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pyr試驗怎麼做

微生物pyr試驗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7-06 07:09:51

Ⅰ 常見微生物實驗步驟怎麼寫

1、葯敏試驗:主要是通過測定抑菌圈的范圍來確定葯物的療效。
2、血凝實驗:通過測定病毒與紅細胞反應的濃度測定其抗體效價。
3、PCR:細菌主要通過16srRNA確定其細菌的種類。
4、中和實驗:主要測定病毒的稀釋濃度。
5、革蘭氏染色:確定是革蘭氏陽性還是陰性
6、瑞氏染色:主要是對細菌染色。

Ⅱ 微生物學檢驗 PYR試驗的原理

吡咯烷酮 (PYR)酶試驗原理:化膿性鏈球菌產生的吡咯烷酮芳香酯酶能水解吡咯烷酮β-萘基醯胺,加入N,N-二甲氧基肉桂醛試劑後產生桃紅色即為陽性.

Ⅲ 微生物自主設計實驗

標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
實驗目的:分離純化校園中某處的菌。
實驗儀器:試管、移液管、洗耳球、三角瓶、平皿等
試驗方法:劃線法、塗布法均可,自己定
實驗步驟:1.用五點法在校園某處取土樣,要在土稍深點的地方,以免被陽光殺菌,篩不出微生物。配固體培養基,想分離出什麼菌就用適合的培養基。如嫌太麻煩,可直接用LB培養基,酵母粉0.5% 氯化鈉0.5% 蛋白腖1% 瓊脂1.8%左右 121度滅菌,15分鍾。倒平板。待涼。
2.將取好的樣品,用自來水混勻,待土靜置後取上清液,分別稀釋10-1~10-10次方(試管中)
3.將稀釋好的菌液用塗布法或劃線法,取10-3、10-5、10-7、10-9次方進行塗平板。
4.37~40攝氏度培養一天。
5.將平板內的單個菌落,在進行劃線或塗布,就可得到純菌落。(也可實驗開始就明確要篩什麼菌,如黴菌、大腸桿菌、酵母菌等)
6.可革蘭氏染色鏡檢一下是否是純菌
7.記錄結果。

Ⅳ 微生物挑戰性實驗怎麼做

所謂生物挑戰性實驗一般是指使用比常見菌種耐受性更高的菌種去挑戰你的實驗,比如你要做高壓滅菌鍋的滅菌性實驗,挑戰菌種可以選擇嗜熱芽孢桿菌,而一般實驗室環境是不可能有這菌存在的,這個菌也能滅活,那麼其他菌種自然也不在話下

Ⅳ 尋求微生物實驗基本操作知識

這是薛泉宏微生物學課的精品課堂網站:裡面有課件等資料,但沒有教材,遺憾
http://netc.nwsuaf.e.cn/jingpin/2003/wsw/index.htm

《微生物學》教學大綱

第一部分、有關本科程的說明
1、本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微生物學是現代生物學科的先頭學科,是科學技術現代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學科領域之一。就其學科性質而言。它又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因此,它既是高等農業院校有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又是專業技術課。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微生物、農、植、園等專業的學生通過此門課程的學習,不僅要獲得微生物學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基本的微生物研究操作技術和生產工程技能。本課程要求有較好的生物學及生物化學基礎,故應該在二年級下學期開設。據現代微生物學學科發展速度,本課程至少要保證60學時,考核方式除微生物基礎知識的考試考查外,對微生物學的基本操作技術與技能進行實際考查。
2、本大綱的使用專業和學時數
講授內容及要求(授課學時56、各專業可適當選擇,實驗課學時24、總學時80)

表1 講述內容及學時數分配表

章節 講述內容 學時數 備注
一 緒論 2
二 微生物形態學及代表分類 16
三 微生物營養、呼吸、生長及生態系 14
四 微生物的代謝和發酵 4
五 微生物遺傳與變異 6
六 微生物分類與鑒定 4
七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質轉化中的作用 6
八 應用微生物 4
九 微生物實驗(內容附後) 24

3、本門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與分工
微生物學是現代生物學科的先頭學科,是科學技術現代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學科領域之一,它既是高等農業院校有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又是專業技術課。本課程要求有較好的生物學及生物化學基礎,該課程是微生物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的專業課,也是該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如《發酵微生物》、《微生物遺傳》、《酶工程》、《發酵工程》、《病理學》、《分子生物學》等。
4、主要教學方法與媒體要求
《微生物學》課程以課堂教授為主,同時結合電化手段如多媒體顯微動畫演示、幻燈片、教學掛圖等進行輔助教學。微生物實驗是微生物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是對課堂講授的內容的印證和微生物操作技術的培養與訓練,對直觀理解課堂教授內容具有重要的作用。
5、主要參考書目
薛泉宏主編的《微生物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周德慶主編的《微生物學教程》,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
程麗娟、薛泉宏主編的《微生物學實驗指導》,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等。

第二部分、課程內容說明(基本知識點、重點和難點)

一、緒論
1、目的 啟迪學生為國爭光,激發學生對微生物學的濃厚興趣;鼓勵學生勇於實踐,勤於思考為科學發展做出奉獻。
2、內容 微生物學研究對象;微生物學分科;本課程的任務;微生物學發展史與發展趨勢。
3、方法 放錄相(微生物學發展史)。重點講授;我國祖先對微生物學的貢獻和現代微生物學發展趨勢。
4、學時 2學時。
二、微生物形態學及代表類群
1、目的 掌握原核、真核,與非細胞微生物的基本形態結構,繁殖方式,各類微生物主要區別,了解微生物分類原則、系統。該章為本門課程的重點。
2、內容
(1)原核微生物
a、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特徵;
b、細菌形態大小;細胞基本結構;特殊結構;內含物;原生質;細菌運動;繁殖;個體與群體形態等。
c、放線菌 形態特徵;繁殖方式;代表屬種。
d、蘭細菌和其它原核微生物 立克次體,衣原體,枝原體和類菌質體(可自學)。
e、細菌分類系統(可自學)。
(2)真核微生物-真菌
a、真菌的細胞結構
b、黴菌 形態特徵;菌絲變態、菌絲組織體;繁殖(無性和有性繁殖、無性與有性孢子)農業上常見黴菌。
c、酵母 形態特徵;繁殖;常見酵母屬種。
d、大型食用與葯用真菌 形態特徵與生活史;常見食用與葯用真菌簡介。
e、真菌分類系統(可自學)。
(3)非細胞生物-病毒
a、病毒 形態、大小與結構;類別與分類(昆蟲病毒、植物病毒、分類與命名原則)
b、噬菌體 形態結構;烈性和溫和噬菌體的侵染過程;溶原現象。
c、一步生長曲線。
d、類病毒(自學)。
3、方法 重點講授,輔課堂討論(著重各類微生物的區別)。
4、學時 16學時。
三、微生物營養、呼吸、生長和生態系
1、目的 學習微生物生理基礎知識,微生物營養類型;微生物呼吸與能量代謝;微生物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微生物培養基配製原則和方法等,從而掌握微生物工作的基本原理。該章為本門課程的重點。
2、內容
(1)微生物的營養
a、細胞的化學組成
b、營養源及其生理作用
c、營養物質的吸收
d、微生物的營養類型
e、培養基(制備原則與方法原理、類型)
(2)呼吸與生長
a、能量代謝 (ATP的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ATP的利用效率)
b、呼吸類型 (有氧呼吸、無氧呼吸與發酵)
c、微生物與氧的關系 (好氣性微生物、嫌氣性微生物和兼性厭氣性微生物)
d、生長 (群體生長,生物量,生長曲線,世代時間和連續培養)
e、環境條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3)生態系
土壤-微生物生態系;植物-微生物生態系;微生物與微生物的關系;空氣和水域微生物生態系;
3、方法 重點講授:營養類型、呼吸與能量代謝;輔以課堂討論 (培養基制備與環境條件,滅菌與消毒方法)
4、學時 14學時。
四、微生物的代謝和發酵
1、目的 簡略了解微生物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及相互關系;微生物獨特合成代謝途徑;微生物代謝調控與發酵生產。
2、內容
a、 微生物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及相互關系
b、微生物獨特合成代謝途徑
c、微生物代謝調控與發酵生產。
3、學時 4學時。
五、微生物遺傳變異與育種
1、目的 簡略介紹微生物遺傳變異及有關遺傳學概念以使學生深入學習及提高打基礎。掌握基因突變現象和原因,菌種保藏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2、內容
a、突變和誘變育種;b、基因重組和基因工程;c、菌種退化、復化和保藏
3、學時 6學時。
六、微生物分類和鑒定
1、目的 介紹微生物通用分類單元以及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介紹微生物的經典分類及現代分類方法,並輔助介紹血清學反應有關內容。
2、內容
a、微生物通用分類單元
b、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c、微生物的經典分類及現代分類方法
e、傳染與免疫及血清學反應特徵
3、學時 4學時。
七、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質轉化中的作用
1、目的 著重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中的積極作用;植物殘體的微生物轉化過程,了解微生物在土壤肥力中的重要性。
2、內容
(1)植物殘體的約略分析
(2)自然界碳素的生物循環
a、不含氮有機物的有氧降解
b、酒精發酵,乳酸發酵,丁酸發酵,甲烷發酵及其主要微生物
c、纖維素與果膠物質分解
(3)自然界的氮素生物循環
a、含氮有機物的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硝酸還原與脫氮作用d、生物固氮作用
3、方法:自學為主,重點講授:輔以答疑。
4、學時 6學時(講授4學時,討論與答疑2學時)。
八、應用微生物
1、目的 學習食用菌與微生物農葯的生產過程,加強實踐活動培養微生物工作操作技術與能力。
2、內容
(1)食用菌生產
(2)微生物農葯生產使用
(3)沼氣發酵
3、方法 自學為主,輔以討論答疑,配合放錄相(鳳尾菇栽培等)
4、學時 4學時

九、實驗安排
本課程的實驗,包括對課堂講授的內容的印證和微生物操作技術的培養與訓練,後者為重點。因而在實驗安排上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它要以培養微生物工作的基本修養,建立無菌觀念,掌握無菌操作技術,熟悉顯微鏡使用原理和方法並具有初步的微生物工作和生產技能為主要目的。
實驗一 3學時
1、顯微鏡使用 (放錄相)
2、油鏡的使用及細菌形態觀察
3、環境中微生物檢測 (由結果中分辨真,細,放,各類微生物菌落)
實驗報告:要求繪出細菌形態圖
實驗二 3學時
1、細菌運動性觀察(電視)
2、無菌操作演示(試管斜面接種)
3、細菌簡單染色與革蘭氏染色
實驗報告;繪出細菌形態圖並註明染色結果
實驗三 3學時
1、莢膜與鞭毛觀察(電視)
2、芽孢與伴孢晶體染色(要求無菌操作)
實驗報告:繪出芽孢與伴孢晶體顯微鏡視野圖
實驗四 3學時
1、昆蟲病毒多角體觀察(電視)
2、放線菌形態觀察(菌落與製片觀察)
3、真菌形態觀察(菌落與製片觀察)
實驗報告:繪出顯微鏡觀察視野圖
實驗五 3學時
1、顯微鏡直接測數
2、細菌大小測定
實驗報告:列出實驗測定結果
實驗六 3學時
1、培養基制備
2、滅菌與消毒
為分離培養准備條件
實驗七 3學時
1、細菌培養技術(錄相)
2、微生物的分離培養與純化(含測數)
3、拮抗試驗或抗生素抑菌測驗
實驗報告:寫出試驗結果並辨認各類微生物菌落形態
實驗八 3學時
1、酒精發酵
2、乳酸發酵
實驗報告:寫出發酵原理並分析實驗結果
注:以上實驗據各專業可以調整。

Ⅵ 微生物挑戰性試驗怎麼做

防腐體系效能挑戰實驗

1、CTFA推薦的防腐單次挑戰試驗
CTFA推薦的經典的為期28天的防腐單次挑戰實驗,是將防腐劑混入配方基質中,然後一次性接入若干種類、一定數量的微生物進行挑戰,將樣品存放於適當的溫度下,定期抽樣檢測其中殘存的微生物,並根據微生物的數量變化情況評價樣品的抗菌效果。
2、試驗儀器
恆溫培養箱、顯微鏡、滅菌平皿:直徑為9cm、pH計、高壓滅菌鍋、酒精燈、錐形燒瓶、量筒、滅菌刻度吸管:10ml、2ml、1ml;試管。
3、培養基和試劑
生理鹽水、SCDLP液體培養基、卵磷脂、吐溫80-營養培養基。
4、挑戰用微生物
提取菌珠:雜菌由實驗室從污染產品中得出菌種。
菌種培養:實驗前,將各菌種接種於合適的培養基中,於37℃(細菌)培養箱中培養。細菌培養48小時,挑選典型的菌落於滅菌的液體培養基中製成一定濃度的細菌和黴菌混合懸液,置於冰箱冷藏備用。
5、微生物挑戰實驗
稱取8種化妝品基質樣品各100克,加入滅菌的容器內,加入混合細菌懸液,充分混勻。每克樣品含細菌量為5×106CFU/克或CFU/ml。然後置於28℃下。在接菌的0、7、14、21、28天取樣分析:准確稱取10克樣品,加到含有玻璃小球和90ml滅菌生理鹽水的錐形瓶內,充分震盪混勻,此懸液為1:10稀釋液;然後再用生理鹽水按1:10依次稀釋。按平板傾注法計數樣品中含菌量細菌培養37℃下48小時。
6、判定標准
1、第28天時,樣品中含細菌>103cfu/g(ml),該樣品不能通過微生物攻擊的挑戰性實驗,表明樣品的防腐體系不能有效地起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產品在生產、貯藏和使用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2、第28天時,樣品中含細菌在102cfu/g(ml)-103cfu/g(ml),該樣品有條件地通過挑戰性實驗,即當產品中蛋白質或其它動植物材料成分不是特別高,同時生產的衛生環境符合要求,包裝物不易發生二次污染時,該防腐體系可以使用,否則不能。
3、第28天,樣品中含細菌在10cfu/g(ml)-102cfu/g(ml),表明該樣品的防腐體系對微生物有較強的抑殺效果,通過挑戰試驗,產品在生產、貯藏和使用時不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4、從第7天起,樣品中的細菌<10cfu/g(ml),說明該樣品的防腐體系對微生物有特強的抑殺作用,通過挑戰試驗,產品在生產、貯藏和使用時很不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Ⅶ 做微生物實驗的步驟

1、准備工作,培養基的配製及滅菌(121-126度滅30分鍾高壓蒸汽式滅菌),玻璃器皿的滅菌(170度滅2小時乾熱滅菌,也可用濕熱滅菌)若量大可加長滅菌時間。

Ⅷ 純化水中的微生物檢測怎麼做 要詳細

1檢測前的准備
1.1儀器:微生物限度檢驗儀
微生物限度培養器
1.2培養基:TGYA瓊脂培養基、R2A瓊脂培養基
上述培養基均須做培養基的促生長試驗,TGYA瓊脂培養基的促生長試驗參見微生物計數操作檢查法SOP07-QC-3-017,R2A瓊脂培養基促生長試驗中選擇的菌種是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糖球菌,操作方法同微生物計數操作檢查法SOP07-QC-3-017中培養基的促生長試驗。
75%的酒精
1.3開啟凈化工作台,把微生物限度檢驗儀連接電源。

2檢測
2.1薄膜過濾法
使用孔徑大小不超過0.45μm的薄膜過濾器。
2.2在凈化工作台下,用火焰噴槍對泵頭端面和過濾片進行消毒。把微生物限度培養器固定在微生物限度檢驗儀上,打開微生物限度培養器蓋子。
2.3取50ml的純化水,倒入微生物限度培養器中,打開微生物限度檢驗儀開關,立即過濾。過濾完成後,取下過濾器,在過濾器膜的另一面中,傾注TGYA瓊脂培養基,蓋上蓋子。
2.4取50ml的純化水,倒入微生物限度培養器中,打開微生物限度檢驗儀開關,立即過濾。過濾完成後,取下過濾器,在過濾器膜的另一面中,傾注R2A瓊脂培養基,蓋上蓋子。
2.5每個樣品過濾後均做2單個培養,檢測完畢,取一微生物限度培養器固定在微生物限度檢驗儀上,注入100ml的75%酒精過濾,關閉儀器、電源。

3培養
傾注TGYA瓊脂培養基的,在30℃-35℃培養48h-72h,並計數。傾注R2A瓊脂培養基的,在20℃-25℃培養5d-7d,並計數。
分別計算和報告兩種培養基每1ml純化水中的cfu值。

Ⅸ 微生物試驗中,菌種的傳代實驗怎麼做微生物的酶活怎麼測

微生物傳代最常用的就是斜面接種法,大致意思就是你從原代菌種里挑一點劃線法保存到小試管里的斜面培養基上,進而讓菌種不斷增殖保存下來。 其方法步驟如下:首先,點燃酒精燈。將菌種和斜面培養基的兩只試管平行放在左手上,用拇指與其它四指夾住,並使中指位於兩試管之間,兩試管的管口齊平(圖9-5①)。其次,用右手先將棉塞擰轉松動,並稍拉出一些,以利又質卑緯觶ㄍ?9-5②)。第三,右手持接種針,在酒精燈將針頭部分燒紅滅菌(圖9-5③)。針頭以上凡是接種時可能進入試管的部分,均應用火灼燒。以下操作都要使試管口靠近火旁。第四,用右手的小指與掌間拔掉左手上兩只試管上的棉塞,同時迅速將試管口在酒精燈上燒灼3秒鍾左右,使管口上可能沾染的少量雜菌得以燒死。第五,將燒過的接種針伸入菌種管內,先將針頭接觸培養基上沒有菌的部位(如斜面的頂端),使其冷卻,以免燙死被接種的菌體。然後輕輕接觸菌體,取出少許,慢慢將接種針抽出試管,接種針抽出時不要使針頭部分碰到管壁和管口,取出後,不可使針頭通過火焰,更不可觸及其它無關物品或桌面。第六,迅速將接種針伸進另一試管,在培養基上輕輕劃線,接種菌體於其上。劃線時,要由底部起劃較密的平行線,一直劃到頂部,以充分利用斜面面積,但不要將培養基劃破。第七,燒灼試管口,將棉塞塞上。塞棉塞時,不要移動試管迎接棉塞,以免試管在移動中納入可能含菌的空氣。第八,將針頭在火焰上燒灼滅菌。放回原處後,騰出手將棉塞塞緊。二、關於微生物酶活性測定,比較復雜,網上比較多,不同酶測定方法也不一樣,同學你自己慢慢查吧,O(∩_∩)O哈哈~

閱讀全文

與微生物pyr試驗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