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學實驗室內什麼物質是易燃易爆物固體
生物學實驗室內的松香、硫磺、無機磷等是易燃易爆物固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均能引起燃燒和爆炸,必須妥善安置,正確使用。
所謂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系指國家標准GB12268—90《危險貨物品名表》中以燃燒爆炸為主要特性的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蝕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安全防範
1.危險品庫房、實驗室、鍋爐房、配電房、配氣房、車庫、食堂等要害部位,非工作人員未經批准嚴禁入內。
2.各種安全防護裝置、照明、信號、監測儀表、警戒標記、防雷、報警裝置等設備要定期檢查,不得隨意拆除和非法佔用。
3.易燃易爆、劇毒、放射、腐蝕和性質相抵觸的各類物品,必須分類妥善存放,嚴格管理,保持通風良好,並設置明顯標志。倉庫及易燃易爆粉塵和氣體場所使用防爆燈具。
4.木刨花、實驗剩餘物應及時清出,放在指定地點。
5.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必須專人保管,保管員要詳細核對產品名稱、規格、牌號、質量、數量、查清危險性質。遇有包裝不良、質量異變、標號不符合等情況,應及時進行安全處理。
B. 實驗室易燃易爆試劑有哪些
實驗室易燃易爆試劑有哪些
苯類: 苯、聯苯、異丙苯、乙基苯、丁基苯、135 三甲苯、碘代苯、氯苯、對二氯苯、鄰二氯本、 間二氯苯
C. 生物學實驗室內,什麼常見物質是易燃易爆液體
易燃易爆物品包括:
(1)爆炸物品凡受摩擦、撞擊、震動、高溫或其他因素的激發能產生激烈化學變化,在極短時間內放出大量熱與光,同時伴有光、聲等生成物的物品,都是爆炸物品。
(2)強氧化劑強氧化劑的化學性質活潑,具有強烈的氧化性,有燃燒和爆炸的危險。
(3)自燃物品凡不需外界火源的作用,因受空氣氧化或環境溫、濕度影響而發熱達到自然點引起燃燒的物品為自燃物品。
(4)遇水燃燒物品遇水或空氣中的水分能發生劇烈反應,放出易燃氣體和熱量。
(5)易燃固體凡燃點較低,遇火、受熱、撞擊、摩擦或與某些物質(如氧化劑)接觸能發生劇烈燃燒的固體物質即為易燃固體。
(6)易燃液體易燃液體指在常溫下容易燃燒的液態物質。
所以實驗室常見的主要有:發煙硝酸、過氧化鈉、高氯酸、硝酸鉀、硝酸銨、氧化汞、丙酮、高錳酸鉀、液態氧、鋅粉、白磷、紅磷、硫、氯、氨等。
D. 實驗室火災危險性分為幾類
依燃燒和爆炸性質分為五類:
1、甲類為易燃易爆危險品,火災危險性很大,如炸葯、強氧化劑、閃點(閉杯法)小於28℃的液體、在空氣中引起爆炸的氣體含量下限小於10%的氣體。
2、乙類為易燃品,火災危險性較大,如氧化劑、在空氣中緩慢氧化而自燃的物品、閃點(閉杯法)在28~60℃的液體、爆炸下限大於10%的可燃氣體。
3、丙類為有機可燃物,有一定火災危險性,如竹、木、紙、閃點(閉杯法)大於60℃的可燃液體。
4、丁類為火災危險性較小的難燃物。
5、戊類為無火災危險性的不燃物。用於建築防火設計時確定建築物耐火等級和消防措施。
火災注意事項:
1、忌驚慌失措:發生火災時,一定要保持鎮定,切不可驚慌失措,亂作一團,盲目的起身逃跑或縱身跳樓。
2、忌盲目呼喊:由於現代建築物室內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塑料、化學纖維等易燃可燃材料裝修,且裝修材料表面常用漆類粉刷,燃燒時會散發出大量的煙霧和有毒氣體,容易造成毒氣窒息死亡。
3、忌貪戀財物:逃生時不要為穿衣服或尋找貴重物品而浪費時間,也不要為帶走自身的物品而身負重壓影響逃離速度。更不要貪財,本已逃離火場而又重返火海。
E. 實驗室的易燃、易爆、腐蝕性、揮發性氣體有哪些
氨氣,濃硫酸。氫氣,氦氣,氯氣。混合氣體。。。
F. 物學實驗室內,什麼物質是易燃易爆物固體
物實驗室內,見易燃易爆液體試劑:乙醇、乙醚、甲醛、丙酮 發煙硝酸、氧化鈉、高氯酸、硝酸鉀、硝酸銨、氧化汞、丙酮、高錳酸鉀、液態氧、鋅粉、白磷、紅磷、硫、氯、氨等. 屬於 易燃易爆物品包括:燃燒、爆炸主要 特徵氫氣、氧化碳、甲烷、
G. 生物學實驗室內,什麼物質是易燃易爆物
生物學實驗室內,常見易燃易爆液體試劑有:乙醇、乙醚、甲醛、丙酮, 發煙硝酸、過氧化鈉、高氯酸、硝酸鉀、硝酸銨、氧化汞、丙酮、高錳酸鉀、液態氧、鋅粉、白磷、紅磷、硫、氯、氨等. 不屬於 易燃易爆物品
H. 實驗室常見氣體危險品有哪些
氫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氣體、丙烷氣體、硫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氯氣、氟氣、氟化氫氣體、溴、溴化氫氣體、甲烷氣體。
實驗室常見危化品
1、爆炸品:具有猛烈的爆炸性。當受到高熱摩擦、撞擊、震動等外來因素的作用或與其它性能相抵觸的物質接觸,就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和高熱,引起爆炸。如:三硝基甲苯(TNT),苦味酸,硝酸銨,疊氮化物,雷酸鹽及其它超過三個硝基的有機化合物等。
2、氧化劑:具有強烈的氧化性,按其不同的性質遇酸、鹼、受潮、強熱或與易燃物、有機物、還原劑等性質有抵觸的物質混存能發生分解,引起燃燒和爆炸。如: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氯酸鹽、硝酸鹽、過氧化物、高氯酸及其鹽、高錳酸鹽、重鉻酸鹽,亞硝酸鹽等。
3、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氣體壓縮後貯於耐壓鋼瓶內,使其具有危險性。鋼瓶如果在太陽下曝曬或受熱,當瓶內壓力升高至大於容器耐壓限度時,即能引起爆炸。鋼瓶內氣體按性質分為四類:
劇毒氣體,如液氯、液氨等。
易燃氣體,如乙炔、氫氣等。
助燃氣體,如氧氣等。
不燃氣體,如氮、氬、氦等。
4、自燃物品:此類物質暴露在空氣中,依靠自身的分解、氧化產生熱量,使其溫度升高到自燃點即能發生燃燒。如白磷等。
5、遇水燃燒物品:遇水或在潮濕空氣中能迅速分解,產生高熱,並放出易燃易爆氣體,引起燃燒爆炸。如金屬鉀,鈉,電石等。
6、易燃液體:這類液體極易揮發成氣體,遇明火即燃燒。可燃液體以閃點作為評定液體火災危險性的主要根據,閃點越低,危險性越大。閃點在45℃以下的稱為易燃液體,45℃以上的稱為可燃液體(可燃液體不納入危險品管理)。易燃液體根據其危險程度分為:
(1)一級易燃液體閃點在28℃以下(包括28℃)。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硝基苯等。
(2)二級易燃液體閃點在29-45℃(包括45℃)。如煤油等。
7、易燃固體:此類物品著火點低,如受熱,遇火星,受撞擊,摩擦或氧化劑作用等能引起急劇的燃燒或爆炸,同時放出大量毒害氣體。如赤磷,硫磺,萘,硝化纖維素等。
8、毒害品:具有強烈的毒害性,少量進入人體或接觸皮膚即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如:汞和汞鹽(升汞、硝酸汞等)、砷和砷化物(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磷和磷化物(黃磷,即白磷,誤食0.1克黃磷即能致死)、鋁和鉛鹽(一氧化鉛等)、氫氰酸和氰化物(HCN,NaCN,KCN)、以及氟化鈉、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
有毒氣體,如醛類、氨氣、氫氟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鉻酸等。
9、腐蝕性物品:具強腐蝕性,與人體接觸引起化學燒傷。有的腐蝕物品有雙重性和多重性。如苯酚既有腐蝕性還有毒性和燃燒性。腐蝕物品有硫酸、鹽酸、硝酸、氫氟酸、氟酸氟酸、冰乙酸、甲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甲醛、液溴等。
10、致癌物質:如:多環芳香烴類、3,4-苯並芘1,2-苯並蒽、亞硝胺類、氮芥烷化劑、α-萘胺、β-萘胺、聯苯胺、芳胺以及一些無機元素、As、Cl、Be等都有較明顯的致癌作用,要謹防侵入體內。
11、誘變性物品:如溴化乙錠(EB),具強誘變致癌性,使用時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規范,不要隨便觸摸別的物品。
12、放射性物品:具有反射性,人體受到過量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塵能引起放射病。如:硝酸釷及放射性礦物獨居石等。
I. 實驗室常用易燃易爆的化學試劑有
那個實驗室易燃易爆炸的那種化學物品有很多種啊,比如說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這些都有可能引發爆炸。
J. 實驗室常見的爆炸種類
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1)隨便混合化學葯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混合物在受熱。摩擦或撞擊時會發生爆炸。表1-1中列出的混合物都發生過意外的爆炸事故。表1-2為不能混合的常用葯品。
表1-1 加熱時發生爆炸的混合物示例
鎂粉—重鉻酸銨
有機化合物—氧化銅
鎂粉—硝酸銀
還原劑—硝酸鉛
(遇水產生劇烈爆炸)
氧化亞錫—硝酸鉍
鎂粉—硫磺
濃硫酸—高錳酸鉀
鋅粉—硫磺
三氯甲烷—丙酮
鋁粉—氧化鉛
鋁粉—氧化銅
表1-2 不能混合的常用葯品一覽表
葯 品 名 稱
不能與之混合的葯品名稱
鹼金屬及鹼土金屬如鉀、鈉、鋰、鎂、鈣、鋁等
二氧化碳、四氧化碳及其它氯代烴,鈉、鉀、鋰禁止與水混合。
醋酸
鉻酸、硝酸、羥基化合物,乙二醇類、過氯酸、過氧化物及高錳酸鉀。
醋酸酐
同上。還有硫酸、鹽酸、鹼類。
乙醛、甲醛
酸類、鹼類、胺類、氧化劑。
丙酮
濃硝酸及硫酸混合物,氟、氯、溴。
乙炔
氟、氯、溴、銅、銀、汞。
液氨(無水)
汞、氯、次氯酸鈣(漂白粉)、碘、氟化氫。
硝酸銨
酸、金屬粉末、易燃液體、氯酸鹽、硝酸鹽、硫磺、有機物粉末、可燃物質
溴
氨、乙炔、丁二烯、丁烷及其他石油類、碳化鈉、松節油、苯、金屬粉末
苯胺
硝酸、過氧化氫(雙氧水)、氯。
氧化鈣(石灰) r> 水
活性碳
次氯酸鈣(漂白粉)、硝酸。
銅
乙炔、過氧化氫。
(2)密閉體系中進行蒸餾、迴流等加熱操作。
(3)在加壓或減壓實驗中使用不耐壓的玻璃儀器。
(4)反應過於激烈而失去控制。
(5)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乙炔等烴類氣體、煤氣和有機蒸氣等大 量逸入空氣, 引起爆燃。 常見易燃易爆物質蒸氣在空氣中爆炸極限見表1-3。
表1-3 易燃物質蒸氣在空氣中爆炸極限
名 稱
爆炸極限(體積,%)
氫 氣
4.1~74.2
乙 炔
3~82
二硫化碳
1~44
乙 醛
4~57
一氧化碳
12.5~74
乙 醚
1.9~36.5
丙 酮
2.6~13
甲 醇
6.7~36.5
乙 醇
3.3~19
丙 醇
2.1~13.5
二 惡 烷
2~22.2
苯
1.4~8
(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鹽類、硝酸酯類、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屬鹽、重氮鹽、疊氮化物、有機過氧化物(如過氧乙醚和過氧酸)等,受熱或被敲擊時會爆炸。強氧化劑與一些有機化合物接觸,如乙醇和濃硝酸混合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反應。
(7)搬運鋼瓶時不使用鋼瓶車,而讓氣體鋼瓶在地上滾動,或撞擊鋼瓶表頭,隨意調換表頭,或氣體鋼瓶減壓閥失靈等。
(8)在使用和制備易燃、易爆氣體時,如氫氣、乙炔等,不在通風櫥內進行,或在其附近點火。
(9)煤氣燈用完後或中途煤氣供應中斷時,未立即關閉煤氣龍頭。或煤氣泄漏,未停止實驗,即時檢修。
(10)氧氣鋼瓶和氫氣鋼瓶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