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著名的生物專業大學有哪些`
1,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縮寫為SIBS)成立於1999年7月,是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的綜合性國立研究機構,由原上海地區的中國科學院8個生命科學研究所和2個研究中心的基礎上組建而成。
2.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高校排名
全國共有20所左右學院招收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研究生的,
學校參與了排名,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復旦大學,排名第三的是中山大學,以下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考研學校排名具體名單:
3. 重點大學 生物化學專業的排名
全國重點大學的生物學專業前十強的排名: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
5、武漢大學
6、中國農業大學
7、 浙江大學
8、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南京大學、廈門大學
植物學☆: 第 1 名A++/88; 北京大學
植物學☆: 第 2 名A++/88; 中國農大
植物學△: 第 3 名A++/88; 清華大學
植物學△:
第 4 名A++/88; 浙江大學
植物學☆: 第 5 名A++/88; 南京大學
植物學☆: 第 6 名A++/88; 中山大學
植物學△: 第15名A/88; 武漢大學
生理學△: 第1名A++/78;南京大學
生理學☆: 第2名A++/78;北京大學
生理學☆: 第3名A+/78;西安交大
生理學△: 第4名A+/78;山東大學
生理學△: 第5名A/78;中山大學
生理學△: 第6名A/78;清華大學
生理學△: 第7名A/78;浙江大學
生理學☆: 第8名A/78;復旦大學
生理學△: 第12名A/66;中國農大
水生生物學△:第2名A++/53;清華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3名A++/53;中山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4名A+/53;南京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8名A/53;北京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9名A/53;中國科大
水生生物學○:第10名A/53;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11名A/53;浙江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12名A/53;山東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13名A/53;復旦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14名A/53;華中科技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15名A/53;四川大學
水生生物學○:第17名A/53;南開大學
微生物學☆:第1名A++/78;武漢大學
微生物學☆:第2名A++/78;山東大學
微生物學☆:第5名A+/60;中國農大
微生物學△:第6名A+/78;清華大學
微生物學△:第7名A/78;浙江大學
微生物學△:第8名A/78;中山大學
微生物學△:第10名A/78;中南大學
微生物學△:第12名A/78;復旦大學
細胞生物學☆:第1名A++/69;北京大學
細胞生物學☆:第2名A++/69;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細胞生物學△:第3名A++/69;中國科大
細胞生物學△:第5名A+/69;清華大學
細胞生物學△:第6名A/69;四川大學
細胞生物學△:第7名A/69;浙江大學
細胞生物學☆:第8名A/69;北師大
細胞生物學△:第10名A/69;山東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1名A++/124;上海交大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2名A++/124;協和醫科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3名A++/124;華中科大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4名A+/124;吉林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5名A+/124;北京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6名A/124;清華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7名A/124;中國科大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8名A/124;復旦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9名A/124;中山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10名A/124;南京大學
發育生物學△:第1名A++/51;山東大學
發育生物學△:第2名A++/51;復旦大學
發育生物學☆:第3名A++/51;武漢大學
發育生物學△:第4名A++/51;清華大學
△:第7名A+/51;南京大學
發育生物學△:第8名A/51;北師大
發育生物學○:第10名A/51;北京大學
發育生物學○:第11名A/51;中國科大
發育生物學△:第12名A/51;中山大學
發育生物學○:第13名A/51;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發育生物學△:第14名A/51;上海交大
發育生物學○:第15名A/51;浙江大學
發育生物學○:第16名A/51;四川大學
遺傳學△:第5名A+/75;清華大學
遺傳學△:第3名A++/75;四川大學
遺傳學△:第6名A+/75;武漢大學
遺傳學△:第11名A/75;浙江大學
遺傳學△:第12名A/75;中山大學
遺傳學△:第4名A++/75;中科大
遺傳學△:第9名A/75;南京大學
遺傳學☆:第1名A++/75;復旦大學
遺傳學△:第8名A/75;上海交大
遺傳學☆:第2名A++/75;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遺傳學☆:第10名A/75;中南大
1.北大
北大當之無愧在高校化學排名第一,各個方向都不錯。
2-5 南大,復旦,南開,清華
南大,復旦,南開,清華處於第二梯隊,其中復旦上升速度非常快,光從這兩年發表的論文高分子和物化都處在最前列。南大,南開都是傳統化學強校,南開的有機,南大的無機都是強勢學科,南開的無機上升很快Inorg.Chem.。清華也是強在物化,清華高水平的文章不少,但相對規模較小。
6-7 吉大 科大
科大化學因為內亂,IF>7的文章不多但整體實力還是挺強;吉大化學不如從前但整體實力還是不錯,尤其是理論計算化學。
8-9 廈大 浙大
廈大化學的年輕院士很多,文章卻不是很多,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批評浙大高水平的文章不多,但IF>3的化學文章遠多於廈大,而且高分子發展神速,僅次於復旦。
10.中山
應該是中山大學,不溫不火。但中山大學是大陸化學學科明顯的分界線,中山肯定不如前9所學校,而又比後面的學校強不少,後面學校唯一的特色是蘭大的有機。
11-14 上海交大 山大 武大 蘭大
上海交大不僅工科好醫學也有了,理科文科都飛速發展,大概工科發展高分子比較容易,像浙大一樣高分子不錯。山大IF>3的化學文章是非前十名學校里最多的,和廈大差不多,但好像沒什麼特色,武大的理科一直沒有起色,文科也越來越差,如果沒有合並學校武大就變成3流了。理科除了生物外,就算分析化學還行。蘭大化學出去的牛人太多了,幾乎每個學校都有不少蘭大畢業的,這點和吉大很像,有機很好。
15-17 華東理工 川大 北師大
華東理工 川大 北師大都一般化,華東理工的化工還是很強,北師大的化學不想數學和 物理那麼強。
新一輪重點學科遴選:
高分子
復旦肯定沒有問題,浙大科大南開屬於第二梯隊,然後上交大、北化工、南大、北大、吉大都不錯,中山比較夠嗆,在廣州華南理工和中山差不多。
分析化學
北大應該是第一,其他的幾個學校武大、復旦、南大、廈大都差不多,接下來湖大,然後南開的分析也有所起色。
無機化學
南大以前是絕對第一,但現在南開可以與之一比高低,吉大也很強,接著是北大,再下來科大和蘇州大學都有一定的競爭力,然後東北師大,山大,廈大都差不多。
有機化學
前三名優勢明顯,北大和南開並列第一,感覺北大稍強,第三蘭大。
接下來應該是浙大和清華,再次廈大和科大。
物理化學
物化強校很多,因為物化是化學最容易發好文章的方向,處於上升期的學校也不少。
第一梯隊的數量就很多:科大、北大、清華、吉大、南大,復旦也很好,浙大物化處於其下。接下來南開廈大,廈大物化以前不錯,但近幾年很一般,感覺名大於實,姑且放在這一檔次。然後山大武大上海交大都不差,福大也還行,整個福建的物化還是不錯的。大連理工、北化工也過得去。
重點學科預測:
無機化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
候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分析化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
候補:復旦大學、湖南大學
有機化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蘭州大學
候補:浙江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物理化學:北京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
候補: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南開大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復旦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
候補: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
4. 國內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 大學的排名
2015-2016年研究生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院校排名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培養具備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具備進一步攻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潛質,同時具備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科學技術人才。
5. 生物化學考研哪個學校好
考研專業好壞 一般分5類 A+類 .A類. B+類. B類和C類 A+類 .A類是很好的學校 B+類. B類是專業實力一般的 C類就是比較差的了 生物化學專業 A+類學校全國一共7所 分別是:北京大學 武漢大學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復旦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吉林大學
6. 中國哪所大學的生物化學專業最好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
清華生物工程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工程專業
武漢大學生命工程學院
北京大學生物科學專業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是創辦於1925年的北京大學生物學系,是我國高等學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學系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集中了北大、燕大、清華三所大學生物學人材的精英,成立了北京大學生物學系,1993年在原生物系的基礎上成立生命科學學院,數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5000多名生物科學工作者,其中有27人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現有院士3名、教授42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導師31人;具有博士授予權的學科8個,碩士授予權的學科12個,同時是全國首批生物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並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院有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蛋白質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生物膜及膜生物工程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細胞分化與細胞工程、非細胞體系核重建、發育生物學、蛋白質結構與功能、蛋白質工程及蛋白質組學、核酸和基因工程及基因組學、基因表達控制、結構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神經生理、生態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學院是「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同時也是「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是目前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生命科學學院。
學院從2003年起按生物科學專業招生,3年級開始按學生的志願和成績分為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2個專業。本科生學制為四年,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均由教授主持主講。學生將學習廣泛的公共基礎課,以及包括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理學扽生物學基礎課和專業課,並進行全面的畢業論文訓練。學院重視基礎知識教育和實驗技能的培養,品學兼優的大學低年級學生可提前進入科研實驗室,在導師的指導下參與科研工作。
清華大學生物科學專業
清華大學生物系創立於1926年,曾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學家,中科院生物學部的院士中有30餘位曾就讀於清華大學或在清華大學工作過。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並入其它院校,1984年復系,現已發展成為我國生物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最有活力的科學研究與高級人才培養基地之一。
清華生物系設有全國理科(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和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999—2001年,清華生物系連續被評為「全國理科(生物學)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優秀基地」 ;2002年又在「國家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的申報評審中獲得好評。擁有生物晶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蛋白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信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建)。設有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生物技術、海洋生物技術和人類基因組等6個研究所、1個中葯研究室和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並與國內外教學科研機構聯合建立了清華大學—美國Ohio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葯現代化研究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研究機構。
具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設有「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3個博士學位專業;碩士學位專業除此之外還有「海洋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國家重點學科。
本專業只招收英語考生,不招收色盲及色弱考生。考生其他身體條件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2004年清華大學招生體檢標准》。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工程專業
p> 生物工程專業(食品生物工程方向)
專業前景 本專業方向是運用生物學、化學和工程學相結合的方法,利用生物體(或部分生物體)生產人類需要的產品或改造環境的應用技術體系。本專業方向是以上游技術(基因重組、分子克隆等)為基礎,以下游技術(生物反應過程、生物物質的分離純化等)為重點,廣泛涉及食品、農林牧漁、醫葯衛生、輕工、化工、環境保護等領域。生物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能是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基礎。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操作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能在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領域內從事科學研究、生產設計與管理、新技術與新產品開發的高級科學與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特色 根據社會發展和本學科專業的特點,在加強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強調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銜接,強化實踐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業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使學生具備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內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寬的就業適應能力。
主幹課程 食品酶學、生物反應工程、發酵工程、生物分離技術、果蔬貯藏保鮮技術、食品生物技術進展等。
所授學位 工學學士
就業方向 畢業生就業范圍較廣,可以到食品、生物、制葯、衛生等領域的企業從事技術開發和生產管理工作,到有關高等院校或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研究工作。
深造情況 本院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營養與衛生等碩士、博士授權點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生物科學基地班專業
生物科學專業
生物科學是從分子、細胞、機體乃至生態系統等不同層次研究生命現象的本質、生物的起源進化、遺傳變異、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接受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培養具有扎實的生物科學理論基礎,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專門人才。
畢業生可通過免試或考試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研究生,亦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生物科學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或到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物學應用方面的工作。
7. 考研哪些高校的生物化學好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最好是211的高校,個人覺得結合自己家裡地理位子還有以後想要就業地方都要考慮一下比較好
8. 考生物化學研究生考到哪學校比較好啊
這個專業開設的院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山大學。名次嘛,似乎一看便知啊。
9. 生物化學專業報考什麼學校的研究生比較好。
考研專業好壞 一般分5類 A+類 .A類. B+類. B類和C類 A+類 .A類是很好的學校 B+類. B類是專業實力一般的 C類就是比較差的了 生物化學專業 A+類學校全國一共7所 分別是:北京大學 武漢大學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復旦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吉林大學 A類學校有24所 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蘭州大學 同濟大學 南京大學 山東大學 四川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廈門大學 西南大學 汕頭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暨南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西北農林 東北師范大學 南開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其中,吉林大學在A+類學校中是最好考的 蘭州大學在A類中是性價比最高的(學校不錯而且相對好考)。 以上學校名次是按全國排行一次列出的。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後附錄B+與B類學校名單 (B+ 等 (46 個 ) : 南京農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山西大學、山東農業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湖北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雲南大學、內蒙古大學、東南大學、石河子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天津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上海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昌大學、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徐州醫學院、黑龍江大學、廣東醫學院、湖南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東華大學、湖南大學、蘇州大學、江蘇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
B 等 (47 個 ) : 福建師范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遼寧大學、青島農業大學、鄭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新疆農業大學、安徽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深圳大學、廣西大學、河北大學、寧波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大連大學、遼寧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貴州大學、福州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南華大學、沈陽葯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蘭州理工大學、沈陽農業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新疆醫科大學、河南師范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佳木斯大學、寧夏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揚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昆明醫學院、廣西民族學院
)
10. 中國有哪些生物化學研究所
中國的生物化學研究所有很多,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個:
1、上海生物生化研究所:
位於上海市,是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成立於2000年5月,由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1950-2000年)與原中科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1950-2000年)整合而成。在王應睞、朱洗等前輩科學家的帶領下並經過幾代科學家的共同努力,生化與細胞所與其前身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的創業和奮斗中,取得了人工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卵母細胞的受精成熟和單性生殖等國際領先重大成果,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江蘇揚子江生物化學研究所:
江蘇揚子江生物化學研究所是農業部肥料定點生產企業。 本企業已通過ISO9001國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專業從事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和原料葯的生產研製開發機構,是集科工貿為一體的科技型生產企業。 擁有一流的化工原料葯生產線專業生產出口級原葯檢測系統。為調節劑、葉面肥的小包裝生產進行質量跟蹤,使出廠產品保質合格,效果獨特。 擁有科技企業發展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重視人力資源開發,並與多家高等院校長期合作進行人才培訓。 我們說到、做到、服務更做到。精益求精的質量目標,臻於完善的營銷網路,熱情真誠的售後服務體系—江蘇揚子江生物化學研究所能為您提供現代農業豐收的保證。 我們將以一流的產品質量、一流的包裝設計、一流的服務品質,開拓更大的市場,交更多的朋友,願更多的經銷商朋友與我們攜手共進,共創事業輝煌!
3、北京正光偉業生物化學研究所:
北京正光偉業生物化學研究所是新型給葯系統、新葯新技術、食品工程、綠色環保科技、汽車健康產品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股份合作企業,公司總部設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昌平園,北京正光偉業生物化學研究所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北京正光偉業生物化學研究所的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
4、台灣生物化學研究所:
台灣生物化學研究所,於民國五十九年二月一日成立籌備處,六十年三月成立設所咨詢委員會,並推舉李卓皓院士為主任委員,同年十二月一日李院士自美返國主持首次會議,對設所事宜獲兩項具體結論:研究范圍: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此為本所的長程目標;將所址設於國立台灣大學,俾與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在教學及基礎研究方面能彼此協助,相得益彰。並於民國六十二年二月與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簽訂合作研究生化科學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