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課如何組織教學設計

生物課如何組織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07-06 15:59:40

1. 如何有效開展生物實驗課教學

如何開展高效生物實驗課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2. 中學生物教學設計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③講授應具有啟發性。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2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3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目的要明確2、現象要明顯且容易觀察3、盡量排除次要因素或減小次要因素的影響4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5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6、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7、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參觀教學法主要應用於各種植物品種改良技術的工作程序、後代選擇方法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准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8、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9、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自主學習法主要應用於課程拓展內容的教學,如項目教學未涉及的小作物具體的育種方法和特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論文的形式並撰寫學習小論文,交由老師評價。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科技寫作能力。

3. 如何高效地組織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學科性質決定了生物實驗作為生物教學和高中生學習的重要基礎。高中生物教學與其說是生物知識的學習,不如說是一個個生物實驗的探究過程。它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或組織高中生親手實驗操作,能把書本知識由微觀變為宏觀,把抽象變成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高中生易於獲取多方面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培養高中生的各種能力。高中生物實驗的學習貫穿於高中生物的學習全過程之中,生物實驗的教學效果直接決定高中生物的學習和教學效果。為了追求更好的生物教學效果和良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必須充分重視生物實驗教學,把生物實驗教學作為高中生物學習的基礎;必須開展好實驗強化生物教育教學效果,培養高中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對於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來說,要實現良好的效果,不僅需要教師具備優秀的組織、引導能力,更需要學校教學設備的配合。現在的學校教學設備還不能夠滿足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需求,有的學校教學設備少,生物實驗儀器不足,嚴重影響高中生物教學效果。可以說高中生物教學還是面臨這樣或是那樣的諸多問題,高中生物教師要正確認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面對的問題,以良好心態,立足現實,有創造性地開展好生物實驗教學。我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也總結了一些經驗,下面就結合實驗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加強演示實驗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教學理念強調教師要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於高中生物教學來說,利用演示實驗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有效學習。演示實驗是一種最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演示實驗不僅能夠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通過實驗培養高中生的觀察能力。我們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精心准備是演示實驗成功的基礎。
我們所說的演示實驗的成功不僅僅是指教師合理地操作實驗器材,完成實驗探究過程,更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並最大限度地強化高中生觀察的實際效果,做到實驗教學的效果最優化。為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熟悉每一個實驗內容、實驗步驟和實驗目的,考慮如何引導高中生進行觀察,觀察什麼,如何觀察,知道如何實現更好的觀察效果。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精心准備,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心裡有數,最大限度地把握實驗步驟和強化實驗的實際效果。經過教師多次嘗試後,再到課堂上開展演示實驗可以有效提高演示實驗的成功率。一次成功的演示實驗可以有效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夠有效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熱情,培養高中生的學習自信心和觀察能力。如果實驗沒有達到良好的實驗效果或是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失敗了,則會使高中生產生不良的學習情緒,影響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利於高中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和高中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演示實驗,在每次演示實驗之前進行精心准備,給高中生呈現生動有趣、效果明顯的演示實驗,這也是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師的重要責任。
2.要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規范操作意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演示實驗不僅是實驗知識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高中生觀摩實驗、學習實驗操作的重要機會。在這樣的演示實驗教學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高中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高中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範作用,操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地展開。這就要求教師嚴格按照實驗操作規程進行演示實驗,給高中生樹立實驗操作的規范標准。在教學中,我們要適時進行規范實驗操作教學,讓高中生注意到規范實驗操作的重要性。這樣有利於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實驗操作意識,養成規范的實驗操作習慣,為今後的分組教學和分組實驗奠定良好基礎。
二、大力開展高中生物分組實驗,培養高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是考查高中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高中生物教師要樹立培養高中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意識,在實驗教學中注意培養高中生的動手能力。在高中生物實驗中,除了演示實驗還有分組實驗。分組實驗是高中生依據實驗目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研究動手操作的實驗。如果演示實驗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觀察能力,分組實驗則注重培養高中生實驗操作能力。分組實驗可以讓高中生多動手實驗,使高中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鞏固所學高中生物知識,形成生物概念,促進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並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要增強分組實驗的效果,教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要做好實驗准備工作。
分組實驗需要教師組織多組實驗器材,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探究。我們要合理地對高中生進行分組,合理地分組能夠促進分組實驗的效果和學習實效性的強化。我們還要綜合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做到組內異質、組外同質。同時,要提前對各小組的實驗器材進行預演,確保實驗能夠圓滿完成,少生枝節。
2.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實現良好的實驗效果。
分組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合理組織和引導,在實驗前讓高中生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為取得良好的實驗效果做准備。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進行有效組織和引導,以實現高中生物教學的高效性。

4. 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和策略有哪些

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要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將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方式納入教師的教學設計,實現課堂結構的更新,就必須探討高中生物新課程中的教學新策略。

一、新課程理念下選擇生物教學策略的目標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教學策略要求教師應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實踐,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遵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及興趣愛好。教學方式上,要因人而異地制定可供學生選擇的學習目標,使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獲,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享受平等的教育。為此我選擇生物教學策略時主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

主動選擇帶來主動學習,提供學生選擇的教育,才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在教學中應安排一些選擇性活動,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內容、練習方式,獨立地進行練習。增強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性是高中新課程的突破,體現了新課程的特色。為了幫助學生正確選擇課程,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指導。要依據學校選課制度,編寫「生物課程選課指南」,並採取咨詢、答疑、講座等各種有效形式給學生進行切實的指導。選擇性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時空,會使之產生新的興趣和一種自主支配學習的激情,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終使學生學會選擇,形成個性,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

生物教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可以從學習環境中得到體驗,環境是教學中學生獲得體驗的載體。加強實驗是高中生物新課程的重要特色。教學中要注意針對不同類型的實驗,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實驗質量。新課程還增加了許多類型的實踐活動,教師要設計好這些活動的教學過程,使學生身處生動活潑的情境之中鍛煉操作技能、學習模仿、體驗學習的快樂,使學生一上課就感到生動有趣、形式新穎、情境交融,整個學習過程處於「樂中練、動中練、學中練」的氛圍之中。

(三)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新課程還十分重視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作用,例如,新教材中安排了許多如思考與討論、科學前沿、技能訓練、模型構建、探究、想像空間、課外製作、活動及建議活動等欄目,其中有許多都是值得思考的,應該讓學生動動腦筋、動動手,嘗試去解決這些困難。

二、新課程理念下生物教學策略的案例分析與評價

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地探索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完成課程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運用了創設探究情境式、合作交流式、開放式等教學策略。

(一)創設探究情境式教學策略

1.創設探究情境式教學策略是根據生物課程標准學習領域目標和相關的活動內容,圍繞創設的一個教學主題,把教學有機地聯系起來,採用相互聯系的若干教學環節,通過游戲為主的方法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它是一種主要體現以學生為本、以思維鍛煉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方式。

2.教學過程:(1)引導學生進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2)以主題情境逐漸進入各小標題情境教學;(3)發展學生思維技能訓練;(4)小組合作探討和實踐完成教學目標;(5)讓評價滲透到每一個情境教學中。

3.評價:該策略重點在於引出教學任務,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任務中來。教師把將要學習的生物學知識通過一定的問題、情境或事件呈現給學生,並通過這一活動把學生過去的活動和將來的活動聯系在一體,引起學生對學習目標的注意和興趣。這一方法要求教師做到:創設為理解各類生物學學習主題所需的而學生現在又欠缺的接近真實經驗的情境;提供一定的相互矛盾的事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通過活動使教學目標逐漸明確起來,並確立教學目標的規則和程序;避免直接解釋概念,提供定義和答案,自己將結論陳述出來。

(二)合作交流式教學策略

1.合作交流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陪伴學生完成學習過程為主要形式,以師生互動為主要方法創設情境,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該策略重視學生首次發現,首次示範,將所學知識、技能「外化」,進行自我反饋,以逐步完成教學目標。

2.合作交流式教學過程:(1)向學生呈現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情境;(2)教師陪伴學生進入學習程序,陪同學生一起練習分析;(3)發展學生思維技能訓練;(4)小組協作學習,利用各人不同的認識開展小組討論,利用集體練習情境的創設提供學習幫助;(5)學習效果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

3.評價:學生在自主探究之後,將各自的探究結果進行交流與討論,通過自主學習而獲得知識。學生獲得的知識可能並不全面或正確,這就需要在一個相互協作的學習群體中對各自的觀點、假設進行辯論,使不同的觀點得以交鋒、碰撞,從而加深、補充、修正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這一策略要求教師做到: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概念和定義,並請他們對自己的解釋作出說明或提供證據;鼓勵學生相互交流他們的解釋,批判性地傾聽他人的解釋,並對其他解釋提出質疑;用學生現有的經驗作為解釋概念的基礎,進而向他們提供正式的定義、解釋以及新的說明性的短語;避免向學生介紹不相關的概念或技巧,也不要接受學生不合理的解釋。

(三)開放式教學策略

1.開放式教學以教材、場地、自然條件為主線展開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漸地改變教學環境,讓學生自主發現各種學習方法,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積極討論學習的規則,以達到教學的目標。

2.開放式教學過程:(1)引導學生利用教材進行自主學習;(2)改變教學場所(如實驗室、圖書館、多媒體教室等)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3)在小組合作下創設探究的氛圍,延伸學生學習的興趣;(4)讓個人、小組進行表演、展示;(5)運用綜合性評價。

3.評價:該策略給學生提供了確認發展當前的概念、過程以及技巧的經驗基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有時間對教師准備好的「情境」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通過與教學情境、材料以及方式的互動,積累直接經驗並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學會遵循一定的模式,確定影響事件的變數,而且學會對事件進行質疑。這一策略要求教師做到:鼓勵學生在沒有教師的直接指導下一起學習,給予他們充分的活動和學習的機會;學生在相互交流與合作時,教師要注意觀察、傾聽,了解學生的需要,把握他們的思路等;向學生提出需要仔細探究的問題以改變他們的研究思路;教師應充當協助者、教練或顧問的角色,不必領著學生一步步地解決問題。

(四)實踐引申式教學策略

該策略目的在於通過質疑、復習、實踐等活動來擴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給學生提供新的經驗,使學生形成更深刻、更廣泛的理解,獲得更豐富的信息和恰當的技巧。這一策略常用於對新材料新事物的分析和判斷,要求教師做到:鼓勵學生使用正式的定義或解釋,並將這些新的說明性短語、定義、解釋和技巧運用到新的相似的情境中去;提醒學生做替代性的解釋,使學生形成更深刻、更廣泛的理解,獲得更豐富的信息技巧;使學生注意信息和證據,讓他們從證據中得出合理的結論,提醒他們不要忽視以前的信息和證據而牽強地得出結論;應注意避免向學生提供明確的答案;避免領著學生一步步尋找答案、解釋怎樣解決問題;避免因學生的錯誤結論而訓斥學生。

(五)反饋評價式教學策略

該策略目的在於鼓勵學生評估自己的理解力和創新力,同時也為教師提供評價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的機會。教師運用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來評估學生的觀念、態度和技巧,學生則得以檢驗他們在新情境下的解釋、行為及態度。這一策略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施行,要求教師做到:注意觀察學生使用新知識、技巧的情況,尋找學生改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跡象;評估學生的知識和技巧,但要避免檢測他們詞彙、術語及孤立的事件;允許學生評估自己的學習以及小組協作的技巧,並提出有利於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教師可以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證據以及以前接受的解釋來回答開放性問題,但不要籌劃與知識和技巧無關的開放性討論。

三、結論與建議──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筆者認為,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不僅指教學目標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還指教學過程是學生自我活動和自主發展的過程。

1.改革以生物知識為中心的單向式傳授教學模式,創造一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2.把「教學過程」首先看作是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為,「教學」意味著更多的控制和支配,而「學習」則意味著更多的主動與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評估等環節中,都包含著如何從「教」的角度去喚起學生的「學」。3.讓學生承擔一定的學習責任。4.大膽改造固定的、僵化的教學程序(如復習舊知、新授、鞏固練習等)。5.把教師的角色定位於學生發展的合作者、鼓勵者和引導者。

5. 如何進行初中生物概念教學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當今,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生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思考並在實踐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因為它直接關繫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保持,知識、能力的提升,也關繫到教師的個人提高.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它包括概念教學有效性、探究教學有效性、課堂交流有效性、多媒體運用有效性和教學評價有效性的有機整合.只有充分地運用教學資源將以上因素巧妙地進行有機整合和,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x0d【關鍵詞】課堂教學 有效性 有機整合\x0d一、 提高概念教學的有效性\x0d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達成,關鍵在於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多的是指導者、組織者、引領者,促進學生手、腦並用,學會觀察、動手、思考,從而達到創新,並最終以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水平作為評定教學質量的標准.概念教學主要在課堂,提高概念教學有效性,關鍵是將概念如何有機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明白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能區分相似概念,能歸納相關概念,並最終建立起自己的概念體系.\x0d首先,要優化教學語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准備中教學語言要科學、簡練和形象化.例如,講到血小板的功能時,學生往往會誤認為血小板能將血液凝固,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是血小板釋放的凝血因子使血液凝固.\x0d其次,運用圖表曲線等元素,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將使概念教學不再枯燥.例如,講到血漿時,利用圓餅圖將血漿的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比例直觀地呈現出來,讓學生一目瞭然.\x0d最後,將概念歸類整理,形成概念串,建立概念體系.教師在講授新概念時應該有針對性地復習舊概念,強調新舊概念間的聯系和區別,引導學生建立完整的概念體系.例如,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細胞分裂就是細胞增殖,保持原細胞的形態和功能,而細胞分化是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的差異的過程.\x0d二、 提高探究教學的有效性\x0d初中課程標准把倡導探究性學習作為課程理念,其目的就是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習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x0d2. 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要有效.課程資源是課程和教學信息的來源,是指富有價值的、能夠轉化為學校課程或服務於學校課程的各種條件的總稱.其中包括,教材、教具、多媒體資源和教師資源.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是實施探究性教學的一個重要渠道.\x0d3.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善於組織語言,將學生引入新的學習環境,並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到探究情境中.\x0d4. 制訂和實施切實可行的實驗計劃.在制定實驗計劃前,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篩選,最後選擇一個最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從而大大提高探究的有效性.\x0d5. 組織好表達和交流環節.教師要指導學生分析探究結論和撰寫探究實驗報告.\x0d通過對個個環節的認真設計,一定會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使學生獲得發展.\x0d三、 提高課堂交流的有效性\x0d余文森教授的《關於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話》中指出: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面向全體不是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一樣的發展,而是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展.在衡量一節課是否有效的一個因素就是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收獲.那如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課堂的主人,都能有所收獲呢?這就要求我們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徵,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中課堂交流的有效性.\x0d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好奇心理,極大地利用教學資源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並適當地利用他們的好勝心理,結合課堂提問,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傳授者.使每個學生從課堂交流中都獲得發展.\x0d四、 提高多媒體運用的有效性\x0d從現代的教育理念來看,多媒體的運用不僅僅是把教育技術作為輔助教師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使教育技術手段與生物學科教育融為一體,從而提高教育質量,適應現代社會對教育的需求.\x0d1、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製作符合學生實際的課件.在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內,學的輕松,學的快樂.讓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x0d2、利用動漫、圖片或視頻使知識更直觀,更形象,更易於理解性接受.\x0d3、活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精確性.通過CAI課件重現生物實驗過程,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x0d五、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x0d教學評價有課堂即使評價和課後評價.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已經成為廣大任課教師教學設計的主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式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漸漸成為新課程課堂的主要標志.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發言、概括學生的發言主旨,發現他們發言中的精華及反映出來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敘述清楚自己要表達的意思.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也可以把握學生的思維活動脈絡和情感的傾向,有助於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後評價,將學生的知識反饋梳理起來,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不僅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也完善了教師的教學策略.\x0d總之,課堂教學包括多方面因素,必須要對每個因素進行認真的設計,並將各個因素有機地整合起來,一定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6. 生物學教學如何進行「有效問題」的設計

生物教學不論採用何種教學方式或教學模式,都是在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再去認識更高層次問題的過程中展開的,問題是開展有效生物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優劣是直接影響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縱觀當今生物課堂,為活躍課堂氣氛,教師的提問次數明顯增多,但一些問題與其說是激發思維,不如說是打發時間。有些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大部分問題都是事實性的,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即可回答,問題表面化,課堂貌似熱鬧,實則學生思維的質量低下,流於形式,是淺層次的師生互動;有些教師提出問題後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和空間不足;有些教師提的問題過於收斂,缺乏發散性,教師只接受期待的答案等等。要想解決存在的問題,就需要教師高度重視「有效問題」的設計。只有保證「問題」設計的有效性,才能保障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真正做到有效提問,實現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怎樣進行 「有效問題」 的設計呢?筆者的實踐體會如下。 一、有效問題的設計要關注最佳提問時機 在一個完整的單位教學時間內,只有幾個瞬間時刻是提問的最佳時機,教師要善於抓住這些時刻,設計不同的問題。例如,在上課初期,學生的思維處在由平靜趨向活躍狀態,這時多設計一些回憶性問題進行提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醒、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當學生思維處於高度活躍狀態時,多設計一些說明性、分析性和評價性問題進行提問,有助於學生分析和理解所學知識內容,進一步強化學習興趣,並保持積極的思維狀態。當學生思維處在由高潮轉入低潮階段時,多設計一些強調性、鞏固性和非教學性問題進行提問,這時,可以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防止學生講話、打瞌睡、看課外書等非學習行為的出現。[1] 二、有效問題的設計要依據「最近發展區」 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現實發展水平,即目前已經達到的水平,藉此兒童可以獨立完成智力方面的任務;另一種是最近發展水平,即依靠現有的水平,兒童獨立完成不了的智力任務,但在教師和集體的幫助下經過一番努力可以達到的水平。現實發展水平和最近發展水平之間的區域即為「最近發展區」。把問題設計在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上,學生不必花多大的力氣就能回答,對他們的身心發展無所補益,有的學生甚至因為問題太容易而不屑一顧。設計的問題太難,學生經過努力仍然百思不解,也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把問題設計得比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們「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來」,逐漸讓「最近發展水平」轉為「現實發展水平」,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就能得到發展。因此,深入鑽研教材,結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巧妙設計一些可發展的問題,可以達到啟迪思維、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目的。例如,在學習生命的結構基礎時,如果直接提出「生命的結構基礎是什麼」這一問題,就明顯脫離了學生現狀,急功近利,不能起到「橋梁」作用。筆者從學情出發,依據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①生命是由物質構成的,這些物質可以通過簡單的堆砌後執行生命的功能嗎?②執行生命功能的最小結構是什麼?③你知道的結構最簡單的生命體是什麼?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有效問題的設計要注重情境創設與激活思維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認知不是通過教師傳播而獲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恰當創設學習情境,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有效教學策略。有效的問題情境能促使學生產生問題,最終使學生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同化和順應進行整合,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從而促進學生的能力形成和智力發展。例如,在「遺傳病的監測與預防」教學中,筆者沒有採用指導學生在課本上畫出幾點措施的簡單辦法,因為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為學生以後的優質生活提供知識與觀念上的保證,也是開展生命教育的良好載體。筆者以「一對戀人結婚組建家庭」這一故事為背景,創設了一系列問題情景,巧妙而自然地將相關知識串聯起來,課堂主線突出,教學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情景一:「有一對青年男女在經歷一年多的熱戀之後,准備走進婚姻的殿堂,擬選擇一個好日子登記結婚。這時,男方提出我們應先去做婚檢,女方說,我們雙方都很健康,婚檢很麻煩,還是免了吧!」聯系生活設計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教學時,筆者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讓學生在判斷、分析與交流中達到對婚檢重要性的認識。情景二:「這一對青年男女在男方的堅持下,來到了醫院,進行了一系列檢查。結果發現女方是色盲基因攜帶者,男方含有白化病基因。當發現這個結果可能對後代造成影響時,他們及時向醫生進行了咨詢。」筆者設計學生體驗環節,嘗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大家來做遺傳咨詢醫生,用遺傳病遺傳規律對這對青年進行分析診斷,提出是否適宜結婚和生育的建議,提高學生對遺傳咨詢重要性的認識。情景三:「當這對青年經過醫生指導後,他們消除了顧慮,不僅登記結婚,而且一年之後,他們有了愛的結晶。他們向醫生實事求是地說明了婚檢情況,醫生給他們設計了一份避免遺傳病患兒出生的產前診斷報告。十個月後,年輕媽媽生下一個健康寶寶。」筆者要求學生設計一份含有「檢查時間、檢測手段、結果分析與建議」產前診斷報告。[2]學生通過閱讀和生活經驗,知道一些專門的檢測手段,提高對產前診斷重要性的認識。這樣教學,既生動活潑,又提升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有效問題的設計要有助於激發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關注學生興趣,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課堂教學,是生命教育課堂的出發點。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興趣是最高效率。學生有了興趣,才會主動學習,才能輕松愉快地學習,才能不知疲倦地學習,才能煥發無盡的精力和創造力。」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密切聯系生產實踐、社會生活、環境保護、人體健康、醫療保健等的問題,學生往往很感興趣,因此有效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例如,在學習「果實的結構」時,為了讓學生分清果皮、種皮和胚及其之間的位置關系,筆者利用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裡面住個白胖子」, 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從生物學的角度看各代表果實的什麼結構?在學習「保護色」時,筆者根據一句古詩「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設計了「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這句古詩說明了一種什麼生物學現象?」在學習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時,筆者先給學生講一個小故事:美國的舞蹈明星拒絕了許多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們的追求,卻寫信向長相普通、不修邊幅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求愛。她寫道:如果我們結婚,我相信我們的後代一定會像您那樣聰明,像我一樣漂亮。然後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問,如果他們結了婚,她能夢想成真遂其願嗎?這些問題都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有效問題的設計要有助於凸顯教學重點與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是教學中需要著重解決的學習內容,教學難點則是學生有可能出現的知識學習障礙。教學重點的突出、教學難點的突破是學生順利開展學習的關鍵,也是一節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教學設計時教師應當深層次研究學生學習心理,以學生的視角思考教學,課前備課過程中要多角度、多維度設想課堂中學生在學習教學重點與難點時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並相應設計合理的應對之策,通過架階梯、引路子、牽繩子等方式,給學生一個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的抓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教學時,考慮到減數分裂是細胞學的基礎,筆者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①什麼是同源染色體?它在減數分裂第幾次分裂的什麼時期分離?②基因在什麼結構上?③什麼是等位基因?它和同源染色體有什麼關系?通過這幾個簡單問題學生很快理解掌握了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即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 六、有效問題的設計要有助於建構知識網路 結構化的知識既有助於記憶,也有助於知識的運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不同層次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歸納,理清相近相似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把零散、孤立的知識點編製成系統化、條理性的網路結構。如在復習「染色體」概念時,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①染色體與染色質有何關系?②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有何關系?③染色體、DNA、基因有何關系?④什麼是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⑤什麼是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⑥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有何不同?⑦什麼是染色體組? 七、有效問題的設計要有助於突破思維障礙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之所以產生一些思維的困惑或理解的偏差,主要原因是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還不能同化和順應教學內容,因而形成思維障礙。因此,教師要善於尋找矛盾形成的原因,並以此為切入點,設計好有針對性的問題,為學生順利解決困惑、理解知識創造條件。例如,在遺傳的基本規律復習中,筆者布置了這樣一道題目:已知豌豆的種皮灰色(G)對白色(g)為顯性,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若基因型為GgYy的個體自花傳粉,則該植株所結種子的種皮顏色和子葉顏色的比例分別是( ) A. 1∶0和3∶1 B. 3∶1和3∶1 C. 9∶3∶3∶1和9∶3∶3∶1 D. 9∶3∶3∶1和3∶1 許多學生錯選B。該植株所結種子的種皮顏色和子葉顏色的比例為什麼分別是1∶0和3∶1呢?學生很難理解,所以出現錯誤。為突破學生思維障礙,筆者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①種皮由什麼結構發育而來,其遺傳物質與父方和母方都有關嗎?②一棵豌豆植株上所結種子中種皮的顏色一定相同嗎?種皮的顏色由誰的基因型決定?③子葉由什麼細胞發育而來,其遺傳物質與父方和母方都有關系嗎?④一棵豌豆植株上所結種子中子葉的顏色一定相同嗎?子葉的顏色由誰的基因型決定? 通過這幾個問題的思考,學生很快明白「種皮其實是由母本的珠被發育來的,應該是個體發育的一部分,並不是生殖後代的本體部分,只不過是伴隨著生殖而發生的過程;而子葉是胚的一部分,是子代的組成部分」。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自己錯誤理解的認識。

7. 高中生物究竟應該如何備課

一、備課的一般性問題
一是備課標。因為課標是備課的依據,課標也是考核的依據。應該改變只看教材不看課標的不好的習慣。
二是備教材。教材是師生進行共同進行學習的平台,各個版本的教材很不一樣,如果有條件的話,應該可以參考不同的版本,取其長處。
三是備學生。就是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經驗。因為教學總是在學生原有的經驗基礎上來構建的。但弄清學生的認知規律需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越長,越容易弄清楚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藉以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就平常而言,在日常的教學中間,應該和學生平等親切地交流,這樣就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學生。
四是備課程資源。豐富的課程資源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重要的平台,特別是新課程要發展學生的主體精神,應該有更充足的課程資源,方便學生的分析、討論、實驗、探究等。
五是備教師自己。也就是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一個好教師要有精湛的學術造詣和人格魅力。」所以不斷提高自己是最重要的。
二、教師的備課遵循的程序、整體思路和流程
一是把教學目標弄清楚。
二是要備教學的程序,或者說流程,程序最重要的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是新課程的備課一定要在重要的或必要的地方給學生留有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或者說,一定要有學生活動。
四是要考慮教學媒體的使用,不應太繁復使用媒體,也不要迷信現代教育媒體,應該把傳統的和現代的媒體結合起來使用,各取其長。
五是要把形成性評價進入備課內容中。
三、生物教師備課的具體要求
1、先參照課標、教材形成自己的設想,教參都不必先看,更不說先參考其他老師的教學設計了,這聽來有點狂妄,但沒有自信是成不了材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以自己為主再吸收消化別人的經驗,這樣成長得更快,也更會富有創造性。
2、新的高中生物教材由於強調了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特別是時代性,就要反映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又不能丟掉經典的基礎的東西,呈現在老師面前就感到又寬又深。生物教師要適應這個情況,更要加強學習,,更要強調教師專業化成長。
3、善於利用生物備課資源。絕大多數版本的教材都有教師參考用書,有些還附有探究和實驗的光碟。高中生物老師手中總要有幾本較好、較新的普通生物學,也要有幾本同相應學習模塊有關的科普性讀物,這類讀物一般易懂生動,對教學方法也會有啟迪。還有一些網路資源,網路資源很豐富但是要注意選擇鑒別,以免帶進課堂不實的錯誤的東西。
4、利用新教材中圖像、圖表形式。新教材增加了許多圖像圖表,這是為了更適於學生學習,引起他們的興趣。按圖索驥,總比讀文字有趣吧。那麼如何使用好呢?圖上能懂的東西,可以讓學生讀圖。而且要讀得細致,教材上有很多處就是讓學生看圖再分組討論
總之,教學不要一概而言,不是千篇一律一樣的要求。新教師一定要走出自己的教學思路,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8. 高一生物教學設計怎麼寫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共六大模塊,高一上學期學習必修1:分子與細胞模塊。參照生物課程標准,共需36課時,共六章,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有:走進細胞、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的基本結構、物質的輸入和輸出、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和細胞的生命歷程。本模塊選取了細胞生物學的最基本知識,以及細胞研究的新進展和實際應用,這些知識內容也是學習其他模塊必備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由於深圳學生在初中階段開設的是科學課,一般科學課的老師專業是物理專業,所以學生在初中階段的生物學基礎打的並不是太扎實,因此給教學帶來很大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學初向同學們灌輸生物課程的重要性,要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多做實驗或觀看實驗視頻,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學期教學目標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將在微觀層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質性和生物界的物質統一性,活細胞中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一,細胞結構與功能的統一,生物體部分和整體的統一等,有助於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歸納、總結分析能力;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判斷和利用能力;通過評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和評價能力;通過課堂練習,培養學生對於知識的應用能力、發散能力和遷移能力;通過對知識的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增強學生對於自身的了解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四、具體措施

1.在教學處領導的指導下完成各項教研、教學工作。

2.全面貫徹執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結合本組實際,進行教學改革。學習生物課程標准,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學方法。

3.組織好每周年級組集體備課,定時間定內容定主備人(具體分工見教學進度表),主講教師簡要介紹講課內容的整體構想、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的確定和解決策略、教材處理方式和講授順序、訓練習題選擇和知識的檢查及落實等,然後由大家集體討論研究,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討疑難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完善講授、訓練內容及評價標准、對下一階段教學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以及做好教後反思。

4.完成作業批閱和評價工作以及教案、聽課筆記的檢查。

5.認真做好新的教師傳幫帶工作,新教師要經常聽老教師的課,備課組長也要跟蹤聽新教師的課,使他們迅速成長,盡快達到學校的標准和要求,以適應教學發展的需要。

6.進一步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切實提高現代化設備的利用效率。每位教師認真鑽研網路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製作課件,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發揮現代化設備的作用。

7.加強網路教研,組織本組教師積極參加互聯網互動平台,積極參加網路問題的研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8.配合生物學科組搞好本學科集體教研工作,切實為提高學校生物整體教學水平和高考備考工作而努力,興教研之風,樹教研氛圍。

9.完成本學期新課程學生研究性學習和評價工作。

10.規范實驗室使用制度、做好各項文檔工作。

新學期我們將繼續本著團結一致,勤溝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實效的原則,在總結上一學年經驗教訓的前提下,認真地完成各項教研任務。

9.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怎麼寫

第一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fu"z+l<a
X 0 V\T
[font=宋體][/size] af$ep7H>7
[/font] X |t.Pw
[font=ˎ̥] [size=3] 教學目標 +lYIW.q
[/font] pLqQ JM_G
1. 能說出組織的概念,能概述構成人體的組織是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font=ˎ̥] 4,Zha]t
[/font] !O'08w<O
[font=ˎ̥] 2.[/font]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font=ˎ̥] iOQmv
[/font] Q/ /#D
[font=ˎ̥] 3.[/font] 學生會使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切片;[font=ˎ̥] lR_i&|M|
[/font] H/s?v9n^G
[font=ˎ̥] 4.[/font]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初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font=ˎ̥] $4Z,$dmy
[/font] c:#1YC
[font=ˎ̥] 教學重點和難點 X2!HmhZ
[/font] )IM^Fa9D
[font=ˎ̥]1.學生能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Iwy,d78}3
[/font] ,R=?\pvjv
[font=ˎ̥] 2.學生能從微觀到宏觀,從部分到整體,逐步對人體形成完整意識; )/9DI*M
[/font] 6jyImMqj
[font=ˎ̥] 3.學生對細胞分化形成組織難以理解。 </8 B42
[/font] EeE=R8 @
[font=ˎ̥] 課前准備 &eK;N<4
[/font] YjOl!R+'
[font=ˎ̥] 1.[/font] 學生課前准備:教材、筆記本[font=ˎ̥] La["Sn#~
[/font] |PiU7h vh
[font=ˎ̥] 2.[/font] 教學器材:大屏幕投影、電腦、顯微鏡、四種組織的永久切片[font=ˎ̥] ^q[egdPj&
[/font] t{MMu 3
教學設計:[font=ˎ̥] .[cp5em
[/font] ,F/_kG

[align=center]學習內容 !57! 3%
學生活動 c+&O&,zeS
教師活動 F"AS7to

第一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7OoZNP7~
通過回憶以前的知識迅速思考回答。 M:1 P)p
復習導入:動物和人體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G)L4`i(&q
評價並引導:動物和人都由許多細胞構成,但億萬個細胞簡單地堆在一起是不能成為生物體的,所以,它有嚴格的結構。它們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呢? "fjb x?<i

預習提綱 GTpZ[5"%t
1.動物和人的生長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它將怎樣變化成為一群細胞? =` @OK<|e\
2.什麼是組織?是怎樣形成的?人有哪四種組織,功能如何? @67Gr
3.什麼是器官? FJD<|&
4.什麼是系統?有哪些系統構成人體? [aykub,
認真思索老師的問題,激起自己去探索奧秘的願望。 " ,[Y91

先自己看課本,後小組長帶領全組同學討論預習提綱,並把答案劃在書上。 g _|+mC.
今天讓我們共同努力,以人體為例來揭開第一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的神秘面紗。 @CZoUX 't

向學生展示預習提綱,劃分學習小組,以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教師到各小組簡單地看一下預習情況,注意只當觀眾,不要告訴學生答案。 ),16shh#yY

Ec-@*do)
受精卵分裂成多個細 3hRey
胞 '7LfAN'y
小組代表發言,組內成員可以補充。 s24][g

會問:人體的細胞各式各樣,而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細胞只是球形,這是為什麼? #?ffRwv 7
看學生基本預習完後,開始提問預習提綱第一題。 A1d3^H$&z
認真傾聽,給予肯定評價。 Q/oIpXv8
激發學習興趣,後鼓勵學生發問。 pJ}j?. =
進行鼓勵,並啟發其從第二題找答案,向其他學生發問。 4pWw>!0pK

細胞分化成肌肉組織 y|ze] z)
分化: /gW^P^LQ
細胞在發育過程中,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們在形態、結構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此過程叫細胞分化。 ;x@VbmPW
在老師啟發下能說出這群球形細胞形態、結構發生變化形成一群梭形細胞後,就有了收縮和舒張功能,這就是分化!並自己能說出分化的概念。 AXu{jU?,0
大屏幕展示肌肉組織的形成,然後將該組織放大展示肌細胞,再將肌細胞放大展示肌纖維。引導學生自己分析解答分化的原因。 fQ:8 y wL

細胞分化成上皮組織 zx5NmBfE&
觀看大屏幕,基本上能說出上皮組織的形成原因(很多同學的表情讓老師能看出他們並不理解什麼是分泌) @d?=5.f!
教師評價,展示上皮組織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加深對分化的理解。 '[8RgJEg
教師進行評價,並解答學生的問題。 )YJ{as+

細胞分化成神經組織 ss-< [
學生觀察後能迅速得出結論,小組成員補充。 "/)=d> Yq7
學生解了神經組織的功能,進一步理解分化的概念。 !OK+JvH'1
大屏幕展示神經組織的形成。評價並提示 U5*fy

細胞分化成結締組織 76( mgz
組織: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 (t) gjiNn
看大屏幕,對分化有了深刻、全面了解,並能概述組織的定義。 ' \$V^
大屏幕展示血液、骨組織等多幅結締組織圖,讓學生自己說出結締組織的形成,觀察學生是否真正明白組織是由細胞分化形成的。 dsz] F~

器官:不同組織按照一定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腦、胃、心臟等是器官。 F=A;3tc
通過看書能輕松做答。 I"3*%
問:為何胃、腦、心臟均是由四種組織構成? AATxvSud
小組討論,得出結論,小組成員補充。 ^$x&|**y
提問預習提綱中的第三題。 IzD;Hu?
評價後,展示由四種組織構成的腦、胃、心臟等器官(無電腦可展示各器官模型)。 u k`.y9:
鼓勵學生自己提出有關器官的問題。 I ^\gw\0
讓學生自己解答。 UC8" g@G)

皮膚也是一種器官 zwd;Eaq
分小組回答每一小點,另一小組補充。 /e/4c .Y'
教師進行鼓勵性評價。然 haCgN=}Vb
後再問:你的皮膚不慎被劃破,你會疼會流血,請你分析說明皮膚中可能有哪幾種組織? B *Y; ),
皮膚是哪種結構層次呢? r*BYsBih3

系統: < RvA2
人體有八大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運動系統 }O|SI^E.;T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馬上明白系統的概念,並能准確回答老師的問題。 @Un-^_#
小組討論並自行解答,但對內分泌系統不明白,向教師咨詢。 7!:we60:f
展示食道、胃、肝、大腸、小腸等各器官形成消化系統的畫。啟發學生自己導入系統的概念。 h1qkY:1O
大屏幕展示八系統的組成,讓學生討論這些系統的功能。 ccz/s-E/%

人體是統一的整體 yIq ^_AL/
yY3PczGr

兩人一台顯微鏡,觀察人的四種組織永久切片,看每種組織的特點,看完後,將顯微鏡歸位。 5}Fw%fh>
哪些器官系統在起作用呢?評價並總結 xqk\sV-
讓學生通過學習,自己小結人體的結構層次。 {^M} 'cNc
指導學生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四種組織永久切片,進一步理解組織是細胞分化形成的。 }dCppFWc

[/align]板書設計 Zq?OPyDew
G53$hl
第三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T(UTu,K'
A4'&0WM
第一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font=ˎ̥] #L|q7i1tC
[/font] Y[IK:mnf]
一、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iV6 K
 P^-*
1、 形成:細胞分化的結果[font=ˎ̥] tD5xp"
[/font] br *ghk[q

2、 概念:由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 qSt}+R+X

二、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 D<1J/`} Z

概念 :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1:}zs,Y=Z

[font=times]三、[/font]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FCJk7&SQz1

概念: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 E*,sv^z

四、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u~]&tJ-_5

[/size] F)a KlN

[size=3][/size][size=3][/font][font=宋體]一個受精卵 四種組織 各個器官 =4JJl

(<&cc^Yo}

[/size][size=3]八大系統 一個完整的人 k[|g^u-

閱讀全文

與生物課如何組織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