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類風濕初期打生物制劑可以根治嗎
生物制劑療效不確切,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有遊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僵硬和畸形,功能喪失,導致殘疾.若不能及時控制或治癒,終鈄導致殘廢.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癒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治療用中葯追風舒筋療法就可以經濟實惠,不要用西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好心情.
生物制劑的早期應用是在醫生全面評估病情後對預後不良的高危人群而選擇的,並不是所有類風濕早期都要用生物制劑,治療應當因人、因病而異,應當個體化治療。建議你們先找正規的醫院進行診斷,因為根據你提供的症狀還不足以說明就是類風濕,祝早日康復!
2. 類風濕怎麼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減輕關節炎症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
治療原則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療、聯合用葯、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功能鍛煉。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
2.一般治療
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後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煉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葯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症狀。
3.葯物治療
方案應個體化,葯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葯、慢作用抗風濕葯、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制劑及植物葯等。
(1)非甾類抗炎葯 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最為常用的葯物,適用於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葯物包括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2)抗風濕葯(DMARDs) 又被稱為二線葯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3)雲克 即鍀[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是一種非激發狀態的同位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緩解症狀的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小。靜脈用葯,10天為一療程。
(4)糖皮質激素 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葯物。但在下述四種情況可選用激素:①伴隨類風濕血管炎 包括多發性單神經炎、類風濕肺及漿膜炎、虹膜炎等。②過渡治療 在重症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緩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應首先減少或緩慢停用激素。③經正規慢作用抗風濕葯治療無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劑量激素。④局部應用 如關節腔內注射可有效緩解關節的炎症。總原則為短期小劑量(10mg/d以下)應用。
(5)生物制劑 目前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上,已經有幾種生物制劑被批准上市,並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在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種生物制劑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①Infliximab也稱TNF-α嵌合性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已證明對甲氨蝶呤等治療無效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強調早期應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靜點,每間隔4周重復1次,通常使用3~6次為1個療程。需與MTX聯合應用,抑制抗抗體的產生。②Etanercept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 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和AS療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國內有恩利及益塞普兩種商品劑型。③阿達木單抗(修美樂)時針對TNF-的全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不易誘導抗抗體的產生。④抗B細胞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⑤抗CD20單抗Rituximab(美羅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Rituximab也可與環磷醯胺或甲氨蝶呤聯合用葯。
(6)植物葯 目前,已有多種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植物葯,如雷公藤、白芍總甙、青藤鹼等。部分葯物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具有一定的療效,但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4.免疫凈化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葯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葯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葯物治療。
5.功能鍛煉
必須強調,功能鍛煉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煉。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外科治療
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范圍從腕管綜合征的松解術、肌腱撕裂後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
3. BMJ:類風濕關節炎合並其他疾病,生物制劑怎麼用
4. 類風濕生物制劑
生物制劑包括各種免疫調節葯,如胸腺素(肽)、干擾素、免疫球蛋白等。還有一些新的生物制劑,如針對特異細胞表面分子(CD4、CD5)的單克隆抗體、白介素受體拮抗葯、TNF單克隆抗體等,這些生物制劑,有些已經試用於臨床,有些尚在研製之中。像胸腺素、干擾素、免疫球蛋白這些生物制劑早已被試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但效果也不甚理想。副作用常見的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等。
5. 怎樣用生物制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生物制劑的療效令人困惑
重組蛋白和單克隆抗體葯物的不斷涌現,的確給千百萬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帶來了福音,但目前不少生物制劑的療效與治療的理想目標仍然有一定差距。據統計,接受TNF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約有60%未達到「真實的臨床應答」水平。多倫多大學的Keystone博士將「真實」定義為符合ACR50標准,即腫脹、觸痛關節計數和其他疾病嚴重度的客觀量度減少50%。除許多患者在初次治療時對TNF抑制劑不應答外,還存在二次治療失敗的問題,平均每年約有10%的患者不得不因此停葯。而研究顯示,最近獲批的名為「abatacept」的葯物和利妥昔單抗可用於經緩解病情類抗風濕葯(DMARDs)治療無效的患者。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Strand教授在ACR年會上表示,生物制劑的臨床療效讓人捉摸不透。由於它們在動物、體外模型與在人體上的作用機制可能不同,因此其療效及副作用難以預測。紐約大學、關節病醫院的Pincus博士也表達了同樣的憂慮:臨床試驗的結果通常與臨床葯物應用的表現大相徑庭,因此臨床試驗的結果不一定能應用於臨床實踐。他舉例說,有關DMARDs治療在進行到一年時,結果可能顯示受試生物葯物的療效無顯著差異,但將該試驗時間延長至5年,各葯物的療效差異則暴露無遺。另外,臨床試驗對個體的選擇條件非常嚴格,使得個體差異較小,這會影響到對葯物臨床應用表現的評估,因為入選標准會使95%的初選患者被排除,結果很可能是臨床試驗對象不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此外,某些臨床試驗過分關注指標,例如腫脹和觸痛關節計數,而忽視了整體生命質量。Pincus博士推薦應用健康評定調查問卷(HAQ),「這只需花費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對於臨床實踐和臨床試驗都切實可行」。
盡管如此,Strand博士仍滿懷信心地說:「新的生物制劑有望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帶來新希望。Belimumab、atacicept、AMG623、B3-FCc和BR3-Fc等都處於早期臨床試驗階段,其療效與利妥昔單抗不同。而利妥昔單抗和abatacept是迄今為止被批准用於經TNF抑制劑治療無效的患者的僅有的兩種生物制劑。」多倫多大學的Keystone博士也介紹說,最近由歐洲和加拿大風濕病協會制訂的利妥昔單抗臨床應用指南指出,該葯可在對TNF抑制劑無效患者、B細胞淋巴瘤患者、結締組織病或自身免疫紊亂患者中應用;乙型肝炎患者屬於禁忌人群,因為利妥昔單抗可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利妥昔單抗的初次治療時間不應少於16周,患者初次治療有效但隨後惡化或疾病活動度未改善可被認為是復發。
▲新生物制劑研究值得期待
抗TNF-α葯物的出現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重大進展。來自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ACR年會上介紹的聚乙二醇化人TNF-α單克隆抗體Fab片段塞妥珠單抗(certolizumab pegol)的兩項III期臨床試驗表明,塞妥珠單抗與標准劑量(每周至少10毫克)的甲氨蝶呤聯用,可使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關節觸痛和腫脹症狀顯著改善,同時疾病的進程也會延緩。其中一項名為「類風濕關節炎PID1」試驗的結果顯示,根據ACR50標准,近40%接受塞妥珠單抗+標准劑量的甲氨蝶呤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症狀獲得改善,而安慰劑+標准劑量甲氨蝶呤組的這一比例僅為7.6%,具有顯著性差異。類風濕關節炎PID2試驗則通過X射線衡量關節的破壞程度。其結果顯示,塞妥珠單抗+標准劑量甲氨蝶呤比單用甲氨蝶呤能更有效地阻止類風濕關節炎的進展。據該醫學中心的Heijde博士報道,塞妥珠單抗在人群中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包括輕微的高血壓和背部疼痛。但是,與安慰劑相比,塞妥珠單抗可稍微增加感染和惡性腫瘤的發生率。他們下一步的研究將專注於塞妥珠單抗在早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的療效。以往有許多試驗表明,應用抗TNF-α葯物越早,則長期療效越佳。
Heijde博士還介紹說,單克隆抗體家族中的後起之秀——denosumab能顯著延節炎患者骨侵蝕的進程。研究表明,densoumab可靶向作用於人核因子活化因子受體配體(RANKL),一年兩次皮下注射給葯即可。遺憾的是,該葯對骨間隙狹窄或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症狀的療效並不顯著。Densoumab的主要適應證是骨質疏鬆症,目前處於臨床試驗的後期階段。其對RANKL的親和力非常強。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表明,denosumab與安慰劑一樣安全,無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由於類風濕關節炎是誘發骨質疏鬆症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denosumab無疑可以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既可以延緩骨質丟失,又可以預防骨侵蝕。然而,對於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由於densoumab未能明顯改善臨床症狀,因此需聯合應用其他抗風濕葯物,但聯合用葯的安全性需要進一步評價。
斯坦福大學開展的兩項III期臨床試驗都證實,一種已經在日本上市的、被用於治療罕見血管濾泡性淋巴結增生症的新型白細胞介素-6(IL-6)抑制劑——tocilizumab能改善類風濕關節炎症狀和疾病活動度。一項名為「bbedTOWARD」的試驗顯示,採用tocilizumab治療(劑量為8毫克/千克,治療24周),38%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症狀改善達到ACR50標准;另一項名為「OPTION」的試驗則表明,44%的患者應答達到ACR50標准。
斯坦福大學的Genovese博士興奮地說,IL-6的作用非常廣泛,包括激活T細胞和破骨細胞,促進B細胞的生長,這些均與類風濕關節炎密切相關。Tocilizumab是一種靶向作用於IL-6受體的單克隆抗體,而目前尚無其他作用於IL-6通路的葯物。臨床試驗表明,tocilizumab對經DMARDs治療無應答的患者有效。
維也納醫科大學的Smolen博士說,依靠目前已有的治療手段,仍然有超過50%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未達到50%的改善水平。健康評估問卷(HAQ)和36-整體健康調查問卷(SF-36)調查均提示,tocilizumab能有效提高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生活質量。兩項試驗證實,tocilizumab改善疲勞症狀的功效是安慰劑的兩倍。但放射照相數據表明,tocilizumab對關節損傷無效。由於IL-6參與炎症的各個環節,因此除類風濕關節炎外,tocilizumab還可能對其他炎症性疾病有效。
6. 有類風濕關節炎怎麼治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小關節滑膜病變所致的關節腫痛,繼而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變窄,晚期因嚴重骨質破壞、吸收導致關節僵直、畸形、功能障礙。在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多於男性,約2-3:1,20-50歲多見。
臨床表現:
1、疼痛:本病早期即有關節局部痛感,尤其是在活動期,並伴有觸痛及壓痛,此為最早出現、也是患者最敏感的體征。
2、僵硬:受累關節僵硬,尤其在晨起開始活動時最為明顯,但活動一段時間後,將會逐漸有所改善。
3、腫脹:受累關節周圍軟組織呈彌漫性腫脹,且表面溫度略高於正常關節。
4、畸形:後期病例一般均出現掌指關節屈曲及尺偏畸形;如發生在足趾,則呈現爪狀趾畸形外觀。
5、皮下結節:30%~40%的患者可出現皮下結節,此有助於對本病的診斷。
治療:
1、非甾類抗炎葯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最為常用的葯物,適用於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葯物包括雙氯芬酸鈉、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2、 抗風濕葯(DMARDs)又被稱為二線葯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3、糖皮質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葯物。
4、生物制劑。
7.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生物制劑有哪些
您好: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制劑常用的是益賽普,類克等。患類風濕關節炎建議注意應戒煙、防寒保暖避免受涼,要適當的鍛煉,最大程度的改善和保存受累關節的功能。
8. 治療類風濕的生物制劑
生物制劑—「止痛葯」,國產的和進口的區別在於止痛葯的時間長短、止痛效果,貴與便宜的差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侵犯損害關節為主的多器官多系統的慢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痹證,風寒濕熱雜至而成。是世界性醫學界難題之一,素有慢性癌症之稱的絕症。
1、目前西醫、中醫常規治療只能給病人用激素抗炎、生物制劑—「止痛葯」、非淄體抗炎解熱止痛葯、抑制免疫葯物、活血通經、疏風止痛以及各種葯物著摻雜激素或免疫抑制葯物等等各種治療可稍緩解症狀,這些常規的治療仍停留在對炎症及後遺症的對症治療,並沒有多大的作用,只是一時的止痛,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正所謂的治標不治本,也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只是應付性的治療。還有所謂的液體刀、人工關節置換術(截肢)、滑膜切除術等手術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毀壞了關節。
2、長期用激素治療引起高血壓、糖尿病、股骨頭壞死、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皮膚黏膜潰爛、代謝紊亂等疾病,長期用免疫抑制劑易誘發嚴重感染、致癌、致畸、不育、消化性潰瘍、內分泌失調及代謝紊亂、免疫力低下。
3、長期用葯吃葯引起胃炎、癌胃、消化性潰瘍、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體質下降、縮短壽命等嚴重性損害。
4、類風濕必須特色治療。
9. 治療類風濕的生物制劑是什麼
經過臨床驗證類風濕患者合理服用生物制劑是可以避免關節殘疾的。現在最新的治療方案液體刀滑膜切除術就是採用大分子生活活性物質來直接作用於病變的關節阻斷關節畸形的一種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