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空氣微生物實驗有什麼意義

空氣微生物實驗有什麼意義

發布時間:2022-07-07 03:24:04

A. 為什麼要對生產環境的空氣和工作台進行微生物檢測

我們日常環境中的空氣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通常是伴隨著空氣中的灰塵和細顆粒物一起在空氣中漂浮。對於葯品、食品和生物工程生產來說,生產過程或/和產品有著嚴格的微生物要求,而生產環境是微生物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和控制環節。

B.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對醫學實踐有何意義

臨床微生物室在臨床診治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微生物室能快速、准確地檢測到病原微生物,能夠為臨床提供准確及時的葯敏試驗,指導臨床用葯,同時在院感控制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1 臨床微生物室能夠快速、准確地檢測病原微生物2 微生物室能夠准確地為臨床提供葯敏試驗指導臨床用葯3 微生物室在醫院控制感染中的作用 綜上所述,臨床微生物在臨床診治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由於我國醫院感染遠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臨床微生物室與感染控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3〕。我們還應結合臨床不斷探索更准確、便捷、經濟的微生物學診療方法,在臨床診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土壤中的細菌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土壤中的細菌來自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養菌和腐物寄生菌以及隨動物排泄物及其屍體進入土壤的細菌。它們大部分在離地面10~20厘米深的土壤處存在。土層越深,菌數越少,暴露於土層表面的細菌由於日光照射和乾燥,不利於其生存,所以細菌數量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細菌為主,放線菌次之,另外還有真菌、螺旋體等。土壤中微生物絕大多數對人是有益的,它們參與大自然的物質循環,分解動物的屍體和排泄物;固定大氣中的氮,供給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離出許多能產生抗生素的微生物。進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能形成芽胞的細菌如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病原菌、肉毒桿菌、炭疽桿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土壤與創傷及戰傷的厭氧性感染有很大關系。

(二)水中的細菌

水也是微生物存在的天然環境,水中的細菌來自土壤、塵埃、污水、人畜排泄物及垃圾等。水中微生物種類及數量因水源不同而異。一般地面水比地下水含菌數量多,並易被病原菌污染。在自然界中,水源雖不斷受到污染,但也經常地進行著自凈作用。日光及紫外線可使表面水中的細菌死亡,水中原生生物可以吞噬細菌,藻類和噬菌體能抑制一些細菌生長;另外水中的微生物常隨一些顆粒下沉於水底污泥中,使水中的細菌大為減少。

水中的病菌如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鉤端螺旋體等主要來自人和動物的糞便及污染物。因此,糞便管理在控制和消滅消化道傳染病有重要意義。但直接檢查水中的病原菌是比較困難的,常用測定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菌群數,來判斷水的污染程度,目前我國規定生活飲用水的標准為1m1水中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每1升水中大腸菌群數不超過3個。超過此數,表示水源可能受糞便等污染嚴重,水中可能有病原菌存在。

(三)空氣中的細菌

空氣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種類和數量因環境不同有所差別。空氣中的微生物來源於人畜呼吸道的飛沫及地面飄揚起來的塵埃。由於空氣中缺乏營養物及適當的溫度,細菌不能繁殖,且常因陽光照射和乾燥作用而被消滅。只有抵抗力較強的細菌和真菌或細菌芽胞才能存留較長時間。室外空氣中常見產芽胞桿菌、產色素細菌及真菌孢子等;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比室外多,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醫院病房、門診等處,容易受到帶菌者和病人污染。如飛沫、皮屑、痰液、膿汗和糞便等攜帶大量的微生物,可嚴重污染空氣。某些醫療操作也會液成空氣污染,如高速牙鑽修補或超聲波清潔牙石時,可產生微生物氣溶膠;穿衣、鋪床時使織物表面微生物飛揚到空氣中,清掃及人員走動塵土飛場也是醫院空氣中微生物的來源。室內空氣中常見的病原菌有腦膜炎奈瑟氏菌、結核桿菌、溶血性球菌、白喉桿菌、百日咳桿菌等。空氣中微生物污染程度與醫院感染率有一定的關系。空氣細菌衛生檢查有時用甲型溶血性鏈球菌作為指示菌,表明空氣受到人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C.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意義食品微生物檢驗的意義有哪些

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為食品監測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1,它是衡量食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判定被檢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學依據之一.
2,通過食品微生物檢驗,可以判斷食品加工環境及食品衛生環境,能夠對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確的評價,為各項衛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提供傳染病和人類,動物和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3,食品微生物檢驗是以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方針,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減少食物中毒人畜共患病的發生,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同時,它對提高產品質量,避免經濟損失,保證出口等方面具有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重要意義.
二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范圍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范圍包括以下幾點:
1,生產環境的檢驗
車間用水,空氣,地面,牆壁等.
2,原輔料檢驗
包括食用動物,穀物,添加劑等一切原輔材料.
3,食品加工,儲藏,銷售諸環節的檢驗
包括食品從業人員的衛生狀況檢驗,加工工具,運輸車輛,包裝材料的檢驗等.
4,食品的檢驗
重要的是對出廠食品,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食品的檢驗.
三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指標
我國衛生部頒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標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和致病菌三項.
1,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後所得1g或1mL檢樣中所含細菌菌落的總數.
2,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寄居於人及溫血動物腸道內的腸居菌,它隨著的大便排出體外.食品中如果大腸菌群數越多,說明食品受糞便污染的程度越大.
3,致病菌
致病菌既能夠引起人們發病的細菌.對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場合,應該選擇一定的參考菌群進行檢驗.
4,黴菌及其毒素
我國還沒有制定出黴菌的具體指標,鑒於有很多黴菌能夠產生毒素,引起疾病,故應該對產毒黴菌進行檢驗.
5,其它指標
微生物指標還應包括病毒,肝炎病毒,豬瘟病毒,雞新城疫病毒,馬立克氏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豬水泡病毒等;另外,從食品檢驗的角度考慮,寄生蟲也被很多學者列為微生物檢驗的指標.
四 食品微生物檢驗染色法
微生物中細菌,致病菌是很小的生物體,必須通過染色的方法,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清楚,並且還可以通過染色的方法鑒別革蘭氏染色特性,以及是否長有鞭毛,周毛,莢膜和芽孢等.

D. 環境微生物學的研究意義

在當前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環境微生物學主要深入研究並闡明微生物,污染物與環境三者間的相互關系與作用規律,為保護環境,造福人類服務。
1.由於微生物個體微小,有很大的細胞比表面積,微生物生理生化功能多樣,代謝能力強,易適應新環境,遺傳功能易於改造,繁殖速度快,能徹底凈化環境污染物,不會造成二次污染,處理污染物時只需在常溫,常壓下進行,不需特殊的設備,在處理污染物過程中還會產生許多有用的產物,所以利用有關的混合微生物群體凈化環境污染物有重要的實際和經濟意義。生物工程技術不斷發展,基因工程技術的廣泛使用,使構建新的具有降解多種污染物的微生物菌株成為可能,為更有效地凈化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帶來了新的希望。
2.許多環境污染物或微生物轉化某些污染物產生的一些中間產物對人體和生態平衡危害極大,有些污染物或它們的代謝中間產物甚至可以導致人體細胞癌變,所以開展污染生態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途徑、降解程度和降解速率的研究,可以給環境醫學和環境保護的對策提供理論依據。
3.自然界有許多微生物是人、動物和植物的病原菌,有些微生物在自然界生長和代謝過程中,產生一些毒物或改變局部的自然條件,結果不利於其它生物的生長和生存,象這樣的微生物我們應當設法控制它們的生長和擴散。
4.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的人工合成化合物越來越多,這些化合物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在許多發達國家,每一種人工合成化合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都應經過微生物可降解試驗的研究,以便判斷該化合物將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E. 微生物實驗的無菌操作有何意義

微生物實驗的無菌操作能夠防止微生物進入人體組織或其它無菌范圍生長和繁殖影響實驗的進行。無菌操作是各種生物實驗和生產實踐中一項重要的基本操作。無菌操作的要求是:操作前將操作空間中的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殺滅;操作過程中保證操作空間與外界隔離,避免微生物的侵入。

(5)空氣微生物實驗有什麼意義擴展閱讀:

無菌操作原則:

1、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應每天用紫外線消毒一次。

2、在執行無菌操作時,必須明確物品的無菌區和非無菌區。

3、執行無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並將手擦乾,注意空氣和環境清潔。

4、夾取無菌物品,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 進行無菌操作時,凡未經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觸無菌物品或超過無菌區取物。

5、無菌物品必須保存在無菌包或滅菌容器內,不可暴露在空氣中過久。無菌物與非無菌物應分別放置。無菌包一經打開即不能視為絕對無菌,應盡早使用。凡已取出的無菌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

6、無菌包應按消毒日期順序放置在固定的櫃櫥內,並保持清潔乾燥,與非滅菌包分開放置,並經常檢查無菌包或容器是否過期,其中用物是否適量。

7、無菌鹽水及酒精、新潔爾滅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內敷料如干棉球、紗布塊等,不可裝得過滿,以免取用時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F. 研究微生物的意義和作用

微生物學與生態環境的修復和改善 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以提高土壤、水域和大氣的環境質量,創造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繁衍、並能生產安全食品的良好環境,是人類生存所面臨的重大任務。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對於進入環境的日益增多的有機廢水污物和人工合成有毒化合物等所引起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而微生物是這些有機廢水污物和合成有毒化合物的強有力的分解者和轉化者,起著環境「清道夫」的作用。而且由於微生物本身所具有繁衍迅速、代謝基質范圍寬、分布廣泛等特點,它們在清除環境(土壤、水體)污染物中的作用和優勢是任何其他理化方法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正廣泛應用微生物來處理有機廢水和污物,進行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某些微生物也以其本身作為病原或其代謝毒物污染環境或食品,危害人類健康。(2)、微生物學與農業持續生產 農業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客觀基礎。微生物學不僅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而且與食品安全和品質改善密切相關。土壤的形成及其肥力的提高有賴於微生物的作用。土壤中含氮物質的最初來源是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土壤中含氮物質的積累、轉化和損失,土壤中有機質尤其是腐植質的形成和轉化、土壤團聚結構的形成、土壤中岩石礦物變為可溶性的植物可吸收態無機化合物等等過程都與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相關:由於微生物的話動,使得土壤具有生物活性性能,推動著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物質循環,並改善著土壤的持水、透氣、供肥、保肥和冷熱的調節能力,有助於農業生產。 隨著人類對環境和食品安全質量的要求愈來愈高,易造成環境和食品污染的化學農葯、化學化肥愈來愈不受歡迎,綠色農業或有機農業、綠色食品的呼聲愈來愈高。而綠色農業或有機農業、綠色食品離不開微生物的作用。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作物的防病、防病蟲也與微生物密切相關。植物的許多病其病原就是各類微生物,而反過來也可以利用某些微生物來防治農作物的某些病蟲危害。有機肥的積制過程實際上就是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把有機物質改造為腐植質肥料的過程。有機和無機肥料施人土壤後,只有一部分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其餘部分都要經過微生物的分解、轉化、吸收、固化,然後才能逐漸並較長時間地供給植物吸收利用。許多微生物能固定大氣中的氮素,為植物提供氮素營養。
農產品的加工、貯藏,實際上很多是利用有益的微生物作用或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危害的技術。 微生物學是農業科學的重要基礎理論的—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微生物學與農業科學之間的關系必將越來越密切,微生物學對現代農業科學的影響也必將越來越大。 (3)、利用微生物生產可持續的清潔能源 化學燃料不僅是一次性能源,而且燃燒過程中對於環境的污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嚴重問題。由於微生物可以轉化農業有機廢棄物為氫氣和乙醇等,不僅消除了環境的有機污染物又可生產如氫氣、乙醇等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對於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4)、豐富的微生物資源及其產物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支持與發展點 由於微生物本身的特點和代謝產物的多樣性,利用微生物生產人類戰勝疾病所需的醫葯製品正受到廣泛重視。當今人類正面臨著空前的健康安全威脅,不僅許多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的疾病在卷土重來,如肺結核、霍亂等,而且很多不明原因、尚無有效控制辦法的疾病正不斷出現,如艾滋病、瘋牛病、埃博拉病毒病、非典型肺炎即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等。然而這些疾病的傳染控制與治療,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新的微生物醫葯資源的開發於利用,微生物資源是各無窮無盡的寶庫,為人類的繁衍和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G. 測定空氣中微生物的意義與作用

可以使環境部門更好的檢測環境質量,以便於做出相應的策事,和計劃。更有利於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

H. 空氣微生物的簡介

存在於空氣中的微生物。是主要的空中浮游生物。對較乾燥環境和對紫外線具有抗性的種類,主要有附著於塵埃上的從地面飛起的球菌屬(包括八疊球菌屬在內的好氧菌);形成孢子的好氧性桿菌(如枯草芽孢桿菌);色串孢屬等野生酵母;青黴等黴菌的孢子等。在低等藻類中也似乎存在。用下列的方法可進行空氣滅菌:紫外線照射、消毒液噴灑,用不使細菌通過的小孔濾篩濾過等。

19世紀60年代,在路易斯·巴斯德工作的基礎上孕育了一個生物學的新領域。巴斯德在實驗中證明了那些看不見的空中微粒對發酵反應有影響。當時的科學家認識生命是自發產生的。在20世紀30年代,Meier創造了術語:空氣生物學(aerobiology),用於描述空氣中的生命研究。
空氣中微生物主要來源於土壤、水體表面、動植物、人體及生產活動、污水污物處理等 ,其組成濃度不穩定,種類 多樣,有細菌、真菌、病毒、噬菌體等 。空氣中微生物以氣溶膠形式存在。氣溶膠即固態或液態微粒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分散體系。空氣中懸浮的帶有微生物的塵埃、顆粒物或液體小滴,就是微生物氣溶膠 。空氣中微生物的多少是空氣質量的重要標准之一。

I. 滅菌在微生物學實驗操作中有何重要的意義

滅菌在微生物學實驗操作中的重要的意義:滅菌是獲得純培養的必要條件,也是食品工業和醫葯領域中必需的技術。
滅菌劑的抵抗力取決於原始存在的群體密度、菌種或環境賦予菌種的抵抗力。滅菌是獲得純培養的必要條件,也是食品工業和醫葯領域中必需的技術。

將培養基、發酵設備或其他目標物中所有微生物的營養細胞及其芽胞(或孢子)殺滅或去除,從而達到無菌的過程。
採用強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體內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遠喪失其生長繁殖能力的措施,稱為滅菌。滅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學試劑滅菌、射線滅菌、乾熱滅菌、濕熱滅菌和過濾除菌等。可根據不同的需求,採用不同的方法,如培養基滅菌一般採用濕熱滅菌,空氣則採用過濾除菌。
滅菌的徹底程度受滅菌時間與滅菌劑強度的制約。微生物對滅菌劑的抵抗力取決於原始存在的群體密度、菌種或環境賦予菌種的抵抗力。滅菌是獲得純培養的必要條件,也是食品工業和醫葯領域中必需的技術。

閱讀全文

與空氣微生物實驗有什麼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