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生物檢測國標要求取25克,樣品量不夠是否可以折算,少取一些
現行有效的關於微生物檢測最新國標有:
gb/t
27405-2008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
食品微生物檢測
sn/t
2206.7-2010化妝品微生物檢測方法
第7部分:蛋白免疫印跡法檢測瘋牛病病原
Ⅱ 口罩微生物檢測需要測試哪些指標
口罩檢測微生物指標:
細菌過濾效率BFE、微生物(大腸菌群、真菌菌落總數、細菌菌落總數、致病性化膿菌)、無菌。
希望以上對您有幫助,如果回答對您或其他路過的朋友有幫助,望採納和點贊呦,十分感謝~
Ⅲ 微生物檢驗取樣數量如何確定
問題不夠清楚哦,你要測定什麼,微生物限度,還是已知菌的檢測?我只能舉例說明哦,是關於葯品的。不明白的你可以Hi我,或追問。我根據你的問題按步驟來回答。一、取樣1、供試品應隨機抽樣。一般抽樣量(2個以上最小包裝單位)為檢驗量的3倍量。2、對異常的供試品應針對性的抽樣。抽樣時,凡發現有異常或可疑的樣品,應選取有疑問的樣品,但機械損傷、明顯破裂的包裝不得作為樣品。凡能從葯品、瓶口(外蓋內側及瓶口周圍)、外觀看出長蟎、發霉、蟲蛀及變質的葯品,可直接判為不合格,無需在抽樣檢驗。不能以外觀有上述情況而檢查內容物合格,來判斷該葯品合格。3、供試品收檢後應及時檢驗,若有困難,應存放在該品種規定的儲存條件下(一般為陰涼乾燥處),勿冷藏或冷凍,以防供試品內污染菌因保存條件不妥引起致死、損傷或繁殖。4、供試品在檢驗之前,應保持原包裝狀態,嚴禁開啟,包裝已開啟的樣品不得作為供試品。5、供試品的取樣必須在凈化條件下無菌操作,嚴防再污染。(原料葯、裝量大的葯)6、有劑型檢驗量均需取自2個以上包裝單位(中葯蜜丸、膜劑,除需取自2個以上包裝外,還應取4丸、片以上樣品)。7、固體及半固體(粘稠性供試品)制劑檢驗量為10克。8、液體制劑檢驗量為10毫升。9、膜劑除另有規定外,中葯膜劑檢驗量為30~50cm2 ,化學膜劑及生化葯膜劑檢驗量為 100cm2 。10、貴重的或微量包裝的供試品檢驗量可以酌減,除另有規定外,口服固體制劑不低於3克,液體制劑採用原液者不得少於6毫升,採用供試液者不得少於3毫升,外用葯品不得少於5克。二、培養基的制定1、一般如果是微生物限度的話,有兩種培養基:檢測細菌用營養瓊脂培養基,檢測黴菌及酵母菌用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2、另外,如果還有致病菌要求的話,通常革蘭氏陰性腸道菌用伊紅美藍瓊脂培養基(EMB瓊脂),沙門氏菌用沙門氏志賀氏菌屬瓊脂(SS 瓊脂),霍亂弧菌用硫代硫酸鹽檸檬酸鹽膽鹽蔗糖瓊脂培養基(TCBS瓊脂),等等……3、最後的觀察:通常是計數,如樓上所說的數個數。然後就是菌落形態的觀察,主要有大小、顏色、厚度、邊緣狀態等等。不過看到你對樓上的追問,我在想,你是不是想問對未知微生物的鑒定,譬如泥土裡的微生物種類、空氣中的微生物種類等?那是微生物的分離和鑒定,不叫檢測吧。那樣的話一般是用營養瓊脂培養基和馬丁氏瓊脂培養基。
Ⅳ 化妝品微生物檢測標准
化妝品檢測項目中糞大腸菌群的檢測流程:
10g/mL樣品+90mL滅菌生理鹽水 →10mL+10mL雙倍乳糖膽(含中和劑)培養基→糞大腸菌群 44.5℃,48h培養
註:在化妝品檢測項目中,如果樣品含有油脂性的成分,如精油,在樣品前處理中需加入液體石蠟、吐溫80、生理鹽水進行均質,使樣品能夠均勻分散開來。
糞大腸菌群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微生物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
大腸菌群:大腸菌群並非細菌學分類命名,而是衛生細菌領域的用語,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這些細菌在生化及血清學方面並非完全一致。
定義(GB2010):在一定培養條件下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
糞大腸菌群:大腸菌群的一種,又稱耐熱大腸菌群,培養溫度:44.5±0.5℃,糞大腸菌群是化妝品檢測項目中必檢的微生物項目。
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通常稱為大腸桿菌。根據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將致病性大腸桿菌分為5類:
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
腸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
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
腸黏附性大腸桿菌(EAEC)。
您可能感興趣的檢測服務:
Ⅳ 在食品微生物檢驗中,對樣品的採集方案有哪些要求
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樣品的採集和處理
一、范圍
適用於各類食品樣品的采樣。
二、采樣用品
滅菌探子、鏟子、匙、采樣器、試管、吸管、廣口瓶、剪子、開罐器等。
三、樣品的採集
在食品檢驗中,所採集的樣品必須有代表性。食品中因其加工批號、原料情況(來源、種類、地區、季節等)、加工方法、運輸、保藏條件、銷售中的各個環節(例如有無防蠅、防污染、防蟑螂及防鼠等設備)及銷售人員的責任心和衛生認識水平等均可影響食品衛生質量,因此必須考慮周密。
1、采樣數量
每批樣品要在容器的不同部位採取,一般定型包裝食品採取一袋/瓶(不少於250g)及散裝食品採取250g.
2、采樣方法
(1)
采樣必須在無菌操作下進行。
(2)
根據樣品種類,袋裝、瓶裝和罐裝食品,應采完整的未開封的樣品。如果樣品很大,則需要無菌采樣器
取樣;固體粉末樣品,應邊取邊混合;液體樣品通過振搖混勻;冷凍食品應保持冷凍狀態(可放在冰內、冰箱的冷盒內或低溫冰箱內保存),非冷凍食品需在1℃~5℃中保存。
3、
采樣標簽
采樣前或後應貼上標簽,每件樣品必須標記清楚(如品名、來源、數量、采樣地點、采樣人及采樣時間等)。
四、送檢
樣品送到微生物檢驗室應越快越好。如果路途遙遠,可將不需冷凍樣品保持在1℃~5℃環境中(如冰壺)。如需保持冷凍狀態,則需保存在泡沫塑料隔熱箱內(箱內有乾冰可維持在0℃以下)。送檢時,必須認真填寫申請單,以供檢驗人員參考。
五、檢驗
微生物檢驗室接到送檢申請單,應立即登記,填寫實驗序號,並按檢驗要求,立即將樣品放在冰箱或冰盒中,積極准備條件進行檢驗。
各食品微生物檢驗室必須備有專用冰箱存放樣品。一般陽性樣品,發出報告後3d(特殊情況
適當延長),方能處理樣品。進口食品的陽性樣品,需保存6個月,方能處理。陰性樣品可及時處理。
檢驗完後,檢驗人員應及時填寫原始記錄,簽名後,送質控辦出具檢驗報告。
Ⅵ 測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要取多少土壤樣品
如果用高通量測序的方法測定土壤微生物群落,提取DNA的時候,0.5 g代表性土樣就夠了,加上3-5個重復,5 g絕對夠了。
但是,你要考慮土壤樣品的代表性,田間土壤就要用網格布點法、梅花布點法、蛇形布點法等采樣,如果考慮剖面,樣品就會很多。然後,把這些樣品混合,四分法取樣,稱量,提取DNA。
Ⅶ 請問食品微生物檢驗時稀釋要求是25ml-225ml,我可以10ml-90ml嗎檢驗量及取樣量如何算呢
不可以,取樣量要達到一定量才具有準確性和科學性。
25ml-225ml相當於是稀釋十倍,按菌總簡單計算,吸取1毫升,倒平板,如果36攝氏度培養48小時長了50個菌落,相當於該樣品含菌量為50
X
稀釋倍數=500CFU/mL。同理計算含菌量時,計算方法為:平板菌落數
X
稀釋倍數。
檢驗量通常取:25g或25mL。吸取量為1mL。
Ⅷ 微生物限度檢查的細菌,黴菌方法
黴菌檢測方法:稱25g樣品,加入生理鹽水或PBS緩沖液225mL.選擇適宜的稀釋倍數,吸取1ml加入無菌平板,然後加入孟加拉紅培養基,29攝氏度培養5-7天.從第三天開始計數.
Ⅸ 微生物方法學驗證需要三批樣品嗎
通常情況就是在其他項目進行檢驗的同時,進行微生物的方法學研究,然後三批樣品微生物全檢。既然是微生物檢查,那就要求樣品是在車間生產的,有一定的環境控制條件下生成的樣品,普通實驗室樣品是達不到要求的。
Ⅹ 檢測腸道微生物,樣本量怎麼確定
檢測腸道微生物,樣本量怎麼確定
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變異迅速,快速鑒定病原微生物的檢驗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前進著。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病原微生物檢測方法主要有直接塗片鏡檢、分離培養、生化反應、血清學反應、核酸分子雜交、基因晶元、多聚酶鏈反應等,該文對這些檢測技術進展做一綜述。 對人和動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稱為病原微生物,又稱病原體,有病毒、細菌、立克次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真菌、放線菌、朊粒等。這些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感染、過敏、腫瘤、痴獃等疾病,也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出現的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西尼羅病毒感染等疾病的傳染性極強,往往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因此對病原體的檢測必須做到快速、准確。常規病原學檢測方法操作繁瑣,檢測周期長,而且對操作人員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隨著醫學微生物學研究技術的不斷發展,病原學診斷已不再局限於病原體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檢測手段不斷出現並被應用於臨床和實驗室 J。核酸分子雜交技術、PCR技術、基因晶元技術等檢測方法,自動化程度高,快速省時、無污染、結果精確,可以准確靈敏地鑒定病原微生物。1 傳統的病原微生物的檢測方法傳統的病原微生物學實驗室檢查以染色、培養、生化鑒定等為主,將標本直接塗片染色鏡檢和接種在培養基上進行分離培養是對細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進行病原學診斷的常用方法。1.1 直接塗片鏡檢病原微生物體形體積微小,大多無色半透明狀,將其染色後可藉助顯微鏡觀察其大小、形態、排列等。直接塗片染色鏡檢簡便快速,對那些具有特殊形態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仍然適用,例如淋球菌感染、結核分枝桿菌、螺旋體感染等的早期初步診斷。直接塗片鏡檢不需要特殊的儀器和設備,在基層實驗室里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病原微生物檢測手段。1.2 分離培養與生化反應 分離培養主要用於臨床標本(如血液、痰、糞便等)或培養物中有多種細菌時對某一種細菌的分離。細菌的生長繁殖需要一定時間,檢測周期較長,不能同時處理批量樣本。為解決這一問題,各種自動化培養和鑒定系統不斷產生,傳統鑒定方法也在逐步改進,大大加快了檢驗速度。例如Microscan WalLCAway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可同時做細菌鑒定和葯敏試驗,檢驗500多個菌種。苛養菌如肺炎鏈球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對營養要求比較高,常規培養陽性率低。雍剛 等將不要同比例的葡萄糖、玉米澱粉、生長因子、酵母粉、氨基酸等特殊增菌劑加入到巧克力培養基中製成了新型淋病奈瑟菌培養基,大大提高了淋病奈瑟菌的分離培養率。蘇盛通等在營養瓊脂中加人了中葯紅棗、赤小豆培養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生長指數明顯高於血平板。1.3 組織細胞培養 活組織細胞培養適於專營活組織細胞內生存的病原體,包括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等。不同病原體敏感的組織細胞是不一樣的,將活細胞從病原體敏感的動物組織中取出在體外進行原代培養或用病原體敏感細胞系進行傳代培養,再將病原體接種於相應的組織細胞中後,病原體可在其中繁殖增長,引起特異性的細胞病變效應。也可以將病原體直接接種於敏感動物體內,引起相應組織器官出現特異的病理學改變。往往可以根據這些特異的病變對病原體進行鑒定。2 血清學與免疫學檢測血清學檢測是通過已知的抗體或抗原來檢測病原體的抗原或抗體從而對病原體進行快速鑒定的技術,簡化了鑒定步驟,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清凝集技術、乳膠凝集實驗、熒光抗體檢測技術、協同凝集試驗、酶聯免疫測試技術等。酶聯免疫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血清學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僅可檢測樣本中病原體抗原,也可檢測機體的抗體成分。幽門螺奸菌在我國人群感染率高達50% ~80% ,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唾液中抗HP抗體來診斷HP感染,其結果滿意。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國人群中感染率極高,ELISA應用於乙型肝炎病人早期血清學診斷的效果最為明顯。臨床上致病菌往往和非致病菌混合在一起,如何從這些細菌中分離出目標菌是關鍵。免疫磁珠分離技術(IMBS)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在微生物檢測領域中一種新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將特定病原體的單抗或多抗或二抗偶聯到磁珠微球上,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形成磁珠一目標病原體復合物或磁珠一一抗一目標病原體復合物,在外部磁場磁力的作用下,將目標病原體分離出來。目前已經開發出了針對各種病原體的免疫磁珠,如大腸埃希菌、李斯特菌、白色念珠菌、軍團菌等,廣泛應用到各級科研和實驗室 。經IMBS分離出的白色念珠菌可直接在顯微鏡下檢測,檢測時間縮短至4 h。IM—Bs還可以和其它檢測技術聯合來檢測病原菌,免疫磁珠分離得到的目標菌可繼續用於分離培養使大腸埃希菌0157最低檢測限由200 cfu·g 提高到2 cfu·g~;IMBS結合聚合酶鏈反應(IMBS—PCR)可對培養條件比較特殊的細菌如苛養菌、厭氧菌進行快速檢測,肉類中的產毒素型產氣莢膜梭菌經IMBS.PCR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