定會感到非常別扭;如果電影的伴音非常大,嗡嗡之聲震得耳膜發疼,你一定會無法忍受這種強烈的雜訊於擾,可能早已逃離了電影院。

強烈的雜訊會引起聽覺器官的損傷。當你剛從機器轟鳴的廠房裡出來,或者經過「突突突」的風鎬旁時,你一定會感到耳朵聽不清聲音了,必須過一會兒才能恢復正常,這便是雜訊性耳聾。如果長期在這種環境中工作,會使聽力顯著下降。

雜訊會嚴重干擾中樞神經的正常功能,使人神經衰弱、消化不良,以至惡心、嘔吐、頭痛。它還會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使人不易入睡,容易驚醒。產生吵鬧或者煩惱等不愉快的感覺。它對腦力勞動者和病人的影響就更大了。

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雜訊污染的治理。現在,空中飛行的新式飛機比60年代和70年代初生產的飛機所產生的雜訊降低了許多,笨重的煤動力火車已被內燃機車和電氣火車所取代,汽車的雜訊也較以前減小了,各國主要城市的街道都安裝了雜訊監測裝置,禁止超標準的車輛通過。

科學家們還在積極探索減少雜訊污染的方法,根除雜訊的聲源,使大家能生活在一個寧靜而和諧環境中。

「威力」無窮

環境雜訊污染是指發聲源發出的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標准,妨礙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動的現象。

城市環境雜訊主要來自交通雜訊、工業雜訊、社會雜訊等方面。雜訊危害表現在許多方面。雜訊對人體健康最顯著的影響和危害是使人聽力減退和發生雜訊性耳聾。美國前總統里根,年輕時是電影演員。有一次道具手槍在他耳邊打響,造成一耳失聰。雜訊會使人體緊張,引起心律不齊,血壓升高,誘發心臟病。雜訊還影響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引發疾病。在雜訊的刺激下,人們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容易疲乏。在1982年的第9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上,實力雄厚的美國隊和東道主秘魯隊相遇。啦啦隊的喊叫聲不絕於耳,最終美國隊出人意料地輸給了秘魯隊。賽後美國隊教練員什林格懊悔不已,認為要不是啦啦隊幫倒忙,不會出現這樣的結局。

雜訊不僅對人體有害,還會危及建築物。1962年,美國三架軍用飛機超音速低空飛行繞過日本藤澤市,強烈的雜訊使該市許多建築物玻璃震碎、瓦震落、牆震裂、煙囪倒塌、日光燈落地,連商店貨架上的商品也震落滿地,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我國有關部門曾經對一個機械廠的車間進行過測試調查,從中發現在平均雜訊達到100分貝的環境中長期工作的工人,有4.5%的人耳聾,有38%的人耳鳴。這是因為人們在一段時間內暴露在雜訊環境之中,聽力就會下降,嚴重者會出現什麼聲音也聽不到的現象。後來讓這些工人脫離這種環境,到安靜的地方去休息一段時間後,他們全部恢復了正常的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雜訊所致的暫時性耳聾。如果長時間或者長期在強雜訊環境中工作,不但會發生暫時性耳聾,而且會出現周期性暫時性耳聾,久而久之,暫時性耳聾就會變成永久性耳聾。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在80分貝以下的雜訊環境中長期工作和生活,一般不會造成永久性耳聾,但超過80分貝的雜訊環境則會對人們的聽力造成暫時性的或者永久性的破壞。

雜訊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是極其有害的。長期處在高強雜訊的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們的情緒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常常會無緣無故地煩躁、激動或者動輒發火。更有甚者,有人因為忍受不了雜訊的污染,最後得了精神分裂症。雜訊對人們的生理造成的危害也很多,它可以引發人的一些疾病,如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引起人的心律失常、血壓升高、消化不良、胎兒大腦發育殘缺、孕婦流產,甚至能夠誘發癌變的發生。

40分貝的連續雜訊可以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響,對於神經衰弱症患者,40分貝的雜訊足以使他無法安睡了;70分貝的連續雜訊可以使50%的人睡眠受到影響;如果連續雜訊達到90分貝時,可能幾乎所有的人都無法入睡了。雜訊影響學習,這種危害是再明顯不過了,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不但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同時也是學習任務重、考試壓力大的階段,如果居住在城市繁華地段或施工現場附近,雜訊給青少年朋友帶來的痛苦往往是無法忍受的。連續的強大雜訊使他們無法完成作業、復習功課、迎接考試,從而產生心情煩躁,情緒波動起伏不定,夜間無法睡眠,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近幾年來,雜訊,尤其是施工雜訊擾民的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公害,由此也引發了不少官司,居民把這種問題起訴到法院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伴隨著人類社會現代化建設的日新月異,人為的雜訊已成為世界上僅次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1979年聯合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已把雜訊列為「人類不可容忍的災害之一」。實驗證明,不斷重復的燥聲,不僅對人體大約18000個不能再生的聽覺細胞造成損傷,而且危害人的整個肌體。長期處於雜訊環境中生活的人群。要比在正常環境中生活的人群壽命要縮短8~12年。高強度雜訊還能直接神速地殺害人畜,對建築物、金屬、機器造成破壞。由此看來,雜訊卻實是一個殺人不見血的兇手。

在近10年中,美國城市雜訊的響度增強了一倍,約有8000萬人深受雜訊的危害(其中4000萬面臨失去聽力的威脅),受害人數佔全國總人口的1/3。美國居民所患的神經性疾病中有52%歸咎於雜訊,尤其是整天不斷重復的雜訊;有35%的自殺事件是雜訊造成的;有30%的犯罪狂是雜訊引起的。在大城市裡,因雜訊造成的死亡人數每年達1200人。

失眠,最後竟因無法忍受而自殺。在他的遺書中控訴了雜訊對他的危害。廣島一青年,因受鄰居一制箱廠雜訊的襲擾,使他無法安寧地生活、學習和工作,竟持刀將該廠廠主殺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某些國家曾採用高音喇叭對異國間諜進行「審訊」。當雜訊達100分貝時,受刑者產生痛苦感,心情煩燥,接著是思索困難,情緒低落的反應,於是審訊者便從中套出其真實情報。如果繼續加大音響,受刑者開始汗流如雨,全身痙孿。當聲響超過130分貝時,受刑者便大聲呼叫,眼結膜充血,並竭力掙脫束縛以求撞牆自殺。在如此高強度的雜訊的折磨下,許多受刑者在耳膜破裂後兩小時就昏死過去。

1959年,美國空軍曾做過這樣一次試驗,目的在於弄清人對超音速噴氣飛機發出的雜訊能有多大的忍受力。試驗時飛機在自願作試驗的10個人頭頂上僅10~12米高處掠過,結果受試人統統死亡,無一倖存。60年代初期,美國空軍F104噴氣式戰斗機在俄克拉馬市上空作超音速飛行試驗,每天飛行8次,高度1萬米,飛行6個月後,1個農場的1萬只雞,被轟鳴聲殺死6000隻,其餘的或者羽毛脫落,或者不生蛋,奶牛則不產奶。

中國全國首次工業污染調查所統計的53萬個工業雜訊源中,超標和嚴重擾民的就有23萬個。據1995我國47個城市的調查統計,其中有34個城市都超標擾民,平均等效聲級超過70分貝。2/3交通干線雜訊超過70分貝。居民文教區雜訊超標的達97.6%。隨著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雜訊污染正向廣大農村擴散,看來雜訊已開始在中國形成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高強度雜訊除直接殺害人畜外,還對建築物、金屬、機器、造成破壞,超過140分貝的雜訊,使房屋門窗損壞,瓦片震落,牆壁震裂,甚至使古老的建築物倒塌;達到180分貝時,能引起金屬疲軟,使精密儀器、自控儀表發生誤差或失靈;達到180分貝時,能把機器鉚釘震落。

現在,地球上已無一塊靜地讓人們安靜地生活,特別是生活在城鎮、工礦和交通樞紐地區的居民,已處在雜訊包圍之中,遭到雜訊的不斷圍剿。

消除雜訊的危害,將是21世紀人類持續生存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法國的蓋世太保和納粹德國集中營的一些法西斯分子,喪心病狂地對犯人和俘虜進行殘酷的迫害。用雜訊來折磨受害者便是一種酷刑。他們用100分貝以上的雜訊轟擊被審者。受害者起初感到耳朵脹痛,接著便心情煩躁、思維困難、神情異樣。為了進一步迫出口供,法西斯分子進一步加大雜訊強度,甚至使雜訊強度超過130分貝,使受害者滿頭是汗,全身抽搐,直至眼結膜出血,耳鼓膜破裂,大聲叫喊著昏死過去。滅絕人性的法西斯分子是多麼的可惡!

在我國古代,統治階級也曾用過雜訊的酷刑。他們把奴隸或犯人放在巨大的洪鍾之下,然後敲響洪鍾,對受審人進行酷刑。不少受害者或終身殘廢,或死於非命。古代統治者的這種酷刑真是令人發指!

1961年11月,日本東京某幢12層樓頂有個青年縱身跳下,自殺身亡。經調查,他既不是失戀,也無外債,而是因為忍受不了附近工廠的機器的轟鳴和怪叫,以及整日整夜火車的震動和吼叫,終於狂躁發瘋,跳樓身亡。同年10月,日本的呂川區有母子三人,居住在一家建築器材廠附近,廠里的機器轟鳴聲日夜不停,孩子白天無法讀書,夜裡無法睡眠。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母子三人慾一同自殺,幸虧被人發現及時搶救才免於一死。

雜訊「殺人」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日本,世界各國關於雜訊「殺人」的報道也屢見不鮮。用環境保護法來保護受害者,以及受害者用環境保護法來保護自己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在美國的一座大城市裡,有一位名叫拉魯索的百歲老壽星,她身體健康,情緒也很好。在慶祝百歲生日的時候,有人問她為什麼會長壽,她說:「因為耳聾!我從20歲起就聽不見城市的雜訊和轟隆聲了。」這個回答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奧地利科學家曾做過一項歷時3年的動物實驗,實驗提示我們:環境中的雜訊正在加速人類衰老的進程。

科學家用600隻老鼠做實驗,以常用的擴音喇叭每天向它們播放2小時的雜訊,結果發現這群在3年中經常受到雜訊刺激的老鼠,提早呈現了衰老的跡象,壽命比普通老鼠短。由於老鼠屬高等哺乳動物,而高等哺乳動物的衰老過程原則上是一致的。因此,這項研究成果是適用於人類的。

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年齡確實有了明顯的提早趨勢。過去,人們探討高血壓、冠心病的病因時,在飲食因素上做了大量研究。然而近些年大量的調查分析資料表明:這些病的發病率與城市雜訊引起人體的緊張反應也有關系。精神緊張容易導致疾病,並促使衰老提前到來。

雜訊不僅僅損害聽覺,而且由於大腦神經不斷受到沖擊,會使呼吸和心臟活動的節奏變快,血壓和顱內壓升高,並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記憶力減退等一系列的病變。專家指出:雜訊通過對聽覺器官的損傷,既影響聽覺神經沖動的信息和編碼傳遞功能,又加速了內耳神經元的退化。中樞神經細胞的疲勞和受損,就會使大腦皮質對音響信號的分析綜合能力下降。人的正常機體內,各器官和器官間的活動過程都是互相促進又互相制約的。在雜訊的連續刺激下,聽覺器官反射異常,就導致人體生理功能紊亂,最終造成細胞、組織、器官和整個人體功能與形態的提早衰老。科學家還發現,長期受雜訊刺激還會削弱人的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使微生物感染、惡性腫瘤的發生率不斷增高。

為了人類自身的健康長壽,我們需要清潔的空氣、潔凈的飲水,也需要一個幽靜的生活環境。

Ⅷ 雜訊污染有哪些危害

從生理學觀點來看,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雜訊。雜訊污染是環境污染的一種,與水污染、大氣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圍內的三個主要環境問題。當雜訊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雜訊污染。雜訊污染按聲源的機械特點可分為:氣體擾動產生的雜訊、固體振動產生的雜訊、液體撞擊產生的雜訊以及電磁作用產生的電磁雜訊。按時間變化的屬性,雜訊可分為:穩態雜訊、非穩態雜訊、起伏雜訊、間歇雜訊以及脈沖雜訊等。雜訊危害主要包括:損傷聽力;能誘發多種疾病;干擾正常生活和工作;對動物的聽覺器官、視覺器官、內臟器官及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病理性變化;損害儀器儀表、建築物等。其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雜訊的頻率、強度及持續時間。

Ⅸ 噪音對人和生物會產生哪些危害控制噪音的方法有哪些

一、雜訊污染對人、動物、儀器儀表以及建築物均構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雜訊的頻率、強度及暴露時間。雜訊危害主要包括:
1、雜訊對聽力的損傷
雜訊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是聽力損傷。人們在進入強雜訊環境時,暴露一段時間,會感到雙耳難受,甚至會出現頭痛等感覺。離開雜訊環境到安靜的場所休息一段時間,聽力就會逐漸恢復正常。這種現象叫做暫時性聽閾偏移,又稱聽覺疲勞。但是,如果人們長期在強雜訊環境下工作,聽覺疲勞不能得到及時恢復,且內耳器官會發生器質性病變,即形成永久性聽閾偏移,又稱雜訊性耳聾。若人突然暴露於極其強烈的雜訊環境中,聽覺器官會發生急劇外傷,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從基底膜急性剝離,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聽力,即出現暴震性耳聾。
2、雜訊能誘發多種疾病
因為雜訊通過聽覺器官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以致影響到全身各個器官,故雜訊除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傷外,還會給人體其它系統帶來危害。由於雜訊的作用,會產生頭痛、腦脹、耳鳴、失眠、全身疲乏無力以及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症狀。長期在高雜訊環境下工作的人與低雜訊環境下的情況相比,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要高2~3倍。可見雜訊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雜訊也可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惡心嘔吐,使腸胃病和潰瘍病發病率升高。此外,雜訊對視覺器官、內分泌機能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等方面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在高雜訊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們,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誘發一些疾病,但也和個人的體質因素有關,不可一概而論。
3、雜訊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擾
雜訊對人的睡眠影響極大,人即使在睡眠中,聽覺也要承受雜訊的刺激。雜訊會導致多夢、易驚醒、睡眠質量下降等,突然的雜訊對睡眠的影響更為突出。雜訊會干擾人的談話、工作和學習。實驗表明,當人受到突然而至的雜訊一次干擾,就要喪失4秒鍾的思想集中。據統計,雜訊會使勞動生產率降低10~50%,隨著雜訊的增加,差錯率上升。由此可見,雜訊會分散人的注意力,導致反應遲鈍,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下降,差錯率上升。雜訊還會掩蔽安全信號,如報警信號和車輛行駛信號等,以致造成事故。
4、雜訊對動物的影響
雜訊能對動物的聽覺器官、視覺器官、內臟器官及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病理性變化。雜訊對動物的行為有一定的影響,可使動物失去行為控制能力,出現煩躁不安、失去常態等現象,強雜訊會引起動物死亡。鳥類在雜訊中會出現羽毛脫落,影響產卵率等。
5、特強雜訊對儀器設備和建築結構的危害
實驗研究表明,特強雜訊會損傷儀器設備,甚至使儀器設備失效。雜訊對儀器設備的影響與雜訊強度、頻率以及儀器設備本身的結構與安裝方式等因素有關。當雜訊級超過150dB時,會嚴重損壞電阻、電容、晶體管等元件。當特強雜訊作用於火箭、宇航器等機械結構時,由於受聲頻交變負載的反復作用,會使材料產生疲勞現象而斷裂,這種現象叫做聲疲勞。
一般的雜訊對建築物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雜訊級超過140dB時,對輕型建築開始有破壞作用。例如,當超聲速飛機在低空掠過時,在飛機頭部和尾部會產生壓力和密度突變,經地面反射後形成N形沖擊波,傳到地面時聽起來像爆炸聲,這種特殊的雜訊叫做轟聲。在轟聲的作用下,建築物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出現門窗損傷、玻璃破碎、牆壁開裂、抹灰震落、煙囪倒塌等現象。由於轟聲衰減較慢,因此傳播較遠,影響范圍較廣。此外,在建築物附近使用空氣錘、打樁或爆破,也會導致建築物的損傷。
雜訊是一類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雜訊污染主要來源於交通運輸、車輛鳴笛、工業雜訊、建築施工、社會噪音如音樂廳、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聲說話等。
二、噪音的控制:
1、降低雜訊源:
因為聲在傳播中的能量是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衰減的,因此使雜訊源遠離需要安靜的地方,可以達到降噪的目的。例如:工業、交通運輸業選用低噪音的生產設備和改進生產工藝,或者改變雜訊源的運動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體發聲體的振動)。
2、在傳音途徑上降低雜訊:
改變聲源已經發出的雜訊傳播途徑,因為聲的輻射一般有指向性,處在與聲源距離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聲強度也就不同。不過多數聲源以低頻輻射雜訊時,指向性很差;隨著頻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強。因此,控制雜訊的傳播方向(包括改變聲源的發射方向)是降低雜訊尤其是高頻雜訊的有效措施。可採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規劃城市和建築布局等措施。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雜訊防護:
當聲源和傳播途徑上無法採取措施,或採取的聲學措施仍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就需要對受音者採取防護措施,如長期職業性雜訊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頭盔等護耳器。

Ⅹ 噪音有什麼危害

噪音的危害

第一、嚴重的影響中樞神經功能,造成神經系統衰弱和神經系統功能的失調,例如長期在雜訊中會導致失眠、多夢、休息和睡眠條件欠佳,或者休息和睡眠的質量變差,出現深睡眠時相縮短,淺睡眠時相延長或者神經性頭疼、偏頭疼、失眠、多夢等臨床症狀和表現。

第二、產生心臟供血不全的症狀,長期在雜訊危害下會導致冠狀動脈缺血和一過性血管痙攣,由此會出現胸悶、氣短、心悸、心前區不適等情況發生。

第三、雜訊還會對耳道和聽覺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例如導致神經性耳鳴甚至神經性耳聾的發作。

閱讀全文

與雜訊對生物會產生哪些危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