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區分轉基因食品
(1),超市購買食品時一定要上心,先查是否有轉基因標注。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轉基因食品應有標注。但這些標注怕見人,小到只有1.8毫米高,而且躲在最不顯眼處,仔細查總是可以查到的。
(2),不買色拉油、玉米油;食用油大字標明非轉基因可選,花生油、菜籽油、茶油等相對較好。
(3),從安全和質量上說,個體農販水果類食品要比超市好得多。特別不要迷信外資超市,那裡的東西好看而不好吃,壞的、假的太多。
(4),玉米使用轉基因最早、最廣、最多,購買任何玉米食品均要慎之又慎,哪怕超市賣的玉米窩窩頭。
(5),小麥是美國、西歐主糧,全世界小麥不搞轉基因商品化,麵粉無轉基因,就怕中國特色的漂白濟、滑石粉混在裡面,進口麵粉安全系數大。
(6),水稻轉基因少數流入市場,特別要警惕又長又瘦又亮的大米。東北大米目前無轉基因,暫可放心,泰國禁止轉基因,其米無問題。
(7),小米、燕麥、蕎麥、高梁均屬小宗糧食作物,還來不及去轉基因。花生是我國獨特產品,暫無轉基因,紅薯也未轉基因。
(8),轉基因黃豆:圓圓的,無黑色的結,外形很可愛,而且不會生蟲,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的黃豆都是這種品種,不生蟲、不被蟲咬,顆粒飽滿,口感很差。
非轉基因黃豆:腰子(橢圓)型,有黑色的結,很醜,大小不一,會生蟲,出漿率高,口感好而且營養豐富。
2. 轉基因和非轉基因有什麼區別
是否是自然存在的。
非轉基因是自然界存在的,是自然選擇出來的個體。而轉基因作物通過生物技術,將某個(或幾個)基因從生物體中分離出來,之後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從而培育出的具有新性狀的生物。
轉基因食物短期食用對人體沒有太大傷害,但如果長期食用可能會造成基因突變等不可預估的傷害與疾病。
含有轉基因生物成份的食品稱為轉基因食物。從基因型來講,轉基因個體比非轉基因個體多了或少了一些基因;從表現型來講,轉基因個體比非轉基因個體多一些人們想要的性狀,如高產、抗蟲等。
轉基因食品具有的優點:可以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減少農葯使用,避免環境污染;節省生產成本;促進生產效率轉基因食物的缺點:對蝴蝶等昆蟲造成傷害;影響周邊的植物的生長;使昆蟲或病菌在演化中增加抵抗力,或產生新的物種,之後一樣有可能會傷害作物。
外來遠源物種的基因在轉基因生物里的表達會影響該生物細胞內的代謝平衡,很可能會產生微量的各種不明代謝中間物,而這些物質成為食物後在人體里可能被吸收,其毒副作用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才會比較顯著表現出來。
美國科學院環境醫學指出:「轉基因食品沒有得到很好的測試,並造成嚴重的健康風險。轉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響之間不是了無關系的,實則存在因果的關系。」 AAEM的立場文件中指出,「一些用動物的研究指出食用轉基因食品有嚴重健康的風險。」包括不育,免疫問題,加速老化,胰島素的調節,和主要臟腑及胃腸系統的改變。他們得出結論:「轉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響之間不是了無關系的,實則存在著因果的關系。」
以科學公認的標准性定義:「轉基因食品和疾病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一致性,在多次動物研究中已被證實。」 世界著名生物學家普什帕米巴爾加更進一步,他在審查了600多個科學期刊,他得出結論認為:轉基因生物(GMOs)是令至美國人健康急劇惡化的一大因素。
索爾克研究所的生物學家戴維舒伯特警告說,「在人口中,兒童是最有可能受到毒素和其它與轉基因食品有關的飲食問題所傷害到。」轉基因食物喂養的嬰兒亦較細小,後來懷孕也有問題出現。
生殖問題也困擾著牲畜。印度在哈里亞納邦的調查表明,大多數吃了轉基因棉籽的水牛有並發症,如早產,流產,不育,並子宮脫垂。許多小牛死亡。在美國,大約24個農民報告說成千上萬只豬吃了轉基因玉米品種後成了不能生殖的,一些服用後出現假懷孕,有的生下袋水。奶牛和公牛進食了相同的玉米也成為不育。
在每個細胞中,轉基因玉米和棉花已被策劃設計生產出自己內置的農葯。當蟲咬(轉基因)植物時,(植物)內里的毒會令它的胃裂開而至死。生物技術公司聲稱, 轉基因大豆被首次進入英國後不久,大豆過敏急升了50%。
也許美國流行著食物過敏和哮喘是一種遺傳基因操縱的結果。 在印度,一直以來,當棉花收獲後,動物採食其植物。但是,當有牧羊人讓其羊群吃轉基因棉花植株,數以千計的羊死亡。 最令人憂心的調查結果:所有轉基因生物殘留在內我們 體內插入到轉基因大豆里的基因轉移到生活在我們腸道的細菌的DNA裡面去,並繼續發揮作用。這意味著吃了之後,我們雖然不吃轉基因食物,在我們體內仍然不斷產生有潛在之害的基因蛋白質。
說透徹一點,吃Bt玉米所造成的玉米片,會把我們的腸道細菌轉變成生活著的農葯製造廠,可能直至我們死為止。 當在美國的各地的醫療會議宣告基因轉移的證據時,醫生們往往響應他們的病人在過去十年中,有著大幅增加的胃腸道的問題。
科學家在90年代初,已在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FDA)提出對所有這些問題的警告。根據從一起訴訟所公布的文件,該機構的科學共識是:轉基因食品是有內在的危險,並可能製造出難以檢測的過敏,毒葯,基因轉移到腸道菌群,新的疾病和營養問題。
如果其它基因改造食物是引至自閉症,肥胖症,糖尿病,哮喘,癌症,心臟病,過敏,生殖問題的增加,或任何其它常見而且現正困擾美國人健康的問題,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事實上,由於轉基因生物的喂養有這樣多種多樣的問題,易感染的人群會作出對轉基因食品的多種病症。
3. 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區別是什麼
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食物的區別有:
1、食物的基因不一樣。
轉基因食品,即利用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不自然和諧,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非轉基因食品,沒有經過生物技術,自然生長的,以非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非轉基因食品。
2、轉基因食品在性狀及營養品質方面與非轉基因食品不同。
通過生物技術,科學家可以把某個基因從生物中分離出來,然後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例如,北極魚體內的某個基因有防凍作用,科學家將它抽出,植入西紅柿里,於是就製造出新品種的耐寒西紅柿。像這樣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在轉基因食品這個概念出來之前,是沒有非轉基因食品這個概念的。非轉基因食品顧名思義是指不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如果是按照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生產標准要求生產的,那麼這個非轉基因食品就是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否則就不是。
二、基於轉基因食品潛在安全的不確定性,世界各國政府都加強對轉基因食品進行管理。主要原則是:
一、執行嚴格的安全評價制度
二、標識制度,即在轉基因食品包裝上加貼標識
目前我國轉基因食品法規主要有:《進出境轉基因產品檢驗檢疫管理辦法》,2004年6月12日頒布。
該基因食品有較多的優點,比如說可以增加作物產量,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作物抗蟲害,抗病毒的能力,提高農產品賣出,比如說轉基因土豆,可以縮短作物的開發時間,擺脫四季供應,打破物種的界限,不斷培植新物種。
轉基因食品的當然有很多缺點,是不受環境影響的情況下產出的,如果遇到雨雪自然災害,也可能減產更厲害,同時在栽培的過程當中,轉基因作物可能演變為農田雜草,可能通過其漂流影響其他物種,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從遠期來說對人的危害,現在還不可知。
4. 怎麼樣區分轉基因食物啊
一、轉基因食品
利用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類所需要的目標轉變,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二、判斷轉基因食品的幾個標准:
1、季節。除了大棚蔬菜外,其它的反季節食品容易是轉基因的。
2、色彩。與傳統的不一樣的絕對是轉基因,比如彩色棉花、彩色辣椒。
3、個頭。按照傳統,西紅柿也有一定個頭的,比如:像大拇指頭那麼一點大的小西紅柿絕對是轉基因。再比如大豆,也叫黃豆,就是做豆腐,豆漿那種豆子,形狀應該像動物內臟:腰的樣子,有點扁,可現在的大豆,全是圓圓的、大不少、就像豌豆一樣的大豆,產量很高,就是轉基因。
4、味道。傳統的玉米一般就是黃玉米,白玉米,略帶甜味,而現在流行的甜玉米,其甜度非常高,無疑是轉基因。
5、害蟲。凡是害蟲喜歡光顧的作物就是沒轉基因的,凡是害蟲害怕,也就是沒有害蟲,或很少害蟲的作物,就是轉基因。
6、產量。轉基因作物一般在開始幾年,其產量要比傳統作物高不少。
三、常見的轉基因食品辨別
1、大豆
非轉基因大豆:為橢圓形狀,有點扁。肚臍為淺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來的豆漿為乳白色。轉基因大豆:為圓形,滾圓。肚臍為黃色或黃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來的豆漿有點黃,用此豆製作的豆腐什麼的都有點黃色。簡單的檢驗方法:轉基因大豆不發芽!可以用水檢測!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會發芽! 轉基因大豆不會發芽,只不過是個體膨脹而已。
2、胡蘿卜
非轉基因胡蘿卜:表面凸凹不平,一般不太直,從頭部到尾部是從粗到細的。且頭部是往外凸出來的。轉基因胡蘿卜:表面相對較光滑,一般是直的,它的尾部有時比中間還粗。且頭部是往內凹的。
3、土豆
非轉基因土豆:樣子比較難看,一般顏色比較深,表面坑坑窪窪的,同時表皮顏色不規則,削皮之後,其表面很快會顏色變深,皮內為白色。轉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坑窪窪很淺,顏色比較淡。削皮之後,其表面無明顯變化。檢驗方法:先削皮後看變化再決定吃不吃。
4、大米
在中國取得轉基因大米合法種植權的地區是湖北,要警惕細長的很亮的米。容易與東北「長粒香」混淆。買的時候一定看清原產地。
5、西紅柿
轉基因西紅柿:顏色鮮紅很好看,果實較硬,不易裂果。
6、玉米
轉基因玉米:甜脆、飽滿、體形優美、頭顆粒尾差不多。
5. 什麼是轉基因食品如何區分
所謂轉基因食品, 就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到某種特定的生物體中,並使其有效地表達出相應的產物(多肽或蛋白質),此過程叫轉基因。
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根據轉基因食品來源的不同可分為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動物性轉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轉基因食品。
區分:季節。除了大棚蔬菜外,其它的反季節食品大部分是轉基因的。色彩。與傳統的不一樣的絕對是轉基因,比如彩色棉花、彩色辣椒。
實際上,轉基因產品隨處可見,早已融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我們在自覺不自覺之中接觸著轉基因產品,使用著轉基因產品,享受著轉基因產品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轉基因技術遠非局限於農業,這項技術早已大規模應用於葯物生產、食品生產、工業生產、環境修復以及燃料生產等領域。
在我們身邊,大量的食品、葯品、工業原料,實際上都使用了轉基因技術,世界上有不少啤酒、乳酪是用基因改造的酵母來加工的,大多數胰島素等基因工程葯物是用基因重組技術,把外源基因引人微生物產出的。
6. 轉基因和非轉基因是什麼意思啊有啥區別
非轉基因是指不含轉基因食品或者轉基因食品總量低於某個閾值的食品。
轉基因是指利用DNA重組、轉化等技術,將特定的外源靶基因轉移到受體生物中,使其產生可預期的、定向的遺傳改變。
區別:
一、應用不同
1、轉基因:已廣泛應用於醫葯、工業、農業、環保等領域。
2、非轉基因:作為轉基因食品的對照寫,多用於各種食品安全性的比較試驗。也可作為轉基因食品檢測中的陰性對照。
二、原理不同
1、轉基因原理:轉基因即將人工分離、修飾後的DNA、基因導人生物細胞基因組,在基因表達的影響下,會改變原有生物體的特性。目前,轉基因技術主要應用於轉基因育種領域。我國政府一直十分重視轉基因技術。作為世界人口大國,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有效緩解環境和經濟壓力。
2、非轉基因原理:含有少於0.9%的轉基因成分,採用克隆等方式,在受體細胞中置人外源DNA,代表性的使用方式如載體介導法、DNA直接攝取法。
(6)轉基因生物如何區分擴展閱讀:
醫學中轉基因技術的應用范圍很廣。動物基因改造技術可以為人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建立動物模型,克服單純依靠天然突變體的局限性。
轉基因技術也被用於生產蛋白質和多肽葯物,如生產胰島素、干擾素,免疫球蛋白、紅細胞生長素、尿激酶、人血紅蛋白、人表皮生長因子、粒細胞等等珍稀葯物。
動植物也可以用來生產疫苗,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口蹄疫病毒蛋白 基因,狂犬病病毒G蛋白基因等。轉基因植物也能產生功能性抗體和工業糖、工業酶和脂肪。
7. 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到底啥區別
非轉基因就是中國沿用幾千年來優選出來的種子,種出來的作物!
什麼是轉基因?
轉基因作物通過生物技術,將某個(或幾個)基因從生物體中分離出來,之後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從而培育出的具有新性狀的生物。例如科學家認為北極魚體內某個基因有防凍作用,於是將它提取出來,再植入蕃茄之內,製造新品種的耐寒蕃茄,就是轉基因生物。含有轉基因生物成份的食品稱為轉基因食物。
基因作物通過生物技術,將某個(或幾個)基因從生物體中分離出來,之後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從而培育出的具有新性狀的生物。如Bt轉基因水稻是指將土壤中某種菌的抗蟲基因轉到水稻中,使得水稻具有抗蟲的性狀。到現在為止,轉基因食物對人體健康的長期安全性尚無定論。
轉基因生物具有外來的基因,對大自然生態系統來說是全新品種,若釋放到環境,會改變物種間的競爭關系,破壞原有自然生態平衡,導致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轉基因生物會在自然界中自我繁殖,並和其近親品種雜交,從而使得外來基因在自然中以不可控制方式傳播,造成不可挽回的基因污染。
轉基因作物和食品對環境和健康影響的科學研究
2010年5月,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經過長達10多年的田間跟蹤試驗發現轉基因棉田的盲蝽蟓數量日益增加,成為棉鈴蟲以外的又一種棉花的主要害蟲。該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雜志上。
2008年11月,義大利國家食品與營養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食用轉基因玉米後小白鼠的免疫系統出現影響。該研究結果發表於《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上。
2007年10月,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環境科學家發現,大面積種植各種轉基因玉米可能會對水生生態系統造成影響。該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雜志上。
2005年11月,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研究顯示,一項持續4個星期的實驗表明,被餵食了轉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產生了炎症,小白鼠發生過敏反應,並對其他過敏原更加敏感。該研究結果發表於《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上。
轉基因作物和食品污染事件一覽
2010年,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發現違法的轉基因稻種、大米和米製品在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廣東的市場上流通。
2009年,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發現海南省存在違法種植轉基因木瓜的現象。
2008年,比利時油菜田被轉基因作物污染。
2006年,拜耳公司未獲批準的轉基因稻米在全球32個國家被相繼發現(包括中國),估計全球因此污染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7-12億美元(約為55-95億人民幣)。
2006年,綠色和平在廣州的超市發現違法轉基因大米;在銷往北京、廣州和香港的亨氏嬰兒食品中也發現同樣的轉基因成分。
2006年9月至2008年,在中國出口到法國、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米製品中也發現了這種轉基因稻米成分。
2005年,綠色和平發現違法轉基因抗蟲水稻在湖北大面積種植。
2001年,《自然》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報道墨西哥的地方品種受到轉基因玉米的污染。
2003年,在墨西哥的多個州包括都發現了污染,甚至有證據表明有一些本地品種被四種以上的轉基因玉米污染。
2000年,一種名為「星聯」的轉基因玉米在人類食品中被發現,由於這種轉基因玉米可能導致過敏而只被批准作為動物飼料。為了回收市場上可能含有星聯玉米的300多種食品,相關公司支付了約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