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微生物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2022-07-05 08:19:15

微生物對人體的危害

微生物的破壞作用。在銀行,計算機電子迴路的增強塑料表面繁殖了黴菌,會導致計算機發生故障,業務出現差錯。不論哪裡的銀行,盡管它建築豪華、設施齊全,但由於每天有許多人進出,室內的微生物污染都十分嚴重。如果對室內空氣中浮游的微生物進行一次測量,就會發現微生物的數量會出乎意料的多,其中還能分離出致癌性菌株黃麴黴和變色麴黴。引起室內空氣中微生物增加的原因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進出銀行的各個方面的人,他們將從毛發、衣著、手、物品中散布出微生物來。同時,黏附在紙幣上的黴菌和細菌也會引起第二次污染。試驗已經證明,在用纖維材料製作的紙張、地毯和木材上,有許多致病菌存在著。這種令人憂慮的微生物污染狀況除了銀行之外,醫院、飯店、寫字樓、超市、街道、地下鐵路和公共汽車等的內部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在醫院中,每天病人雲集,交叉感染時常發生。進入醫院是為了治療疾病,但醫院又是可怕的微生物感染地,這對於一般人是想像不到的。對於以木質結構為主的住房,在下雨期間,由於木材吸濕,天花板和牆壁返潮,黴菌容易生長,但一當天氣轉好,隨著水分蒸發,木材逐漸乾燥,黴菌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甚至死亡。然而,在混凝土結構的公寓和公共住宅內部,情況就完全不同,特別是暖氣的普遍使用,即使在冬天,房內也是溫暖如春,而塑鋼窗戶又排不出水分,所以處於冷態的混凝土靠北邊的牆壁就容易因冷返潮,砂質牆壁容易在一面形成柵網狀的黴菌巢穴。人們可以看到各種住宅都有黴菌旺盛生長的現象,不生長黴菌的地方,恐怕是沒有的。容易生長黴菌的是浴室、盥洗室、廁所、廚房等用水的地方。就是不用水的地方,靠北面的牆壁,因為遇冷返潮,也會像乙烯塑料那樣容易成為黴菌生長的巢穴,使房間里都充滿了霉臭的氣味。當黴菌形成巢穴時,每1平方厘米的黴菌孢子數可達10億~15億個。人們往往認為經過速凍處理,並在冰凍狀態下做低溫保存的食品中不含有微生物的存在。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一般地講,大腸桿菌和病源菌在-20℃以下的低溫也不會完全死滅。例如,結核菌和大腸桿菌即使將它們暴露在-193℃和-225℃的低溫下也會出現不致死的結果。今天冷凍食品的製造技術雖然能夠將食品的味道和鮮度、營養價值和色質等良好地保持在令人相當滿意的程度,但與此同時也保存了與材料共同存在的微生物。在大城市的超級市場和百貨商店的食品商場里買來的家庭用冷凍食品,每1克的大腸桿菌含量可達到20000個。另外,大型工廠中50%的食品受大腸桿菌污染事件

Ⅱ 微生物的壞處

微生物有害的作用:1.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2.有些微生物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當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們可用來生產如乳酪,麵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這點相當於上面所說的做為分解者)3.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

Ⅲ 微生物對食品的危害有哪些

1、細菌性危害

細菌性危害是指細菌及其毒素產生的生物性危害。按其形態,細菌分為球菌、桿菌和螺形菌;按其致病性,細菌又可分為致病菌、條件病菌和非致病菌。引起食品腐敗變質。引起食源性疾病。若食品被致病菌污染,將會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

2、病毒性危害

病毒非常微小,不僅肉眼看不見,而且在光學顯微鏡下也看不見,需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察覺到。病毒對食品的污染不像細菌那麼普遍,但一旦發生污染,產生的後果將非常嚴重。病毒一般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由排泄物傳染到食物中。

攜帶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可導致食品的直接性污染,而污水則常導致食品的間接性污染。食品中常見的病毒有肝炎病毒,諾瓦克病毒以及一些與腸炎有關的病毒。

3、寄生蟲危害

寄生蟲是一類專門由寄主體內獲取營養的有機體。在寄生關系中,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具有重大的食品安全意義。畜禽、水產是許多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消費者食用了含有寄生蟲的畜禽和水產品後,就可能感染寄生蟲。

4、真菌性危害

食品中真菌性危害主要包括真菌及其毒素,有毒蘑菇對食品造成的危害。黴菌可以破壞食品的品質,有的產生毒素,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例如黃麴黴素、雜色麴黴素、赭麴黴素可以導致肝損傷,並具有很強的致病作用。與細菌毒素不同,黴菌毒素可以耐受高溫。

食品腐敗變質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變黏:腐敗變質食品變黏主要是由於細菌生長代謝形成的多糖所致,常發生在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品中。常見的使食品變教的微生物有:黏液產鹼桿菌、類產鹼桿菌,無色桿菌屬,氣桿菌屬,乳鼓桿菌,明串珠菌等,少數酵母也會使食品腐敗變黏。

2、變酸:食品變酸常發生在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品和乳製品中。食品變酸主要是由於腐敗微生物生長代謝產鼓所致,醋酸屬,丙酸屬,假單抱菌屬,微球菌屬,乳較鏈球曲屬和乳酸桿菌科備用細菌等;少數黴菌如根霉也會利用碳水化合物產鼓,從而造成食品腐敗變質。

3、變臭:食物變臭主要是由於細菌分解蛋白質為主的食品產生有機胺、氨氣、硫醉和糞奧素等所致。常見的分解蛋白質的細菌有:梭狀芽抱桿菌屬,變形桿菌屆屬,芽抱桿菌屬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食品安全危害、網路——食物變質

Ⅳ 微生物對人類有什麼危害和好處

微生物有害的作用:

1、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2、有些微生物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當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們可用來生產如乳酪,麵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這點相當於上面所說的做為分解者)

3、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

微生物有益的作用:

1、很多菌種的次級代謝產物是對人類疾病非常有用的抗生素。如綠色絲狀菌產生的青黴素。

2、一些微生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發酵,生產乙醇、食品及各種酶制劑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夠降解塑料、處理廢水廢氣等等,並且可再生資源的潛力極大,稱為環保微生物。

(4)微生物的危害有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微生物通常具有極其高效的生物化學轉化能力。據研究,乳糖菌在1個小時之內能夠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產朊假絲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相比於大型動物,微生物具有極高的生長繁殖速度。大腸桿菌能夠在12.5-20分鍾內繁殖1次。不妨計算一下,1個大腸桿菌假設20分鍾分裂1次,1小時3次。

大概可產生4722366500萬億個,這是非常巨大的數字。但事實上,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如營養缺失、競爭加劇、生存環境惡化等原因,微生物無法完全達到這種指數級增長。

微生物的這一特性使其在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如發酵、單細胞蛋白等。微生物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Ⅳ 有害微生物有哪些害處是什麼

病原體中,以細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如朊毒體、寄生蟲(原蟲、蠕蟲、醫學昆蟲)、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
望採納謝謝

Ⅵ 微生物對人類有哪些幫助和危害。(兩個以上的例子)

最大的幫助是:生存,如果沒有微生物,你可能會吃什麼吐什麼,腸道中的微生物幫助消化。
酒,啤酒,葡萄酒,醬油,醋都是微生物的作用;女生愛喝酸奶啦;大家只知道食物鏈,但有誰知道其最頂端是微生物。沒有微生物進行分解,CNO等元素就沒有辦法進入循環。吃的腐乳什麼的,也是微生物發酵的。

危害:得病是什麼原因呢,99%是因為病原微生物啦。以前人類的壽命主要是微生物控制的啦。
大家的衣物容易腐爛,也是微生物是禍首。

生物與微生物直接相伴。有生命的地方就會有微生物,但不一定有人類。

Ⅶ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資料顯示:傳染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據第一位。微生物導致人類疾病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與之不斷斗爭的歷史。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新現和再現的微生物感染還是不斷發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機制並不清楚。大量的廣譜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了強大的選擇壓力,使許多菌株發生變異,導致耐葯性的產生,人類健康受到新的威脅。一些分節段的病毒之間可以通過重組或重配發生變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與前次導致感染的株型發生了變異,這種快速的變異給疫苗的設計和治療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耐葯性結核桿菌的出現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結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圍內猖獗起來。
微生物千姿百態,有些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當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們可用來生產如乳酪,麵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須通過顯微鏡放大約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細菌,1000個疊加在一起只有句號那麼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敗的牛奶中約有5千萬個細菌,或者講每誇脫牛奶中細菌總數約為50億。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 億個細菌。

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萊明從青黴菌抑制其它細菌的生長中發現了青黴素,這對醫葯界來講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後來大量的抗生素從放線菌等的代謝產物中篩選出來。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發酵,生產乙醇、食品及各種酶制劑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夠降解塑料、處理廢水廢氣等等,並且可再生資源的潛力極大,稱為環保微生物;還有一些能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溫、低溫、高鹽、高鹼以及高輻射等普通生命體不能生存的環境,依然存在著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們發現的微生物已經很多,但實際上由於培養方式等技術手段的限制,人類現今發現的微生物還只佔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Ⅷ 微生物的壞處

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生存息息相關。有很多食品(如醬油、醋、味精、酒、酸奶、乳酪、蘑菇)、工業品(如皮革、紡織、石化)、葯品(如抗生素、疫苗、維生素、生態農葯)是依賴於微生物製造的;微生物在礦產探測與開采、廢物處理(如水凈化、沼氣發酵)等各種領域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微生物是自然界唯一認知的固氮者(如大豆根瘤菌)與動植物殘體降解者(如纖維素的降解),同時位於常見生物鏈的首末兩端,從而完成碳、氮、硫、磷等生物質在大循環中的銜接。若沒有微生物,眾多生物就失去必需的營養來源、植物的纖維質殘體就無法分解而無限堆積,就沒有自然界當前的繁榮與秩序或人類的產生與維續。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多數微生物對人體是無害的。實際上,人體的外表面(如皮膚)和內表面(如腸道)生活著很多正常、有益的菌群。它們占據這些表面並產生天然的抗生素,抑制有害菌的著落與生長;它們也協助吸收或親自製造一些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和氨基酸。這些菌群的失調(如抗生素濫用)可以導致感染發生或營養缺失。然而另一方面,人類與動植物的疾病也有很多是由微生物引起,這些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病原(pathogen)。
就這么多 希望對你有用處~~ !!

Ⅸ 水中的微生物有哪些,有哪些危害

1、在飲用水中存在諸如病毒和病原原生動物(隱孢子蟲、賈第蟲等)之類微生物,即使含量很少,只要有單個病原體進入人體,就會感染患病,這要比飲用水中存在微量有機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2、隨著環境和生活方式變化,人與微生物的關系也在變化。結果在通常情況下,因環境條件變化和人的抵抗力下降而使原來無病原性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症增加;即無病原性微生物變為病原體
3、來自人類糞便的病原微生物以及人、畜共患的感染症比以前有所增多
4、根據水源和飲用水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數量、特性及其危害調查研究,發現賈第蟲、隱孢子蟲、彎曲桿菌屬及各種病毒引起水系傳染病的可能性最大
5、世界上因飲用污染水而引起的腹瀉病,估計每年使上億人發病每年約200萬兒童死亡
在水中傳染病原微生物中,通過飲用水對人類造成重大危害的有隱孢子蟲、賈第蟲等病原原生動物,甲肝、戊肝、脊髓灰質炎等病毒,病原大腸桿菌0157:H7.這些病原微生物的特性是個體小和抗性大,常規飲用水處理技術難以有效地去除它們,因為它們對氯化消毒都有很大的抗性而難以被去除因此,飲用水凈化技術的重點最好是以去除有機污染物和去除病原微生物(尤其是隱孢子蟲等)兩者並重

Ⅹ 微生物對人類有哪些幫助和危害

(1)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病毒、真菌,還有就是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等。 (2)對人有幫助的微生物主要是細菌與真菌。細菌當中的正常菌群是對人體有益的,包括:營養作用(比如大腸埃希氏菌利用營養物質合成維生素K12為人體所用,這是從自然界中攝取不到的,還有如雙歧桿菌,對保持腸道菌群的穩定、對人類的延年益壽等作用)、免疫作用(刺激機體免疫系統處於應激狀態)、生物拮作用(正常菌群競爭性抑制病原菌的入侵)。真菌當中有食用菌,更有產生抗生素物質的很多種真菌。 (3)微生物中對人類的危害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比如:A、許多的病毒可引起人類的病毒性疾病,且目前人類對病毒性疾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B、細菌中的病原菌如沙門氏功菌、霍亂弧菌、鼠疫耶爾森菌等等,會引起人類的疾病,甚至是比較嚴重的疾病。C、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梅毒螺旋體、鉤端螺旋體等,都能引起人類的疾病。

閱讀全文

與微生物的危害有哪些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