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哪些因影響保護生物多樣性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英文為biodiversity 或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個描述自然界多樣性程度的一個內容廣泛的概念。對於生物多樣性,不同的學者所下的定義是不同的。例如oNorse et al.(1986)認為,生物多樣性體現在多個層次上。而Wilson等人認為, 生物多樣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樣性("The diversity of life") (Wilson & Peter, 1988; Wilson, 1992)。孫儒泳(2001)認為,生物多樣性一般是指"地球上生命的所有變異"。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1992)里,生物多樣性的定義是"所有來源的活的生物體中變異性,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生態綜合體;這包括物種內、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The variability among living organisms from all sources including: inter alia, terrestrial, marine and other aquatic ecosystem and the ecological complexes of which they are part, this includes diversity within species, between species and of ecosystem)"。
在《保護生物學》一書中,蔣志剛等(1997)給生物多樣性所下的定義為:"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它們所擁有的基因以及它們與其生存環境形成的復雜的生態系統" 。 綜合各家的觀點,我們認為,"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它們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這些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所構成的生態系統的多樣化程度"。
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
措施1→就地保護:
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行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天然分布區,包括自然遺跡、陸地、陸地水體、海域等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還具備科學研究、科普宣傳、生態旅遊的重要功能。
措施2→遷地保護:
遷地保護是在生物多樣性分布的異地,通過建立動物園、植物園、樹木園、野生動物園、種子庫、基因庫、水族館等不同形式的保護設施,對那些比較珍貴的物種、具有觀賞價值的物種或其基因實施由人工輔助的保護。遷地保護目的只是使即將滅絕的物種找到一個暫時生存的空間,待其元氣得到恢復、具備自然生存能力的時候,還是要讓被保護者重新回到生態系統中。
措施3→建立基因庫:
目前,人們已經開始建立基因庫,來實現保存物種的願望。比如,為了保護作物的栽培種及其會滅絕的野生親緣種,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庫網。現在大多數基因庫貯藏著谷類、薯類和豆類等主要農作物的種子。
措施4→構建法律體系:
人們還必須運用法律手段,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來保護生物多樣性。比如,加強對外來物種引入的評估和審批,實現統一監督管理。建立基金制度,保證國家專門撥款,爭取個人、社會和國際組織的捐款和援助,為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持等。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的衣、食、住、行及物質文化生活的許多方面都與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密切相關。
(1) 首先,生物多樣性為我們提供了食物、纖維、木材、葯材和多種工業原料。我們的食物全部來源於自然界,維持生物多樣性,我們的食物品種會不斷豐富。人民的生活質量會不斷提高,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
(2) 生物多樣性還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以及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黃河流域曾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在幾千年以前,那裡還是一片十分富饒的土地。樹木林立,百花芬芳,各種野生動物四處出沒。但由於長期的戰爭及人類過度地開發利用,這里已變成生物多樣性十分貧乏的地區,到處是黃土荒坡,遇到刮風的天氣便是飛沙走石,沙漠化現象十分嚴重。近年來由於人工植樹,大搞"三北防護林"工程,生物多樣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沙漠化進程得到了抑制,森林覆蓋率逐年上升,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3) 生物多樣性在大氣層成分、地球表面溫度、地表沉積層氧化還原電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調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現在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為21%,供給我們自由呼吸,這主要應歸功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的歷史中,大氣中氧氣的含量要低很多。據科學家估計,假如斷絕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那麼大氣層中的氧氣,將會由於氧化反應在數千年內消耗殆盡。
(4) 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將有益於一些珍稀瀕危物種的保存。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物種一旦滅絕,便永遠不可能再生。今天仍生存在我們地球上的物種,尤其是那些處於滅絕邊緣的瀕危物種,一旦消失了,那麼人類將永遠喪失這些寶貴的生物資源。而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保護瀕危物種,對於人類後代,對科學事業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2.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你意識到最近我們一直在遭遇奇怪的氣候嗎?
科學證據是無法駁斥的:地球的氣候正在變化。整個地球上一直發生著奇奇怪怪的事情--珊瑚礁死亡、大型泥石流、不尋常的傾天大雨、一些地區的持續乾旱。不管是因為工業排放原因還是自然因素的原因,世界對這些現象的應付機制依舊是相互緊密聯系的,從生態系統方面到生態系統中的各類生命間。
例如,在地球上的許多地方,人們發現當他們砍伐森林後,它們的鄉村和城鎮就容易遭遇洪水。當這種洪水來時,就比以往的洪水要更兇猛、更快速。為什麼?不是火箭的推力讓它們變得更快,而是因為樹可以用它們的根保持水土。根在濕潮季節里吸水並在夏天放出水分來。這是一種自然調節方法。
3. 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有哪些
一是就地保護。
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區域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這就是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二是遷地保護。
就是把保護對象遷出原地移入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等進行保護和管理。
三是立法保護。
制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護。
相關信息: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為人類提供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纖維、油料、橡膠等重要的工業原料。
中醫葯絕大部分來自生物,截至目前,直接和間接用於醫葯的生物已超過3萬種。可以說,保護生物多樣性就等於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石,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基礎,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4. 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1.去動物園不要投喂瀕臨滅絕的動物;
2.不要吃瀕臨滅絕的動物,許多瀕臨滅絕的動物就是被人類吃掉的;
3.遇到別人正在傷害瀕危動物,自己也不要沖動,應該冷靜下來,向當地的警察局\動物保護協會舉報;
4.向你的家人\朋友宣傳,告訴他們,生物的多樣性需要我們的保護;
5.努力學習,將來,能致力於保護生物多樣
要是世界上多幾個關心環境,關心大自然的人就好了
5.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些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2、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
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
4、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的衣、食、住、行及物質文化生活的許多方面都與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密切相關。
1、首先,生物多樣性為我們提供了食物、纖維、木材、葯材和多種工業原料。
2、生物多樣性還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以及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生物多樣性在大氣層成分、地球表面溫度、地表沉積層氧化還原電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調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4、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將有益於一些珍稀瀕危物種的保存。
6.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般性的措施是什麼
就地保護,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行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天然分布區,包括自然遺跡、陸地、陸地水體、海域等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
遷地保護,遷地保護是在生物多樣性分布的異地,通過建立動物園、植物園、樹木園、野生動物園、種子庫、基因庫、水族館等不同形式的保護設施,對那些比較珍貴的物種、具有觀賞價值的物種或其基因實施由人工輔助的保護。
(6)如何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擴展閱讀
生物多樣性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攜帶的各種遺傳信息的總和。這些遺傳信息儲存在生物個體的基因之中。
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物種(species)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生態系統是各種生物與其周圍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所有的物種都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生態系統之中,不僅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制約,而且生物與其周圍的各種環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
7.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應該做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生物多樣性,簡單地說,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多樣性;確切地說,生物多樣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擁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鍾類(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豐富性,如我國已知鳥類就有1244種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種,即物種水平的生物多樣性及其變化。
基因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兔和小麥)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同種生物如兔之間(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環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等。
遺傳(基因)多樣性是指生物體內決定性狀的遺傳因子及其組合的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在物種上的表現形式,可分為區域物種多樣性和群落物種(生態)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指生物圈內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性。遺傳(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基礎,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點。
2.1、 普及知識,拒絕做危害生物多樣性的事:電魚、絕戶網、盜獵等;
2、 減少「白色垃圾」的產生:使用環保袋、減少使用塑料物品等;
3、 拒絕野生動物產品:野味、野生動物服裝飾品、野生動物葯材等。
8.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應該怎麼做
盡量建立自然保護區,加大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並且應該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
由於建立自然保護區有一些從跟本上觸犯了農民的利益,所以,在建立自然保護區時,在條件允許下,國家對農民給予補貼,並對胡亂開墾的行為進行強制禁止。
國家建立瀕危物種的物質庫,這是對瀕危物種的又一種保護。
避免當地居民進行亂砍濫伐,國家鼓紶紶官咳擢糾規穴海膜勵人民種樹,然人民少用樹枝做燃料。
保護我們的生命之源——水。一方面,不應對當地河流、湖泊進行污染,另一方面,從生活中節約並合理用水。
自己要在平時愛護小動物,不要偷獵,且面對偷獵者,應向當地公安局舉報。
自身堅決不食用較為珍稀的野生動物,如國家的保護動物等。當自己看到有不法單位或個人銷售這類動物,應積極向當地工商局舉報,並對其進行勸說。也要教育家長不去吃它們。
只要我們做好了以上這幾點,我相信,生物的多樣性不會再迅速地減少,或許再不會減少。
9.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如何可進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生物多樣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構成的綜合體,它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可以通過以下途徑:1,就地保護,2,遷地保護,3,離體保護。
10. 怎樣積極保護物種的多樣性
人類已經認識到生物物種的減少,將導致地球生態失衡,最終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所以,人為地、有意識地保護和拯救生物物種勢在必行。
自從英國科學家克隆小綿羊「多利」成功以來,有人就一直把拯救瀕臨滅絕的珍貴物種的希望寄託在克隆技術上。然而,物種的進化需要基因多樣性,克隆出來的物種,只是母體的翻版,它的基因序列與母體完全相同,不具有多樣性。所以,盡管克隆技術能夠有效增加物種的數量,但通過克隆來保護、拯救生物物種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通常採取離體保護、移徙保護、就地保護和合理管理保護等幾種手段。
離體保護就是將動物的精液,植物的種子、根、莖、花粉、組織等從活的生物體上取出來,長期保存起來,以備將來繁殖時用。「種子銀行」便是這種保護模式。
植物種子內部包含著該種植物的全部遺傳基因,能把植物自己的特性全部傳給後代。生物所含有的基因非常多,並且不同種的生物所含的基因不同。所以,種子收集的越多,擁有植物遺傳基因的數量也越大,也就越能改良植物的品種和培養出優良的符合人們需要的新品種。
種子在「銀行」里的低溫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儲存後,再進行播種,再把收獲的種子儲存起來。如此下去,不斷地更新儲存種子。科學家們認為,「種子銀行」的建立,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銀行的價值都高和更有意義。人們不僅收集儲存植物的種子,還把生物各種能夠用來繁殖的細胞,例如植物的花粉、動物精子和卵以及器官等都加以收集和儲存。
日本開設的一家「花粉銀行」,專門收集國內外優良果樹品種的花粉,然後通過人工授精技術,達到改良品種、提高質量、增加單株產量的目的。日本還打算建立一家作為專利微生物、重組基因和動植物細胞保存中心的「生物資源銀行」。
移徙保護就是將野生生物從野外原生地移到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樹木園等場所,實行人工種植、養殖。
就地保護是把野生動植物和它們生存的環境一塊兒保護起來。如建立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禁伐區、禁獵區、國有森林、自然生物區等,通過保護各種生態系統的途徑來保護野生生物。
合理管理保護就是對某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以至全球的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等生態資源進行周密地規劃、分配和監測,合理利用,避免過度開發,從而達到在更大的范圍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的。
顯然,離體保護、移徙保護和就地保護的范圍和數量都非常有限,只有合理管理保護才能使較多的生物物種受到保護。
物種保護是人類生存意識的覺悟,也是維護自身生存發展利益的行動,需要全世界各國人民、政府、團體、組織協調一致地不懈努力。我們應當從愛護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等日常小事做起,為物種保護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