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驗室微生物檢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微生物檢驗無菌操作的注意事項有很多細節,日常的微生物檢驗過程中要注意無菌操作,除了要在潔凈台和操作器皿上的消毒,還需要注意人員衛生和環境的衛生。
【操作技巧】
進行培養時,動作要准確敏捷,但又不必太快,以防空氣流動,增加污染機會。不能用手觸及已消毒器皿,如已接觸,要用火焰燒灼消毒或取備品更換。為拿取方便,工作檯面上的用品要有合理的布局,原則上應是右手使用的東西放置在右側,左手用品在左側,酒精燈置於中央。工作由始至終要保持一定順序性,組織或細胞在未做處理之前,勿過早暴露在空氣中。同樣,培養液在未用前,不要過早開瓶;用過之後如不再重復使用,應立即封閉瓶口直立可增加落菌機會。吸取營養液、PBS、細胞懸液及其它各種用液時,均應分別使用吸管,不能混用,以防擴大污染或導致細胞交叉污染。工作中不能面向操作野講話或咳嗽,以免唾沫把細菌或支原體帶入工作檯面發生污染。操作前用酒精擦拭超凈檯面及雙手。手或相對較臟的物品不能經過開放的瓶口上方,瓶口最易污染,加液時如吸管尖碰到瓶口,則應將吸管丟掉。
【培養前准備】
在開始實驗前要制定好實驗計劃和操作程序。有關數據的計算要事先做好。根據實驗要求,准備各種所需器材和物品、清點無誤後將其放置操作場所(培養室、超凈台)內,然後開始消毒。這可以避免開始實驗後.囚物品不全往返拿取而增加污染機會。
【火焰消毒】
在無菌環境進行培養或做其它無菌工作時,首先要點燃酒精燈或煤氣燈。以後一切操作,如按裝吸管帽、打開或封閉瓶口等,都需在火焰近處並經過燒灼進行。但要注意:金屬器械不能在為焰中燒的時間過長,以防退火,燒過的金屬鑷要待冷卻後才能挾取組織,以免造成組織損傷。吸取過營養液後的吸管不能再用火焰燒灼,因殘留在吸管頭中營養液能燒焦形成炭膜,再用時會把有害物帶入營養液中。開啟、關閉長有細胞的培養瓶時,火焰滅菌時間要短。防止因溫度過高燒死細胞。另外膠塞過火焰時也不能時間長,以免燒焦產生有毒氣體,危害培養細胞。
【洗手和著裝】
原則上和外科手術相同。平時僅做觀察不做培養操作時,可穿裝細胞培養室內紫外線照射30min的清潔工作服。在利用超凈台工作時,因整個前臂要伸入箱內,應著長袖的清潔工作服,並於開始操作前要用75%酒精消毒手。如果實驗過程中手觸及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出入培養室都要重新用消毒液洗手。進入原代培養室需徹底洗手還要戴口罩、著消毒衣帽。
【操作台消毒】
體外培養細胞缺乏抗感染能力,所以防止污染是決定培養成功或失敗的首要條件。即便使用設備完善的實驗室。若實驗者粗心大意,技術操作不規范,也會導致污染。因而.為在一切操作中為最大可能的保證無菌.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做到有條不紊和完全靠。無菌培養室每天都要用0.2%的新潔爾滅拖洗地面—次(拖布要專用).紫外線照射消毒30-50min,超凈工作台檯面每次實驗前要用75%酒精擦洗。然後紫外線淌毒30min。在工作檯面消毒時切勿將培養細胞和培養用液同時照射紫外線,消毒時工作檯面上用品不要過多或重疊放置.否則會遮擋射線降低消毒效果。—些操作用具如移液器、廢液缸、污物盒、試管架等用75%酒精擦洗後置於台內同時紫外線消毒。
微生物無菌檢測培訓小編溫馨提醒您關注食品檢驗員報名時間安排!
2. 食品微生物檢測內容有哪些
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類是致病菌及其毒素,比如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單增李斯特菌、金葡菌腸毒素等,它們主要導致胃腸道疾病,嚴重的會造成肝、腦、腎等臟器的損害,甚至死亡。;
第二類是產毒真菌和真菌毒素,包括黃麴黴毒素、伏馬菌素、展青黴素等,它們或造成人的急性中毒事件,或因長期攝入,造成消化道癌症和某些地方病。
第三類是病毒和寄生蟲。
3. 食品污染物檢測主要測什麼選什麼項目有要求嗎
食品在從生產、加工、包裝、貯存、運輸、銷售直至食用等過程中產生的或由環境污染帶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學性危害物質。食品污染物檢測包含有重金屬、苯並芘等相關污染物指標,具體檢測項目需要以檢測目的及國標等標准為指導。如果有相關檢測需求,可以考慮下浙江華才,在我們省的食品各指標檢測中算是很有名的了,流程正規,資質齊全,出報告速度也快,長期合作下來感覺挺好的。謝謝您能一如既往的採納我的回答
4. 如何做好微生物組工作
1 / 3 第一點:選擇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自製酸奶、康普茶、泡菜、豆豉等。第二點:低碳水化合物和優質脂肪,每天攝取大量的蔬菜水果和85-110克的蛋白質。第三點:享受紅酒、茶葉、美式咖啡和黑巧。多酚的飲食能顯著降低氧化應激標志物,從而降低神經性疾病的風險,而且多酚類食物能積極影響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能力。第四點:選擇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洋姜、大蒜、洋蔥、韭菜、豆薯等。第五點:飲用好水。無論選擇哪種凈水機,都要定期對其進行維護,隨著污染物的積累,過濾器會變得不那麼有效。第六點:每季禁食。人體能將脂肪分解成一種叫做酮類的分子,特別是β-羥丁酸(β-HBA)的物質可謂大腦的超級燃料,而且也是腸道有益菌群的一部分。
2 / 3 第一點:選擇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自製酸奶、康普茶、泡菜、豆豉等。第二點:低碳水化合物和優質脂肪,每天攝取大量的蔬菜水果和85-110克的蛋白質。第三點:享受紅酒、茶葉、美式咖啡和黑巧。多酚的飲食能顯著降低氧化應激標志物,從而降低神經性疾病的風險,而且多酚類食物能積極影響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能力。第四點:選擇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洋姜、大蒜、洋蔥、韭菜、豆薯等。第五點:飲用好水。無論選擇哪種凈水機,都要定期對其進行維護,隨著污染物的積累,過濾器會變得不那麼有效。第六點:每季禁食。人體能將脂肪分解成一種叫做酮類的分子,特別是β-羥丁酸(β-HBA)的物質可謂大腦的超級燃料,而且也是腸道有益菌群的一部分。
3 / 3 第一點:選擇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自製酸奶、康普茶、泡菜、豆豉等。第二點:低碳水化合物和優質脂肪,每天攝取大量的蔬菜水果和85-110克的蛋白質。第三點:享受紅酒、茶葉、美式咖啡和黑巧。多酚的飲食能顯著降低氧化應激標志物,從而降低神經性疾病的風險,而且多酚類食物能積極影響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能力。第四點:選擇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洋姜、大蒜、洋蔥、韭菜、豆薯等。第五點:飲用好水。無論選擇哪種凈水機,都要定期對其進行維護,隨著污染物的積累,過濾器會變得不那麼有效。第六點:每季禁食。人體能將脂肪分解成一種叫做酮類的分子,特別是β-羥丁酸(β-HBA)的物質可謂大腦的超級燃料,而且也是腸道有益菌群的一部分。
5. 食品微生物檢驗前需要什麼准備
微生物檢驗前,最重要是滅菌,包括:培養基、稀釋管、培養皿和吸管(一次性就放在無菌室就好),當然無菌室紫外滅菌30-60min也是必須的,再在緩沖間滅一件白大褂
其他像接種針、酒精棉球等也要事先准備好
6. 關於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
我國衛生部頒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標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和致病菌三項。
你已經做過菌落總數,那就只需下面兩個了。都是很普通的儀器,但是試劑的話比較多,需要特別購買,不過也是很普通的試劑,在一般的試劑商店能買到。
其實你可以外送檢測,不會很貴。如果自己做,就比較煩了。
一、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測定
1、實驗材料:溫箱、水浴鍋、天平、顯微鏡、均質器或乳缽、溫度計、平皿、試管、發酵管、吸管、載玻片、接種針、乳糖—膽鹽發酵管、乳糖發酵管、蛋白腖水、靛基質試劑、麥康凱、伊紅美藍瓊脂(EMB)、遠騰氏瓊脂、革蘭氏染色液
2、實驗方法與步驟
2.1采樣及稀釋
(1)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g(或25ml)放於含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振搖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固體檢樣最好用無菌均質器,以800r/min~1000r/min的速度處理1min,做成1:10的稀釋液。
(2)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混勻,做成1:100的稀釋液,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按上述操作依次作10倍遞增稀釋液
(3)根據食品衛生要求或對檢驗樣品污染情況估計,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也可直接用樣品接種。
2.2乳糖初發酵試驗
即通常所說的假定試驗。其目的在於檢查樣品中有無發酵乳糖產生氣體的細菌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單料乳糖發酵管。每一個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溫箱內,培養(24±2)h,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生者,則按下列程續進行。
2.3分離培養: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板或麥康凱瓊脂平板上,置(36±1)℃溫箱內,培養18h~24h,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作革蘭氏染色鏡檢和復發酵試驗。
2.4乳糖復發酵試驗:即通常所說的證實試驗,其目的在於證明從乳糖初酵管試驗呈陽性反應的試管內分離到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確能發酵乳糖產生氣體。在上述的選擇性培養基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1~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36±1)℃的溫箱內培養(24±2)h,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發酵管產氣,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無芽胞桿菌,即報告為大腸桿菌陽性;凡乳糖發酵管不產氣或革蘭氏染色為陽性,則報告為大腸桿菌為陰性。
3報告: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最可能數。
二、食品中病原菌的檢驗:主要有沙門氏菌屬、志賀氏菌屬、霍亂弧菌屬、黴菌真菌等等。國內主要是指沙門氏和志賀氏,試劑主要為SS瓊脂。將樣品(增菌後)稀釋塗布在SS瓊脂上面,然後看長出的菌落,找一些圖片做對照,一致的話說明有致病菌,沒有的話就說明PASS。一般沙門氏或志賀氏菌落是無色透明或粉紅色菌落,表面光滑,產硫化氫的菌落中心有黑點。
7. 如何提升食品微生物檢測質量
目前,隨著食品檢驗事業的飛速發展,各級食品實驗室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觀,人員素質提高,實驗室設備更新換代,提高了檢驗結果的准確性和精密性,滿足了食品檢驗的需要,食品實驗室成為食品檢驗監督不可缺少的依賴。各實驗室為了提高本實驗室的檢驗質量,競相開展了質量控制工作,也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質量控制工作的實施過程中,並非盡如人意,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是儀器設備的性能與運行狀態。進行期間核查,重點是對那些不太穩定、使用頻率高、使用條件惡劣、容易產生漂移、因出現過載可能造成損壞的、能力驗證結果有問題、對檢測數據有疑問、單純校準不能保證在有效期內正確可靠的儀器設備、計量參考物質或標准物質,核查其可信度和可靠性。方法:(1)用參考標准進行核查;(2)參加能力驗證或其他實驗室之間的比對;(3)使用有證標准物質;(4)相同儀器比對;(5)同一樣品不同儀器檢測結果的比對;(6)對保留樣品的再檢測;(7)協議標准和方法。
8. 怎樣學好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
1.要細仔。微生物檢測過程就是要避免過程污染樣品,所以要充分考慮到過程中可能對樣品污染的因素。
2.標准與實踐相結合。有些標准看起來很負責,但經過實踐,綜合處理一下,過程還是很簡單的,不要死死的讀標准,不去做。
3.多練習。微生物很多技巧要非常熟練,向劃線分離、接種生化管、血清凝固實驗要不斷的嘗試練習,才能做的好。
9. 工廠微生物檢驗員具體工作內容有哪些應該具備哪些技術
如果是葯廠的話,一般是做一些日常的常規實驗還有一些控制菌的檢驗。像是細菌、黴菌酵母菌的計數,有時還要對陽性菌株進行傳代。這些都可以在現行的中國葯典附錄中找到。每天都要做好計劃,准備培養基、玻璃器皿的滅菌工作,實驗前後對微生物室進行消毒殺菌和日常管理。檢測樣品當中的菌落總是是否超標,是否有不得檢出的控制菌(如大腸埃希菌或沙門菌等)。網上現在應該能找到葯典下載,具體的內容附錄里有,像「無菌檢查法」、「微生物限度檢查法」。實際操作的話,如果你在學校有上過實驗課的話,操作也就那些,沒什麼難度的。我也只是做了一年多的微生物,其實葯廠不會只招微生物的檢驗人員,還是要兼顧一些理化的。去看看葯典吧,會有幫助的。
10. 食品微生物檢測的程序
(1)採集樣品
采樣前要了解所采樣品的來源、加工、儲藏、包裝、運輸等情況,采樣時必須做到:使用的器械和容器需經滅菌,嚴格進行無菌操作;不得加防腐劑;液體樣品應攪拌均勻後才去采樣,固體樣品應在不同部位採取以使樣品具代表性;取樣後及時送檢。
國際食品微生物標准委員會(ICMSF)制定的食品微生物學分析采樣方法,目前已在國內外被逐步推廣採用。ICMSF根據以下原則來規定不同的采樣數:①各種微生物本身對人的危害程度各有不同;②食品經不同條件處理後,其危害程度可分為3種情況:危害度降低;危害度未變;危害度增加。依據ICMSF采樣方法規定,其中:n:指一批產品采樣個數;c:指該批產品中檢樣菌數超過限量的檢樣數;m:指合格菌數限量;M:指附加條件後判定為合格的菌數限量。
(2)樣品送檢
採集好的樣品應及時送到食品微生物檢驗室,一般不應超過3h,如果路程較遠,可將不需冷凍的樣品保持在1~5℃的環境中,勿使凍結,以免細菌遭受破壞。
樣品送檢時,必須認真填寫申請單,以供檢驗人員參考。
檢驗人員接到送檢單後,應立即登記,填寫序號,並按檢驗要求,立即將樣品放在冰箱或冰盒中,並積極准備條件進行檢驗。
(3)樣品處理
樣品處理應在無菌室內進行,若是冷凍樣品必須事先在原容器中解凍,解凍溫度為2~5℃不超過18h或45℃不超過15min。
a.固體樣品
用無菌刀、剪或鑷子稱取不同部位的樣品,剪碎放入滅菌容器內,加一定量的水混勻,製成1: 10混懸液,進行檢驗。在處理蛋製品時,加入約30個玻璃球,以便震盪均勻。生肉及內臟,先進行表面消毒,再剪去表面樣品,採集深層樣品。
b.液體樣品
原包裝樣品用點燃的酒精棉球消毒瓶口,再用經石炭酸或來蘇兒消毒液消過毒的紗布將瓶口蓋住,用經火焰消毒的開關器開啟。搖勻後用無菌吸管吸取;含有二氧化碳的液體食品,按上述方法開啟瓶蓋後,將樣品倒入無菌磨口瓶中,蓋上消毒紗布,將蓋開一小縫,輕輕搖動,使氣體逸出後進行檢驗;將冷凍食品放入無菌容器內,融化後檢驗。
c.罐頭
罐頭進行密閉試驗、膨脹試驗和檢驗。將被檢驗罐頭置於85℃以上的水浴中,使罐頭沉入水面以下5 cm,觀察5 min,如有小氣泡連續上升,表面漏氣;另外將罐頭放在(37±2)℃環境下7d,如是水果、蔬菜罐頭,放在20~25℃環境下7d,觀察其蓋和底有無膨脹現象。檢驗時,先用酒精棉球擦去罐上油污,然後用點燃的酒精棉球消毒開口的一端,用來蘇兒消毒紗布蓋上,再用滅菌的開罐器打開罐頭,除去表層,用滅菌匙或吸管取出中間部分的樣品進行檢驗。
(4)檢驗
每種指標都有一種或幾種檢驗方法,可根據不同的食品、不同目的來選擇恰當的檢驗方法。通常所用的常規檢驗方法為現行國家標准,或國際標准,(如FAO標准、WHO標准等),或食品進口國的標准(如美國FDA標准、日本厚生省標准、歐共體標准等)。
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室接到檢驗申請單,應立即登記,填寫試驗序號,並按檢驗要求立即將樣品放在冰箱或冰盒中,積極准備條件進行檢驗。
一般陽性樣品發出後3d(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方能處理樣品;進口食品的陽性樣品,需保存6個月方能處理。陰性樣品可及時處理。
(5)結果報告
樣品檢驗完畢後,檢驗人員應及時填寫報告單,簽名後送主管人核實簽字,加蓋單位印章,以示生效,並立即交給食品衛生監督人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