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生物實驗創新,具體的實驗。
你好,我為你准備的實驗是測空氣和看似干凈的水壺所含細菌類型及多少,目的及意義是讓人們了解到衛生的重要性及不要輕易被物體的表面所蒙蔽。 首先准備兩個培養皿(事先用肉羹或牛奶鋪好一層營養膜為細菌的培養提供營養。並高溫或低溫滅菌,防止空氣中的細菌在內繁殖影響實驗)用棉棒塗抹水壺再塗抹到培養皿中(細菌接種),接種之後迅速封閉培養皿。另一個培養皿開口在空氣中放置1到2分鍾(接種),之後封閉培養皿。將兩個培養皿都放在常溫下培養,這樣細菌的生長需要的條件就滿足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營養)過幾天觀察現象即可。 純用手機打的,望採納、歡迎提問!
Ⅱ 山東省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含金量
含金量挺高的。山東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是由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山東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山東植物生理學會、山東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所創辦,生物化學是生物學領域的基礎學科之一,在現代醫學、葯學、農學、園藝學、食品科學、林學等學科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Ⅲ 高中生物實驗創新說課比賽在什麼時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掘教材中有利於思維的因素,恰當地選擇思維訓練的有效方法,為學生創造積極思考的條件激勵他們,思考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一、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創新實踐目前,存在著這樣一種不爭的事實,一部分教師、教研員對教學創新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認為把課程改革等同於使用新教材,在教學和評價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更是比較普遍,缺乏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這也是新課改推行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針對這一狀況,要實現小學語文的教學創新,首先是教者要實現理念的轉變,語文教師要從有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高度來更新教學觀念,變「以教定學」的「主導型教育」模式為「以學定教」的「主體型教育」模式。真正確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多給學生提供機會和時間去創新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只有具有創新精神的老師才能培養出有創新精神的學生。二、啟發創造想像,自主創新一切創造都伴隨著想像,豐富的想像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想像功能,找准想像的切入點,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豐富的想像,這樣對知識理解就會更透徹,思想和思維都會得到升華。教師創設條件,讓學生豐富的想像,自己去發現新問題,探求新知識,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立活動和實踐創造的天地。三、注重實踐,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徵是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才能轉化為創新能力,否則,創新意識會淡化,創新精神會消退,創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樓閣。小學語文創新教育要鼓勵學生投身社會實踐,讓學生充分展示語文創新才能,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學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提高了對事物的判斷力和語文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具有創新意識的語文實踐活動也使學生學到了書本上所缺乏而學生真正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語文創新能力。四、發掘教材中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的因素教材是發展學生思維的主要材料,是進行語言訓練的主要依據。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著許多思維因素,可直接用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發掘教材中有利於提高語言水平和發展學生思維的因素。注意引導學生推敲課文的語句,啟發他們把握作者的思路,促使學生對文章的各種材料、各層意思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例如《科利亞的木匣》一文中,講媽媽挖出箱子和科利亞挖不到匣子兩個自然段,在理解時可引導學生對比著進行分折。媽媽的話強調了一點:算術有用——數數挖坑——易找到。科利亞雖然也依照媽媽的做法行事,結果卻相反。數數挖坑——找不到——算術不管事,問題出在哪裡?這里記錄了科利亞的思維過程,得到的便是「這里一定有原因」的判斷。科利亞經過自己的思考,終於找出了問題的症結。從中能夠看出他非常善於動腦筋,善於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就能受到作者在文章中滲透的思維訓練。五、打破常規,多方位開發學生假設、聯想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一直沿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法。能不能打破常規,改變這種老師堂堂主動,學生課課被動的局勢呢?經過實踐,我們靈活運用了電教媒體的直觀、形象性,在課堂上啟發學生主動、積極假設、聯想,收到了滿意的效果。例如在講《烏鴉喝水》這一課時,我提出了思考題:如果當時周圍沒有石塊烏鴉應當怎樣才能喝到水呢?由於這個問題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有一定難度,於是出示了幾幅畫面來引導學生聯想,第一幅是位小朋友正拿一隻杯子向另一隻杯子里倒水,第二幅是洗衣盆里掉在外面的衣服角兒還在一滴滴往下滴水珠。第三幅則是一位小朋友將幾棵大白菜放在水盆里,盆里的水便溢出來了。針對以上幾幅富有啟發性的畫面,學生了豐富的聯想。大都得出了以下三種喝水的方法:將瓶子推倒,讓水流出來;銜來布條一頭浸在瓶子里,另一頭露在外面,讓水流出來;可以銜來小樹枝、小雜物等放入瓶子,讓水流出來。這樣用投影片的映示富有啟發性的畫面加快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拓寬了思路,使學生的聯想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六、重視加強思維方法的訓練想像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透過語言的體會、結構的理解,大膽進行創造性想像,把語言、篇章結構所表現的意義形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具體感受,做到有所感,有所知。如上《狼牙山五壯士》時,講到課文的結尾: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我讓學生發揮想像力,猜想五壯士跳崖後的故事將會怎樣發展,續寫這個故事。這種「再創想像力」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廣泛性以及創造性,使他們想像的翅膀,從而拓展他們思維的深度與廣度。總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尊重學生個體,抓住一切機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欲。只要教師能夠不斷挖掘教材中的創新因素,善於引導,著意培養,那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定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Ⅳ 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是一個什麼水平的競賽
是由吉林大學、吉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聯合承辦的高水平競賽。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精神,進一步推進全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推動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為全國生命科學相關專業大學生搭建創新創業活動交流平台。
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編輯部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競賽每年一屆,於2016年首次舉辦。
本屆大賽與往屆大賽相比具有四大特點:
一是評審專家人數多、專業性強。本屆大賽共有來自全國相關領域專家172名。
二是大賽公平、公正、公開。大賽設有監督委員會監督初審、網評、決賽全過程;採取匿名評審、專家隨機抽簽確定分組、參賽選手隨機抽簽確定答辯順序,並採取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的方式確定參賽選手成績,保障了評審的客觀和公正。
三是覆蓋面和受益面大。
Ⅳ 生物實驗技能大賽可以做哪些實驗
不知道你是哪個省的大賽。我剛參加過的是生化實驗技能大賽,得了一等獎,我覺著內容要求應該差不多,得先找指導老師,看老師是不是有課題能給你分一點讓你參賽的,如果沒有,可以考慮上大賽官網上看看歷年獲獎的題目,參考著想自己的,比如有茶多酚的提取,那你就可以寫植物中某某多糖的提取之類的,總之很寬泛的,關鍵看你的操作以及答辯。
Ⅵ 生物實驗。 參加生物創新大賽(需要演講) 希望能給我個實驗,最好簡單明了。備註:我是個七年級。 不要七
微生物培養或者誘變育種一類的吧,比較簡單明了,也好突出創新點。
Ⅶ 高中生物有哪些實驗可以創新,那個大神幫初一下點子。
很多的呀,思路開闊一些,比如:
秋水仙素培育多倍體——用植物的哪個部位處理、用什麼方法可以更好的培育多倍體植物,
植物組織培養——哪個部位更容易獲得愈傷、培育操作需要注意哪些因素、怎樣控制環境中菌對培養的影響、什麼條件下愈傷培育的更快
觀察實驗——螞蟻群體分工,蜜蜂群體,白蟻群體等
成分檢測——同一種植物什麼時期葉片的含糖量最高,含脂量最高;
等等,只要控制好變數,能做的創新實驗很多,甚至你的思路夠好,發篇文章也未嘗不可。
Ⅷ 關於科技創新大賽的問題
我是科技輔導員, 我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全國創新大賽獲獎,讓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參賽形式為兩種(1)科技發明作品,要有實物能夠當場演示(2)科學探究論文,要進行答辯。
論文格式如下:
一、論文題目
二、論文簡介(不超過300字)
三、關鍵詞
四、正文
1、課題的由來
2、研究方案(方法、步驟、材料······)
3、研究過程(實驗、觀察的過程)
4、研究報告及結果分析
五、研究結論
六、參考資料(註明)
七、鳴謝(你的課題研究得到那些單位、個人的幫助對他們表示感謝)
至如你要範文,這里無法發給你,因為範文字數太多,不過按照參賽規定(4號字)論文不能超過20頁。
1、尋找一個好的課題,課題選的好與差對獲獎是個關鍵,理化生方面的課題很多,選課題要依據你自己特長與能力來選,首先你可選幾個研究課題,然後要查新,就是查一查這個研究課題別人是否已經做過,如果別人做過了的就失去了新穎性,沒有新穎性的課題在參賽資格審查時就會被淘汰。至如查新怎麼查,你可收集以往全國、省、市創新大賽和全國發明展覽會的參賽目錄,凡是上面有的你就放棄。你可在你選的幾個課題中符合新穎性的來確定,最後確定課題要選你自己的知識水平、實踐技能、經濟條件能承受得了的。
2、制定好一個實施方案,第一步是收集你選定這個課題的相關資料;第二步是要准備好這個課題相關的設備、材料、器材、場地和時間,如果是生物類的課題時效和季節都很重要,比如《月季花的繁殖新法探究》就只能在春夏兩季來實施,秋冬季就無法進行。
3、具體實施研究所要注意的幾點
(1)實驗或觀察類的探究課題一定要做好實驗或觀察記錄,過程的照片。
比如《粉筆掉在地面斷裂幾種現象的探究》,你就要用粉筆做實驗,在同等高度粉筆橫著和豎著成自由落體掉在地面上其結果有甚麼不同?用物理學知識來分析產生的原因。你要把這個實驗的過程寫下來,並拍攝幾張實驗過程和結果的照片,再寫好實驗報告。探究類的課題參賽是以研究論文做成果申報的,所以你一定要按照科學論文的格式和要求來完成課題的論文。
(2)發明製作類的一定要有實物,不能以設想來參賽,你必須將你的設想製成實物,而且要能演示,在演示過程中要能體現它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在設計上的巧妙性(就是創新點)比如《家庭清掃地面的機器人》,你不但要有一個這樣能掃地的機器人實物,你還要准備好該作品的圖紙及相關的技術參數,製作方法和使用情況的書面材料。
4、要具備口頭表達能力,在參賽中要熟練的用標準的普通話向評委介紹你的參賽成果,一是課題的由來,二是該成果的創新點在什麼地方,三是運用了哪些科學方法來研究的,四是它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體現在何方。除你主動介紹自己的成果外還要回答評委的提問,要具備隨機的靈活性來進行答辯。
Ⅸ 大學生生物競賽有哪些
大學生生物競賽有: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大學生生物知識競賽等。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競賽時間: 約每年4-8月,分為初審、初賽和決賽三個環節 初審: 約每年4月下旬 初賽: 約每年5月上旬;決賽: 約每年6月上旬。
生物:
生物(Organism),是指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並且,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等。