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球上任何生物都有同一祖先,那人類會是植物進化來的嗎
地球在這個世界中已經有45億年了,在地球形成之初,是沒有生命的,在過了幾億萬年之後,地球上才陸陸續續出現微生物和其他有機生物,這些微生物構成非常簡單,在後來進化發展中逐漸孕育成新的生命,也是地球中的最古老的祖先誕生了。
地球中所有生物都與人類有共同祖先,這種說法有何依據?
在前不久,我們為大家介紹了一篇關於《香蕉為何擁有人類基因》的相關文章,很多網友看了後反響很大,其中一位@愛豆網友留言表示:「如果人類的基因和香蕉有關,那麼人類有沒有可能是從植物中進化而來的呢?」在進化論中,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體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也就是我們人類跟其他生物都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或多或少「沾親帶故」,換句話理解人類和植物亦或者是其他生物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在生命進化的分支領域中,出現了各自的分歧,讓生命進化過程變得不是特別清晰。那麼地球和所有生物都有一個共同祖先,有何依據嗎?
比如一棵大樹它的根脈穿過大地,向著黑深厚的土地領域紮根,而它的枝條則穿過天體,朝著充滿星辰的天空延展,最終發展成為參天大樹,如果我們將人的上半身想像成樹冠向陽而生,下半身就像樹根被地心引力緊緊拉扯。人與樹擁有完全不同的基因,卻有著如此相似的生命結構,這並不是自然界造物的巧合,而是地球中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必然結果。
總體來看,世界中所有生物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就目前而言,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所有復雜生物體所共有的特徵,並重建了它們的演化。露卡是我們萬事萬物共有的祖先,它揭示了生命進化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里程碑!
⑵ 老鼠和人類有共同的祖先嗎
有的,所有哺乳動物都有共同的祖先,就是原始哺乳類動物。
最古老的哺乳動物祖先叫「始祖獸」,生活在1億2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就是恐龍橫行的時代。這種最原始的哺乳動物化石是在中國遼寧發現的。
科學家認為,始祖獸是包括人在內的胎生哺乳動物1.3億年前的祖先或近親。
始祖獸身長只有10厘米多一點,它的肩部、肢骨和四肢掌部伸長的足趾與現代許多善於攀援或樹棲的哺乳動物非常相似,這說明始祖獸是一種善於在崎嶇地面攀爬和灌木樹叢中活動的小型哺乳動物;它生活在河湖岸邊的矮小樹叢中,昆蟲是它的主要食物。
古生物學家認為,始祖獸並非胎盤類哺乳動物,而是分支中更早期及更原始的代表。它的狹小臀部顯示它們會生出幼獸,但卻未曾完全發展。由此可見,它們還沒有進化出完整的胎盤。
始祖獸非常有可能就是現今所有哺乳動物,包括老鼠和人類的共同祖先。
下面就是始祖獸的化石和復原像。
(圖片來源於網路)
⑶ 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研究人類起源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是古人類的___.
達爾文是19世紀著名的進化論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現代類人猿的相似之處,如人和類人猿的骨骼在結構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內臟結構也非常相似,人和類人猿的胚胎在五個月以前幾乎完全一樣等等,進而提出人類和類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證據,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等,由於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年代和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
故答案為:森林古猿;化石
⑷ 達爾文的什麼著作提出了人類與類人猿有著共同祖先
達爾文,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著有《物種起源》一書,正確的闡明了有關生物進化的觀點,即生物進化論,知道生物進化的基礎是生物同時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生物進化的原因是環境的變化,生物間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的內容. 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於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於環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答案為:<物種起源>;上帝
⑸ 人類的起源是什麼生物
這要看追溯到多遠的地質時代。
動物是按照單細胞動物、原始多細胞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順序進化的。人類是脊椎動物,所以,就從脊椎動物開始,說一下人類的起源。
最早的脊椎動物是魚類。最早的魚類出現於早寒武紀,距今約5億4千萬年前,它們生活在海洋中。那時地球上正在發生古生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物物種爆發式地增加,魚類出現。
到4億多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時,植物已經率先登陸,並形成了遍布全球陸地的高大的蕨類森林,無脊椎動物,如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等也已經登陸,原始的飛行昆蟲已經出現。此時,魚類也開始嘗試登陸。到約3.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一些登陸的魚類進化出了在陸地上生存的能力,兩棲動物出現。經過石炭紀到古生代二疊紀時,兩棲動物極為繁盛,進化出一些體形巨大的物種,成為了陸地上的霸主。
與此同時,在距今約3億年前的石炭紀時,一部分兩棲動物再次進化,完全脫離了水環境,成為真正的陸生動物,它們就是爬行動物。
但到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地球上發生了最為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0%的物種滅絕,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兩棲動物因為水環境的喪失而遭受到滅頂之災,失去了陸地霸主的地位,使爬行動物獲得了生存機會,也使地球地質年代從古生代進入到了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
在三疊紀,爬行動物迅速進化,恐龍出現。到三疊紀晚期(約2億年前),還出現了比爬行動物進化程度更高的一類動物,就是哺乳動物。地球上最早的原始哺乳動物的代表,古生物學家把它們命名為摩爾根獸。摩爾根獸體形嬌小,比現在的老鼠大不了多少,但摩爾根獸代表了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整個哺乳動物大家族的祖先類型。
摩爾根獸
哺乳動物有點「生不逢時」,因為在隨後從侏羅紀到白堊紀長達1億多年的漫長歲月里,它們一直生活在以恐龍為主的爬行動物的巨大壓力下,在夾縫里求生存。直到白堊紀末的6500萬年前,當恐龍等在中生代異常適應的爬行動物發生了大滅絕之後,它們才得以在隨後的新生代中頑強地崛起,並成為新生代地球的主宰。
恐龍滅絕後,地球歷史進入了新生代,劫後餘生的哺乳動物迅速地輻射分化出眾多的類群佔領了幾乎所有的生態位,並且一直保持著優勢直到今天。
恐龍滅絕後僅僅用了1千萬年,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就出現了。這種古猴生活於約5500萬年前潮濕、炎熱的湖邊,是迄今發現的最早靈長目動物。這種古猴身長約7厘米,體重不超過30克,體積接近現代的小侏儒狐猴。它還具有修長的四肢、尖小的牙齒和大眼窩,證明它善於跳躍和利用四肢走動、以昆蟲為食並擁有良好的視力。到漸新世(3400萬年前----2300萬年前),已經出現了猿和猴,並且朝不同的方向進化。
現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1911年發現於埃及法雍的原上猿,其生存年代為3500~3000萬年前。更晚的則有森林古猿,其生存年代約在2300~1000萬年之前。這些古猿很可能是現代類人猿和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
森林古猿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拉瑪古猿等幾個分支。拉瑪古猿生存年代約為1400~700 萬年以前,其化石帶有許多人類的特徵,許多學者認為拉瑪古猿是人類的祖先。但有些學者發表不同意見,認為拉瑪古猿不屬人科,而是猩猩的祖先。也有學者持折中觀點,認為兩種可能性都存在。
拉瑪古猿之後出現了南方古猿。其生存年代大約為500~150萬年之間。1970年代在非洲發現了一具人科動物化石,年代距今約300萬年前,全身骨骼保存達40%左右,是一個20歲左右之女性,被稱之為「露西女士」,定名為南方古猿阿法種,被認為是最早的人科動物。
從猿到人的過渡,如果從拉瑪古猿算起,大約經過了1000多萬年;如果從南方古猿算起,則有200~300萬年。在長期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過渡時期的生物終於學會了製造工具。工具的製造是有意識的活動,這種自覺的能動性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重要的特點,它標志著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的結束。
人類就是這樣起源的。雖然這其中還有許多未能完全搞清楚的地方,但大致不會差多少。
⑹ 黑猩猩和人類是共同的祖先,為什麼他們沒有變成人類
大猩猩從中新世(2300萬年前~ 533萬年前)末期開始選擇了與人類不同的進化道路,黑猩猩直到更新世(258萬8千年前~ 11700年前)中期才從大猩猩的進化中分化出來!所以人類和黑猩猩之間的淵源有亞種上的差異,兩者之間的差距通常可能不大!人類和大猩猩分化後,各自的發展和進化道路似乎黑猩猩在這個過程中進化的速度沒有達到相應的高度,這之間有幾個原因。黑猩猩還處於分化的早期階段,其物種的各種特性仍然原始,需要很多時間來積累!
科學家們花了數年時間來滿足所有基本環境條件,以培養黑猩猩學習語言的能力。從實驗結果來看,黑猩猩知道如何表達對某個物體的渴望,知道數百個單詞,但不能真正意義上掌握我們人類定義的語言,即詞彙和語法。例如,給一個橙子和給一個橙子不是一回事。我們人類小時候就能意識到這種差異。好像天生就能創造出能夠自己組合和排列詞彙的句子,創造出具有新表達意義的句子,但黑猩猩不適用於這種能力。科學家們還表示,通過語法的革新,盡管人類有更復雜的想法,但這只是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差距之一。
⑺ 請問人類的共同祖先是不是由蟲族進化過來的
阿彌陀佛。不是的。一切法由心想生。我們這個世界是心想生的。
按照佛教關於人類起源的確是這樣說的。佛陀講,在上一大劫末,天地崩壞,所有的生命都往生到第二禪之第三天即光音天上成為光音天人。此天的所有生命都不是父母所生而是自然化生的。他們也不吃五穀雜糧,而是以念為食。每一位光音天人的身體都發出清凈殊勝的光明,代替語言進行交流。他們都有神足通,能夠在空中自由地飛行。
當時的地球表面全部被海水所覆蓋,沒有陸地,沒有日月星辰,沒有白天和黑夜,沒有年月日的更替,只有漫長而無邊的黑暗。後來地球上開始出現了陸地,這時候光音天人的壽命終結,就降生到地球上。他們剛降生時仍然是以念為食,具有神足通,能夠自由地在空中飛行,他們的身體仍然能夠發出清凈殊勝的光明。他們在地球上住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把自己稱為「眾生」,也就是最初的人類。
後來地下湧出像酥蜜一樣甘美的泉水,一些性情輕浮的人看到這些泉水就想:「這是什麼東西啊?我來嘗一嘗吧!」他就用手指沾了一點泉水放到嘴裡嘗了嘗,覺得味道很好。於是就放縱地飲用取食。其餘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來品嘗這美味的泉水,覺得味道很好。於是所有的人都敞開胸懷盡情痛飲。可是時間一長,這些人的身體開始變得粗濁,失去天身妙色,喪失了神足飛翔的能力,只能在地上行走;由天身發出的清凈光明也暗淡熄滅。世界又沉入無邊的黑暗當中。
世界上一切東西和生命如何生起?例如人從哪裡來?無論東西方文化、宗教、哲學、科學,討論了幾千年,也鬧了幾千年,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據說人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又是誰生的?達爾文進化論說人是從猿猴進化而來,你相信人類的祖先是猿猴嗎?還有現在猿猴為什麼不變成人呢?
在佛經也提到人類的來源,既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猴子變的,而是另外一個世界--「光音天」下來的。這地球原來沒有人類,我們的老祖宗從光音天來的時候,起初都會飛,等於有人認為外太空人飛到地球這個星球上來玩,在地球上玩久了以後,喜歡在地上抓些東西吃吃,結果,一吃就吃壞了,飛不起來,便留在地球上。
那麼,我們要追問,光音天的人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光音天是色界天中的一個天,以科學來講,那是銀河系統外,另一個外銀河系統。假如說色界天的人是由無色界天來的,那麼,無色界天的人又從哪裡來?如此追問下去,問題就大了,沒完沒了。
「無始」是佛教哲學里特別的名稱,無論東方或西方的文化,都在追求一個大問題,宇宙如何開始?人從哪裡來?西方文化說是上帝創造的。
佛教把宇宙的開始稱為「無始」,無始就是沒有開始,例如一個圓,任何一點都是起點。有關宇宙的來源和人種的起源,是個大問題,科學家還在探索之中;達爾文說人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我可不同意,我的老祖宗可不是猿猴。
佛經里提到地球的人類是由光音天飛下來的,在地上抓地味吃,吃多了就飛不回去了。
⑻ 人類的共同祖先是誰
森林古猿進化成人和現代類人猿的原因:
為適應地面生活,森林古猿慢慢直立行走,把前肢解放出來,從會使用工具逐漸發展到製造工具,大腦越來越發達,在群體生活中產生了語言,進化成了古人類。
森林古猿進化成人的證據:
(1)現代類人猿和人類有著許多相近的體質特徵,說明二者之間有較近的親緣關系。
(2)古人類化石,如距今300萬年前的「露西」少女化石、「東非人」頭骨化石等。
人類的發展:
經過漫長的歲月,人類從自然界的弱者變成了強者。現在,人類已經強大到能夠影響生物圈的面貌。
人類的發展變化:
①體型:從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
②使用工具:從不會使用工具,到會使用並製造各種復雜的現代化工具。
③著衣:從赤身裸體到懂得禦寒、遮羞、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