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好氧性微生物
大腸桿菌是好氧微生物
大腸桿菌是生活在溫血動物(包括鳥類和哺乳動物)大腸中的重要細菌種類,對食物正常消化具有重要作用。這種細菌一般寄生在牛、羊、豬和它們的奶中,或在被牛、羊、豬糞便污染了的水中,以及用這種污染水灌澆的蔬菜等作物中。
一旦人們食用了被上述細菌污染過的食品(如未煎透的漢堡包、風干腸、未經高溫消毒的新鮮蘋果酒、酸奶、乳酪和牛奶等),可能引發腹瀉等症狀。雖然成人一般在一周內
就能康復,不會有後遺症,但小孩、老人和免疫能力差的人可能腎衰竭,有時還會致死。專家表示,被污染的蔬菜只要經高溫烹飪,就可安全食用。
大腸桿菌也是人體內的一種常見細菌,通常無害。但當細菌離開腸道進入泌尿系統可導致尿路感染;因潰瘍進入腹腔,可導致致命的腹膜炎感染。大腸桿菌感染一般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療。
本次致病的大腸桿菌為o157:h7型,屬於一種毒性較強的大腸桿菌。美國每年有7.3萬人感染這種病菌。
2. 好氧微生物在液體培養中常表現為
答案:A
好氧微生物(aeromicrobe)
好氧微生物又是好氧生物中的一大類,好氧微生物只能在有氧的環境中生存,屬於微生物中的一部分。它包括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細菌、放線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真菌、藻類、原生動物 ;一部分非細胞類的病毒和亞病毒。
1、菌膜是什麼?
菌膜,是粘附在生物或其他物體表面的細菌薄膜,它會不停的形成。是一群細菌的集合。如牙菌膜。
生物學上給出的定義:細菌粘附到物體表面,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粘結細菌,從而形成類似蘑菇狀或堆狀的微菌落。通俗的來說就是很多細菌抱團取暖,從而使我們肉眼可見。
2、菌膜形成的原因:
一般來說開缸半個月左右會在玻璃膠上形成明顯的菌膜,這主要是新缸中的菌群還未達到平衡狀態,細菌大量繁殖附著在表面粗糙、水流緩慢的玻璃膠上。本質上來說,就是魚缸中有機物富餘,從而使得某一類微生物爆發式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族箱中的光合細菌等其他菌種將有機質或硫化氫吸收,從而使異營性的微生物因缺乏營養物質處於弱勢地位,菌膜就會慢慢消失了。
液體培養好氧微生物,就很符合菌膜的生長。
菌膜圖片:
望採納。
3. 什麼是好氧微生物
不知道lz所說的比較著幾種微生物是從什麼角度來比較的。
從水處理角度來講,好氧型微生物進行水處理時,必須進行好像曝氣,從能源角度看,耗能比較嚴重,而厭氧微生物幾乎不耗能,且產能,因此比較經濟。但厭氧微生物處理污水的出水水質一般很難達標,因為本身是用來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出水cod等指標仍很高,因此現在流行a/o工藝,或a/a/o工藝,將厭氧和好氧結合處理污水。
有些工藝也會用到兼性微生物,如生物除磷工藝等。
4. 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生物處理就是利用生物的光和作用或者呼吸作用,將有害的無機物質富集沉澱或者將有害的有機物利用呼吸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將其分解
5. 好氧堆肥,厭氧堆肥的產物分別是什麼呢
厭氧堆肥可使大分子有機物變成小分子有機酸,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及氨氮,提高無機化程度,還可能產出少量沼氣,硫化氫等。
好氧堆肥利用微生物好氧反應,將大分子轉化為小分子,蛋白質轉換成氨氮,有機硫轉換成硫酸鹽,提高無機化程度,還放出二氧化碳和熱量。起到殺菌作用,提高肥料的穩定性,減少臭味。
6. 有機物的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主要有哪些區別
厭氧生物處理與好氧生物處理的顯著差別在於:
1、供氧不同
厭氧生物處理不需供氧,厭氧生物處理(Anaerobic Process)是在厭氧條件下,形成了厭氧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通過厭氧菌和兼性菌代謝作用,對有機物進行生化降解的過程。
好氧生物處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生物代謝以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
2、最終產物不同
厭氧生物處理最終產物為熱值很高的甲烷氣體,可用作清潔能源;
好氧生物處理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逐級釋放能量,最終以低能位的無機物穩定下來,達到無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環境或進一步處理。
3、適用范圍不同
厭氧生物處理特別適宜於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和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效率高,應用廣泛,已成為城市污水處理的主要方法。但好氧生物處理的能耗較高,剩餘污泥量較多,特別不適宜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
7. 什麼叫好氧生化處理
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生物代謝以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
【資料】
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為底物進行好氧代謝,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逐級釋放能量,最終以低能位的無機物穩定下來,達到無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環境或進一步處理。污水處理工程中,好氧生物處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大類。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它的主要特徵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
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於一池,無污泥迴流系統。尤其適用於間歇排放和流量變化較大的場合。
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後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溶解氧)不大於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澱粉、纖
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
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提高污水的
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
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迴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
(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A2/O工藝亦稱A-A-O工藝,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個字母的簡稱(厭氧-缺氧-好氧)。按實質意義來說,本工藝應為厭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
A2/O工藝是流程最簡單,應用最廣泛的脫氮除磷工藝。
氧化溝是一種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其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態上不同於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種首尾相連的循環流曝氣溝渠,又稱循環曝氣
池。最早的氧化溝渠不是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護坡處理的土溝渠,是間歇進水間歇曝氣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氧化溝最早是以序批方式處理污水的技術。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曝氣生物濾池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一體的新工藝。
生物轉盤工藝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是污水灌溉和土地處理的人工強化,這種處理法使細菌和菌類的微生物、原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在生物轉盤填
料載體上生長繁育,形成膜狀生物性污泥---生物膜。污水經沉澱池初級處理後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使污水得到
凈化。在氣動生物轉盤中,微生物代謝所需的溶解氧通過設在生物轉盤下側的曝氣管供給。轉盤表面覆有空氣罩,從曝氣管中釋放出的壓縮空氣驅動空氣罩使轉盤轉
動,當轉盤離開污水時,轉盤表面上形成一層薄薄的水層,水層也從空氣中吸收溶解氧。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8. 什麼是好氧微生物,厭氧微生物,兼性好氧微生物
就看字面意思,好氧微生物是需氧型的,厭氧微生物是對氧氣依賴性並不強的,兼性厭氧微生物是有無氧氣都可以的。例如,酵母菌,有氧氣時它會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沒有氧氣時,他則會進行無氧呼吸。
9. 好氧微生物是什麼樣子的
好氧生物(aerobes)是指生活在有氧氣中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動物等。
好氧微生物就是生活在有氧氣的環境中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