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腸息肉怎麼治療
?現在很多人們不注意肛腸部健康,從而肛部感染了結腸息肉。這讓越來越多的人士困惱不已,很多人想通過科學的手段來消除自己結腸部位上的息肉。那麼,如何擺脫結腸息肉的困擾,如何讓選擇治療結腸息肉不錯的醫院?下面就來介紹一下? ?上海肛泰肛腸醫院專家介紹,結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上任何突起的贅生物,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物。在臨床上由於結腸息肉的病理性質的類型不同,在臨床表現上也存在著許多差異。主要以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瀉為常見症狀。那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推薦文章 肛腸科在線咨詢 浦東新區不錯的肛腸醫院 ? 上海肛泰肛腸醫院專家表示,結腸息肉根據病理性質的類型不同,其治療方法上也不大相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 ?專家表示,對於單發性息肉,腸鏡下切除術是首選治療方法,對於多發性息肉或息肉病,可行腸鏡下分期分段息肉切除術。若病變腸段息肉人多,以至無法進行腸鏡下切除者,可考慮病變腸段手術切除治療。對於幼齡兒童的息肉,不宜選擇腸段切除,因該病有自愈傾向,並且採用簡便的套扎或燒灼療法,其療效是很可靠的。 而對於盲腸結腸息肉患者來說,飲食上的調治也很重要,不合理的飲食常加重腹瀉、出血等症狀,所以對患者要求禁飲灑,禁辛辣刺激性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飲食。 ?上海肛泰肛腸醫院專家介紹,如果腸息肉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其主要危害有以下幾種: 結腸息肉不治危害大 1、易癌變。許多單發性息肉患者,初期不重視,很有可能向多發性息肉轉變,而多發性息肉癌變的幾率極高! 2、腸套疊。有時較大息肉還可以引起腸套疊,以至造成腸梗阻而出現腹痛。 3、脫垂: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由於重力的關系牽拉腸粘膜,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向下脫垂。病人排便動作牽拉及腸蠕動刺激,可使蒂基周圍的粘膜層鬆弛,可並發直腸脫垂。 綜上所述,相信你已經已經有所了解。希望你盡快來上海肛泰肛腸醫院,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專業的檢查和治療。以達到理想效果。
2. 多發性結腸息肉(較多個),病理檢查結果是粘膜肥大性贅生物 嚴重嗎這個病這樣的問題應當怎樣治療
多發性結腸息肉是一種遺傳病.如果是當純性的孤立息肉,一般問題不大
目前主要是手術治療,可使用微創手術,通過內窺鏡進行摘除,
如果數量眾多,在直腸和結腸部位布滿有蒂或無蒂的息肉,有腹痛、腹瀉和便血症狀,則要盡早手術(切除相應的腸管.)這種情況有癌變的可能.
3. 病理診斷:(降結腸)粘膜肥大性贅生物。怎麼治療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明確的病理診斷;其次這是一個良性的病變。至於治療,完整切除後隨訪即可。
相關資料如下:
腸鏡下見到一些無蒂光滑體積多在0.5cm直徑以下,少數直徑達1cm的光滑小息肉,色同周圍粘膜,質軟,與增生性息肉和小腺瘤難以區別。組織學上僅見粘膜增生隆起,腺體被覆上皮無異型性。
4. 息肉是什麼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多餘腫物,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粘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息是多出、盈餘之意,《說文解字》記載「息,寄肉也。」《黃帝內經·玉篇》說「瘤,息肉也。」息肉屬於良性腫瘤的一種。不過那些生長在皮下的囊腫、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內的肌瘤等,也可引起體表的隆起,但不屬息肉范疇。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如長在聲帶上的稱"聲帶息肉",出現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類推。若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又稱"多發性息肉"。
非腫瘤性病變其中以膽固醇息肉最為多見。國外1995年報告,膽固醇息肉占膽囊息肉樣病變的65%,國內報告的288例患者中膽固醇息肉佔62.5%。其次為炎症性息肉、腺瘤樣增生及腺肌瘤等。
(1)膽固醇息肉:膽固醇沉著是膽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膽固醇沉著於膽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細胞內,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羅-阿竇增多及肌層增厚而形成息肉。膽固醇息肉的病理特點為多發性小息肉,曾有膽固醇息肉74例病例報告顯示:直徑小於10mm者佔97%,50%為多發性,平均3.09±3.31個(腫瘤性息肉多為單個病變,有臨床鑒別意義)。膽固醇息肉質脆帶細,易與黏膜分離,不伴有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質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輕微,到目前為止未見有癌變報道。
(2)炎症性息肉: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種肉芽腫,直徑約5mm,單發或多發的廣基性結節。其組成成分有毛細血管、成纖維細胞及慢性炎症細胞,息肉周圍的膽囊壁有明顯炎症,至今尚無癌變報道。
(3)腺瘤樣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為黃色質軟的疣狀物,直徑約5mm,單發或多發。其組成成分為豐富的結締組織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狀細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並伴有腸化生。腺樣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層形成的羅-阿竇明顯增多,竇口上常有狹窄,致竇內常有膽汁淤積、炎症或膽石嵌入,有癌變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變化、肌纖維增生與局限性腺肌增生,故醫學上又稱為腺肌增生症,有彌漫型、節段型與局限性三種。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也可能癌變。
腫瘤性病變此類病變中以良性的腺瘤為主,惡性主要為膽囊癌。
(1)腺瘤:多為單發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頭狀或非乳頭狀,惡變率約30%,癌變機會與腺瘤大小呈正相關。1998年國外學者觀察良性膽囊息肉樣病變時發現,其中94%直徑<10mm,66%的患者年齡<60歲;而惡性膽囊息肉樣病變88%直徑>10mm,75%的患者年齡>60歲。研究認為,膽囊腺瘤的發病率很低,在10年內施行的12153例膽囊切除中,僅81例為膽囊息肉樣病變,只佔0.7%,而其中是腺瘤的僅為9.6%;而同期人群中發現膽囊癌225例,佔1.85%,可見本病有癌變的可能性。
(2)腺癌:分為乳頭型、結節型及浸潤型。前兩者為隆起性病變,直徑約<20mm;而浸潤型不屬於膽囊息肉樣病變,絕大多數直徑>20mm。因此表現為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膽囊癌往往為早期,其中乳頭型癌絕大多數限於黏膜和肌肉內,預後良好。
息肉的原因可能與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比如長期炎症會容易導致宮頸息肉。
現代醫學對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慢性刺激遺傳因素
息肉惡變判斷判斷息肉是否會發生惡變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息肉的長相:那種體積較小由帶蒂的非腫瘤性息肉,多數與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發生惡變;如果體積較大、寬基廣蒂的息肉,則極有惡變為癌的可能。
二、息肉的數量:單純一個息肉癌變率低;而多發性息肉的癌變幾率增加。
三、是看息肉的組織屬性:單純炎症性息肉惡變者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別是絨毛狀腺瘤最容易惡變為結腸癌。
四、息肉的生長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長十分緩慢,若是在短期內迅速長大,直徑大於2厘米以上時,應警惕癌變。如結腸腺瘤性息肉是因結腸黏膜細胞增生過旺,癌變率可達42%-77%。
五、是看家族遺傳史:有一種稱為「家族性多發性大腸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輩中可有好幾個人患有結腸息肉,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細胞內第5號染色體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這種有遺傳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親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後代中50%的息肉會有惡變的風險性;若父母雙方均有息肉病,後代患的息肉癌變風險可上升到75%。
5. 17歲女孩結腸內長上萬顆息肉,這些息肉是怎麼形成的
西柚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很多人對他並不陌生。一般情況下,人的身上不會長太多的息肉,正常情況下都是一個或者是幾個,不過這個世界上卻還是會有一部分例外。因為17歲的女孩身上就長了上萬個息肉,這也是非常少見的,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是驚呆了醫生。
會給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這些息肉如果一旦沒有及時切除,很容易引起癌變,最終危及生命。根據臨床上的數據分析,家族性結腸息肉並全結腸與直腸均會出現多發性腺瘤,剛開始的時候息肉數量會從100到數千萬個不等,而且這種息肉它不會自己消失,隨著體內的息肉增多之後,就會引起人的身體不適,腹部不適腹痛,大便帶血或者是帶黏液,大便次數增多等各種症狀,而且這種息肉發生的惡變幾率也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及時去體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這樣就可以避免以後癌變的發生,延長自己的壽命。
6. 病理診斷:(降結腸)粘膜肥大性贅生物.怎麼治療
實話,這就是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說白了就是一旦范測既爻煥詫唯超瀝步一步地賺錢,因為西醫是儀器看病,治療總費用中至少8成是檢查費用的,這是公認的事實。我的建議你不要再做對治療沒有任何意義的檢查了,直接看中醫,是可以痊癒的,時間也就8個月左右吧雖然也想進一步幫你們,可是你們相信中醫嗎?
7. 結腸息肉分哪幾種類型
結腸息肉是長在結腸壁上的一種良性病變,其主要的的臨床表現有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炎症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外翻脫垂者,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症狀。結腸息肉惡變與結腸息肉類型有關,結腸息肉在病理學上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1)腺瘤樣息肉:是結腸黏膜細胞過度增生所致,此型在息肉中所佔比例最高(70%~80%),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癌變率為20%~40%。 (2)炎症性息肉:是慢性結腸炎、腸血吸蟲病、腸結核、腸阿米巴病和慢性痢疾等反復發作的結果,所佔比例在10%以下,主要發生在青、中年,癌變率很低。 (3)化生性(增生性)息肉:是一種退行性改變,所佔比例為4%~20%,主要發生在老年人,癌變率也很低。 (4)幼年性息肉:與先天發育異常有關,在息肉中所佔比例為6%~7%�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癌變率更低。 呼和浩特東大肛腸醫院祝您身體健康!祝廣大患者早日康復!
8. 結腸息肉是什麼引起的有什麼症狀
何為「息肉」?事實上,但凡是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在臨床上,息肉可以是單個也可以是多個,以大腸息肉最為多見而且症狀也比較明顯。
那麼,結腸息肉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然後是切除法治療息肉。這種方法一般可以在鞍麻下進行蒂粗或者基底寬的息肉切除手術。
最後是葯物治療息肉。葯物治療方法適用於情況不太嚴重的患者,當患者體內的結腸息肉不太嚴重的時候,一般都是以葯物進行控制,這也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並且主要是以抗生素和其他輔助類葯物為主的。
總而言之,以上三種都是治療結腸息肉的有效方法,如果患上結腸息肉的話,可以考慮用這幾種方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